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语文学习>国学知识>哲学>

生活中的哲学论文(2)

坤杰分享

  生活中的哲学论文篇二

  《生活的艺术》中的教育哲学意蕴

  《生活的艺术》是林语堂先生旅美期间专事创作出版的第一部著作,也是继《吾国与吾民》之后再获成功的又一英文作品,1937年在美国出版后,先后再版四十余次,并有十余种文字的版本。全书共十四章,由六十九篇生活随笔散文构成,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期间也不乏教育哲学意蕴的论述,对中国当前教育颇具启迪。

  一、梦想教育: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自己人生的梦想

  林语堂先生在《论梦想》一文中说:“无论个人和国家,都有梦想,我们的行动多少都依照梦想而行事。”“而且我们幼时的那些梦想并不是没有实现性的。这些梦想常和我们终身共存着。”“梦想无论怎样模糊,总潜伏在我们心底,使我们的心境永远得不到宁静,直到这些梦想成为事实才止;像种子在地下一样,一定要萌芽滋长,伸出地面来,寻找阳光。所以梦想是真实的。”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无论一个孩子是在屋顶的小阁上,或在谷仓里,或是躺在水边,随处都有他的梦想,而这些梦想也是真实的。像爱迪生、史蒂芬生、司格德幼年时都梦想过。这种奇妙的梦想,结出了最优美最瑰丽的果。每个小孩子都有一颗思慕的和切望的灵魂,怀着一种热望去睡觉,希望在早晨醒转来时发现他的梦想已成为事实。

  梦想对一个人的一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古往今来,凡是有作为的人,无不重视梦想的作用,他们在青少年时代就确立远大的意志方向。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终有一老者,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梦想是人生航程的灯塔,是人生奋斗的目标,人们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就要以坚强的毅力,顽强的斗志,勇于拼搏的精神去奋斗。梦想当中有些较为清晰,有些较模糊,清晰者产生了迫使这梦想实现的力量;而那些较不明晰的便在长成的时候逐渐消失。但是如果一个人没有梦想,就没有了确定的奋斗目标和前进的方向。

  因此,在教育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在青少年时代就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和梦想,就会使其一生过得更加有意义,有价值,诚如高尔基所说:“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能在发挥过程中对社会就越有益。”

  二、智识教育:让学生成为运用知识创造知识的人才

  林语堂先生在《智识上的鉴别力》一文中说:“教育和文化的目标,只在于发展智识上的鉴别力和良好的行为。一个理想的受过教育者,不一定要学富五车,而只需明于鉴别善恶;能够辨别何者是可爱,何者是可憎的,即是在智识上能鉴别。”

  当今社会已经告别了传统工业时代的机器轰鸣,取而代之的是以网络为主要载体的信息知识时代。社会的这种信息化转型非常迅速,不同于以往社会转型的漫长过渡期。当今中国流行的一句“知识改变命运”正是学校现行人才培养模式之下的产物。因此,现行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必须从“知识传授型”向“智识教育”人才培养方式转变。

  所谓“智识教育”,就是教育者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应用信息与知识能力的一切教育活动。在很多情况下,“智识教育”并不与掌握精准的系统知识相对应,“智识教育”是一种对人才进行智慧应用能力的培养,不是单纯的脑力活动,而是强健脑力的活动。任何使学生有效地提升知识和技能应用水平的教育活动都应归属“智识教育”的范畴。

  据林语堂先生分析,孔子好像觉得学而不思比思而不学更不好,所以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必因看见弟子之中这种学而不思的人太多了,所以他要提出这种警告。这个警告其实也是现代的学校所极为需要的。我们都知道现在一般的教育,和一般的学校制度,都偏于割舍了鉴别力以求学问。视强记事实即为教育的本身目标,好像富于学问即会使人成为一个高士。

  因此,林先生指出:“我们应该舍弃那种规定的、划一的、被动的强记事实方法,而将这种积极的滋长的个人快乐定为理想目标。文凭和学分如一旦废除,或仅仅值其所实值,学问的寻求即能趋于积极。因为那时做学生的至少要自问为什么而读书了。”

  为什么众多的学者都不停地发问:“为什么中国高校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原因其实很简单,我们定位的优秀人才是“知识学习型”人才,是一个知识量不断累加的图书馆型的人才,而杰出人才是那些能够有效运用知识创造知识的人才,是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里的“习”就是知识的实践应用,这才是快乐的。没有知识的应用,学习就会变成单纯的模仿。

  所以,林语堂先生说:“寻求智识完全是自己的事情,而和旁人无干。只有如此,教育方能成为一种快乐,并趋于积极。”

  三、审美教育:让每一名学生学会从审美中体验快乐

  审美教育,又称美育,是借助于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手段,培养使人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它从审美角度,通过人们对现实的审美视察,在审美实践中,陶冶人的情操,美化人的心灵,丰富其精神生活,启发其自觉性,提高人们对于美的感受、鉴赏能力,从而使人们自觉地遵循美的原则,发挥其创造能力。

  对青少年进行审美教育,提高青少年对自然美、艺术美、形体美的感受和欣赏水平,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更是提高中华民族素质的需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修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林语堂先生在《什么是美》一文中说:“所谓文学的美和一切物事的美,大都有赖于变换和动作,并且以生活为基础。凡是活的东西都有变换和活动,而凡是有变换和活动的东西自然也有美。”根据林先生的分析,凡是宇宙中活的东西都有着文学的美。枯藤的美胜于王羲之的字,悬崖的庄严胜于张梦龙的碑铭。所以我们知道“文”或文学的美是天成的。凡是尽其天性的,都有“文”或美的轮廓为其外饰,所以“文”或轮廓形式的美是内生的,而不是外来的。   而在《对唯物主义的误解》一文中,林先生又指出:“从书本上所得的知识进展到人生的知识,只靠想象或认识是不足为用的;他必须不停地摸索前进——去感觉各色各样事物的实情,对于人生和人类天性中的万般事物,都去获得一种正确的而不是杂乱的整个印象。”

  教育的精髓是启迪智慧。智慧是知识、修养、经验与情感的有机结合。真正有成就的大学者,他们的成功和他们所受到的良好美育是分不开的。1978年度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格拉索在回答“如何才能造就好的科学家”的问题时说:“往往许多物理问题的解决并不在物理范围之内,涉及多方面的学问可以提供广阔的思路,如多看看小说,有空去看看动物园也有好处,可以帮助提高想象力。”可见,美育的社会功能在于全面培养人,塑造美的心灵,促进人的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因此,学校要通过审美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使他们具有充分感受美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以陶冶情操,培养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使他们具有一定的美学知识和艺术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审美理想;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使他们善于在生活中表现美和进行艺术创造活动的能力。

  四、个性教育:让每个学生在健康成长中不失去自我

  林语堂先生在《论发现自己》一文提出:“我们是谁?这个问题似乎是不能解答的。不过我们都已承认,我们日常忙碌生活中的自我并不是完全真正的自我。在生活的追求中我们已经丧失一些东西。”“我们往往在生活的追求中忘记了真正的自我,正如庄子在一个美妙的譬喻里所讲的那只鸟一样,为了要吃一只螳螂而忘记自身的危险,而那只螳螂又为了要捕捉一只蝉也忘了自身的危险。”

  这里其实蕴涵了教育领域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个性教育”。朱智贤先生主编的《心理学大字典》对“个性”作了这样的界定:“个性”也可称人格,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结构是多层次、多侧面的,由复杂的心理特征的独特结合构成的整体。

  个性的外在表现为独特性,而内在的特质却是主体性和个人,无论是缺乏独立性、自主性(表现为缺乏主见、人云亦云、盲目从众),还是缺乏创造性(表现为内心世界的贫乏、智慧上的平庸),都会被视为缺乏个性。正如康德所指出的:“‘他有个性’,这在绝大多数场合下不单是说到他,而且也是在称赞他,因为这是一种激起人家对他的敬重和赞叹的可贵性质。”在教育学的视域中,个性与自由个性,有着共同的含义,即指人的完整性、独特性,个体所具有的自由意志和独立人格。

  教育要培养学生的个性,让每个学生在健康成长中不失去自我,让学生成为他自己。树林中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海滩上没有两粒相同的沙子。教育因个性而精彩,不仅因为教师的个性,还因为千千万万的学生的个性。如果我们要求用一种模式去限制原本是丰富多彩、各具特征的个人的发展,就意味着我们对某些个体的不公正。这也是教育之所以要民主化的重要理由。

  因而,马克思说:“要使这种个性成为可能,能力的发展就要达到一定的程度和全面性。”纵观当今比较流行的管理模式,自主化管理也好,培育发展模式也好,其根本指向都是为了学生的成长,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发展自我,成为他自己。

  五、自然教育:让学生成为大自然中幸福快乐的个体

  林语堂先生在《生活的艺术》中,还多次论及自然教育的话题,他说:“欣赏并融入大自然,陶醉并沐浴在古今优美的文化,肯定自己,只有作为个体的个人对自己负责,并使自己能体现自我价值,来寻找到自己快乐的源泉,这才是一种自然的人生哲学。”林先生甚至还说:“让我和草木为友,和土壤相亲,我便已觉得心意满足。我的灵魂很舒服地在泥土里蠕动,觉得快乐。当一个人悠闲地陶醉于土地上时,他的心灵似乎那么轻松,好像在天堂一般。”

  林语堂先生的自然教育与袁去病博士创立的自然教育不尽相同。袁去病博士的“自然教育”是基于生物遗传动力反馈簇理论体系的一种教育理念。主要倡导如何按照天性培养孩子,如何释放孩子潜在能量,如何在适龄阶段培养孩子的自立、自强、自信、自理等综合素养的均衡发展的完整方案,解决儿童培养过程中的所有个性化问题,培养面向一生的优质生存能力、培养生活的强者。而林语堂先生的自然教育更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优化自然自我的自然人生哲学。

  西方社会流行一句古诗:“我来自尘土,我终归于尘土。”正是这来与走之间的旅程,才是生命的眷恋,生命的履历。于是,我们该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像鱼一样在水里,迎着粼粼的水波,荡漾着心情,自由地游弋;像鸟一样飞翔在湛蓝的天空,与云为友,做天空的旗帜……有了这样丰富的想象力,我们可以摒弃作为人的所谓的高贵和自尊,真正成为自然的朋友,真正的欣赏并赞叹种种自然的神奇和美妙。

  根据林语堂先生的分析,人有时就是一条鱼,有时就是一片云,有时就是一块石头,有时就是一丛青草,只要我们愿意,我们想成什么,就是什么。于是在古今文学经典中,有了“庄周梦蝶”,有了“陶潜忘菊”,闲云野鹤的仙人与雾岚和山水融为一体的文人,这才是真正对待内心的良法。仅仅“只要不妨碍别人,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说法,是极其错误的,至少我们没有意识到自然的存在。也许在追求私欲的过程中,看起来似乎很洒脱,但其内心的空乏显而易见。

  自然的智慧是无与伦比的。自然创造了宇宙的一切,一切都精巧绝伦,令人不能不赞叹自然智慧的深邃、高超;自然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生命,人类更是自然的杰作;自然能运用美的规律创造宇宙的一切。因此,我们要在教育中引导学生亲近自然,走进自然,成为自然的一部分,并按照自然的法则生活、行事,才能成为大自然中幸福快乐的个体。

  总之,林语堂先生在《生活的艺术》中娓娓道出了一个可供仿效的生活最高典型的模式,表达了中国人的旷怀达观、陶情遣性的生活方式,将浪漫高雅的东方情调予以充分地传达,也就是文人所指的闲适哲学。而其中诸多关于梦想、智识、审美、个性与自然的论述,以及读书艺术、写作艺术、交友艺术等的论述,都对我们当前的教育提供了可资思考与借鉴的深刻见解。因而,《生活的艺术》既是一本生活随笔散文集,也堪称一部生活教育哲学论著。

  看了“生活中的哲学论文”的人还看了:

1.寻找生活中的哲学论文

2.大学与生活哲学论文

3.哲学与生活论文

4.寻找生活中的哲学论文(2)

5.哲学的论文范文

6.大学选修哲学论文

7.对哲学智慧的感悟

2527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