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语文学习>国学知识>国学书籍>

论语心得体会1500字

坤杰分享

  《论语》所传递的第一个生活的要诀,便是保持平和的心态。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整理分享的论语心得体会1500字,欢迎阅读!!!!!

  论语心得体会1500字篇一

  “子贡,你怎么不说话?”“夫子,我……其实不是,其实……我是做了一个梦,想请夫子”“呵,不就是帮你解个梦吗?这手艺虽然比不上周公,不过……你先说说你那个梦吧!”“是这样这是一个很长很沉的梦,我梦见我到了另一个世界,大约是几千年后吧,斯世之人,吃有珍馐佳肴,住有高楼大厦,穿有锦衣华服,行有汽车飞机”

  “你说什么车,什么机?”

  “噢,是一种不用马拉而自行的车,像个乌龟壳,快于马车数倍。那个飞机是一种铁鸟,大如鲲鹏,腹中尤能纳人,翱翔九天,日行万里。对了,我在这个世界里是一个孩子。”

  “哦,说下去。”

  “夫子以为这种生活怎么样?”

  “奢则不逊,俭则固,与其不逊也宁固。不过,如果是天下人人如此,安居乐业,未尝不是一件美事。”

  “夫子以为我在梦中,日子过得如何?”

  “幼有所养,人之幸事。”

  “夫子您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当是世也,是不论贫富,不讲贵贱,年满六岁,统统上学。学前班一年,小学六年,中学六年,如果混得好,还要上大学四年。”

  “有教无类,诚其善也。”

  “夫子,适龄儿童一网打尽,您当然觉着‘善’了,可是,请问夫子成千上万人,会不会有完全一致的思想?一个人的命运能不能由一张试卷决定?将一个人的学业用数字量化表征,以百为满,究竟五十九与六十有多大差别呢?”“糊涂!龙生九子,尚且各不相同,怎么能指望千万人思想完全一致呢?一张试卷决定一个人的一生,这张试卷恐怕非圣贤不能编写。一个人的学识,如同一捧沙子,分为百份,你说五十九份与六十份哪堆更大呢?”

  “可在那个世界里,为师者的任务,就是从小学开始用张张的试卷,一遍遍的灌输,让成千上万的人长成一个脑袋,去通过一项全国范围的洗礼。他们得意地管这场高考叫‘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挤下桥的自然是蠢蛋庸才,前途无望。‘要么明年再挤,要么自谋生计’。挤过去的,自是人中英杰,栋梁之材。”“一样的身手,一样的头脑,如此栋梁,有数人足矣,何必全搞成一副面目。”

  “夫子所言极是。据说挤过桥的,日后在大学里,又要费大气力将辛苦长成的生铁脑壳打碎,颇费周折。”

  “呜呼『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还有呢。夫子教导我们说,要‘多问,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要‘多学而识’,而我在梦里,每目在学校之中,只能像只皮口袋一样,将书上和老师讲的囫囵装进,消化吸收还来不及,哪能有多问的心思啊。在梦中。每日闻鸡起舞,夜晚忙于当天作业,不到月朗星稀不能休息。”

  “诚如所言,彼学子~夕之寝尚难保全,胡瞻其能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此非治学之道,彼君子兮,岂无所平?”

  “夫子,按您那套治学之道,最少复读三年。”

  “以吾之道,可得真才实学,胜彼百倍。”

  “可挤不过那独木桥,将来就没有出路,找不到一个好饭碗,您的真才实学,饥可食乎?寒可衣乎?在梦中一位老师有一句话,说‘盯着高考看,瞄着高考干,围着高考转,跟着高考变。小子,挤过独木桥,你至少要奋斗五年。”’

  “夫子恕罪。我只是鹦鹉学舌而已。”

  “为师者,当为人之表,岂可宣扬此投机取巧之说?”

  “夫子此言差矣。当老师的,也打学生时代过来,而且多已为人父母,哪有把学生往火坑里推的?但那个世界,竞争激烈,难容大器晚成之人,等你五年奋斗完,恐怕早已物是人非,换了人间了。为人师者,也是为学生日后打算。况且学校也是用学生分数的高低衡量老师的优劣.学生分数高,自然皆大欢喜。不瞒您说,就是您,如果较起真来,恐怕奖金月月拿不全。”

  “此又何故?”

  “夫子一生,三千弟子,精通六艺者七十有二,合格率仅为24%,门徒百人之中,功课全都是合格的,不到三人,依照《教师考核细则》,奖金恐怕是不行了,弄不好,薪俸都要扣除。”

  托爱因斯坦的福,我——那个满嘴梦话的冒牌子贡从两千多年前又回来了。我真愿意留在那儿跟大成至圣先师侃大山。但不行,今天作业还没写,明天还有一次摸底考试…

  论语心得体会1500字篇二

  古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从论语的洋洋万言中,每个人都可以读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有人读出了“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的矢志不渝,有人读出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谦虚,而我读论语,更多的则是像看到一个长者坐在一群年轻人中间,同他们畅谈自己的人生感悟,试图让他们懂得:人应该如何度过自己生命中的每一天,作为一个平凡人,应该如何过好自己的人生。。

  《论语》所传递的第一个生活的要诀,便是保持平和的心态。生活中常常能见到让你不顺心的事情,看到比你富有的人,看到比你生活的更好的人,往往就会失去心理平衡。二千年前的孔子也曾经遭遇贫穷,当他走到郑国的时候,粮食都断了,他的学生不高兴的问他,怎么君子也会穷呢,他淡定的回答,君子可以安于贫穷,而小人则会因为穷而作乱。这份安于贫穷的心境至为难得,而他之所以能够安于贫穷,正是因为心中有道德的力量,使他能够在贫穷中找到心灵的支点,才不至于失去平和心态。孔子并不掩饰对富裕生活的向往,他坦诚的说:“如果能够发财,那么即使去做辛苦的事情,我也愿意。”但他也并不强求:“如果发不了财,那么我就去做我所喜爱的工作。”达致幸福的路径有很多,金钱并非唯一途径,关键在于内心的快乐。他赞赏他的学生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回是真正把孔子的人生观贯彻到自己的身心之中了,能够在物质的清贫之外,找到自己心灵的安稳和快乐,因为他们的喜怒并不依赖于外物,而存在于内心的安详与平和。在《侍坐》一篇中,他让几个徒弟各述其志,对那些看似远大的抱负,他置之一笑,而当曾点淡然说出自己的人生愿望只是在春风中与童子嬉戏时,他却赞许的点头。可见孔子在内心并不真的认为君子必须治国平天下,人生最终的追求,仍然是要归结到内心的平静,要能够体味到平凡生活的幸福,而这些,其实都取决于心境。

  人应该如何生活呢?孔子给出的第二个答案便是“爱”。读过《论语》的人都知道,孔子最看重的东西似乎是“礼”,如何宴请宾客,如何侍奉国君,所以礼节他都一板一眼、严谨无差,并认为礼乐是治国安邦之本。但孔子又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可见在他看来,没有仁爱的根基,礼也是无用的。这点孔子曾反复阐述。尤其是对父母之爱。他谈论孝,人人都说孝就是奉养父母,而他却说如果不能从心底里敬爱父母,这又与饲养犬马有何区别?事实上,也只有基于真诚的亲子之爱,才有可能达到真正的孝道。当别人向他请教治丧之礼时,他简洁的回答:“与其易也,宁戚”,与其在面子上搞得隆重,不如从心底里真的为逝者悲伤,一场充满爱的丧礼,才是对死者真正的尊重。其实,不论是古今中外,对于任何人来讲,爱都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也是人们能够达致幸福快乐的阶梯,不懂爱的人便不会懂得生活。但今天的孩子呢,他们受过更好的早期教育,很多孩子比那个时候更聪明更灵巧,却很少看到他们对父母的体谅和感激,父母尽最大所能给了孩子一切,却独独忘记教会孩子如何去爱他人让孩子觉得接受别人的关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而爱的缺失,不仅仅会让孩子在今后的集体生活中遇到种种挫折,更重要的是,心中没有爱的人,无法体会到生活中最高的快乐。因此,真诚的仁爱之心,是孔子反复向他的学生所强调的,这也应该是古今中外教育的永恒中心。

  人活在世上快乐与否,很重要的因素,取决他能否在人际交往中得到快乐。孔子强调在人际交往中,要保持自己人格和心灵的独立性。他用一句话为这个原则做了最好阐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即告诉人们,与朋友之间,不管相处的多投合多愉快,也不用强求两人观点完全一样。一个具有完整人格的人,应该能够保持内心精神世界的独立。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进而获得真正的友情。当受到他人伤害的时候,他不赞同无原则的以德报怨,因为善待对自己坏的人,实际就是怠慢了真正对自己有恩德的人,所以他认为应该“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这也是做人原则性的体现。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要有自己的坚持和原则,这点说来容易,但它需要个人有足够的判断力,有足够强大的内心世界,才能够知道什么是自己应该坚持的,什么是可以包容的,什么是应该反击的,这一切的前提,便是个人具有精神上的独立性。最能体现这种独立性的,便是那句着名的“不怨天、不尤人”,这是一种充分自我负责的态度。有了精神的独立性,便能够在任何情况下独立承担其自己的责任,而不是从外界或他人身上找借口,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在逆境中奋发而起,不论外界条件是贫是贱,是乱世还是太平,他都能找到自己的出路。

  “温故而知新”听起来很简单,孔子为什么说做到了这一点就可以做老师了呢?其实细想一下,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很小的时候我们就读过《狗熊掰棒子》的寓言,在学习上要想不像狗熊掰棒子那样掰一个丢一个,就得经常温习旧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再做到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而不是止步不前,故步自封。我们每天学习一个汉字,掌握一个英语单词,每月读一本有益的书,这样做并不困难,如果能长期坚持,不忘旧知,学习新知,几十年后必然博学多才。这体现了孔子“学而不厌”的教育主张,也符合当前提倡终身学习的理念。

  我感觉《论语》和其它经典的最大不同在于,它关注的是所有平凡人的平凡生活,告诉人们应该怎样去生活才能够达致幸福,它是温暖人心的。而如何生活,是我们每个人在学习其它各种知识之前最应该学习的,因为它关乎一个人是否能具有健全的人格,是否能拥有充实的内心世界。在今天这个充满了诱惑和选择的年代,孔子的生活之道值得我们去用心感悟。

  论语心得体会1500字篇三

  《论语》是孔子死后,弟子们把他平日的言行记录收集起来,整理编成的。其中有孔子的言论,也有弟子们的自相问答,它是儒家思想所依据的经典。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他父亲孔纥,又名叔梁纥,曾做过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宰,本身属于贵族阶级下层的“士”。他的母亲姓颜,名叫征在。孔子3岁时,父亲就死了,17岁时母亲也死了。孔子青年时,曾做过管理仓库(委吏)和管理牛羊(乘田)的小吏。后来孔子精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孔子的政治主张是“礼”和“仁”的学说。他生活于春秋大变革时代,他反对以政、刑来强迫人民服从。他所说的“礼”,是一种政治秩序,他所说的 “仁”,是最高的道德规范,当然,这种仁和礼是有上下、尊卑、贵贱、等级之分的。动荡不安的春秋时代,诸侯为了争霸,是讲究实力,着眼于利的,所以未能采纳孔子“仁”的政治主张,孔子也没有被重用。孔子师徒颠沛流离14年周游列国,于公元前484年(鲁哀公十一年)返回鲁国,这时孔子已是白发苍苍的68岁的老人了。但孔子用他晚年的精力,集中整理古籍——“六经”。

  公元前479年,孔子去世,享年72岁。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辑录其言论,编成《论语》一书,共20篇,计492节,合计12700字。《论语》记到孔子晚年的学生曾参的死为止,其中保留着孔子生平、思想学说的重要材料,尤其是教育思想和教学活动的重要材料。它是我国一份十分重要的文化遗产,也可以说,它可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书。

  孔子从他的政治、哲学和心理学观点出发,认为德育的主要内容是仁和礼。所以他主张“为政以德”,这反映了当时人的价值的提高和奴隶要求解放的时代特征。因此,孔子的道德观是适应时代潮流的,具有进步意义的。

  孔子所谓“礼”,其核心是“正名”。在孔子看来,周礼最重要的原则是尊尊与亲亲。为了贯彻亲亲和尊尊的原则,孔子提出“正名”的主张,他说: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所以,孔子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论语·颜渊》)作为“正名”的具体内容。就是说,为君者要使自己符合于君道,为臣者要符合于臣道,为父者要符合于父道,为子者要符合于子道。在等级森严的奴隶制社会里,上下尊卑的关系是靠“礼”来维持的。因此,孔子对于不按自己名分行事的人和事进行批评。如他批评鲁国大夫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熟不可忍也?”(《论语·八佾》)鲁国的三桓在祭祖时,唱起天子祭祀“相维辟公,天子穆穆”的《雍》诗,也受到孔子的指责。

  孔子道德思想的范畴,主要是“仁”。孔子主张“仁”,在《论语》中有多重涵义。一是“仁者爱人”;二是“克己复礼为仁”;三是“仁者人也”。郭沫若在《十批判书》中说过:孔子“这种所谓仁道,很显然的是顺应着奴隶解放的潮流的。这也就是人的发现。”孔子主张“仁”,孟子重视“义”,所以,孔子的 “杀身成仁”(《论语·卫灵公》)与他的继承人孟子的“舍生取义”(《孟子·告子上》),对后世志士仁人的影响极为深远。

    219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