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生活课堂>健康知识>中老年健康知识>

老人饭后做什么运动好

立文分享

  运动的好处可谓是人尽皆知,老年人也可以通过健康运动来达到养生的目的。但是,要学会科学健康的运动方法才能达到效果。那么老人饭后做什么运动好?下面小编带你一一了解!

  老人饭后适合的运动方法

  1、先漱口

  古代医学家指出,“食毕当漱,令齿不败而口香。”漱口能去除口腔内食物残渣和部分软垢,减少口腔内细菌的数量,从而降低胃肠的患病几率。正确的漱口方法是,将漱口水或清水含在口内,闭上嘴,然后鼓动两腮与唇部,使溶液在口腔内充分与牙齿接触,并利用水力反复地冲洗口腔各个部位,这样就能清除掉存留在牙齿的各处缝隙的食物残渣和软垢。

  2、歇一会儿

  “饱食则卧生百病”,很多老人饭后不敢立刻躺着,而选择散步,但此举并不健康。饭后胃正处于充盈状态,必须保证胃肠道有充足的血液供应,以进行初步消化。这个时候匆忙起身而走,势必会有一部分血液集中到运动系统去,延缓了消化液的分泌,破坏了胃的正常消化。正确的做法是饭后休息30分钟再走,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分泌胃肠消化液。对于胃下垂的老人,饭后最好适当平躺一会,因为胃下垂受体位影响大,平躺时感觉稍好,如果饭后立刻走动,会加重食物对胃及小肠的损害,容易引起消化不良或腹痛。

  3、饭后再揉腹

  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曾提出,“每食讫,以手摩面及腹,令津液通流。食毕当行步踌躇。”并要求“以手摩腹数百遍,叩齿三十六,津令满口”,只要能做到这一点,“令人能饮食,无百病”。若“饱食则卧”,就会“生百病”。具体做法:以掌心着腹,以肚脐为中心,慢而轻柔地顺时针和逆时针按摩各20圈。

  4、饭后慢慢走

  《摄养枕中方》中记载“食止行数百步,大益人。”说的是饭后缓行,可促进胃肠蠕动,有助于胃肠消化液的分泌和食物的消化吸收。但不可快走,不可进行剧烈运动。散步的时间应是饭后20分钟,绝不是刚吃完饭就出去散步。但体质较差和患有胃下垂等病的人,饭后不宜散步,而要在饭后平卧10分钟。患有心脑血管病的人也不适合。

  5、饭后听音乐

  《寿世保元》中说“脾好音乐,闻声即动而磨食。”道家也有“脾脏闻乐则磨”的说法。吃饭时听柔和清新的音乐,能促进食欲并有助于消化,而饭后欣赏音乐,可以陶冶性情,使元气归宗,乐而忘忧。

  老人日常运动小技巧

  1、踮脚走路练屈肌

  踮脚走路,就是足跟提起完全用足尖走路,行走百步,这不但可锻炼屈肌,从经络角度看,还有利于通畅足三阴经。

  2、足跟走路练伸肌

  这个方法就是要把自己的足尖给翘起来,然后必须药用脚跟来走路,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小腿,而且还能疏通足三阳经。因此,老年人可以经常这样做。

  3、倒退行走益循环

  倒退有利于静脉血由末梢向近心方向回流,更有效地发挥双足“第二心脏”的作用,有利于循环。另外,倒退时,改变了脑神经支配运动的定式,强化了脑的功能活动,可防因废用而脑萎缩,每次倒退百步为宜。

  4、四肢爬行降血压

  这个方法很简单,就是用自己的四肢慢慢的爬行。在爬行的过程中由于身体变成了水平位置,所以在很大的程度上将下肢血管所承受的力量给减轻了,而且血管也会慢慢的变得舒张松弛,心脏排血的外周阻力也因此下降,所以非常的有利于缓和高血压。

  老人日常运动的注意事项

  1、戒负重练习

  由于老年人的肌肉有所萎缩,肌肉力量明显减退;神经系统反应较慢,协调能力差,对刺激的反应时间延长,因此老年人运动宜选择动作缓慢柔和、肌肉协调放松、全身得到活动的练习,如太极拳、步行、慢跑等都很合适。

  2、戒屏气使劲

  平时我们的胸腔内压力低于大气压,称胸腔负压,这有利于静脉血液流回心脏。而屏气时胸腔内压力骤然升高,使血液回心不畅,心输出量减少,因而脑的血液供应也减少,故易发生头晕、目眩,严重者可发生昏厥。

  而屏气完毕时,血液骤然大量回心,会使心输出量骤增,血压上升,脑的血供也猛然增加,易发生脑血管意外。因此老年人运动时一定要注意呼吸顺畅自然,切忌屏气使劲。

  3、戒激烈竞赛

  一些比较激烈的运动竞赛对老年人不适宜,一方面,由于老年人各器官功能下降,体力运动减慢,协调反应能力差,易发生运动损伤;另一方面,激烈的竞赛易使情绪过分激动,诱发意外。


看过“老人饭后适合的运动方法”的人还看了:

1.老人饭后怎样运动好

2.老年人最佳运动方法有哪些

3.老人锻炼身体的方法

4.适合老年人的运动

5.适合老年人锻炼的运动

    296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