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养生的方法有哪些
对于中国人,长寿是一种福气,不少人都渴望长命百岁,并且健康生活。那么,传统养生的方法有哪些呢?学习啦小编带你去了解一下吧。
传统养生的方法
1、艾灸
针灸治病在国内外有着深远的影响,在古代,针灸包括了针疗和艾灸,但现代人说针灸,多数时候仅指针疗,已经很少包含艾灸的内容了。艾灸是一种使用燃烧后的艾条悬灸人体穴位的中医疗法。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疾病。艾灸产生于中国远古时代,因为它的作用机理和针疗有相近之处,并且与针疗有相辅相成的治疗作用,通常针、灸并用,故称为针灸。
说艾灸的一种神奇的疗法,因为它的确有很多不同凡响之处。首先,艾灸的疗效就十分神奇。艾灸疗法的适应范围十分广泛,在中国古代是主要治疗疾病的手段。用中医的话说,它有温阳补气、温经通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的作用。可以广泛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疾病,犹其对乳腺炎、前列腺炎、肩周炎、盆腔炎、颈椎病、糖尿病等有特效。
其次,艾灸具有奇特养生保健的作用。用灸法预防疾病,延年益寿,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黄帝内经》“大风汗出,灸意喜穴”,说的就是一种保健灸法。《庄子》记载圣人孔子“无病而自灸”,也是指用艾灸养生保健。
由于艾灸以火熏灸,施灸不注意有可能引起局部皮肤的烫伤,另一方面,施灸的过程中要耗伤一些精血,所以有些部位或有些人是不能施灸的,这些就是施灸的禁忌。古代施灸法,禁忌较多,有些禁忌虽然可以打破,但有些情况确实是应禁忌的。
2、针灸
相比起刮痧来说,外国人对针灸则容易接受得多。针灸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它是一种“内病外治”的医术。是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操作法,来治疗全身疾病的。在临床上按中医的诊疗方法诊断出病因,找出关键,辨别性质,明确病变属于哪一经脉,哪一脏腑,辨明它是属于表里、寒热、虚实中那一类型,做出诊断。然后进行相应的配穴处方进行治疗。以通经脉,调气血,使阴阳归于相对平衡,脏腑功能趋于调和,从而达到防疾病的目的。针灸疗法是祖国医学遗产的一部分,也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民族医疗方法。
针灸也是最为国外所接收的一种中医疗法。目前,世界上开展针灸医疗的国家和地区已达142个,全世界大概有20万到30万针灸医师,针灸热在国外持续升温。在美国,中医针灸已被很多民众所接受,美洲中医学院60%以上学生为非华裔。30多年来,该校培养了1000多名中医针灸师。近30年来,中医药在美国蓬勃发展。美国51个州中,现在已有43个州通过了立法,确定了中医针灸为病人治疗的合法性。
在韩国、美国、越南、法国、巴西等国家,一些政府开办的西医医院中开设了针灸诊所,有的还设立了中医诊所,提高了针灸师的地位。还有的诊所举办针灸、中医教学,成为当地医学院学生的实习诊所,既为当地培养了中医、针灸人才,又提高了诊所的学术水平。
3、蜜蜂疗法
蜂针疗法,属我国中医蜂疗的一种。人类利用蜜蜂螫器官为针具,循经络皮部和穴位施行不同手法的针刺,以防治疾病的方法称为蜂针疗法。蜂针既给人体经络穴位以机械刺激,同时自动注入皮内适量的蜂针液,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其针后继发局部潮经充血,以兼具温灸效应。可见它是针、药、灸相互结合的复合型刺灸法。蜂针疗法对下述疾病疗效显著:风湿病、类风湿关节炎、免疫力低下、过敏性鼻炎、子宫肌瘤、各类神经痛、颈椎病、骨质增生病。蜂针的疗程:根据病种和病情的轻重程度,疗程有所差异。
不过鉴于人们对蜂毒疗法反应的差异,在采用蜂毒治疗疾病时,应先进行过敏试验。
各位朋友们,你们了解了这些方法了吗?其实,对于小编而已,能传承千年的养生文化,自然是有它的效果在里面的。大家不妨在生活中多多了解,说不定,在养生的过程中可以帮助大家。
日常养生的小妙招
1、每天运动至少15分钟
研究表明,每天锻炼15分钟可以让人多活3年,而每天有更大运动量、平均投入30分钟的人相对零锻炼的人可增寿4年。
2、每周午睡至少3次
一项发表在《内科医学档案》上的大型研究表明,午睡可以降低人们死于冠心病的几率。每周至少在中午休息3次、每次小睡20分钟~30分钟的人,比完全不午睡的人死于冠心病的几率低37%。
3、多站着看书看电视
澳大利亚研究者发现,人们每多坐1小时就会减寿21.8分钟。专家表示,久坐不动会降低人的体能,还可能导致肌肉萎缩。因此,当你看书、看报,特别是看电视时,不妨让自己离开座椅,多站一会儿。
4、放慢生活节奏,抽空就休息
长寿老人的生活节奏保持“慢半拍”,吃饭细嚼慢咽,做事不慌不忙,不让自己陷入过度忙碌,并且保障每天休闲娱乐的时间。压力是对人体健康最有害的因素。慢性压力会引起慢性炎症的形成,导致人体过早老化。
5、多吃豆少吃肉
对于长寿老人来说,肉更像是一种佐料,每周一两次,量很少,只相当于一副扑克牌的大小。他们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大量摄取豆类食品和坚果。长寿老人通常早餐摄入较多的食物和营养,而晚饭的量是最小的;一天中的食物量呈倒金字塔分布。
猜你感兴趣的文章:
2.传统养生的方法
3.传统四大养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