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语文学习>国学知识>国学书籍>

国学经典书籍推荐书目

嘉洛分享

  经典就是皇冠上的明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从浩如烟海、汗牛充栋的史料中探寻经典,需要远见卓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文章,希望能够帮助到你们。

  论语

  《论语》一书首创语录之体,比较真实地记述了儒家创始人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较集中地反应了孔子“仁”、“礼”的核心政治思想。《论语》成书于战国初期,因秦始皇焚书坑儒,到西汉时期仅有口头传授及从孔子住宅夹壁中所得的本子。记有:鲁人口头传授的《鲁论语》20篇,齐人口头传授的《齐论语》22篇,从孔子住宅夹壁中发现的《古论语》21篇。西汉末年,帝师张禹精治《论语》,并根据《鲁论语》,参照《齐论语》,另成一论,称为《张侯论》。东汉末年,郑玄以《张侯论》为依据,参考《齐论语》《古论语》,作《论语注》,是为今本《论语》。现存《论语》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录孔子弟子互相谈论之语48章。

  周易

  《周易》作者佚名,成书于西周至战国时期,是我国最古老、最权威、最著名的一部经典,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周易》是以八卦构成的,每卦有卦辞,每爻有爻辞。卦辞和爻辞是经文,称为《易经》。后人对卦辞和爻辞进行说明、解释,甚至加以发挥的文字叫做传文,称为《易经》(又叫《十翼》,意思是《易经》十篇文字,是“经”的羽翼)。现存的《周易》10卷,由《易经》、《易传》两部分组成。甲骨文是最早的成体系的中国字,但《周易》的卦象符号的出现远早于甲骨文,所以也可以将《周易》视为有据可考的“文化之源”。关于《周易》的书名,“周”字有两种解释,一说“周”指的是代名,即周朝;另一种解释,“周”有周密、周遍、周流的涵义,也就是说它理论的严密性和完整性。“易”字有变易、简易、不易三层涵义,所谓变易,就是概括、穷尽了万物变化的规律;所谓简易,就是用最简明、最根本的道理来解释、驾驭变化万千的大千世界;所谓不易,就是揭示的规律具有最本质的特征,是永恒不变的真理。

  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公元前十一世纪)至春秋中叶(公元前六世纪)约五百余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最初称《诗》,汉代儒者奉为经典,乃称《诗经》,《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共十五《国风》。诗一百六十篇;《雅》包括《大雅》三十一篇,《小雅》七十四篇;《颂》包括《周颂》三十一篇,《商颂》五篇,《鲁颂》四篇。这些诗篇,就其原来的性质而言,是歌曲的歌词。《诗经》的作者成分很复杂,产生的地域也很广。除了周王朝乐官制作的乐歌,公卿、烈士进献的乐歌,还有许多原来流传于民间的歌谣。

  史记

  《史记》是我国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该书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X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如项羽本纪)、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如陈涉世家)、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记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如刺客列传)、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由北宋名臣、史学家司马光负责编纂,历时十九年,全书共294卷,记录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共1362年的历史。《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要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以警示后人。《资治通鉴》自成书以来,历代帝王将相、文人骚客、各界要人争读不止。它已成为为官从政者案头必备的教科书,被奉为金科玉律,无上宝典。古往今来,点评批注《资治通鉴》的帝王、贤臣、鸿儒及现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不胜枚举、数不胜数。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为我国春秋时代孙武所著,距今已2500多年,是我国同时也是世界现存最古老的一部兵书,一直为历代政治家、军事家、商人、学者奉为至宝。全书仅13篇,约6000字,但内容却十分丰富,既有对战争规律的透彻阐述,又有军事方面的宏韬大略,还有战略战术诸多方面的神机妙算。兵法十三篇是以“道”为核心主线,以权谋为经线,以战争的一般进程为纬线编织而成。十三篇脉络清晰,结构严谨,内容博大精深,构成有机整体。《孙子兵法》在中国军事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军事思想对中国历代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其已被译成日、英、法、德、俄等十几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享有“兵学圣典”的美誉。

  三十六计

  《三十六计》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是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三十六计”一语,先于著书之年,语源可考自南朝宋将檀道济,据《南齐书·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计,汝父子唯应走耳。”意为败局已定,无可挽回,唯有退却,方是上策。此语后人赓相沿用,宋代惠洪《冷斋夜话》:“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明末清初,引用此语的人更多。于是有心人采集群书,编撰成《三十六计》。但此书为何时何人所撰已难确考。原书按计名排列,共分六套,既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前三套是处于优势所用之计,后三套是处于劣势所用之计,每套各包含六计,总共三十六计。

  楚辞

  “楚辞”又称“楚词”,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作者运用楚地(今两湖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汉代时,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并成为继《诗经》以后,对我国文学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楚辞,其本意是指楚地的言辞,后来逐渐固定为两种含义:一是诗歌的题材,二是诗歌总集的名称。从诗歌体裁来说,它是战国后期以屈原为代表的诗人。在楚国民歌基础上开创的一种新诗体。从总集名称上来说,它是西汉刘向在前人基础上辑录的一部“楚辞”体的诗歌总集。

  三字经

  《三字经》自南宋以来,已有七百多年历史,共一千多字,可谓家喻户晓,脍炙人口。三子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里,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而又简言意赅。《三字经》全文长达1722字,内容的排列顺序极有章法,体现了作者的教育思想。作者认为教育儿童要重在礼仪孝悌,端正孩子们的思想,知识的传授则在其次,即“首孝悌,次见闻”。训导儿童要先从小学入手,即先识字,后读经,子两类的典籍。经部子部书读过后,再学习史书,书中说:“经子通,读诸史”。《三字经》最后强调学习的态度和目的。可以说,《三字经》既是一本儿童识字课本,同时也是作者论述启蒙教育的著作。1990年新加坡出版英文新译本更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儿童道德丛书”,加以世界范围的推广,也是儿童的必背读物。《三字经》与《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为“三百千”,是我国不可多得的宝贵遗产。

  百家姓

  《百家姓》是中国流行最长,流传最广的一种启蒙学教材,它的成书和普及要早于《三字经》。《百家姓》采用四言体例,句句押韵,虽然它的内容没有文理,但读来顺口,易学好记,与《三字经》、《千字文》相配合,成为中国古代启蒙学的固定教材。该书颇具实用性,熟悉它,于古于今都是有裨益的。《百家姓》所记录的姓氏,体现了中国人对宗脉与血缘的强烈认同感,帮助人们认识传统的血亲情结,并提供了重要的文本依据。它是中国人认识自我与家族来龙去脉不可缺少的文化文献、基础蓝本,流传至今,影响极深。2009年,《百家姓》被中国世界纪录协会收录为中国最早姓氏书。


国学经典书籍推荐书目相关文章:

1.《一生必读的国学经典》书籍推荐

2.3-6岁读的国学经典书目

3.12本关于国学的书籍

4.适合儿童读的国学书籍推荐

5.幼儿经典国学图书排名

    4064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