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地丁是什么有那些功效
白花地丁于沼泽化草甸、草甸、河岸湿地、灌丛及林缘较阴湿地带。那么白花地丁有哪些功效作用呢?以下是由学习啦小编整理关于白花地丁的作用与功效的内容,欢迎大家来学习啦了解。
白花地丁的简介
【通用名称】白花地丁
【其他名称】
【药物名称】白花地丁
【别名】浦氏堇菜,铧头草
【科属】堇菜科
【植物形态】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高6~10厘米。主根粗圆,侧根纤细,白色;地下茎短,无地上茎。叶丛生于地下茎上,叶柄细长,微紫红色,具短毛,有翼状叶鞘,叶长椭圆状披针形,基部楔形或有时戟形,先端钝圆,边缘有钝锯齿,表面青绿色,背面淡绿或有微紫色,长3~5厘米,宽1.5~2厘米。花白色,有紫色条纹,单生于花茎顶端,花茎数个;萼5片;花冠5瓣,两侧对称,下面1瓣较大,具距,雄蕊5枚,绕子房排成一圈,花药连合,其中2枚雄蕊基部有细长的距伸入花瓣距筒内;雄蕊3心皮,子房上位,1室。蒴果3瓣裂。 生态分布:产我国中部及南部;多生于山坡林边,灌丛边,溪边,田边及旷野湿地。 药用部分:全草入药,夏秋采收。
白花地丁的功效与作用
全草药用,气味苦、甘,性平。清热解毒,散瘀消肿。主治酒痔、血痔、牝痔、牡痔,痔疮生管。单剂煎点水酒服。
白花地丁的用法用量
5钱~1两。
白花地丁的用途
性味苦、辛,寒。能除风火,散瘀血,通经,消肿,解毒。治红肿疮毒,疔疮及淋浊等症。
白花地丁的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无地上茎,高7-20厘米。
根状茎短而稍粗,垂直,长4-10毫米,深褐色或带黑色。根长而较粗,带黑色或深褐色,通常向下直伸或稍横生,常由根状茎的一处发出。
叶通常3-5枚或较多,均基生;叶片较薄,长圆形、椭圆形、狭卵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1.5-6厘米,宽0.6-2厘米,先端圆钝,基部截形,微心形或宽楔形,下延于叶柄,边缘两侧近平行,疏生波状浅圆齿或有时近全缘,两面无毛,或沿叶脉上有细短毛;叶柄细长,通常比叶片长2-3倍,长2-12厘米,通常无毛或疏生细短毛,上部具明显的或狭或稍宽的翅;托叶绿色,约2/3与叶柄合生,离生部分线状披针形,先端渐尖,边缘疏生细齿或全缘。
花中等大,白色,带淡紫色脉纹;花梗细弱,通常高出叶,或与叶近等长,无毛或疏生细短毛,在中部以下有2枚线形小苞片;萼片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先端稍尖或微钝,基部具短而钝的附属物(长约1毫米);上方花瓣倒卵形,长约12毫米,基部变狭,侧方花瓣长圆状倒卵形,长约12毫米,里面有细须毛,下方花瓣连距长约13厘米;距短而粗,浅囊状,长与粗均约3毫米或稍短,末端圆;花药长约2毫米,药隔顶部附属物长约1.5毫米,下方2枚雄蕊背部的距短而粗,长约2毫米,粗约0.6毫米;子房狭卵形,无毛,花柱较细,棍棒状,基部稍膝曲,上部略增粗,柱头顶部平坦呈三角形,两侧具较狭的缘边,前方具斜升而明显的短喙,喙端具较细柱头孔。
蒴果长约1厘米,无毛。
种子卵球形,黄褐色至暗褐色。
花果期5-9月。
白花地丁的本种价值
医药
全草供药用,能清热解毒,消肿去瘀,外敷能治节疮痛肿。
【蒙药】柴布日-尼勒-其其格:全草用于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全草(铧头草):辛、微苦,寒。清热解毒,消瘀消肿。用于疮毒红肿,淋浊,狂犬咬伤,目赤,咽喉肿痛。
气味苦、甘,性平。清热解毒,散瘀消肿。主治酒痔、血痔、牝痔、牡痔,痔疮生管。单剂煎点水酒服。
观赏
白花地丁株型低矮、整齐,花色洁白、鲜艳,属美丽的观叶、观花地被,也适宜做微型盆栽。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