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在线阅读>故事大全>故事>

感人至深的亲情故事

淑贤分享

  亲情是什么?她是一瞬间内心的触动,但又往往是彻底的改变,是一种能改变十个月期望的力量,一种能忘却使命的神奇,是一种渴望平安的永恒,感人至深。亲情就在我们的身边,不要忽视她。下面就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感人至深的亲情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感人至深的亲情故事篇1:父亲教我做硬汉

  1 父亲是个硬汉,他15岁时爷爷就去世了,剩下他和奶奶孤儿寡母。虽然他顶了爷爷的职去厂里当了工人,但家里家外大事小情都落在他单薄的肩上。他变得沉默寡言,一张脸总是冷冰冰的,但他很能干,从最基层的车间做起,一步步往上升当了厂长,后来又调到经贸局当了副局长。他给人的印象总是很冷峻,几乎不近人情。

  我不知道他在官场、在单位对人如何,但他对我,冷得就像我不是他的亲生儿子,尤其是他当了厂长后。架子端得可大了,好像我也是他的下属。他从小缺少父爱,那是因为爷爷死了,可是他还活得好好的,却没让我感受到父爱的温暖。

  上初中那年,我和同学攀比,想买一块手表,让母亲跟他要钱,他却一言不发。我非常生气。那些天我总转商场,发现一款最便宜的手表,只要35元钱。我想,不要他的钱,我照样可以买到。周末,我就去工厂墙外的垃圾堆捡废铁。放学路上,我总是低头用脚踢来踢去,哪怕从土里踢出一个铁螺丝,或者一块破塑料布,也要拾起来,攒多了就去收购站卖。一块两块、几角几分地攒,足有一个学期,才攒足了一块表钱。

  戴上了新表,我故意炫耀,示威似的把袖子撸得老高,母亲惊讶地问,“你哪来的表?”我没回答,却偷看父亲的表情,我早就想好了,如果他敢审问我,怀疑我的钱来路不明的话,我就马上像火山爆发一样,倾诉我的辛苦,指责他没有给我父爱。但是他只是看了一眼我的手腕,就没再吭声,我顿时就像一只泄了气的皮球。

  难道当了官的人都这种德行?我可是他惟一的孩子。好多同学的父母不当官,还溺爱他们呢,我怎么了?不爱我也得关心我吧,他就不怕把我逼成小偷?

  但这事和后来发生的比起来,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使我更领略了他的冷漠。

  高考前一年的冬天,我在自己的屋里彻夜苦读,炉火生得很旺,结果,有天夜里我煤气中毒了。当我醒来时,已是第二天清晨,躺在医院的病床上。母亲吓坏了,见我醒来,哭着说,夜里如果不是父亲,我肯定就完了。父亲有失眠的毛病,他辗转反侧睡不着,总觉得我的屋子里动静异常,就让母亲去看,发现我在床上蜷曲着,嘴里发出近乎窒息的憋闷的呼吸,才知道我中了煤气。我后怕地抬头看父亲,发现他在病房门口背对着我,看不到他的表情如何。听说我醒了,他让母亲照顾好我,就去上班了。

  我心里的感激瞬间转化成怨恨。哼,还不如让我死了呢,哪有这样冷血的父亲?

  2 第二年,我考上了大学。别的同学都是被父母送去省城的,而我,一个从未出过远门的学生。却是孤零零一个人坐上火车。望着站台上那些双送别的眼睛,我的眼睛湿了,因为自己的孤单。从那时起,我就发誓,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找一份好工作,再不要回那个没有亲情的家,即使放假,也不要回去。整个大学,我都在勤工俭学,尝尽了人间酸苦,因为父亲每次给我带的钱,只够交学费和维持简单的生活费用,即使买课外书的钱都要靠我自己去挣。

  第一个暑假,我真的没回家。十几天后。父亲来省城开会,顺便到学校看我,然后我们出去吃饭,要了两个菜,他还要了一瓶白酒。我问:“你喝酒了?”他一愣,说:“哦,有几年了。”然后我们一个闷头吃莱,一个闷头喝酒。最令我意想不到的是,他居然吃完就拍屁股走人了,那顿饭由我来付账。

  毕业了,同学们都在找门路分配,像我上的这种普通高校,学生哪来的回哪去,我只能回到那个小县城。但大家都说,我没问题的,父亲是局长,肯定会给我找个好单位。我也是这么想的,我不想去企业,只想进机关坐办公室。

  我想,即使我不跟他说,这样的大事,他也会主动给张罗吧。可是,最后的结果,他根本就没过问,我被劳动局分进了半死不活的物资公司,还不到一年,下岗的命运就降临到我头上来了。

  我对父亲的怨恨更加深了一层,我觉得他肯定有心理疾病,因为自己从小就受苦,从小就失去了父爱,所以也想让我尝尝那种滋味吧。肯定是的。好在我从小就没依赖过他,这种时候,更不能去求他,我不能让他看我的笑话。

  3 不久,我租了一间临街的门面卖电器,一年后挣了些钱,又重新租了更大的门面,扩大到卖摩托车。生意虽然辛苦,但越做越好。这期间,我只记得他来过两次,每次都像领导视察一般背着手转了几圈就走了。他没夸我,只是说了一句:“这不比在机关当个小干部整天喝茶水强吗?”这是我有生以来,惟一听到的他肯定我的话,我心里竟一热,这大概就是那种叫做父爱的感觉吧?可是,这么多年了,我的这种感觉真是太少了。

  我的生意越做越大,还雇了好几个雇工,俨然成了一个小老板。可是我知道好景不会太长的,城里类似的店铺如雨后春笋,竞争很厉害。不久,销售出现了滑坡的迹象。就在这时候,父亲来了,他不是来帮我,是来给我添乱的。他当厂长时,和一个老工人有点交情,现在,他退休了,父亲念旧情,想让他在我这混口饭吃。父亲冷着脸说:“你张伯人很实在,你必须给我这个面子。”求人还这种态度?我本想拒绝,但马上心里萌生了一丝快感,他是在求我呀!

  张伯的确不错。能吃苦,关键是他有经济头脑,在厂里搞了几十年的供销,有做生意的经验,管理上也很有一套。我让他跑生产厂家,负责进货,逐渐地,我的供货渠道越来越畅通,经营范围也进一步扩大,销售额又出现了明显的上升趋势。

  在张伯的提议下,我还投资80万元在新开发的商业区买了一栋商业楼。张伯说,在我们这个小城。做生意的将近一半利润都付了租金,像我这样的大众生意,必须靠做大做强才能增强市场竞争力,有了自己的房产,可以减少租金成本,让利给顾客,提升竞争力。再说,房产将来还能升值,本身就是一种投资。但是我当时没那么多钱,张伯建议,号召那些雇工投资入股,共同抵御风险,而且他第一个就拿出了10万元。张伯成了我的诸葛亮,使我的事业如日中天。春天,张伯要和老伴去北京定居,给儿子看孙子。我真有些依依不舍,当我提到要把他的股金和分红一起算清时,张伯笑了:“那10万元的股金,是你父亲的,至于分红,我就更不能要了。”我很惊讶,以为自己听错了,听了他的叙述,才如梦初醒。原来,是父亲以张伯的名义给了我钱,那些经营管理上的建议,竟然也是父亲通过张伯传授给我的。

  张伯说:“我除了能吃苦,脑子里哪有那么多点子?你父亲才有真本事,当了那么多年厂长,肚子里有货呀。但他不让我告诉你,怕影响你的自立。嗯,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你和你父亲一样有魄力,都是硬汉。”

  一席话惊醒梦中人,原来,父亲一直在关注着我!从张伯嘴里,我还知道了一个秘密,父亲是从我中煤气那天开始喝酒的。那天,他和张伯一帮人喝酒,父亲当众哭了:“我差点没有儿子了呀。”张伯说,那种撕心裂肺的哭声至今还在他耳边回响。

  我对父亲几十年的怨恨顷刻化为灰烬。我买了好酒去看父亲,他还没下班,我央求母亲。“软硬兼施”逼她解开了多年来的道道疑团。母亲说,父亲不给我买表,是不想让我从小养成虚荣、攀比的毛病,但一次意外中,他发现我在捡废品,就认定我有一股不达目的不罢休而且能为此吃苦的执著性格。甚至,连暑假去省城看我,也是别有答案。母亲说:“他哪里是去开会。他看了你的信,听说你在暑假打工,他想你,又不放心你,才谎称开会去看你的。”桩桩件件,父亲那些不近人情的举动,却都包含着无尽的父爱。

  母亲说,父亲从小遭丧父之痛,饱尝人生的艰辛,但也体会到了一个男人必须承担责任、自强不息的甜头,他决定对我狠一点,特别是当了厂长后,他最担心的,是我会因此产生优越感和养尊处优的公子哥习性,更是狠下心来冷漠对我。但是,正是他的冷漠,成就了我今天独立自强的性格,虽屡屡遭受挫折,却从没被挫折摧垮。

  原来,父爱一直与我如影随形。父亲是把我当成了一棵树,栽到了人生四季里,栽到了风霜雨雪里,而没有把我娇惯成一株娇嫩的盆花,养在温室。

  终于把父亲等回了家,但他依然是一脸冷漠,而我,第一次感觉到了这冷漠的亲切。给父亲倒上一杯酒,所有的感慨也都在这酒中了。父亲久久凝视着我,忽然伸手拔去了我头上早生的一根白发。他只说了一句话:“这些年,你也不容易啊。”

  我忍不住哽咽着喊了声:“爸……”泪水瞬间溢出了双眼。

  感人至深的亲情故事篇2:18岁,送你一段18天的骑行

  一段骑行,拍下一个能够表现两代中国人的故事——

  讲起故事的缘由,父亲孙立军这样开篇:“我50,女儿18,从来没有开过一次家长会,原来这个可逗可玩可骂的姑娘很快会变成别人的女人,我应该送点什么给她,所以有了《18岁18天》,从北京和女儿骑行到上海……”

  骑行的目的,不仅仅是拍一部纪录片,更重要的是父女之间的交流,潜移默化的影响。孙立军在途中为留守儿童们放映动画片,通过骑行的方式为老一辈动画人筹集出书的资金,一路留存下的,还有给女儿的精神财富。

  2014年11月12日,首届加拿大电影电视节在温哥华拉开帷幕,这部时长85分钟的纪录片《18岁18天》拿下首届加拿大电影电视节水晶报最佳纪录片奖、地中海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评委的评语是:能够表现现代中国两代人的故事。

  在忙碌的现代都市里,很多父亲是缺位的。他们忙工作、忙应酬、忙赚钱,忙得基本没时间跟孩子交流。孙立军觉得自己也是一位缺位的父亲,作为北京电影学院副院长、动画学院的院长,他热爱动画艺术,他的生活里更多的是动画,他创作、制作了一部又一部动画片,培养了一批批国内动画人才,留给家人、孩子的时间却不多。回想起来,2岁前女儿孙佳跟着奶奶生活,2岁后送整托。转眼间,孙佳18岁了,刚刚拿到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的录取通知书,孙立军忽然遗憾地意识到,自己从来没有参加过女儿的家长会。

  高中毕业前,孙佳的学校要举行一次成人礼,要求父母送一份礼物。送什么好呢?从来没有为女儿教育的事情多操心的孙立军第一次认真琢磨起来。他想起的那本《目送》,里面有一句话深深打动了他。“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这份“进不去”也许是很多父母与子女间的常态,如果打破生活的日常,也许会开启一扇“进得去”的门。

  思考了一个多月后,在女儿成人礼的那一天,孙立军拿出了一份不一样的成人礼——一份用A4纸打印的薄薄几页活动策划案,策划案名为——《18岁18天》。孙立军说:“这18天,一天代表一年,18天,象征女儿成长的18个年头。我想父女俩共同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比物质的礼物更能打动她。”

  孙立军的计划是这样的:和女儿一起骑行,从北京出发,经天津、泰安、曲阜、济南、南京,最终到达上海,里程1668公里,用时18天。他想和女儿同享骑行的甘苦,更主要的目的是通过骑行完成一项公益筹资。

  2014年初的时候,孙立军接到一通电话,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老一辈”动画人蒲稼祥打来的。蒲老在电话中说:“写了一部《动画笔记》,但没有合适的出版商和足够的资金,没法子出版。”孙立军对老一辈动画人怀着浓浓的敬意,所以一听蒲老的叙述,立刻就决定促成《动画笔记》出版一事,但出版资金从哪儿来呢?孙立军找到出版社,决定样书出来后通过骑行的方式向公众募集后续发行资金。他计划从北京出发,终点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表达他对老一代动画前辈的尊重与承诺。

  女儿会怎么看待这样一件礼物?孙立军心中没有谱。但对于孙立军的计划,孙佳也没有拒绝。

  长途骑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早在出发前,孙立军就进行了有计划的锻炼,他每天骑行上下班,周末有时间就在北京“环路”骑行。但孙佳没有经过任何骑行训练。因为孙立军原本设想的是让妻子开车,女儿跟着拍摄就行了。

  但骑行计划在微博直播后,越来越多人知道了这个创意。孙立军的学生主动请求加入拍摄团队,准备把这个行程做成一部纪录片。这个团队已经很专业了,于是孙佳解放出来,孙立军希望和女儿一起骑行,但孙佳最初颇有抵触,孙立军只好随她。

  2014年7月20日,北京天安门广场,孙立军带着女儿观看完升旗仪式后,骑上了他的那辆山地车。车后面绑着沉甸甸的行李,投影仪、幕布、小音箱、给养,大概有六七十斤重。孙佳并不了解老爸为什么要带投影仪、幕布、小音箱这些东西,后来才知道是给沿途贫困村庄的留守儿童晚上放动画电影用的,就像她刚开始也不理解老爸为什么非得骑行找苦头吃一样。孙立军出发时,她没有跟在自行车后面,而是拿着一台小型摄像机钻进了随行的摄影车。她坐在车里,看着爸爸骑,父女之间总隔着一段距离,有时谁也看不见谁。

  开始的几天,孙立军把行程安排得非常紧,最长一天,他骑了170公里,从早上5点骑到晚上7点。第二天早上醒来,孙立军感觉腿都张不开。骑行第三天,孙立军的身体已经疲惫不堪了,这好像变成了他一个人的路程,暑热、身体苦痛,还有孤独。

  刚开始包括孙佳在内,大家都以为孙立军做个秀玩玩的,毕竟他年纪这么大了,没想到他是玩真格的。他让随行中中暑的人在原地休息,自己坚持每天5点半爬起来就走。

  跟随在后面摄影的孙佳,感觉离爸爸越来越近,取景框里那个微躬的背影越来越清晰。她看着他一大早打包好行李出发,霞光披在他的身上,有种不一样的美;晚上在偏远的村子里,爸爸给留守的孩子们放动画片,他说:“我从小看露天电影,产生了做英雄的梦想。现在我们给这些看不到电影的孩子放映,哪怕只为一个孩子树立了信心,都值。”全村的孩子都来了,腿脚摸索着找到幕布前的塑料椅子坐下去,眼睛盯紧了画面,神情专注得让人心疼。可以想见,这些孩子平日里鲜少有机会观看动画片。有的地方放映很困难,有一次,住在一个待拆迁的村庄附近,周围没有空地,幕布支不起来。后来孙立军找到一面残破的墙,随行的人买来白涂料,把墙涂成白色当幕布放了一场……

  第11天、12天,孙立军全身浮肿,骑行特别困难,但孙立军说:“就算爬也要爬到终点,我承诺了,就要做到。”

  第15天,快到南京的前一天早上,大家准备出发了,一路都坐汽车的孙佳突然和孙立军说:“老爹,我和你一起骑车。”听到这话的孙立军愣了一会儿,心中已欣慰无比:“父女俩的感情还是默契,我当时就觉得女儿不再像城堡里的小公主了。”父女俩开心地骑过了南京长江大桥。

  最后的4天里,孙佳骑行了200公里。一路上,有挥汗如雨的辛苦、走错路的不安、车胎扎破的无奈,但父女俩相互关心、相互妥协、相互感动,留下了一段记忆深刻的影像。

  432小时后,孙立军和孙佳风尘仆仆地出现在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门前。在上海美影厂门口,孙佳打量着斑驳的院墙,杂草丛生的院子,这里是爸爸表达敬意的目的地。看到孙立军骑着满是泥点的自行车,一点点近了,孙佳忽然叹息:“我爸爸真不容易啊,这么多年坚持着。”

  那天,孙立军把沉甸甸的样书送到80岁的浦稼祥老师手上,孙立军、孙佳和浦老师在他家门口照了相,孙立军说这是一场最简单的新书发布会。看着孙佳采访浦稼祥,孙立军希望即将开始大学生活的女儿,能够理解自己为动画所做的努力和坚持,期待她能够意识到这代人的责任,接得了棒。

  当晚,孙立军邀请美影厂老一代动画家相聚影城,观看自己的原创动画电影《小兵张嘎》,向老一辈动画人致敬,向中国动画致敬。这是孙佳童年回忆里最真切的动画片,她眼看着它从线条到上色到在荧幕上放映,她还是配音之一,曾经心心念念期待上映的日子。“这片子我至少看过几十遍,那天放映到中间,我走出去,忍不住大哭,为爸爸对原创动画艺术沉重而执着的坚守。”

  骑行结束后,纪录片《18岁18天》剪辑完成后,在2014年11月12日的首届加拿大电影电视节获得了两个大奖。

  其实送展前孙佳就看过了,纪录片制作组的一个叔叔问她:“你理解爸爸送你的这18天的礼物吗?”

  “我觉得我是理解的。”从起点出发,18天看到终点的风景。孙佳觉得自己就是在第18天读懂了老爹的良苦用心,她唯一的后悔是没和老爹骑满18天。

  不过,她等来的问题是:“当你爸爸60岁退休时,你愿意骑60天送给爸爸吗?”

  孙佳卡住了,她想着:60天!那哪成啊!她老实地说:“60天太长了,我可以还给他18天。”

  “所以在你看来,你只是要还给你爸爸18天?”这个问题又把她难住了。不过没关系啊,有了这18天的相互理解,一切的美好都可以拓展和延伸。

  感人至深的亲情故事篇3:民工父亲的“幸福”

  刚搬入新居的一天,外面响起一阵敲门声。从猫眼里往外看:一个陌生人。他的头发蓬乱,脸上的灰尘和着汗水,眼里露出一种焦灼和茫然。我警惕地将门打开一条缝,问道:“你找谁?”只见那人的脸一下子涨得通红,他从口袋里哆哆嗦嗦地摸出一包皱巴巴的香烟递过来,用一种近似乞求的语气说:“同志,我是在您住的这片小区干活的民工。我想请您帮个忙,不知您能不能同意?”

  “什么事,你说吧?”我推开他递过来的香烟,一脸狐疑地看着他。

  见我态度缓和,他一激动,脸涨得更红了,语速急促地说道“是这样的,我的儿子马上就要放寒假了,他就要从老家到城里来看我了。孩子说,他想亲眼看看自己的父亲在城里盖的漂亮房子。我想,孩子来了后,我能带他到您家看看吗?房子盖了许多,可我从来不知城里人住在里面的情况,我很难对孩子说清楚。”这个民工一口气把话说完,然后,一脸企盼地望着我。

  我恍然大悟。原来。这位民工父亲是为了让乡下的孩子亲眼目睹自己在城里的“杰作”,真是一个心细的父亲!我点头答应了。

  他见我爽快地答应了,激动地说:“谢谢!谢谢!您可真是个大好人啊!我问了好几家,人家一听我要带孩子来看看他们家,有的一句话也不说就将门关上了,有的说我脑子有问题,还有的跟踪我,以为我是坏人。一直看着我走进民工棚……今天,我可遇到大好人了啊!”他的脸上满是喜悦,眼神里也荡漾出一种快乐。

  几天后,他果然带着一个小男孩来到我家。那男孩十三四岁的样子,皮肤黝黑,身体结实,还有一双很亮的眼睛。见到我,小男孩有一种怯怯的神情。

  父子俩套上我递过来的鞋套,小心翼翼地迈着步子。也许是第一次踩木地板,他们的步子迈得格外轻缓。我看到一只大手和一只小手紧紧地握在一起,两人的目光中有一种扭捏的拘谨。做父亲的好像在努力显示出一种老练和成熟,只见他边弯下腰,边对儿子讲:“叔叔家住的这套房子就是爸爸所在的建筑公司盖的。当时盖这栋楼房时,我负责砌墙,你别小看了这砌墙的活,必须做到心细、手细、眼细,不能有丝毫的偏差。你看。这面墙上原来还留有一个洞口,为的就是运送砖块、水泥方便,待房屋建好后,再将这洞口堵上。哦,对了,我的中级工考试也通过了,现在,我也是有文凭的建筑工人了。”

  他竭力地想向孩子描绘出自己在城里打拼时的细节,让儿子感受到自己在城里工作的情景。儿子听了,不停地望著他的父亲,眼睛里流露着一种自豪和骄傲的神色,同时他又用另一只手握了握父亲的手,父亲的腰板瞬间直了许多。

  一会儿,这对父子看完了我的新居,他们几乎是一步步挪着遇到门边向我告别。突然,这位民工父亲一下子紧紧地握住了我的手,激动地说:“今天,是我进城打工以来过得最幸福的一天,我能进入城里人家,感受到了一种城里人家的温暖,这种幸福我一辈子也忘不了。”我看到这位民工父亲的眼睛里一片晶莹。

  没想到,在我看来一件简单、普通的事。只不过让这对父子进了我的新房看了看,竟让这位民工父亲这么激动。就这一下子,我感到,我和这位民工父亲心的距离拉近了许多。周遭氤氲着一种温暖。

  父子俩互相搀扶着下楼,只听到孩子对他父亲说:“爸爸,您真了不起,盖出这么好的房子,城里人住得真舒服,如果我们在城里也能住上您盖的这么好的房子就好了。”儿子的语气里有种羡慕和向往。父亲爱怜地摸了摸孩子的头,说道:“傻孩子,这怎么可能呢,不要乱想了。我想,你只要在家里把书念好了,帮爷爷、奶奶多干点活就行了。

  孩子仰起稚气的脸,掷地有声地说道:“怎么不可能?我一定好好读书,将来有出息了。我一定要让您和妈妈住上您在城里盖好的房子,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看过“感人至深的亲情故事”的人还看了:

1.最感人的亲情小故事

2.感人亲情小故事

3.家庭亲情小故事

4.简短的亲情小故事

5.关于亲情的感人故事

    201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