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生活课堂>健康知识>疾病知识>

小便太黄怎么回事

巩诗2分享

  人体正常尿液为浅黄色,不过由于饮水、出汗及活动量不同而深浅变化不等。当人体代谢异常或患某种疾病时,尿液的颜色会出现特殊改变。
  小便黄的原因

  1、喝水太少

  小便的颜色也可随着喝水多少而使尿液有深有淡。喝水多,尿多,尿里的尿色素所占的比例小,颜色就淡。喝水少,尿里的尿色素比例大,颜色就显得黄。但如果伴有身体的不适,或经过喝水调节后仍旧没有太大缓解,则需要引起重视了。应该及早到正规的医院进行检查治疗,确保自己的身心健康。

  2、饮食原因

  如果尿深黄,可能是吃了很多胡萝卜,木瓜食品或大黄,维生素和其他化学品,尿液会变得暗黄。

  3、发烧或腹泻

  急性发烧或腹泻患者,因为水会随汗液或粪便排出,尿浓缩所以会变黄。

  4、肝或胆囊病变

  肝或胆囊病变发生时,从尿道中的胆汁,尿液暗黄色,肝炎患者尿也会呈现像茶的颜色。

  5、药物影响

  尿液的颜色经常受食物、药物的影响,如服用维生素B、利福平等药物时,尿液的颜色会变深,停药后自然会好转,不必担心。

  6、尿道炎

  可以使尿液颜色出现改变。小便发黄也可能是尿道炎引起的,引起尿道炎的淋球菌和衣原体、支原体是引起不育症的致病菌之一。

  若是颜色太黄,也不一定是疾病导致,但是也不能排除疾病的因素。所以,若是自己不能判断发黄的原因或者不确定,建议及时去医院检查,不要放过任何有生病的嫌疑。

  如果小便是其它颜色又是什么原因呢?下面的内容就教大家怎么从尿的颜色看健康。

  从尿的颜色看健康

  1、无色尿:可能是糖尿病、慢性间质性肾炎、尿崩症的信号,如果不是饮水太多的缘故,应注意鉴别。

  2、白色尿:好像牛奶一样,有时混有白色凝块或血液,说明尿中有乳糜,源自丝虫病或肾、淋巴管堵塞。

  3、酱油尿:是由于尿中红血球被大量破坏所致,也可能是急性肾炎、急性黄疸型肝炎及溶血性黄疸等。

  4、红色尿:说明尿中可能存在超量的红细胞,也称“血尿”,多是由肾病、结石、前列腺炎、膀胱肿瘤等引起。如果出现剧烈的腰痛,同时伴有血尿,多半是结石引起,如肾结石、输尿管结石等。

  5、盐类尿:多发生子儿童冬季常见,小便呈米汤样,多为原中含有大量的磷酸盐或尿盐酸,放置后易沉淀,如把小便放在瓶内加热后会马上变清。盐类尿属正常生理现象。可不用药而愈,关键是要多饮白开水。

  6、蓝色尿:可见于霍乱、斑疹伤寒,以及原发性高血钙症、维生素d中毒者。但这种颜色的尿多与服药有关,非疾病所致。如服用利尿剂氨苯喋啶,注射亚甲蓝针剂或服用美蓝、靛卡红、木馏油、水杨酸之后均可出现。停药即可消失。这种因服药而引起的蓝色尿属于正常观象,无需多虑。

  7、绿色尿:见于尿内有绿脓杆菌滋生时,或胆红素尿放置过久,氧化成胆绿素时。

  8、黑色尿:黑色尿比较少见,常常发生于急性血管内溶血的病人,如恶性疟疾病人,医学上称黑尿热,是恶性疟疾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当然,食物有时也会改变尿液颜色,因此大家不要过于恐慌。除了用小便颜色来判断身体的健康外,还可以用其它症状来判断小便的健康。那么如何判断小便健康呢?

  判断小便健康有四个指标

  一旦长时间出现以下4种症状,就要注意健康问题了。

  1、尿频、多尿

  如果不是饮水过多造成的排尿次数超过8次,就叫做尿频。专家说:“小便次数增加,每次尿量减少,有可能是膀胱储尿功能下降。如果小便次数增加,但每次尿量没有减少,就是多尿,有可能是身体的代谢功能出现问题,比如糖尿病等。”如果尿频的同时,还伴有尿急、尿痛等不适,应警惕是否患上泌尿系统感染。

  2、尿痛

  就是指排尿时感到耻骨上区、会阴部和尿道内疼痛或烧灼感。

  3、排尿时间变长、连续性不好

  排尿时间明显变长,连续性不好,有滴滴答答的感觉,排尿困难,尿无力,中老年男性夜尿次数增加等症状,都是前列腺疾病的信号。

  4、尿液泡沫多、有异味

  排尿时,如果发现马桶中泡沫增多,尤其是早上第一泡尿泡沫明显,可能是肾脏疾病造成的,应该及时去医院做尿常规检查,看尿中蛋白是否增多。如果尿液有种烂苹果的味道,要怀疑是糖尿病的征兆。

  如果四种情况同时出现,十有八九,就是尿道炎症。这几个症状,是很多泌尿系统疾病经常会出现的,应该警惕,特别是合并了其他情况,如血尿、多饮、尿线细等等,应尽快去医院诊治。

    1648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