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生活课堂>健康知识>中老年健康知识>

独居老人的心理问题

立文分享

  随着进入老龄化社会,独居老人问题日渐尖锐。我们需要关心独居老人的心理健康。那么独居老人的心理问题有哪些呢?下面小编为您介绍。

  独居老人的心理问题

  1、独居老人容易患上抑郁症

  由于逐渐退出社会,参与集体活动越来越少,老人越来越缺乏与外界的交流,就容易封闭自己造成孤独、抑郁。

  依据分析,与子女矛盾、生理机能丧失,是导致老人抑郁的另两大原因,在抑郁老人人群中,这两个原因导致抑郁的比例均为26%。生理机能的丧失,会让老人觉得无助、无力,容易产生对自己和生活厌倦的情绪,不能及时调节排解,就容易导致抑郁。而抑郁的老人更加敏感,也更容易与子女产生矛盾。

  身体机能退化,是老人不得不面对的客观现实。例如性激素消失且男女两性出现的时间差达15年;代谢减缓、胺类物质丧失本身就会导致抑郁;脑灰质、脑白质衰退,会导致帕金森、老年痴呆症等;小脑萎缩会导致语言、行动退化……如果子女和老人都能了解这些规律,能做好心理准备,及时排解不良情绪,就能更好地防止抑郁。

  2、独居老人容易出现行为偏离

  缺乏交流沟通使得性格病态:处事认真的变成固执生硬、急躁、乖僻;文雅清高的变得不爱交际;性格随和的发展成任性粗野等。

  3、独居老人容易出现孤独失落

  独居老人有可能会出现孤独、压抑之感,情感日渐脆弱,会产生衰老和死亡的联想,导致自卑、烦躁、焦虑、多疑。生活单调注意力无法转移时会产生内疚、负罪、失落和依赖,常常因为小事而抱憾终身。

  独居老人要警惕心血管疾病

  老人一个人生活,不仅仅对心理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久而久之,很可能威胁到老人的身体健康。有关数据表明,单独生活的老年人,患有冠心病,心血管疾病的几率会大大增加。

  空巢老人很有可能患有心血管疾病,因此老人们一定要对此关注。老人一个人生活,不仅仅对心理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久而久之,很可能威胁到老人的身体健康。有关数据表明,单独生活的老年人,患有冠心病,心血管疾病的几率会大大增加。

  因此,老年人尤其是在节日过后,一定要注意心态的调整,因为节日期间亲朋好友、子女都在身边,老人的心理一直处于兴奋状态,原来的生物钟也被打乱了。节日过后,宽松、愉快的气氛陡然消失,前后反差巨大,老人心理上就会产生严重的失落感,这种抑郁会影响到老人的心脏血管健康,可以诱发血管痉挛,另外可刺激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堵塞血管,从而导致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

  独居老人需要哪些生活用品

  1、医药包。说到药品,对于现在的老人来讲是件离不开的东西,如果有高血压常备降压药,糖尿病患者常备降血糖的药,还有速效救心丸等救急药品,放在家中显眼的位置。生死攸关的大事,切不可马虎。

  2、拐杖。独居老人免不了出去散散心,有些老同志身体素质好,健步如飞。可是大部分老人走起路来颤颤巍巍,一个拐杖可以让他们去更多地方转转。毕竟憋在家里也容易得心病。

  3、收音机。老人上了岁数,身体各项机能逐步退化。有些人眼睛花看不了电视,也不习惯看电视。因此买个收音机,可以随身携带满街转。听戏曲,听新闻,养生知识等等,解闷神器。

  4、保暖内衣。老年人最重要的就是身体健康,冷是每个独居老人的大敌。因此一套合身保暖的内衣,可以让孩子少操很多心,再也不用担心老人感冒了。

  5、轻便推车。买菜做饭是老人在家最基本的日常生活。早起购物的时候,一辆轻快便捷的购物车或许能帮助他们省下很多力气。


看过“独居老人的心理问题”的人还看了:

1.老年人心理健康探讨论文

2.老年人心理健康分析论文

3.关爱独居老人倡议书3篇

4.老年人心理健康的论文

5.老年人心理健康浅述论文

    2733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