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生活课堂>健康知识>心理健康知识>

学习压力与心理健康关系的文章

立文分享

  学生们或多或少都有学习的压力,学习压力对学生们的心理健康有什么影响呢?有哪些相关的文章?下面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学习压力与心理健康的文章,希望对你有帮助!

  学习压力与心理健康的文章篇一

  从心理学角度,压力是由外部事件引发的一种体验。

  在人们的生活中,存在着许多与生存发展相关的事件。有的是已被意识到,如家庭争执、恋爱婚姻等;有的是尚处在潜伏阶段,如考试可能失败,彩票可能中奖等。生活事件,就后效来说,可被分为令人愉快的和令人不愉快的两类。但是,无论哪类性质的事件,都要求人们去改变现状,以便应对事件带来的新情况,要求人们付出努力,去应对生存环境所发生的变化。这种应对,就叫“适应”。

  适应,意味着脑力和体力的付出,包括对事件的性质和强度的评估,对自我能力的评估等。

  承受压力的能力因人而异。同一个人,可因不同的身体状况或心境状况而承受能力不同。这说明,所谓压力,并不单纯是客观事件本身,而且更多的成分是人们的主观体验。

  (一)压力的内省体验

  心理学中所说的压力,乃是人的内心冲突和与其相伴随的强烈情绪体验。

  我们生活在充满矛盾的世界里。为此,我们随时都会面对各种各样的、互不相容的、互相排斥的甚至针锋相对的事物,心理作为现实的反应,便把它们引入我们的脑海,在我们内部世界形成动机的冲突、目的的冲突,以致在我们心里,形成左右为难、无所适从、无法选择的心态。当一个人正处于此种境遇时,便会体验到苦恼和焦躁不安。这时,我们说他正体验着压力。

  心理学家勒温和米勒按冲突的形式,将内心冲突分为四大类:

  1、双趋冲突

  当两件有强烈吸引力,但两者又互不相容的事物出现在面前时,比如中国俗话所说“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情况出现时,人的内心便形成了双趋冲突的局面。这种情况,如果夹带着情感色彩,体验到的压力就更大。比如:一个男子同时被两个女子看中,她们两个对男子都有吸引力,现行道德只允许选其中之一,这时,男子便陷入双趋冲突之中,体验到痛苦的压力。

  2、趋避冲突

  当一个人想达到一个吸引力的目标,但达到该目标却有极大危险,这时,便进入了趋避冲突的境界。比如,一个人想结婚,但结婚这件事必然承担种种责任,并且失去某些自由,所以,一个人在结婚前总有一番心理冲突。

  3、双避冲突

  当一个人面临两种不利的情景,便体验到双避冲突的压力,比如处在腹背受敌的情景时。人们遇到这种情景,往往长期不能决策,最后“听天由命”,陷入被动境地。

  4、双重趋避冲突

  双重冲突由两种可能的选择引起。当两种选择都是既有利又有弊时,面对这种情况,人们就会处于双重趋避冲突中。比如:一个工作机会工资高,但工作性质却没有发展前途;另一个工作机会工资不太高,但工作性质却有发展前途。一个人面临这种情况时,不论选择哪个工作,都有利有弊。于是就会出现双重趋避冲突,体验到双重趋避冲突的压力。

  (二)压力的种类

  按压力的强度,可把压力分为三大类:

  1、一般单一性生活压力

  在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到类生活事件,这些事件,是人们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无法回避。如:入学考试、完成困难的任务、遭遇从未经历的事情、恋爱、婚姻、就业、失业、亲人亡故、迁居等。

  如果我们在生活的某一时间阶段内,经历着某一种事件并努力去适应它,而且其强度不足以使我们崩溃,那么我们称这时候体验到的压力为一般单一性生活压力。

  经历一般单一性生活压力,对于承受人来说,其后效不完全是负面的。在适应这类压力的过程中,虽然付出了许多生理和心理的资源,但是只要在衰竭阶段没有崩溃,并且没有再发生任何事件,那么,承受人在经历过一次压力之后,会提高和改善自身适应能力。以往有许多研究证实,经历过各种压力而未被击垮的人,可以积累许多适应压力的经验,从而使他有利于应对未来的压力,这正像通常所说的“吃一堑,长一智”。

  2、叠加性压力

  叠加性压力有两类。

  第一类,同时性叠加压力。在同一时间里,有若干构成压力的事件发生,这时,当事者所体验到的压力称为同时性叠加压力。俗称“四面楚歌”。

  第二类,继时性叠加压力。两个以上能构成压力的事件相继发生,后继的压力恰恰发生在第一个压力的第二阶段或第三阶段,这时,当事者体验到的压力称为继时性叠加压力。俗称“祸不单行”。

  叠加压力,是极为严重和难以应对的压力,它给人造成的危害很大。有的人可在“四面楚歌”中倒下,有的人在衰竭阶段能被第二组压力冲垮。

  3、破坏性压力

  破坏性压力又称极端压力,包括战争、大地震、空难、遭受攻击、被绑架、被强暴等。人类在实际生活中,此类压力并不罕见。

  经历极端压力之后,心理症状是多方面的。情绪方面以沮丧为主,易激惹,同时伴有攻击行为,与亲人变得疏远,对当时的记忆丧失,长期注意力难以集中,回避社会活动、失去安全感,等等。对破坏性压力造成的后果,心理学干预是必须的。

  (三)压力的适应

  适应压力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警觉阶段(发现了事件并引起警觉,同时准备战斗)、搏斗阶段(全力投入对事件的应对,或消除压力、或适应压力,抑或退却),最后是衰竭阶段(消耗大量生理和心理资源,最后“筋疲力尽”)。

  在适应压力的三个阶段中,人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状态各有特点。

  警觉阶段。交感神经支配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和副肾上腺素,这些激素促进新陈代谢,释放储存的能量,于是呼吸、心跳加速,汗腺加快分泌,血压、体温升高等等。

  搏斗阶段。该阶段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特征是:

  (1)警觉阶段的生理、心化指标在表现上恢复正常,外在行为平复,但这是一种表面现象,是一种被控制状态。

  (2)个体内在的生理和心理资源被大量消耗。

  (3)由于调控压力而大量消耗能量,所以个体变得敏感、脆弱、即便是日常微小的困扰,都可引发个体的强烈情绪反应,比如,孩子的哭闹、家里来客人、接听电话、家庭成员的小小意见分歧,都可使其大发雷霆。

  衰竭阶段。由于压力的长期存在,能量几乎耗尽,这时,已无法继续去抵抗压力。

  如果进入第三阶段时,外在压力源基本消失,或个体的适应性已经形成,那么,经过相当时间的休整和养息,仍能康复。如果压力源仍然存在,个体仍不能适应,那么,一个能量资源已经耗尽而仍处在压力下的人,就必然发生危险,这时,疾病和死亡的发生都是可能的。

  (四)影响压力所造成后果的中介因素

  压力作用于个体后,经过中介系统的增益或消解,事件的相对强度和性质可以产生某些改变。

  1、个人认知系统的作用

  人们接触到压力,首先是在认识、理解的基础上,评估压力的性质和压力对自己的利弊及程度;进而评估自己的实力,确定自己能否战胜压力,确定对待压力的方式,是逃避它、消灭它,抑或是努力适应它。正确地认识和评估压力,正确评估自己的实力,可使事件的强度相对降低,否则,效果相反。

  2、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

  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有两种:1)具体地支持当事人。在物质上给与帮助,增加应对压力事件的物质条件;2)给当事人精神支持。帮助当事人认识、理解事件的性质和强度,与当事人一起策划应对方式;使当事人在困难时期不感到孤独无助,从而增强应对事件的信心,稳定情绪。

  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可以使压力事件的强度相对降低,不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其作用相反。

  一个人在遇到事件的打击时,如果拥有他人的关心,有用的社会支援,也有强有力的社会支持,那么,他的抗压能力就会提高,就能更好地抵抗压力,不致造成压力后的不良反应。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显示,亲密的和可信任的关系,是压力的有效缓冲器。

  3、生物调节系统的作用

  生物调节系统不要包括神经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它们的功能状态好,可以防止或降低应激后果的躯体化症状。反之则不然。

  综上所述,个体对事件的实际反应,是由中介系统对压力进行增益或消解后的相对强度决定的。

  学习压力与心理健康的文章篇二

  在如今这个竞争万分激烈的时代,学习压力过大已成为了一个十分普遍的问题,而且已经从小学生、中学生蔓延到大学生。因为不能承受过大的学习压力,而走上逃学之路、离家之路、轻生之路甚至犯罪之路的事件屡屡发生。这一幕幕的悲剧,我们看在眼里痛在心里,那么是什么原因让学生承受如此大的学习压力呢?这个问题又该怎样解决从而避免悲剧的再次发生呢?怀着沉重的心情,带着心中的疑问,我对我校七年级的其中150名学生进行了关于学习压力的问卷调查。

  一、 学生学习压力的来源

  尽管我们经常从新闻里了解到,有学生因为学习压力大而产生的悲剧,但是总想那是离我们比较遥远的事情,认为我们学校的学生不会有那么大的学习压力。可是这次调查,让我们感到十分吃惊。在调查的七年级150名学生中,只有8位同学认为自己没有学习压力,而经常感到学习压力大的学生达到76%。尤其让人惊讶的是,来自孩子自身的压力比父母、老师给的压力还要多,在150名有学习压力的学生中,认为压力来自以下三个方面的比例如下:

  来自自己的 46人 占31%

  来自父母的 37人 占25%

  来自老师的 30人 占20%

  以上三方面压力都有的 52人 占35%

  之所以会产生过大的学习压力,不管是父母还是老师,都是希望孩子学习成绩好,名列前茅,学生自己也是这样想的。如果学习成绩不好,父母老师一般就把原因归结为学生不努力、不求上进,没把心思放在学习上,脑子笨等等。采取的措施就是增加学习时间、多买学习资料、加大作业量、请家教、限制休息时间,还有的甚至是打骂、歧视。学生真的是不想进步、不努力、脑子笨吗?其实不完全是这样的。以上这些措施有用吗?显然不会都起作用。从上面的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到,学生正是因为想上进,想把学习搞好,才会感到有压力,尤其是那些给自己施加压力的学生,应该说他们已经很懂事,很有上进心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父母和老师不能理解,不能为学生减轻压力,那他们稚嫩的肩膀、脆弱的心灵就不堪重负了。

  二、 学习压力过大对学生的心理影响

  一个人没有压力是不行的,常说有压力才会有动力,对于学生而言也是这样。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处于适度的压力下,学习效果最佳,过于轻松的状态和过于紧张的状态都不利于学习。接受调查的学生回答了这样一个问题:你学习压力大时,会有怎样的想法?结果如下:

  感到心情不好而厌学 28人 占19%

  会有绝望的感觉 15人 占10%

  有恐慌的感觉 33人 占22%

  有仇恨的感觉 14人 占9.3%

  看了以上的数据,我们非常的担心,产生绝望和仇恨的学生已经接近20%,学生这样的心理状态已经不仅仅是学习压力过大,而是负面情绪很严重了。翻开报纸、打开电脑和电视,我们经常会看到有学生因为学习压力过大而离家出走甚至自杀的报道,北大研究生上吊自杀,浙江初中生用锤子打死母亲,初中生杀死家访的老师等等,数不胜数。如果一个学生因为学习成绩不好就会有千斤的心理负担,就会对父母、老师感到内疚,或者产生仇恨;如果一个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只想永远考第一名,那么,他们永远也不可能获得快乐,永远都生活在沉重的压力之下,甚至会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

  三、 解决过大学习压力的方法

  (一)、父母和老师要学会正确面对学习压力

  许多父母和老师把学生成绩不理想的原因统统推给学生,认为是学生没有努力学习,只知道贪玩,脑子笨等等,其实原因不完全如此。父母和老师应该问清情况,单单是责备、打骂、讥讽不但起不到好的效果,而且会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甚至更恶劣的行为。要多和学生亲切交流,多听学生的想法,多给学生有针对性的可操作性的建议。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孩子自身压力就够大的饿了,父母和老师要学会从正面指出问题的同时,帮助他分析解决问题的办法,并给予鼓励,帮助他树立学习的信心,让他看到前进的希望。面对那些学习成绩本来已经不错但苛求完美的学生,父母和老师也需要特别注意,给予正确引导,世界上并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也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要让这样的学生认识到这一点,从而不给自己过度的压力。

  (二)、学生自己学会释放学习压力

  有了学习压力,就要学会释放,否则的话,就像气球一样,只是充气,气球就会爆炸。按照心理学的观点,外在压力只是一个方面,如何对待压力则是更重要的方面。关于释放压力的方法,许多同学选择倾诉,即找自己信任的人如父母、老师、同学等,把自己的内心所想告诉他们,听听他们的看法,听听他们的建议,这的确是一个不错的办法。另外,学生要学会重新评判和确立自己的期望值,如果自己学习基础比较差,又希望学习成绩名列前茅,那这样的期望值会让你看不到自己的进步,进而看不到希望,就会陷入苦恼之中。如果是成绩十分优秀的学生,想在各个方面都达到完美,那也会陷入苦恼之中,这个世界本来就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同时,父母老师和学生一定要认识到一点:很多时候很多事情不是努力就一定会有好的结果,只有这样,才可能以平常心对待落后。

  在过度的压力下生活,学生不可能快乐,也不可能取得好的成绩;不仅如此,压力过大还可能导致焦虑、抑郁等一系列心理疾病;更为严重者会对社会造成极大危害。因此,父母和老师在关心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更要学会关心学生的情绪,不要让压力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学习毕竟只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而快乐的心情,健康的心理,则会让学生一辈子幸福!

  学习压力与心理健康的文章篇三

  学习心理压力太大怎么办?让孩子对生活、对未来充满信心,生活不是只有上学、人生的路很长,生命是无价的,只要孩子生活快乐就好。学习心理压力太大怎么办?一起来看看!

  学习心理压力太大怎么办?

  1、运动减压

  学生不应该一味的在学习,科学的安排生活、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有机结合,劳逸结合有助于减轻压力,及时消除疲劳,同时还会有效转移考生的注意力。对于长时段、高强度的脑力劳动,更应该进行有益而适宜的体育运动,以此减轻紧张度。如在星期日时家长可与孩子进行爬山、打球、游泳等活动。

  2、将压力写出来

  一旦将压力1、2、3……地写出来,您就会发现,只要各个击破,其实压力很容易缓解。

  3、闻香气

  香气能抑制大脑边缘系统的神经细胞,对舒缓神经紧张和心理压力有明显的效果。

  4、想哭就哭

  哭也是缓解压力的一种,想哭就哭让情感抒发出来要比深埋在心里有益得多。

  5、转移注意力

  有意识地转移注意力是减轻心理压力的有效途径。针对学生学业上精神长期高度紧张的状况,家长及亲友应帮助考生学会自我调适,及时放松自己,如参加各种体育活动、与家人、朋友聊天。

  6、睡眠充足

  充足的睡眠是保证学生精力充沛、心理宽舒与平衡的前提。但是由于作业以及各方面的原因,大多数学生不但没有时间睡眠,而且睡眠质量都很差。所以针对学生睡眠时间少精神压力大的情况,应该选择多时段睡眠。对脑力劳动过强的人来说,多时段的休息是调节过度紧张的有效方法。

  学习压力大,如何正确应对

  由于学业的巨大压力增大,正值青春发育期的孩子们面临着许多心理压力。所以,我们就要学会如何正确应对压力。

  造成孩子心理压力的原因既有外因,也有内因。如社会竞争激烈,父母、老师对升学的过高期望,学习成绩的压力以及同学之间的攀比等,都是外部因素对孩子形成的影响。内因主要是自身心理发展水平与外界的实际要求之间的矛盾,比如,孩子并不是不想取得好成绩,但结果事与愿违,这就会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

  对于成长期的孩子来说,压力是正常的,但是如果长久地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就容易产生心理疾病,影响人的心理健康,那么,如何缓解心理压力呢?我们的建议是:

  1、不要让情绪积压,学会自我排解

  压力大的时候,可以采取不影响他人和社会的方式,将内心的消极情绪发泄出来,然后重新投入学习和生活。比如大哭一场,将郁闷发泄出来,感觉就会好受一些。或者找人倾诉烦恼。可以找亲朋好友或同学倾诉,听听别人的见解,通过交流能有效地缓解心理压力。而不要把不愉快放在心里,找个途径发泄出来,心情自然就会好起来。

  2、转移注意力消解压力

  简单的说就是在一件事情上失败了,情绪很沮丧,那么可以通过其他活动来弥补不能实现的愿望,或者转移注意力,让压力在其他活动中得到释放。比如,参加文体娱乐活动,使自己获得愉快的心情,压力就会逐渐消解。

  3、不要过分苛求自己

  要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没有人是全能。如果要求自己十全十美,甚至以己之短比人之长,必然压力重重。青少年应该建立悦纳自己的健康人生态度,树立适度的奋斗目标,这样才更有利于健康。

  4、别胡思乱想,专心做事

  一个人同时面对多件事情时,容易形成巨大的压力。所以,要学会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学习,集中精力做一件事,以免弄得身心疲惫不堪。

  学习考试压力太大怎么办?

  1、压力源在哪里?

  感到了压力,那一定是某件事情让自己产生了压力,即压力的来源。首先应该明确压力源来自于哪些方面,是作业没有按时完成,还是上课的知识没有学懂,又或是要考试的内容还未明白,亦或周末的补习培训让身心吃不消。

  2、端正目标和期待

  压力的产生往往多数是与过高的期待而紧密联系的,这种期待一方面可能来自于家长和老师,另一方面可能来自于学生自己。根据自己的能力制定出合理的学习目标,不要奢求太高。

  3、学会合理宣泄

  虽然家长们也都知道学习很苦,但面对学习考试压力大,多数家长都会选择和孩子说“再忍忍,也就辛苦个这三五年,上了大学就好了。”一方面,用压抑或者忽视来对待过大的压力是最不可取的方法,压力长期积压后的爆发往往很可能更加无法收拾。另一方面,父母这样教育的言下之意会让孩子觉得学习也就是这几年的事情,而大学之后就可以不用这么辛苦地再去学习了。因此家长可以鼓励孩子把情绪和压力宣泄出来,例如找人聊天、写日记、放松等。

  4、正确对待失败

  一次没有考好,或是一道习题解答不出来,并不代表着自己在学习上的失败。如果抱着这样的心态继续学习,反而会给自己徒增加很多压力。有这种想法的孩子应该学会变压力为动力,将自己不合理的认知转变为合理认知,面对学习挫折,将注意力从关注失败转移到关注怎样改进上来。


看过“学习压力与心理健康的文章”的人还看了:

1.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

2.压力管理心理学习心得体会

3.心理健康学习心得体会

4.听心理健康课心得

5.中学生心理健康心得体会

    1529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