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如何预防怎么识别
手足口病对婴幼儿来说普遍是很容易感染的,目前手足口病还没有免疫疫苗,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好预防措施。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手足口病的预防、识别方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手足口病的预防方法
1、讲究卫生。对于小孩子来讲,因为自己做不到,所以讲卫生的重担就落在大人身上。在户外玩的时候,大人要注意避免小孩子在地上摸爬玩耍。玩耍前后、饭前便后都要坚持洗手。另外,给宝宝喂食时,不要自己嚼过食物以后直接用嘴喂给孩子,每天陪着宝宝的同时也应注意做好大人的个人卫生。
2、勤洗手。很多人认为反复洗手太麻烦,洗手对于杀灭病毒的作用很大。因此洗手并不是简单的冲冲就完了,而要用洗手液或者肥皂,将手上里里外外都认真地搓洗数次,一般来说,这样的程序下来,洗一次手的时间得在1分钟以上。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勤洗澡。
另外,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3、多消毒。小孩的玩具、奶嘴,这些每天与小孩密切接触的物品也要经过认真消毒。宝宝的玩具、家具,家长可以蘸些消毒水来消毒;而奶嘴最好每天都能用开水烫一下。这样就能有效地避免病毒直接通过口腔传染给宝宝。托幼机构应每日对玩具、用具等进行清洗消毒,减少间接接触传播。
4、增强体质。尽量避免将宝宝带去人多的公共场所,如果去的话,给宝宝戴一个口罩也会有效地做好防护。通常手足口病以及病毒感染都爱“盯上”体质弱的宝宝,家长有必要、有意识地常带宝宝去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比如选择环境优美、空气好、人又少的公园等地。
5、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6、托幼单位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采取及时送诊、居家休息的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
7、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8、患儿增多时,要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根据疫情控制需要当地教育和卫生部门可决定采取托幼机构或小学放假措施。
手足口病的识别方法
患病初期的宝宝,有轻微的流鼻涕、咳嗽、低热等类似感冒的症状。继之,口腔内出小水疱或溃疡。大一些的宝宝会告诉妈妈嘴疼,小宝宝则表现出爱流口水、拒绝吃东西、哭闹。妈妈检查一下宝宝的口腔黏膜可以发现,在舌、两颊部或唇齿侧有粟米样的斑丘疹、水疱或溃疡,周围有红晕。
同时,宝宝的手、脚、臀部出现或平或凸的斑丘疹或疱疹。这些皮疹不痛不痒,斑丘疹在5 天左右由红变暗,然后消退;疱疹则是豆粒状的,里面有浑浊的液体,痊愈后不留痕迹。
手足口病多大小孩会得
手足口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目前缺乏有效治疗药物主要对症治疗。
普通病例表现,急性起病,发热、口痛、厌食、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或溃疡,位于舌、颊黏膜及硬额等处为多,也可波及软腭,牙龈、扁桃体和咽部。手、足、臀部、臂部、腿部出现斑丘疹,后转为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手足部较多,掌背面均有。皮疹数少则几个多则几十个。消退后不留痕迹,无色素沉着。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多在一周内痊愈,预后良好。部分病例皮疹表现不典型,如单一部位或仅表现为斑丘疹。
重症病例表现,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3岁者)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1~5天左右出现脑膜炎、脑炎(以脑干脑炎最为凶险)、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极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遗症。
猜你感兴趣:
3.手足口病体征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