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岁老中医养生粥
中医认为药疗不如食疗。感冒时不妨喝点粥类的食品,有助于发汗、散热、祛风寒,促进感冒的治愈。下面学习啦小编给大家介绍93岁老中医养生粥,希望对你有用!
93岁老中医养生粥
中央四台的《中华医药》栏目曾经播出这样一则信息,北京一名老中医已经93岁了,面对镜头精力旺盛思路清晰。他至今都没有退休,不仅要来自给全国各地的病人看病,还经常参加各种日会议,日程安排比30多岁的壮年人还满,每天精神矍铄,满面红光,从不知疲惫。
他就是全国著名中医专家朱良春。据朱老说,他的秘诀就是喝养生粥。
其实他30多岁的时候精力还没有现在好,因为白天来看病的人很多,到了晚上他就特别疲惫。于是他夫人给他熬了一种粥,每天早晚喝一碗,3个月后他的精力明显比以前好很多,白天忙了一天晚上还可以给人看病。就这样,他坚持喝了60年。
一碗平常的粥有这么神奇的效果,真的很叫人心动。朱老中医的养生粥材料及做法如下:
所需材料:(1个人5天的用量)
1、绿豆50克 ——入心经,清热解毒益肝;
2、薏仁50克——健脾、补肺,清热化痰、入肾经;
3、莲子50克 ——清心养心、入肾经;
4、白扁豆50克 ——健脾、乌发;
5、大枣30克——健脾、补血;
6、枸杞10克 ——入肝经、肾经;
7、黄芪250克——补气。
做法:
1.先将绿豆、扁豆、莲子、薏米、大枣洗净,放进粥煲,加入一种黄色的水(什么水后面详述),用大火煮沸,然后改小火煲40分钟。
2.再放入狗杞,煮10分钟,即可。(枸杞一定要最后粥快熬好前再放,以免药性丢失。)
那么,那个黄色的水是什么呢?这是此粥最关键的一种成分——黄芪水。
为什么要用黄芪?
因为黄芪是中医中的五种大补药之一,有补气之功用,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抗疲劳,抗衰老。而且现代医学发现黄芪中含有丰富的硒元素,具有防癌抗癌的功效。黄芪还可以泡水代茶饮。注意黄芪属温性,上火之人可以在黄芪水中加入莲芯或者绿茶,以起平和之作用。在这个粥里面,就有绿豆和莲子是寒性的,正好可以平和黄芪的温性。
怎么熬黄芪水?煮粥前,先用250克黄芪加入适量的水小火煮15分钟,将水滗出,再加入适量的水,再煮15分钟,将水滗出。再用这些药水去煮粥。
【特别提醒】所谓“五脏调,百病消”,人的精力体力要充足,首先就得身体健康,没有疾病对体能的消耗,按中医讲,就是正气充足。而要正气充足,心、肝、脾、肺、肾等五脏六腑就得功能正常,相互协调。朱老的养生粥秘方巧用黄芪,协调五脏,平衡寒热属性,确实是难得的食疗好方法。
中医养生粥
三七三子粥
三七5克,苏子、白芥子、莱菔子各10克,大米100克,白糖适量。将诸药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粥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服食,每日1剂,7天为1疗程,连续2~3疗程。可除痰化瘀,适用于慢性心功能不全心悸怔忡、胸闷心痛、头晕气短、唇甲青紫、苔白腻或有瘀点、脉弦结等。
参附桂枝粥
红参粉5克,附片、桂枝各10克,大米30克,冰糖适量。将诸药水煎取汁,加大米煮为稀粥服食,待熟时调入红参粉、冰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7天为1疗程,连续2~3疗程。可温肾通阳,适用于慢性心功能不全心悸胸闷、头晕头痛、面色苍白、畏寒肢冷、神疲乏力、舌质淡胖、脉沉迟等。
草芪龙苓粥
炙甘草、黄芪、龙眼肉各10克,茯苓粉、大米各50克,白糖少许。将炙甘草、黄芪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水煎取汁,加茯苓粉、大米、龙眼肉煮粥,待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7天为1疗程,连续2~3疗程。可补气安神,适用于慢性心功能不全心悸怔忡、胸闷气短、活动后加剧、面色淡白或有自汗、舌淡苔白、脉结代等。
生脉粥
党参、麦冬、五味子各10克,大米50克,冰糖适量。将诸药择净,水煎取汁,与大米加清水适量煮粥,待熟时调入冰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或将生脉口服液1支,调入稀粥中服食,每日2剂,7天为1疗程,连续2~3疗程。可补气养阴,适用于慢性心功能不全心悸怔忡、疲乏无力、失眠多梦、五心烦热、潮热盗汗、面色淡白无华、舌红苔薄、脉结代而细等。
参粉归芪粥
高丽参粉5克,当归、黄芪、大枣各10克,大米100克,白糖适量。将诸药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粥熟时调入高丽参粉、白糖,再煮一二沸服食,每日1剂,7天为1疗程,连续2~3疗程。可益气养血,适用于慢性心功能不全心悸健忘、面色无华、头晕目眩、食欲不振、浮肿尿少、腹胀恶心、舌淡苔薄白、脉结代或细而无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