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生活课堂>健康知识>食材知识>

麻黄的功效与作用

冠墩分享

  麻黄是《中国药典》收录的草药,药用来源为 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或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质茎。秋季采割绿色的草质茎,晒干。其性温,味辛、微苦,有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效,可治疗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支气管哮喘等病症。下面就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介绍下麻黄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哦。

  麻黄的功效:

  麻黄味辛、微苦,性温,归肺、膀胱经,药用部位是 草质茎。

  麻黄的功效是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和散寒通滞。

  发汗解表用于风寒感冒 ,如麻黄汤。

  重证 无汗

  宣肺平喘用于治疗咳嗽气喘。

  利水消肿用于风水水肿。

  散寒通滞用于风湿痹证。

  麻黄的处方用名有 麻黄 、 生麻黄、炙麻黄、麻黄绒。

  麻黄的作用

  1、用于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身疼痛,鼻塞,无汗,脉浮紧等表实证。本品能宣肺气,开腠理,散风寒,以发汗解表。常与桂枝相须为用,增强发汗解表力量,如麻黄汤。

  2、用于风寒外束,肺气壅遏所致的喘咳证。能开宣肺气,散风寒而平喘。与杏仁、甘草配伍,即三拗汤,可增强平喘功效;若兼内有寒饮,可配伍细辛、干姜、半夏等,以温化寒饮而平喘止咳,如小青龙汤;若属热邪壅肺而致喘咳者,可与石膏、杏仁、甘草等配伍以清肺平喘,即麻杏石甘汤。

  3、用于水肿而兼表证,为宣肺利尿之要药,本品发汗利水,有助于消散水肿,常与生姜、白术等同用,如越婢加术汤。

  4、取麻黄温散寒邪的作用,配合其他相应药物可以治风湿痹痛及阴疽、痰核等证。

  麻黄的用法用量

  2—9g。宜后下。解表生用,平喘炙用;捣绒缓和发汗,小儿、年老体弱者宜用麻黄绒或灸用。

  该品发汗力较强,故表虚自汗及阴虚盗汗,喘咳由于肾不纳气的虚喘者均应慎用。本品能兴奋中枢神经,多汗、失眠患者慎用。[4]

  麻黄的使用注意

  ①发汗力强,自汗盗汗者忌用;

  ②肺肾虚喘者禁用;

  ③本品能升高血压,失眠及高血压患者慎用。

    799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