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生活课堂>健康知识>心理健康知识>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总结2100字

晓琼分享

  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严重地呈现于我们的面前,解决学生在校其间的心理困扰,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带来的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总结2100字,一起来看一看吧。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总结2100字篇一

  听了主讲老师的专题讲座,使我懂得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学活动,现今社会不仅要求我们具有健康的身体,而且需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经过这次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我的收获很大。不仅学习了许多专业的心理知识,以前很多的疑问都得到了解决,我真正认识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以下是我学习后的一些心得:

  一、教师自己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通过一线的教学经历,深深的体会到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到周边的人,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一个尽职的教师是非常辛苦的,需要休息和放松。充当“无所不能”的教育者形象的确使人精疲力尽。因此,教师可以试着在假期给自己充电,例如:学习做旅行家,用胶片记录生活中的美景美事;学习做美食家,在品评佳肴的同时自己也做一次大厨。新的工作体验不仅能使教师得到放松,而且可以开阔教师的视野,增加教师的知识面。教师可以把从其他工作体验中获得的经验、积极情绪带到教育工作中来,更好的促进教育工作。

  二、经常关注特殊学生的心理辅导

  教师的天职就是教书育人,对待问题学生更应该尽心尽责,遇到问题学生怎么办呢?一定要充分利用班集体的作用,在宽松平等的班级氛围中,加强对学生心理的团体辅导,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充分发挥班队活动课的集体心理辅导效应。针对特殊学生的特点,有侧重地选择团体辅导的主题。如自信心教育、青春期教育等。采用讲座法、认识法、操作法、表演法、角色扮演和行为训练等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内在动机,并在活动中得到领悟。通过一系列的团体辅导活动,不仅让全体学生获得心理健康方面的有关知识,也拉近了同学间、师生间的距离,融洽了师生关系。

  在考虑学生一般心理规律的同时,也要对暴露出来的个别学生的个别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帮助。在对学生的个别辅导中,我一方面通过心理辅导室兼职心理教师的个别咨询辅导,另一方面也进行了个别谈心与辅导。通过学校开通的心理咨询箱,打通教师和学生的心理通道,及时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

  以上,是我的一家之言,收获是巨大的,体会可能肤浅,切记心理健康的前提是身体健康!重视我们自己的心理,正视我们自己的问题,看到自己的优势,找到自己的不足,这样才能更有效的帮助我们身边的人,希望我们都能保持开阔的心境,良好的心态!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总结2100字篇二

  一、 时间与地点

  xx年4月22日—24日我参加了xx省高校学生工作干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班(第29期)。培训班由xx省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办。理论课主讲教师是华中师范大学汪xx教授,团体辅导是xx理工大学梁xx副教授等。

  二、 培训内容

  22日上午:开班仪式;汪教授讲授团体辅导基本理论;

  22日下午:团体活动(热身活动:接龙、刮大风、松鼠与大树、握手)

  23日上午:组成小组:定组名、画组徽、拟组规、选组长;团体活动(建立信任:棒打薄情郎、同舟共济、信任背摔、信任之旅、小组宣言)

  23日下午:团体活动(增进了解:成长三步曲、解开千千结、小小动物园、走出圈外、家庭金鱼缸、我的生命线、小组宣言)

  24日上午:汪教授讲授团体辅导方案设计

  24日下午:梁xx副教授讲解具体的主题班会设计实例;团体活动:(依依惜别:拍打空位、齐唱组歌、临别赠言、小组宣言)

  三、心得体会

  做学生管理工作两年多,曾做辅导员三年多,在学生工作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此次培训让我感触颇深,学会了更多与学生交流沟通的方法和技巧,接触了很多团体活动形式,掌握了部分主题班会方案的制订与实施。现将培训学习情况总结如下:

  1.了解了基础理论知识。通过听汪教授深入细致的讲解,了解了心理健康教育与团体辅导的概念、作用、特征;团体活动的形式及应用领域;团体辅导指导者应具体的条件;团体活动分享环节的意义。

  2.知道了主题班会的基本形式和应用范围,主题班会对班级管理的重要作用。

  3.熟悉了团体活动模式有暖身活动—创设情境或设计活动—催化活动—鼓励分享与自我探索—引发领悟—整合经验—促成行动—彼此回馈—活动延伸—评估效果。

  4.明白了心理主题班会设计分为几个阶段。第一阶段:热身,通过团体活动进行热身;第二阶段:导入,通过心理情境剧表演、心理测试、心理影片等方式导入心理班会主题;第三阶段:讨论与分享,围绕主题展开讨论,分享个人的心理感情,总结讨论,统一认识;第四阶段结束,全班同唱与主题内容相关的歌曲,或朗诵与班会主题内容相关的诗歌,结束班会。

  5.学会了各阶段团体活动的实施步骤,通过老师的引领和亲自参与团体活动,掌握了团体活动的内容和实施要点,比如:接龙、刮大风、松鼠与大树、握手、棒打薄情郎、同舟共济、信任背摔、信任之旅、成长三步曲、解开千千结、小小动物园、走出圈外、家庭金鱼缸、我的生命线、拍打空位、齐唱组歌、临别赠言、小组宣言。

  6.掌握了运用团体活动开展心理主题班会的注意事项。

  7.领悟了团体辅导的精髓是“引导、倾听、分享”。

  8.扩展了个人的视野和思路,团体活动应用领域较多,前景广阔。

  9.认识了各本科学校和高职院校的学生工作管理者及辅导员共76人,大家互相学习,增进友谊。

  10.感受了“团体活动暖人心,特色班汇情感”!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总结2100字篇三

  当前,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状况不容乐观。改善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是提高教师职业素养、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形式

  1.社会适应不良。主要表现在青年教师身上,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对教师角色、学校人际关系、工作方式、生活环境等方面存在诸多不适应,从而产生压抑、偏激或悲观等不良情绪。

  2.人际关系紧张。一些教师不善于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不能与学生、同事、领导融洽相处,不是与同行发生纷争,就是与学生产生对抗,甚至与领导发生冲突,久而久之形成孤独、无助、郁闷、焦虑、自卑等不良心态。

  3.情绪不稳定。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一些教师常处于情绪低落、心境不佳的状态,不能调节和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甚至恣意发泄,借题发挥,造成人际环境恶化,这种恶化反过来又刺激不良情绪的滋生与蔓延,以致形成恶性循环,使他们长期处于紧张、焦虑、忧郁状态。

  4.心理失衡。许多教师在工作、学习、生活中不能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遇到挫折容易产生强烈的心理失衡,并诱发不良情绪,甚至形成灰暗情结。如嫉妒、自卑、妄想、愤懑、抑郁等情绪等。有的还出现思维不灵活、反应迟钝、记忆力衰退等心理机能的失调。

  5.不良的个性特征。某些不良的个性特征也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如心胸狭窄、意志脆弱、过于争强好胜、个人主义、自我封闭、过于敏感等。

  二、教师健康心理的维护

  综上所述,保持教师的健康心理,犹为重要。从教育实践中,我认真总结经验,认为要从以下六个方面搞好教师健康心理的维护。

  1.转变观念,达成教师心理也需要保健的共识。对于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社会、学校、教师本人的认识存在许多观念上的误区,所以,维护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有必要首先从观念上来澄清认识,达成共识。

  观念之一:素质教育推行以来,人们更多地注重学生的心理素质问题,而对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缺乏应有的关注。在这里,我们显然忽视了这么一个逻辑关系,教师是学生的心理健康的辅导者和心理健康的“保健医生”,如果教师心理不健康是培养不出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学生的。因此,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是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的根本前提。

  观念之二:人们通常认为,只有正在成长中的未成年的青少年才会产生心理问题,各方面发展较成熟的成年人不会有心理问题,教师更不会有,也不应该有。这显然也是一种误解。人的心理问题的产生是不分年龄阶段的,就像生理疾病一样,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阶段的任何人身上。其次,对教师的角色期望并不意味着角色的实际行为,不应该有不等于不会有,所以教师产生心理问题是很正常的,教师心理也需要保健。

  观念之三:中小学教师心理素质与其他各项职业素质相比,具有一定的内隐性、主观性和非操作性。由于缺乏测验的客观标准,大多数教师并不了解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甚至主观地认为自身完全健康,因此心理素质无形中成为他们的“身外之物”,无法从“我”做起;其次,由于人们对于“心理问题等于神经病”的误解以及对心理问题的神秘化诠释,人们包括教师往往不愿展露自己的心理世界,用对待个人隐私的态度对待心理问题。我们完全可以用对待生理疾病的眼光和态度来看待心理世界的隐患.

  观念之四:大部分中小学校对教师思想的关心,往往局限于政治学习、思想教育等形式,但思想政治工作不等于心理健康的教育。

  1.为中小学教师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学校可以利用业余时间或寒暑假,利用继续教育的形式让教师接受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或在学校内引进专门人才进行授课。通过这种形式,帮助教师了解心理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术,还要对其进行心理上的调适和训练。

  2.建立心理状况定期检查和心理素质考核制度。学校可成立专门机构,聘请专业人员,采用通用的检测量表或指标体系对中小学教师进行心理健康状况的测验,并依据保密原则建立档案,使教师了解自己的基础上完善自我,在客观标准的形式下追求丰富多彩、健康活泼的精神世界。

  3.建立心理咨询室,及时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开展心理咨询与治疗服务的效果关键在于咨询教师的素质,因此必须由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担当此任,他们必须遵循聆听、保密、疏导、交友的原则,与咨询者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并依据问题的需要使用适当的心理治疗方法。此外,心理咨询室可以配备微机、专用程序、规范化的量表等软硬件设施,以提高心理咨询与治疗服务的效率。

  4.设立电话热线、信箱或在网上开辟虚拟咨询室。鉴于有些教师碍于脸面或虚荣心等原因,羞于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减少他们的心理负担。

  5.鼓励教师学会自我诊断、自我调节、自我保健。

猜你感兴趣:

1.心理健康教育心得总结2100字

2.心理健康课心得体会范文2100字

3.心理健康课教育心得体会2100字

4.心理健康课的心得体会2100字

5.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心得体会2100字以上

6.心理健康课的心得体会2000字

7.对心理健康课心得体会2100字

    3004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