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语文学习>国学知识>哲学>

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论文(2)

坤杰分享

  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论文篇二

  内容摘要:在天人合一价值成就系统中,天人合一是描述了事物的矛盾变化以及反应进程与指向的观察工具、思维模式。天与人各代表了万物矛盾间的两个方面,即内与外、大与小、静与动、进与退、动力与阻力、被动与主动、思想与物质等等对立统一要素。

  关键词:庄子 天人合一 思想来源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华民族五千来的思想核心与精神实质。它首先指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其次表明人类生生不息、则天、希天、求天、同天的完美主义和进取精神;第三,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世界观、价值观的思维模式的全面性和自新性。合,就是互相理解,结成友谊。西方人总是企图以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征服自然掠夺自然,而东方先哲却告诫我们,人类只是天地万物中的一个部分,人与自然是息息相通的一体。“天人合一”的思想无处不在,甚至在中国特有的茶文化中,由盖、碗、托三件套组成的茶盏就分别代表了天、人、地的和谐统一、缺一不可。以“仁”为核心,“礼”为外观表现的儒学可以说是一种人学,其主要内容是讲为人之道,包括探讨人的本性、人生的价值、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等等。儒家学说强调亲情仁爱,提出“血浓于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等。比如中国人重团圆、以享受天伦之乐为人生之大喜,不像西方人那么讲求自我,有独立和冒险精神。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宇宙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古代哲人关注的核心问题。而在天人关系中,天人合一又是中国古人的基本思想观念。这一基本观念的存在就决定了他们在思考和叙述问题时往往在不经意之间就遵循由自然到人事和以自然与人事的致思路径。这一特点在庄子思想和庄子文本中具有极为突出的表现。

  打开人类文明的史册,人与自然是其中的基本主题。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这三大文化主线中,人与自然是否能够和谐相处更是直接影响和规定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而天人合一就成为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问题。而作为“大道之源”和“群经之首”的《周易》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这一命题,但其思想却贯穿于整个易学体系之中。“它的全部做法都建立在这样一个根本的前提上:天与人是相通的、一致的,自然本身的运动变化所表现出来的规律也就是人类在他的活动中所应当遵循的规律。”八卦的基本模式便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维取向,其中的卦爻辞既讲自然现象的变化,又配以人事的吉凶悔吝。《系辞下传》对此进行了具休的说明:“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由此可见,八卦创立的根本原则就是天人合一,天人之道是《周易》最为推崇的“易道”。《系辞下传》云:“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曰仁与义。”这说明“广大悉备”之《周易》的全部内容,不过是天、地、人“三才”而已,而天与人的统一与和谐也是其所追求的根本目标。《周易》正是通过这种符号系统,把一切自然现象和人事吉凶全部纳入到由阴阳爻所构成的六十四卦卦象系统,卦爻分别代表各种不同的物象及其变化,从而贯穿天人之道在里边。这不仅是天人“同构”关系,而且是天人“合一”关系。就卦位而言,每一卦都有六爻,上两爻象征天,下两爻象征地,中间两爻象征人,构成天、地、人三材。就爻义而言,无论是作为整体的六十四卦,还是作为子系统的个体卦,都是从不同方面说明天人合一之道的。天地之道即阴阳、刚柔,表示自然界的结构与功能;人之道即仁义,则表示社会的人伦道德。这在性质上显然是有区别的,二者如何能够统一呢?这里运用了类比的思维逻辑,即所谓“取象比类”的方法。其根据是《乾・文言》所说的“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系辞上传》所说的“方以类聚,物以群分”。中国古人认为,自然与社会与人,有一种“同构”关系,这种关系就是“以类相从”。比如《乾・文言》云:“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正如《序卦传》所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错”,《周易》把天地看作生命的来源,认为万物产生于天地,人类则产生于万物,因此,人和天地万物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六十四卦作为象征符号,从不同方面体现了这种生命意义并且构成一个包括人与自然在内的有机整体。而每一卦不过是有机整体中的一个要素,却同时包含着人和自然界的两个方面,二者不仅是对应的,而且是统一的。如乾卦,从初爻到六爻,自下而上是讲“龙”由“潜龙勿用”、“见龙在田”、”或跃在渊、“飞龙在天”到“亢龙有悔”的整个过程,同时都一一对应地包含着人的生命活动所应遵循的规则及意义。这种寓意或隐含的意义,说明人和自然界的生命活动所应遵循的规则及意义,说明人和自然界的生命过程具有内在统一性。客观地说,是讲“龙”的活动状态,表现自然界的生命运动;主观地说,则指“君子”所应遵循的生命原则。二者表现了同一个生命过程。故《乾・文言》云:“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德,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系辞上传》云:“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

  由《周易》所首先予以集中表现的天人合一思维方式在后世经典中都有不同程度的继承和发展。仅就先秦时代而言,诸子百家观点尽管有异,但其基本原则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各家学派共同的理论基础,体现了共同的思维取向。如孔子的“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论语・泰伯》)和“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诸言论无不蕴含着天人合一的思维路径。孔子云:“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论语・述而》)他又曾引述《易・恒・九三》之爻辞:“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论语・子路》)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有更为具体的表述:“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所有这些都说明孔子确实深受《周易》的影响。孔子之后,子思也对天人关系进行了论述。在他那里,天、人相交于“诚”,由“诚”而“合一”:“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中庸》)孟子则把天道与人性联系了起来,提出“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天有道德属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天有道德属性,而人则承受了天所赋予的道德观念;所以“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孟子・尽心上》)。这和《易・文言》中“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说法极其相似。荀子虽然在《天论》中提出天人相分说,但这仅限于自然和人的作用上来说,他在讲治国之道、人性修养时仍是天人合一,其《天论》、《不苟》、《王制》诸篇都贯穿着天人合一思想。荀子是主张“人参天地”的,他认为“善言天者天报之以祸”(《荀子・性恶》),“为善者天报之以福,为不善者天报之以祸”(《荀子・宥坐》),所以从思维模式的趋向上看,荀子并没有背离天人合一。

  与儒家通过重视人格道德修养“与天地合其德”以达到天人合一的方向相反,道家是通过崇尚自然之天并把人复归到天以达到天人合一,儒、道两家在这一问题上可谓殊途同归。

  在庄子看来,人与天皆本于自然,故云:“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人与天一也”庄子正是对“天”与“人”的基本认识中建立了其天人关系学说。

  近些年来,把“天人合一”解释成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又进一步解释成一种生态哲学,这已经成为国学时髦。最近看到一本书,是美国科学家和学术活动家普里迈克写的《保护生物学概论》,译成中文洋洋五十多万字,对生态保护的一个重要方面即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问题作了系统 的研究和论述。我一面翻看这本书,一面想起某些国人欲靠“天人合一”解救世界生态危机的雄心,不禁感到啼笑皆非。当然,学有专攻,我们不能要求研究中国哲学的学者精通生态学,但我们也许有权要求一切学者尊重科学,承认环境保护也是科学,而不要在一种望文生义的“天人合一”境界中飘飘然自我陶醉。

  看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论文”的人还看了:

1.中国哲学智慧论文

2.孔子哲学思想论文

3.科学技术与哲学的关系论文

4.哲学的起源论文

5.人文哲学类论文(2)

2556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