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真实的励志小故事
既然人生的幕布已经拉开,就一定要积极的演出;既然脚步已经跨出,风雨坎坷也不能退步;既然我已把希望播在这里,就一定要坚持到胜利的谢幕……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您整理的短篇真实的励志小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短篇真实的励志小故事篇一:不能放弃每一只小海星
真正成就你的,是你的人格塑造和文化底蕴。
2016年6月,农村公益慈善家杜聪在北京大学演讲时,分享了他救助艾滋遗孤的心路历程。那时在河南农村,有些非法血站违规经营,导致很多贫困农民因卖血感染艾滋病。
当时已经是华尔街投行精英的杜聪,因为项目原因来到当地考察,走访之处,几乎家家都有艾滋病人。有一位躺在病榻上的母亲,瘦得肋骨突出、眼窝深陷,杜聪来看她时,她紧紧握住杜聪的手,求他帮忙照顾自己的孩子。
回到工作岗位,杜聪总忘不了在艾滋病村的见闻。那些花季孩子们背负的沉重苦难,那位母亲见到他时的渴望眼神,让他彻夜难眠。他想做点什么帮助孩子们,但是他也知道,相对于全社会对艾滋病人的歧视,他能做的只是杯水车薪。杜聪彻夜思考自己的努力方向,巨大的精神压力让他一度濒临崩溃。
一次聊天时,哥哥开导他:“你还记得小时候我带你去维多利亚湾玩耍的情形吗?那天很多海星被潮水带到岸边搁浅,你一只只捡起来扔回海里,可力气太小,抛得太近,海星就又被海水带到岸边。当时我还劝你不要救了,白费功夫。可是你一直坚持,还告诉我说,不放弃每一只海星,每救一只,对这只被救的海星来说就是有意义的。”
家人的鼓励让杜聪重新点燃了希望,这一年,他辞去年薪百万的银行工作,发起成立智行基金会。“智行”就是要把智慧付诸于行动,帮助不幸的人。
作为哈佛大学的毕业生,杜聪深知教育在改变人生命运中的巨大作用。他不限制资助名额,每到一个村,凡是符合受助条件的家庭都能得到帮助;他不限制学习方向,有的孩子去了北大清华读书,有的孩子在培训学校获得了一技之长,还有的孩子自主创业,帮助更多同伴。
他唯一要求的,是孩子们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每年假期,都有几百名受助学生以艾滋孤儿的身份,回到家乡支教、家访等,用亲身经历鼓励弟弟妹妹们。
一天,杜聪在学前班看望孩子们时,被一个小女孩的连环画震撼了,第一张画上,她请求卧病在床的妈妈卖了自己,这样就有钱治病了。第二张画上,她告诉妈妈不要难过,因为自己长大后会回来找她。
看着稚气而又懂事的文字,杜聪泪湿眼眶,他深深觉得,比资助上学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孩子们拥有强大的内心,勇敢面对艾滋病,克服被歧视的阴影。
于是,他发起了面向低幼孩子的艺术疗伤项目,通过画画、唱歌、舞蹈、戏剧等方式帮助孩子们建立自信。他还组织农村的艾滋孤儿去“北上广”等大城市参观名企、高校、博物馆,或者在五星级大酒店喝下午茶。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们认识世界、树立奋斗目标。
2006年春节期间,有个受助孩子的父亲,在鞭炮厂打工时不幸因爆炸事故身亡。听到这件事,杜聪思考了很久,他意识到,艾滋遗孤的产生根源不是疾病,而是农村贫困问题,救助艾滋遗孤,就要从帮助农民找到健康可持续的职业入手。
随着智行基金会的名气越来越大,有很多国内外大品牌想通过基金会直接给艾滋病感染者捐款。杜聪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劝说他们把这笔钱用来投资办厂、生产环保用品和雇佣感染者。在他看来,慈善不是施舍,感染者们通过自食其力获得有尊严的收入,通过多劳多得改善自己的生活;生产利润可以长期用于资助艾滋遗孤。
杜聪每年要在国内外高校、公益组织和企业进行四五十场演讲,还时常要在全世界飞来飞去筹资,但他还是坚持每天抽时间和孩子们说说心里话,聊聊QQ、微信,帮他们选择专业和介绍就业机会等,而他最坚持的,是亲自面试每一个申请资助的大学生,借此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心,继续帮助更多的人。
杜聪曾经获得有“亚洲诺贝尔奖”之称的公益慈善大奖——拉蒙·麦格赛赛奖。
在他看来,每一位艾滋遗孤就是一只小海星,“无论他们受到过多少歧视,被多少贫穷、疾病等影响过,只要我们不放弃每一只海星,他们就可以通过爱心、鼓励、栽培获得很好的发展。我相信他们会成为中国第一、世界第一!”
短篇真实的励志小故事篇二:靠膝盖行走的钢琴家
她是一个不幸的女孩,出生于韩国一个不幸的家庭。她的父亲是一个下肢瘫痪的伤残军人,曾经为了止痛服用了10年的吗啡。
母亲怀孕时根本不知道,出门旅行时服了晕车药,所以她出生时身体严重畸形,就像个怪物,两个手臂上只长有两个细长的指头,膝盖以下的腿又细又长,根本没有脚趾,更不幸的她还是一个弱智儿。
4岁时,她的膝盖以下的腿部没有生长的迹象,还是出生时那样细小,医生不得不对她进行了截肢。截肢后,她比同龄孩子矮了很多,又不愿意装假肢,就倔强地用膝盖行走。
5岁时,为了给她带来一些乐趣,母亲给她买了一台钢琴。练习了一段时间后,她逐渐喜欢上了弹钢琴。
6岁时,妈妈准备送她到钢琴学校学习。经过一次次的努力,6个月后,终于有一所学校收下了她。然而真正开始了钢琴的训练,她面临着比常人更大的困难,她仅有的四根手指,全部都是没有关节的,其中三根手指是没有骨头的,就连按动键盘的力气都没有,更别提演奏曲目。妈妈让她练习时,她进行无声的抵抗。
愤怒的妈妈把她摔在地板上,逼她练,一遍遍地做她的思想工作,和妈妈经过三个月的对抗,她妥协了,开始了枯燥的练习。
一个月后,她能熟练演奏一首简单的曲子《蝴蝶蝴蝶》了,并凭着这首曲子在市里举办的少儿钢琴大赛中获得一等奖。
为了让她钢琴表演取得长足的进步,妈妈带她拜访了一位钢琴教授,恳请教授教她演奏《幻想即兴曲》,看了她的情况后,教授委婉地拒绝了,对她说:“还是找点容易的事情做吧,一个正常人也很难演奏这么复杂的曲子,只有四个指头根本完成不了这么多的音符!”
然而,上次的成功让她获得了强大的自信,没有老师愿意教她,她就开始在家里自学,自己练。在妈妈的陪伴下,她每天练习10小时。
由于智力问题,她不能识谱,妈妈就逐个地教,直到她把整首曲谱背下来。练习的时间长了,她的僵硬的手指磨出了血泡,膝盖的底部磨出了厚厚的茧子。
就这样,靠着超乎想象的毅力和超高的训练强度,她的四根手指渐渐有了力度,而且张口越来越大,可以弹奏较大跨度的双音。经过5年半的艰辛努力,通过不下10万次的弹奏,她终于可以熟练地演奏《幻想即兴曲》了,还学会了左右手单独演奏。
前不久,她应邀到加拿大的一座教堂里演出,两千多张票很快被销售一空。在演奏会上,她仅有的四根手指一搭上琴键,就像蝴蝶闻到了花香,在琴键上翩翩起舞,琴音圆润有力,不张不亏,收放自如,就像一只山雀翩跹在静静流淌的溪水旁,还像水中的鱼儿嬉戏水面上漂流的枫叶。
演出获得了空前的成功,人们都过来拥抱她,纷纷这样夸赞她:“你是我见过的最美的小女孩!”“弹得实在太妙了!”“能看到你表演是我的荣幸!”“让我听力受损的女儿看到了希望!”
她叫喜芽,一名身残志坚的韩国女孩。今年她19岁,只有4岁孩子的身高,7岁孩子的智力。但她靠着百折不挠的毅力练成了一名世界级钢琴家,成为了全世界孩子的偶像,加拿大、日本、英国、中国等国家都向她发出了演出邀请。
喜芽对记者说:“虽然我像沼泽地里的怪物,但我从不因自己的外貌而羞愧。我要感谢母亲给了我生命,还要感谢伟大的上帝赐给我才华。”
我们都知道,其实她的上帝是她自己,是她那颗坚强乐观不向困难低头的强大的内心。
短篇真实的励志小故事篇三:开普勒不一样的人生简历
让我们先来看一份人生简历:
他,1571年12月27日生于德国符腾堡魏尔,是7个月的早产儿。父亲早年离家出走,母亲脾气极坏。他从小体弱多病,4岁时,天花在他脸上留下疤痕,猩红热使他的眼睛受损。他高度近视,一只手半残,长得又瘦又矮。
1601年,对他人生产生重要影响的恩师去世。1612年,他至爱的妻子去世。
他一生穷困潦倒,1630年11月15日,年近花甲的他在索薪途中病逝于雷根斯堡。
他,生于战争年代,一生在宗教动乱中艰难度过。厄运在他活着时不放过他,死后还紧随着他,在“三十年战争”期间,他的墓地被对立派夷为平地,尸骨荡然无存。
再来看另一份人生简历:
他,勤奋努力,智力过人,一直靠奖学金求学。1587年,他进入杜宾根大学学习神学与数学。他是热心宣传哥白尼学说的天文学教授麦斯特林的得意门生。
1591年,他获得硕士学位。1594年,他应奥地利南部格拉茨的路德派高校之聘讲授数学。1600年,他被聘请到布拉格近郊的邦拉基堡天文台,任第谷的助手。
1601年第谷去世后,他继承了宫廷数学家的职位,继续第谷未完成的工作。1612年,他移居奥地利的林茨,继续研究天文学。后来,他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大定律。他所提出的三大定律影响深远,促成了牛顿导出万有引力理论。
这两份简历是同一个人留下的。他,就是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 开普勒的一生迭遭病魔、贫穷、宗教冲突和战争的困扰。但他把一切不幸都化作推动自己前进的动力,凭着自己对天文学客观规律的执着追求和坚韧不拔的献身精神,克服种种困难,摘取了科学的桂冠,被誉为“天空的立法者”.
古罗马着名学者塞涅卡说:“真正的伟大,即在于以脆弱的凡人之躯而具有神性的不可战胜的力量。”这句话完全适用于开普勒。他正如古希腊神话中的赫拉克里斯,是一个坐着瓦罐漂渡重洋去完成神圣使命的人。
看过短篇真实的励志小故事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