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兴趣爱好>学化妆>美容知识>美容养生>

中医养生体质养生

保燕分享

  体质养生体质是指人体秉承先天(指父母)遗传、受后天多种因素影响,所形成的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功能和形态上相对稳定的固有中医体质养生。下面学习啦小编给大家介绍中医体质养生的方法,希望对你有用!

  气郁体质养生的方法

  气郁体质

  一般来说,气郁和人本身的性格有关,有的人平素性情急躁易怒,易激动,有的人经常郁郁寡欢,疑神疑鬼。这几种性格的形成,可能是先天遗传,也有可能是生活中受到精神刺激、突然惊吓、恐惧。有些人由于个人欲望得不到实现,长期忧愁、郁闷、焦虑等,有了心事也不愿意讲出来,自己也不能化解,时间一长,堵在心里的怨气越来越多,就觉得心烦胸闷,引起气机运行不畅。中医认为,人体“气”的运行主要靠肝的调节,气郁主要表现在肝经所经过的部位气机不畅,所以又叫做“肝气郁结”。

  人体之气是人的生命运动的根本和动力。生命活动的维持,必须依靠气。人体的气,除与先天禀赋、后天环境以及饮食营养相关以外,且与肾、脾、胃、肺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所以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实质上都是气在人体内运动的具体体现。当气不能外达而结聚于内时,便形成"气郁"。中医认为,气郁多由忧郁烦闷、心情不舒畅所致。长期气郁会导致血循环不畅,严重影响健康。

  体质特点

  形体消瘦或偏胖,面色苍暗或萎黄;

  平素性情急躁易怒,易于激动,或忧郁寡欢,胸闷不舒;

  舌淡红,苔白,脉弦;

  一旦生病则胸肋胀痛或窜痛;

  有时乳房及小腹胀痛,月经不调,痛经;

  咽中梗阻,如有异物;或颈项瘿瘤;

  胃脘胀痛,泛吐酸水,呃逆哎气;

  腹痛肠鸣,大便泄利不爽;

  体内之气逆行,头痛眩晕。

  养生方法

  气郁在先、郁滞为本,故疏通气机为气郁体质者的养生原则。

  精神调养

  忧思郁怒、精神苦闷是导致气血郁结的原因所在。气郁体质者性格多内向,缺乏与外界的沟通,情志不达时精神便处于抑郁状态。所以,气郁体质者的养生法重在心理卫生和精神调养。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精神调摄。

  多参加社会活动、集体文娱活动;常看喜剧、滑稽剧以及富有鼓励和激励意义的电影、电视,勿看悲剧、苦剧;

  多听轻快、明朗、激越的音乐,以提高情志;

  多读积极的、鼓励的、富有乐趣的、展现美好生活前景的书籍,以培养开朗、豁达的性格;

  在名利上不计较得失,胸襟开阔,不患得患失,知足常乐。

  环境调摄

  肝气郁结者居室应保持安静,禁止喧哗,光线宜暗,避免强烈光线刺激。心肾阴虚者居室宜清静,室内温度宜适中。

  注意劳逸结合,早睡早起,保证有充足的睡眠时间。

  饮食调养

  气郁气质着具有气机郁结而不舒畅的潜在倾向,应选用具有理气解郁、调理脾胃功能的食物,如大麦、荞麦、高粱、刀豆、蘑菇、豆豉、苦瓜、萝卜、洋葱、菊花、玫瑰等。气郁体质者应少食收敛酸涩之物,如乌梅。南瓜、泡菜、石榴、青梅、杨梅、草莓、杨桃、酸枣、李子、柠檬等,一面阻滞气机,气滞则血凝。亦不可多食冰冷食品,如雪糕、冰激凌、冰冻饮料等。

  疏肝理气,少量饮酒

  可少量饮酒,以活动血脉,提高情绪。(最好喝葡萄酒,因葡萄酒有降血脂和美容的作用)。

  多食行气的食物:佛手、橙子、柑皮、韭菜、茉莉花、玫瑰花、荞麦、茴香菜、大蒜、火腿、高粱皮、刀豆、香橼等。

  药物养生

  气郁体质者可常用以香附、乌药、川楝子、小茴香、青皮、郁金等疏肝理气解郁的药为主组成的方剂。

  肝气郁结,应疏肝理气解郁,宜用柴胡疏肝饮。

  气滞痰郁,应化痰理气解郁,宜用半夏厚朴汤。此药方中紫苏、厚朴均含有挥发油,煎煮时以清水浸泡半小时,而后煎15 分钟即可,不宜过长。

  心神失养,应养心安神,宜用甘麦大枣汤。

  心肾阴虚,应滋养心肾,宜用补心丹合六味地黄丸。

  若气郁引起血淤,应配活血化淤药。

  长痘的湿热体质养生

  调养法则

  清化湿热,分消走泄。

  体内产生过多的热并不是一件好事,尤其这种热量得不到充分的利用,反而煎熬着体内的水液,使之变得更加黏稠,滞留在身体各部,阻塞气血的循环,妨碍脏腑的工作。

  所谓“清化”就是指把多余的、不和谐的热量去除,靠脾把体内留滞的湿分成有用的和没用的分别处置。由此可见,脾的功能还是不能忽视,调养仍需以健脾为基础。

  精神调养

  湿热体质者均是性情急躁,外向好动、活泼,常常心烦易怒。这都是体内内热作怪。热邪伤阴,会进一步加剧过多火邪的产生,成为恶性循环。

  五志过极,皆可化火,情绪过激耗血伤阴,或助火生热,从而会加重湿热体质中热邪的偏颇,故应注意心理的自我调适。

  出现不良情绪时,根据情况分别采用节制、疏泄、转移等不同的方法,使不良情绪得到化解或释放,达到心理平衡,提升心理素质。

  起居调养

  湿热体质的人以体内蕴热,容易上火为特征,起居上应注意养阴除湿,通泻蕴热之气。长期熬夜或疲劳紧张伤阴最甚,容易加重湿热状态,进而向阴虚火旺的状态发展。因此,湿热体质应当规律作息,早睡早起,早晚睡前静心调神,居住室内清爽通风,勤换衣被、勤洗澡。

  运动调养

  湿热体质阳气充足,内有蕴热,适合做强度较大、运动量较大的体育项目,如对抗性较强的球类比赛、游泳、爬山、拳击等。大运动量、高强度的训练可以消耗体内过多热量和脂肪,帮助湿热之邪泻出体外。运动时适于在保证饮水供给的条件下大量出汗,可以在运动饮水中添加少量盐,以尝不出咸味为度,以免造成电解质的过度流失。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宜结合。有氧运动包括各种耐力的训练,如中长跑、游泳等;无氧运动包括各种力量与爆发力的训练,如举重、短跑等。运动时间宜在饭后1小时以后进行。

  饮食调养

  湿热体质的人要想改变湿热内蕴的体质状态,宜食用清凉泻火、化湿利水的食品,如薏苡仁、带心莲子、红小豆、蚕豆、绿豆、绿豆芽、鲫鱼、鲤鱼、海带、紫菜、瘦猪肉等。忌食辛辣油腻、温燥滋补、肥甘厚味的食物。辣椒、大蒜、荔枝、芒果等温热果蔬应当少吃,白酒、奶油、动物内脏、牛肉、羊肉均应忌食。

  易得疾病

  湿热体质多是由于先天遗传、后天饮食不当、过食肥甘厚味、久居湿地,或劳倦过度而导致的体内火热内蕴、痰湿停滞脏腑引起的一系列疾病。

  湿热留于脾胃,可有口臭、体味重、肥胖、牙龈出血、嗜食冷饮、善饥易饱、口唇周围起痤疮、粉刺等症状,易得痤疮、酒渣鼻、毛囊炎、湿疹、体癣、牙疳、牙龈炎等疾病。湿热留于肝胆,则有口苦、易怒、两胁胀痛等症状,易得脂肪肝、糖尿病、高脂血症、急性病毒性肝炎、胆石症、黄疸等疾病。

  下焦湿热熏蒸大肠、膀胱等,可有大便黏腻臭秽、便秘便干、热结旁流、小便灼痛,男子阴囊潮湿,女子带下色黄、量多、味秽等症状,易得便秘、泌尿系感染、盆腔炎等疾病。

  药物保健

  湿热体质的药物调养以清化湿热、分消走泄中药为主,如黄连、黄芩、黄柏、龙胆等。这些中药选择几味平时冲泡代茶饮用,可以起到清热利湿的效果。但上述中药多苦寒,如服用时有胃肠不舒服或者泄泻时,应暂停服用或遵医嘱。

  急躁易怒、口苦胁胀可用柴胡6克、黄连3克、玄参6克沸水冲泡,代茶饮用;如有口臭、牙龈出血、牙疳、口唇生疮、口唇周围痤疮粉刺、大便黏腻臭秽可用黄连6克、茵陈6克、野菊花3克沸水冲泡,代茶饮用;若男子阴囊潮湿、女子带下色黄量多可用黄柏6克、苦参3克、苍术6克沸水冲泡,代茶饮用;若单纯性肥胖属湿热体质者,可以用芦荟、番泻叶、玄参各6克沸水冲泡,每日代茶饮用,可消脂减肥。

    1397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