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在线阅读>故事大全>历史故事>

赵高指鹿为马的故事_赵高指鹿为马给我们的寓意(2)

乐平分享

  赵高指鹿为马给我们的启示

  故事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成语“指鹿为马”比喻故意颠倒是非,混淆黑白。

  秦二世时, 丞相赵高野心勃勃,日夜盘算着要篡夺皇位。可朝中大臣有多少人能听他摆布,有多少人反对他,他心中没底。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准备试一试自己的威信,同时也可以摸清敢于反对他的人。便在朝会时献上一只鹿,并指着它说是马。二世笑着说:“丞相搞错了,指鹿为马!”又问左右群臣是鹿是马,有人沉默不语;有人害怕赵高而回答是马;也有人则据实而言。事后赵高阴谋杀害了那些回答是鹿的人。从此,人人自危,没有人再敢说赵高有错。

  《史记》说得明白,赵高这样做是考验群臣对他言听计从的程度。那么,当着皇帝和大臣,赵高为什么敢颠倒黑白“指鹿为马”呢?难道他不怕弄巧成拙,自己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可见赵高对人性的、对人的心理品质是颇有研究的,赵高“指鹿为马”以考验群臣的这出戏是应用了心理学上的顺从现象。 顺从性是与独立性相对的一种意志品质,顺从性强的人容易不加分析地接受别人意见。缺乏主见、易受暗示或慑于权势、权威的情况下,常会表现出这种顺从现象。这种“随大溜”的情况,心理学上称为“从众现象”,即服从多数人的意见。如此,一些人慑于权势而不表态,一些人阿谀奉承讲假话,又带动了一些顺从者及从众的人也跟着颠倒黑白。这样,赵高“指鹿为马”的谎言就占了上风。在当时的气氛下,顶着压力讲真话的人是要有点勇气的,而且事后都被“暗中治之以法”,吃了苦头。

  但人在清醒状态下还是需要多一些独立思考精神,少一些顺从心态,方为健康心理。赵高“指鹿为马”的故事,给了我们今天的现代人什么启示呢?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思考的!

猜你感兴趣:

1.指鹿为马的意思是什么

2.指鹿为马的故事

3.描写古代历史人物的成语故事之指鹿为马(赵高)

4.指鹿为马的历史故事

5.关于指鹿为马的解释及造句

6.指鹿为马的反义词是什么

25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