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谷杂粮养生
四季养生各有不同,香五谷健康食疗科学来养生 ,让人放心更安心。接下来,学习啦小编就和大家分享五谷杂粮四季养生大全,希望对各位有帮助!
五谷杂粮四季养生大全之春季杂粮养生法
春季是一个由冬寒向夏热过渡的季节,寒去热来、阴退阳长。在这个阳气渐升、寒阴未尽的季节里,气候多变、温差迥异、忽冷忽热、乍暖还寒,是肝病、冠心病、高血压病活跃的温床。冬去春来,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对气候的适应力都是很弱的,加之,这个季节的流行性传染病又非常多,稍不留神就会有病影随行。面对流行性感冒、麻疹、腮疹、腮腺炎、猩红热等疾病,人们往往无法避而远之,年老体弱、少年儿童更是它们最爱纠缠的对像。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人体各组织器官功能活跃的开始。器官活跃了,就需要营养物质的支持,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嘛。所以,春季滋补就显得尤为重要。春季养生也是为了更好地迎接下一个季节的到来,这个季节没有充分养生就会使下一个季节的身体处于不良状态。可见,春季养生,不公功在当时,而且还利在夏季呢!
春季养生须知
1、护体养阳、预防寒变
由于春天阳气初升,人体也应随之自然之变把阳气向外疏发。掌握春令特点,保护体内阳气,使它不断充沛旺盛起来,而不应耗伤阳气和阻碍阳气。春生发之气是夏长之气的基础,如果,春季阳气生发不是或受损,就有可能使它在夏季发生寒变。 春季,人的皮肤腠理变得疏松阳气易于外泄,抗寒能力减弱,很容易受到寒气的侵袭,更加容易损伤阳气。有些老年人,还有可能会使旧病复发。所以,在春季要注意保护阳气,春天当捂,不应忙脱衣,这也是预防疾病的保健良方。
2、慎避风寒、防止春瘟
“风者,百病之始也”,春季风多,增加了空气和皮肤的热量交换,体内热量过多流失易伤阳气。正所谓, “百草回芽,百病复发“,春天疾病很容易进入人体。所以,慎避风寒是春季养生的关键。 春季一定要注意保暖,尤其是体弱多病的人。不注意保暖就会惹上许多疾病,人常说”春来不可令背寒,寒伤肺,鼻塞又咳嗽“。春季也是许多致病的微生物、细菌、病毒滋生繁殖的季节,加上人体抗病能力的减弱,很容易患上流行性感冒、肺炎、流脑等传染病。 同时,春天还是许多慢性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消化系统疾病的多发时节。日常不仅要注意避风防寒,还要增加体育锻炼。
3、调理情志、保肝护脏
春季是肝脏机能的旺盛季节,往往调理不适就会有疾病缠身。所以,春季养生要重视对肝脏的保养,以减少疾病的发生。肝气旺于春季,又很容易受风寒之邪。肝脏的阳气受伤会导致心火不生,到了夏季就容易发生寒性病变。同时,肝脏本身也容易产生疾病,由肝气郁结南明导致肝炎等疾病。 肝脏还有储存血液、调节血量的功能。春季,人体血液循环加快,血液循环的正常与否与肝脏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春季养生的重点要放在对肝脏的保养之上。
春季滋补特点
1、维持人体正常消化功能
春季,由于肝气的旺盛和脾胃阳气的虚弱,会导致食欲下降。所以,平时注意进食一些偏温的食物有助于辅助脾胃阳气的振奋,维持消化系统的正常运行。可以多食小麦、黒麦、小米、蚕豆等杂粮,而不能多食性寒的食品,如春笋,古人云”虚人食笋,多致疾也”。
2、慎食温燥食物
尽管春季要养阳,可以适量的吃一些偏暖食物以达到扶助阳气使其旺盛的功效,但是,如果过多地食用这些谷物食品,就会出现助阳升火的弊病。所以,五谷杂粮不宜多食,同时也要注意少食过于辛辣的食物及油炸、烧烤等容易上火的食物。
3、平淡饮食、宜甘减酸
春季,肝气正旺,多食酸性食物会使肝木偏亢从而影响脾胃的正常消化功能。同时,这也是慢性胃炎和消化道溃疡等疾病在春季多发的主要原因。甘甜的食物有助于防止肝气过旺,可以多食一些富含蛋白质、糖类、纤维素、微量元素的食物,以求达到养肝护脾的功效。 饮食平淡符合春季平补原则,如荞麦、米仁、赤豆、豆浆、芝麻、山药等都能柔肝养肺,且长期食用均无不良影响。
五谷杂粮四季养生大全之夏季杂粮养生法
关于夏季的养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里说:”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勿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咳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夏季,人的新陈代谢旺盛、阳气外发,所以要注意保护心脏、养慢防病。
夏季天气很热,如果贪凉容易受寒,从而损伤阳气,伤及心肺。夏季不要在室外露天的地方纳凉,以免风邪入体,损伤正气。要选择空气新鲜、流通的地方,使心静而自然凉爽。夏季天气虽然炎热,如果仅仅贪图一时之舒畅,睡着时在风扇或空调下取凉。风邪侵入皮肤毛孔,很容易生病。
夏季,万物葱郁,天地交气。人们宜晚睡早起,情志愉快,适当活动,使体内阳气向外宣泄,才能与“夏长”之气相适应,达到科学的养生目的。
夏季养生须知
1、警惕湿热对人体的侵害
夏季天气炎热且有水潮湿,气温变化剧烈。高温加干燥,使人体排汗过多,导致水盐代谢紊乱以及其他失调,干热风天气会使人们出现偏头痛、眩晕、烦躁、抑郁等,而且很多疾病在此时会加重。夏季的气候除了炎热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湿”。与气温一样,湿度也是影响人舒适感的重要因素,湿度过大会使旧病复发。所以,夏季一定要注意湿热对人体的侵害。
2、夏季养生,顺应自然 夏季是人体新陈代谢旺盛的时期。此时要顺应自然,根据“万物生长,心气火旺”的特点进行养生,注意防病强身,对延年益寿有很大益处。立夏气候逐渐转暖,但一般还比较凉爽,不能立即换着夏装。小满天气开始转热,但早晚还比较凉爽,应当注意预防受凉。冬病夏治、冬病夏补,是从夏季开始的。大暑炎气酷热,要谨防中暑。黄梅时节,多雨潮湿,此时要注意调养脾胃,少食油腻,以免湿邪消化功能。
3、顺护阳气,以养心脾 夏季阳光充足,应适量到户外活动,与自然界多接触,迎接太阳的照射,吸收其阳气、精华,补充能量,增强生命力。人们的起居饮食要注意保护内脏阳气,如睡觉时要避免腹部受凉,吃东西切记贪凉等。人们在夏季要更加注意节制性生活,否则会伤精耗气。夏季多汗易伤心血,故补养心血也不容忽视。在五脏与季节在关系中,脾与夏相对应,且与心关系密切,还与水液代谢有关,很容易受湿邪侵犯而患病,夏季要注意养脾。
4、就凉避暑,养肝肺肾
夏季应采用各种方法来防暑降温,以防止中暑等病,还要注意维护人体正常的慢气,保护元气免受伤害。养阳有助于消暑,避暑可防止阳气的消耗。老人、儿童、体弱者,盛夏尤要预防中暑,卧室保持通风阴凉,保证充足的睡眠,膳食要清淡而富有营养,多饮水,洗温水澡,生活规律,心情愉快。 脾胃往往受湿的困阻而使消化吸收功能降低,令人胃口不开,不思饮食。故夏季的养身一定不能忽视对脾胃的保护,使其少受或免受湿邪的伤害。夏季保养脾胃的关键是注意饮食卫生,节制饮食,少食肥甘厚味。心脾两脏在夏季处于强势,肝肺肾三脏,在夏季处于弱势,因此,夏季养身除重视心脾外,还应注意护助和补养肝肺肾。
夏季滋补特点
1.少食油腻 清淡饮食
夏季炎热,食欲减退,事物选择要以清淡为主,米面,豆类等植物性食品性味清淡,能清暑解渴,健脾祛湿,有利于消化吸收。植物中又含有膳食纤维而在动物性食物中此成分却很少。膳食纤维能帮助其他营养成分消化吸收,能适度保地刺激肠道,使其蠕动加强,从而促进消化功能。膳食纤维还可以在肠道中保持和吸收水分,促进大便的排出,减少粪便毒素的再吸收。 油腻食物肠胃难以消化,会助湿生热,伤及脾胃,导致肠胃湿热内蕴,痰浊内生,阻塞脉络,血脉不通,气血运行手阻,很易罹患心脑血管疾病。所以,夏季要少食油腻,多食清淡的食物。
2.饮食有节 不能过饱
饮食在夏季样生保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经常饱食会加重胃肠负担,使消化液出现供应不足的现象,从而引起消化不良,胃肠饱胀不适,长久以此为习惯,会出现胃肠慢性疾病,影响人体食物营养成分的吸收。长期饱食会引起肥胖,诱发糖尿病,胰腺炎,胆石症,胆囊炎等疾病。夏季的饮食不要太寒凉,不要吃得过饱,才是科学的养生方式。
3.根据体质 辨证饮食
体质不同对外界的耐受力也有所差异,如中性体质较好的耐热能力,而火旺体质情绪暴躁,容易暴怒,痰湿体质身体肥胖,爱吃油腻食品,阴亏肺虚体制形体消瘦,面色发红,气血两亏体质不耐暑热,不抵寒冰,这三种体质就难于适应炎热的夏天,容易产生各种不适的症状,重则导致疾病,因而在夏季,要注意根据体制的不同摄入饮食。
五谷杂粮四季养生大全之秋季杂粮养生法
秋季是一个由夏热向东寒过度的季节,天干地燥、阳气日衰、阴寒日生。人体的生理活动也日渐进入“收养”状态,此时,对肺脏的保养日居正位,要注意保养人人体阴液,避免燥邪伤肺。
秋季热去寒来、阳消阴长、气候多变,人体的代谢机能也开始由胜转衰。这个时候,人体很容易受到外来邪气的侵袭、一些慢性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等也会不请自来、死灰复燃。另外,还有一些疾病如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秋季也是一个传染性疾病的多发季节,如细菌性痢疾、流行性乙型脑炎、伤寒、疟疾等。所以,秋季要注意保养,避免疾病发侵袭。
秋季养生须知
1.养阴护阴 慎防津散
秋季阳消阴长,人体阳气逐渐内敛而阴精之气日盛。人要与季节相和,秋季要保持体内阴精。一方面,这是适应了自然界阴生而旺的规律,顺势敛藏、内聚精气、字样五脏、抗病延年;另一方面,是一个冬季潜藏的准备,为来年阳气升发打下基础。
所以,秋季一定不能损伤阴精之气,正所谓“秋冬养阴”。同时,秋季养生还要防止因劳伤过重而外泄阴气。过度的剧烈运动会使人出汗过多、阳气耗散。
2.防燥防干 养肺为先
秋季暑热已过,燥气为主,其气清肃,其性干燥。燥胜则干,很容易伤人津液,人体往往会出现口干、唇干、鼻干,舌干、皮干便干等症。所以,秋季要注意养肺。肺脏娇嫩,容易受到外来燥气的侵扰。防止秋燥上肺,保持肺气清新是秋季的养生之道。
3.调理情志 谨慎起居
诗曰:”自古逢秋悲寂寞“,这说明秋季容易造成人的情绪不稳定,情绪不量会影响人体健康。所以,保持心情清净、安宁乐观的情绪可使人体上下气通。这样可以改善肺的技能,抵御秋燥的侵犯。 秋季温差很大,应该增减衣服、早睡早起以避风寒。风寒最易犯肺,从而诱发咳嗽、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不过,适度的“秋冻”对人体增强抗寒能力非常有益,所谓“秋不忙加衣”即为此理。
秋季滋补特点
1、食物清润,少辛增酸
秋季,人们往往会出现口干舌燥、干咳无痰的症状,所以,在秋季要多吃一些防燥养阴、滋阴润肺的食物,如绿豆、碗豆等以补充人体水分及水溶性维生素。秋季要贯彻“少辛增酸”的原则,少食辛酸,多吃酸味食物。因为,肺气秋旺,辛味入肺,肺气太旺容易伤肝。酸味入肝可以敛阴养阴。 2、补宜甘凉,防燥养阴
秋季,燥气不公损伤人体津液而且还会耗伤人体正气,造成气阴两虚,所以,秋季要补阴类食物。补阴寒凉可以清热,阴虚易生热,所以,秋季应选用味甘、性偏寒凉的食物。燥气最易伤阴,秋季滋补要注意选用生津润肺的食物,以降低人体水分。
五谷杂粮四季养生大全之冬季杂粮养生法
冬季物闭藏、冰冻地裂,为适应冬季的特点,就应早睡晚起。冬季,人们应从精神调摄、饮食调摄、药物调摄、运动调摄等多方面入手,围绕“养藏”这个中心,重视自身阳气的养护。
冬季是滋补的最佳季节。此时,万物生机收藏,阳气潜伏,草木凋零,昆虫蛰伏,雪压风寒,大自然中的动植物处于休眠状态,以待来年春天生机勃发。自然界的气候变化会直接、间接的对人体产生影响,人也要与季节的变化相适应,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冬季养生须知
1、冬季藏精、应时而养
气候的变化对人体的生理机能均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不同季节滋补要因地制宜。冬季天气寒冷,阴盛阳衰,易患阳虚之症,无论是保健益寿,还是补虚祛病,都应注意以温补阳气为主,慎用或少用滋阴药物。敛阴护阳是冬季养生的一个特点,体质增强了,阴阳平衡了,自然可以延年益寿。
2、养阳防寒、调理起居
“秋冬养阴”冬季养生的一条准则。冬季万物萧瑟,容易让人心理悲伤,情绪低落,要注意调节情志。冬天注意保暖的同时要让室内空气清新,以避免头晕、胸闷等缺氧症状发生,从而导致呼吸道疾病。冬季,病常从足起,足部的保暖十分重要。
3、调摄房事、益肾蓄精
冬季,保持肾精的闭藏对健康长寿非常重要。老年人更要养精,肾精衰弱会导致骨质脆弱、腰酸无力、行动不便等现象。肾精保养在于节制房事,使体内精气充足,以维护五脏六腑的正常生理功能。冬季,要注意肾部保暖,可以穿贴身羽绒、纯棉背心、可以在阳光下晒上1~2小时。睡觉时也要注意,不能让背部着凉。
冬季滋补特点
1、丰富饮食内容
冬季滋补是为了使机体能摄取足够的养料的热量,以更好地抵制寒冷。维护人体的阴气,养精蓄锐,成为来年春季防病的物质基础。多进食含蛋白质、脂肪、钾、钙、磷、铁等矿物质以及维生素B1、B2的食物,能补阳养血,阳虚体质尤宜。冬季进补有益食品,还要辨证施补,慎防妄补。饮食不宜吃得过饱,以少吃多餐为佳,避免伤及脾胃。饮食谱要广,不能偏嗜偏食,有荤有素才能满足人体多种营养需求。
2、合适有节、补脾益肾
冬季,一天三餐要定时而进,并且吃有定量,不能暴饮暴食。年老脾胃虚弱者,可以少吃多餐。冬季进补多选择冬至日开始,这时进补可以与宇宙间天地阴阳气交相合,能促进人体阳气萌生,涵养精气,内藏于肾,化生气血津液,促进脏腑的生理功能。冬季,生理功能处于低潮,消耗相对减少,所以,进补后可发挥最大药效,且可保存封藏最长时间。红性应偏于温热养阳,但应以温而不散、热而不燥为要。
3、素食为主、宜吃清淡
冬季饮食要以素食清淡为主,清淡饮食有益保养身体,不过,可以适量搭配一些肉食荤腥,俗话说“高粱厚味,足生大疔”就是这个道理。《吕氏春秋》也说:“肥肉美酒,多以自强,名曰烂肠之食。“在中国,穷乡僻壤在地方长寿者比较多,通过仔细调查、观之饮食,发现他们较多以粗茶淡饭为主。
4、注意调补、滋养肝肾
冬季养生滋补要根据人的不同年龄和身体体质来辨证施补。
老人、儿童、男人、妇女生理结构有异,气血阴阳之虚,可相兼为患,五脏之虚,可互为因果。滋补必须根据病情的属性及需要采取相应的补益药品或食品,阴虚滋阴,阳虚温阳,气虚补气,血虚补血,心血不足则补益心血,肾阴不足则滋肾益阴。气血俱虚则气血双补,心脾不足则补益心脾,肝肾阴虚则滋养肝肾。只有辨证准确,治法适当,才能选择有效的补益药膳而取得满意疗效。
五谷杂粮养生相关文章:
1.五谷杂粮养生食谱
3.五谷养生之道
4.五谷养生食谱配方
5.五谷食疗养生食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