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在线阅读>故事大全>故事>

帝王故事立地成佛的阿育王

乐平分享

  导读:阿育王(Ashoka,音译阿输迦,意译无忧,故又称无忧王,约前304年-前232年)是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君主,频头娑罗王之子,是印度历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君王。

  在中国宁波郊外宝幢镇上,有一座古老的佛教寺院,寺内珍藏着一座举世瞩目的舍利宝塔,它是相传2200多年前古印度阿育王在中国建造的19座舍利塔中现在仅存的一座。这座寺院因此而得名“阿育王寺”。这是阿育王弘扬和传播佛教的历史见证,也是他名扬东方、享誉世界的象征。

  阿育王是古印度孔雀王朝的第3代国王,在他的统治下,孔雀王朝成为印度历史上最鼎盛的时期之一。他在位的37年中,先是付诸武力,在血与火中统一了印度次大陆,然后又大发慈悲,皈依佛门,把释迎牟尼创立的佛教定为国教,并传播到异国他乡。他的一生,颇具戏剧性、传奇性,“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成了他的真实写照。

  阿育王的祖父荫陀罗发多是孔雀帝国的开创者。他出身微贱,母亲是个村长的女儿。这个村庄的人以饲养孔雀为职业,因此,旃陀罗发多以“孔雀”为姓。他挥师征战,结束列国时代,统一印度北部地区,所建立起的印度历史上第一个大帝国也被称为孔雀帝国。

  旃陀罗笈多死后,由其子宾头沙罗继位。这时,在瞻波城中有家婆罗门生下一个女儿,美丽无比。满月时,家中请来一位算命先生给女儿看相,算命先生看过之后大吃一个:“这个孩子未来的丈夫是个国王,而且将生下两个儿子,老大将是印度的圣王”。这家人家,好生喜欢,便把女儿精心抚养。成人之时已是如花似玉且聪明伶俐。于是,父亲把女儿领到孔雀王国的首都华氏城,扎人禀报国王宾头沙罗说,有美女一名,天下无双,特献给大王作宫女,就这样女儿便进了宫。

  宫中本已美女如云,见新来的宫女,貌若天仙,妃后都十分炉忌。便不安排她当国王的贴女,只让她充当剃须匠的贱业,而国王刮胡子时向来是闭目养神,不视左右的。这天早上,到了国王剃须的时候,两名宫女把国王扶上躺椅,将热毛巾搭在他的面颊上,国王便舒服地闭上眼睛,不觉昏昏入睡。突然,国王从矇眬中惊醒,睁眼一瞧,不禁一惊。面前一位少女,容貌真算得上倾城倾国。她就是那新来的剃须宫女。而她脉脉含情的眉眼中却有几丝愁意,国王便问她缘由。宫女说出心中委曲,宾头沙罗国王听了十分同情她,便立她为王妃。

  不久,王妃有了身孕。孩子出生时,宾头沙罗口中念道:“我今无忧”,随即为此儿取名阿输柯,即阿育,意为无忧。所以后来阿育王又称为“无忧王”。这奇妙的诞生经历,更使阿育王平添几分传奇色彩。

  阿育自小十分调皮,时常违抗父王的命令,宾头沙罗不怎么喜欢他。阿育18岁时,宾头沙罗王就派他去阿般提省当总督。后来,西北部重镇呾叉始罗城发生叛乱,宾头沙罗王又想给阿育受点磨练,派他去平定暴乱,但拨给他的军队武器很差,没有战车,也没有冲锋陷阵的象群。官兵们都有些胆怯,认为此行必死无疑。阿育却镇定自如,他对部下说,有德之人无往不胜,武器是次要的。当阿育的军队兵临城下时,呾叉始罗的百姓出城列队相迎,以香水洒地恭候阿育。他们说,并非有意与朝廷作对,而是国王派遣的大臣专横无道,官逼民反,而今阿育既到,愿当顺民。阿育这次出征,兵不血刃,凯旋而归,由此,声誉大振。后来宾头沙罗王又派阿育讨伐佉沙国,那里的人民也跟呾叉始罗人一样对待他。从此,阿育英名威震朝廷内外,颇得臣民的爱戴。

246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