学习啦>生活课堂>健康知识>心理健康知识>

如何维护孩子的心理健康

维俏分享

  对孩子的烦恼、苦闷和焦虑,做家长的要学会维护他们的心理健康。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介绍如何维护孩子的心理健康,希望能帮到你。

  如何维护孩子的心理健康

  (1)培养孩子正确思考问题的方法

  培养孩子正确思考问题,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正确的认识自我。要让孩子从小明白自卑自怜、自暴自弃、自傲自负都是不可取的;作为一个人,就要做到自信自强、自尊自爱,家长要注意从一点一滴的小事来培养他,教育他,要让孩子认识到自身的优劣。不要让孩子随意说出“我不行”,也不盲目夸口“我什么都行”。

  (2)加强情感教育,营造健全的感情生活,是促进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之一。

  孩子感情冷漠,对人对事好像一切都无所谓,让家长寒心,导致这种情况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家长对孩子太好了,为他想得太多了,为他安排的太细致了,使他在这种优厚的环境中对一切都麻木了。所以平时要多让孩子了解一些家长的疾苦、教师的疾苦,多讲祖国的重托,人民的希望。孩子有了远大的理想,才能更多的热爱生活和学习,才不会沉溺于身边的小事和低级情趣。另外,我们要让孩子学会对不适宜的感情适当控制,平和的对人对事。如果遇到孩子无法控制的情况,要帮助孩子学会对感情的合理宣泄,让他把话说完或者是让他哭,不要憋在心里。

  (3)适应环境,与人为善,保持心理宽容

  能否面对现实,很好的适应环境,这是培养孩子具有健康的心理,维持心理平衡的非常重要方面。要让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主动与人交往,不可脱离集体把自己封闭起来,否则会使个人主义膨胀,嫉妒心理增强,自负或自卑。另外,要让孩子学会容忍别人的短处和过失,正确处理人际交往当中的冲突使别人乐于和他交往,学会宽容、尊敬和信任他人,少些畏惧、仇恨和憎恶。再有,交给孩子在风气不正的环境中要有自己做人的原则,应该有“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的精神,但也要学会听取善意报告,不自以为是,我行我素,与现实格格不入。

  (4)正视挫折、学会休闲

  心理健康的明显标志就是能否忍受挫折和打击,保持心理平衡。要让孩子认识到,人生就是艰苦的奋斗过程,对挫折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可以多讲一些自己面对挫折的心理感受。要为孩子提供适当的挫折情境以锻炼孩子的耐挫意识。当然我们不是说要让孩子总处在紧张状态当中做不必要的牺牲,要同轻松、和谐、愉快的学习生活环境结合起来,学会休闲,使孩子学习有学习样,休息有休息样,生活丰富多彩。维护孩子的心理健康,是家长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最终还是要让孩子自己学会关心自己的心理健康。

  孩子心理健康的五个小提示

  1. 充分的抚爱——充分的抚爱包含体贴、关心、爱护、依赖等,它能带给孩子满足与温暖,使孩子体会到生活充满幸福与光明,从而心情愉快、积极向上,并且会深切真挚地去爱别人。爱是促使孩子心理健康发展的动力,正确的爱是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精神支柱。溺爱的结果只会造成孩子骄横成性、散漫无羁、对父母及其他人漠不关心。

  2. 充实的生活——孩子生活的内容应该是丰富的,有恰如其分的学习、劳动,有适当的游戏、娱乐。只在吃穿上给予满足,并且因望子成才心切,过多地安排学习,都会影响孩子人格的健全发展。

  3. 平稳和谐的家庭环境——家庭成员应全力为孩子创设平稳和谐的环境,平和的环境对孩子的心理冲击比较小,孩子容易适应,而不致于产生不健康心理。生活变动大会引发孩子较高心理发病率。家庭成员切勿在孩子面前指责,争吵。

  4. 艺术的陶冶——艺术的陶冶促使孩子的人格获得健全、和谐的发展。美术的具体形象性是最受孩子喜爱的,用以陶冶孩子情操、发展孩子智能有显著的效果。文学也是孩子十分喜爱的艺术形式,它那引人入胜的内容、优美动听的语言,不仅使孩子增长知识、明辨是非、发展语言,还能培养他们对文学的兴趣。经常和孩子一起阅读,是促使孩子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

  5. 健康的躯体——健康的躯体是孩子心理健康的生理基础。躯体的健康同先天的条件有关,更需要后天的营养、保护和锻炼。要使孩子的人格获得健全的发展,就必须同时使孩子有健康的身体。

  如果父母注意在日常生活中给予孩子充分的抚爱,为孩子提供充实的生活,创设平稳的家庭环境,注重营养搭配,适当的体育锻炼,有条件的话给孩子一些必要的艺术熏陶,相信孩子的心理一定会健康发展,一定会具备良好的适应社会的能力。

    3662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