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三分钟哲理小故事_课前三分钟有哲理的小故事(2)
课前三分钟哲理小故事4:善良带来幸运
波兰前伊格纳西·帕德雷夫斯基是钢琴家出身的政治家,他从25岁起举办首场个人音乐会,一生巡演遍及世界,是公认的钢琴大师。
1891年,他来到美国巡演,很快引起轰动。这时斯坦福大学学生会突发奇想,想邀这位钢琴大师来校园演出,于是派出两名学生代表去跟他的经纪人协商。双方约定,支付2000美元出场费,在校内举办一场音乐会。
可是那之后,学生会四处筹钱也没筹够。临近演出的前一天,两名学生代表不得不又来找钢琴大师,介绍了筹钱的困难,把凑到的钱和一张欠条递过去:“剩下的钱我们一定会想办法尽快凑齐,交还给您的。”
帕德雷夫斯基把欠条撕了,并把钱退了回去,说:“看在你们这么喜爱音乐的份儿上,我明天就理应去表演。钱还给学生吧,我一分也不要。”学生代表感动不已。
28年后,帕德雷夫斯基当选为波兰。当时波兰百废待兴,人民缺衣少食,他不得不向四处去求援。很快,美国答应支援一批食品,此后多个国家都纷纷解囊相助。
后来有一次,帕德雷夫斯基专门向美国总统胡佛感谢了援助,胡佛笑着说:“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也许您不记得了,但我却没忘记,当年在我们拿不出钱请您来办音乐会时,您同样大度地善待了我们。”
原来,胡佛正是当年斯坦福大学派去协商音乐会的一个学生代表。
帕德雷夫斯基曾在多种场合提及此事,他意味深长地说:“波兰的幸运是善良带来的。一个人只要心怀善意,尽力与人为善,自己往往也能在此后收获意外的惊喜。”
善良带来幸运,幸运总爱眷顾那些善良的人。
课前三分钟哲理小故事5:贾岛推敲
贾岛是唐朝著名的苦吟派诗人。什么叫苦吟派呢?就是为了一句诗或是诗中的一个词,不惜耗费心血,花费工夫。贾岛曾用几年时间做了一首诗。诗成之后,他热泪横流,不仅仅是高兴,也是心疼自己。当然他并不是每做一首都这么费劲儿,如果那样,他就成不了诗人了。
一天,贾岛骑着毛驴走在京城长安的大街上,随口吟成一首诗,其中两句是:“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吟完之后,又想将“敲”字改用“推”字,犹豫不决,于是,一边思考,一边用手反复做着推门和敲门动作。
当时韩愈做代理京城地方的长官,正带着车马出巡,贾岛不知不觉地走到韩愈的仪仗面前,还在不停地做着手势,结果冲撞了韩愈的马队,被左右的侍从推到韩愈面前。贾岛如实地将自己刚才骑在驴上所得的诗句告之,还把因为斟酌“推”、“敲”二字而来不及回避的情形讲了一遍。
韩愈听后,转怒为喜,深思片刻后便说:“敲字好!在万物入睡、沉静得没有一点声息的时候,敲门声更显得夜深人静。”贾岛连连拜谢,把诗句定为“僧敲月下门”。并且两人并排回家,一同议论做诗的方法,韩愈因此与贾岛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课前三分钟哲理小故事6:假博学出洋相
从前魏地有个人,素以博学多识而著称。很多奇物古玩,据说只要他看一眼就能知道是什么朝代的什么器具,并且解说得头头是道,大家都很佩服他,他自己也常常引以为自豪。
一天,他去河边散步,不小心踢到一件硬东西,把脚也碰痛了。他恨恨地一边揉脚一边四下张望,原来是一件铜器。他顿时忘了脚疼,拾起来细细察看。这件铜器的形状像一个酒杯,两边还各有一个孔,上面刻的花纹光彩夺口,俨然是一件珍稀的古董。
魏人得了这样的宝贝非常高兴,决定大宴宾客庆贺一番。他摆下酒席,请来了众多亲朋好友,对大家说:“我最近得到一个夏商时期的器物,现在拿出来让大伙儿赏玩赏玩。”于是他小心地将那铜器取出,斟满了酒,敬献给各位宾客。大家看了又看,摸了又摸,都装出懂行的样子交口称赞不已,恭喜主人得了一件宝物。可是宾主欢饮还不到一轮,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有个从仇山来的人一见到魏人用来盛酒的铜器,就惊愕地问:“你从什么地方得到的这东西?这是一个铜护裆,是角抵的人用来保护生殖器的。”这一来,举座哗然,魏人羞愧万分,立刻把铜器扔了,不敢再看一眼。
无独有偶。楚邱地方有个文人,其博学多识的名声并不亚于魏人。一天,他得了一个形状像马的古物,造得十分精致,颈毛与尾巴俱全,只是背部有个洞。楚邱文人怎么也想不出它究竟是干什么用的,就到处打听,可是问遍了街坊远近许多人,都没一个人认识这是什么东西。只有一个号称见多识广、学识渊博的人听到消息后找上门来,研究了一番这古物,然后慢条斯理地说:“古代有牺牛形状的酒杯,也有大象形状的酒杯,这个东西大概是马形酒杯吧?”楚邱文人一听大喜,把它装进匣子收藏起来,每当设宴款待贵客时,就拿出来盛酒。
有一次,仇山人偶然经过这个楚邱文人家,看到他用这个东西盛酒,便惊愕地说:“你从什么地方得到的这个东西?这是尿壶呀,也就是那些贵妇人所说的‘兽子’,怎么可以用来作酒杯呢?”楚邱文人听了这话,脸噌地一下红到了耳朵根,羞惭得恨不得立刻在地上挖个洞钻进去,赶紧把那古物扔得远远的,像魏人一样不敢再看。世上的人为此全都嘲笑他。
明明不学无术,却偏要装作博学多识的人,最终只能自欺欺人,出尽洋相。
猜你喜欢:
2.3分钟哲理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