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在线阅读>观后感>

北京青年观后感5篇600字

明健分享

但不管别人怎么说,我们心中应该知道的——是自己究竟想要的是什么。就像如今的诸多北漂、南漂们,我想问,这真的是你们想要的吗?当你们缱绻在北京的街道,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北京青年观后感,希望你们喜欢。

北京青年观后感1

最近无论是上下班路上,还是中午吃饭的时候,我都在追看一本前段时间热播的电视连续剧《北京青春》。在观看的过程中,跟着连续剧剧情的变化,内心也发生着相应的变化。与此同时,也在思考着一些有关于青春的问题。这本连续剧既有对于青春的思考,也有着对于亲情、友情、爱情的诠释,比较深刻的反映了当代年轻人对于自由、对于生活、对于思想的看法,也出现出当代人存在着一些问题,诸如自以为是,好高骛远等问题。但是,给我也出了一个课题,如果条件允许,是否也应该重走青春一回?

生活在当今社会,就不得不面临着自己没办法逃脱的压力,有来自工作方面的,有来自家庭内部的,也有来自自身要求的,方方面面的压力有时会让我们在改变的过程中,选择了顺从,也渐渐得失去了自我。虽然在外表看来,大家都能够和谐相处之类的,但是内心却有着不一样的心境,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已经成为了家常便饭,没有足够的心机,就无法过上上层生活。这就是现实,但是我们又追求着轻松、追寻着自由,所以就出现了很多的矛盾。就拿白领来说,每天住在方形的房间里,每天坐着方形的汽车上下班,每天在方形的格子间里工作,每天过着方形的循规蹈矩的生活方式,让自己与方形结了不结之缘,并且每天与几乎相同的人打着交道长此下去,生活变得乏味,而且也离自己最初的梦想越来越远,到最后都忘记了最初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样的生活。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剧式的生活,但是我们又不得不如此生活下去。

北京青年观后感2

其实早就想写点什么,因为何东确实代表了我们很多人,有我们很多人的影子,他的挣扎和挣脱,是我们必须要走的一个过程。曾收到哥们的一条信息,他说其实26岁到30岁这段时间,是人生中艰苦的一段岁月——承担着渐长的责任,拿着与工作量不匹配的薪水,艰难地权衡事业和感情,不情愿地建立人脉……我们刚走出校园,年龄渐长,许多事还未懂就要亲手去做,迷茫常有,感喟连连。很多时候想过放弃,某个瞬间会感到绝望。想要挣脱,却没有挣脱一切的力量。

何东敢于去重走青春,一部分因为他有那十五万存款,即使发现失误了还有后路。现实中更多的人我想没有这种退路。如果选择一个城市,那就必须放弃另一座,包括工作,还有爱情。和一个辞职了的同事聊天,他说我们被暂时的工资蒙蔽了眼睛,忘记学习了很多东西,所以已经被别人落下好远。我觉得蒙蔽我们眼睛的不是工资,是我们自己,我们选择接受,那么就不会有突破,就会习惯安逸。一切进步都会遇到阻挠,关键是是否能冲过阻挠,完成进步。曾记得一句话说,成功人和平常人的区别就在于晚上三个小时在做什么。想想自己,看电影,打游戏,聊天,进步何来?

权筝在面对何东的逃离时,想不明白为什么好好的就不行了。生活中太多如此。很多事看似无理,却有着根深叶广的原因。相反来看,很多事因为有着太多的因素影响,所以你也不知道明天它会向着哪个方向发展。人们总说面对现实,其实说白了就是认栽,事实却是,没几个人愿意认栽。权筝的两年经历丰富了自己,也为自己寻求了一条曲线救国的路。爱情似乎是青春电影的主题,其实亲情更是。因为家人的不理解,何东很苦恼,这是很多家庭的现状。孩子大了本要放手,却永远不会放心。当你在寻求生活的意义的同时,却发现自己甚至没有好好理解下父母。一番闯荡回来,亲人却要离去,树欲静而风不止,几多懊悔与无奈。趁着青春尚好,趁着父母健在,多和他们聊聊天,旅旅游,他们曾带给你的,你用不尽也还不完。如今他们对你没有了约束,也没有了要求,所期盼的,也就仅有看得见,听得着,摸得到了。这点要求,有那么难吗?

北京青年观后感3

赵宝刚“青春三部曲”的第三部《北京青年》,正在东方、浙江、天津卫视以及优酷网热播。这部长达36集的电视剧上周四一开播就取得开门红,在三家卫视的平均收视率已经轻松破1%,收视率仅次于江苏卫视的《活佛济公3》。

热播的同时,《北京青年》与前两部“青春”作品《奋斗》、《我的青春谁做主》一样,毫无悬念再度引发话题,又被质疑“不接地气”——悔婚辞职、重走青春,剧中人这样的选择究竟是浪漫还是不靠谱?有人看得热血沸腾,也有人觉得这是“不顾后果的任性妄为”。

早在《北京青年》开播前,赵宝刚导演就对外宣称“做好了挨板砖的心理准备”。连日来,面对此剧是否“鼓动大家也效仿剧中人物辞职玩潇洒”的质疑,赵宝刚导演有话要说。高富帅尝试吊丝生活?

从2011年年底到2012年3月,赵宝刚用整整130天的时间,带着李晨、马苏、任重、张俪、贺刚、杜淳、姚笛、王丽坤、曾泳醍这一群年轻人,沿着北京-烟台-深圳-香港-丽江-天津的路线,完成了“青春重走一回”的生存体验。这是剧中人物的生活,也是这群年轻演员一直不敢想的生活。剧集一开始,李晨饰演的老大何东就因为看了个求职节目,大受启发,毅然放弃了公务员工作,在结婚登记当天同未婚妻分手,决意“重走青春”。他的想法得到了兄弟何西、何南、何北三人的支持,四人纷纷放弃了“铁饭碗”,离开北京,就连爱情,也要“再爱一次”。对此,不少观众表示很有共鸣,想起了自己想做又不敢做的事,被现实埋没的理想。但也有不少观众提出疑问,剧中的四兄弟不是有高学历就是有很好的家境,物质生活无忧下的寻求自我,不过就是一个“高富帅尝试吊丝生活”的游戏。回归到现实中,重走青春真的可行吗?当众多70后、80后还在为车子、房子、位子而挣扎,生病不敢请假、忙忙碌碌不敢追问为谁而活的现实当前,《北京青年》毕竟是戏剧化的人生——“公务员这种最吃香的饭碗哪是说放弃就放弃的?现实问题实在很多,很难做到完全不顾家人的感受换一种生活”,“刷盘子、蹬三轮就叫自己想过的生活?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导演不能为了抛出话题,就设计这样不合理的剧情”

北京青年观后感4

《北京青年》终于零零散散的看完了,之所以看这部电视剧,是被他们重走青春的理想和抱负而吸引,也许自己心里也有那样一种渴望与情怀吧,可是自己的青春早已走过,再也不能重来了。看着他们四对年轻人重走一下青春也算是还给自己一个梦了。

很欣赏他们四个年轻人在剧中因为自己的梦想与期待,决定重走青春的果敢,因为要重走青春,因为要挣脱父母的束缚与约束,因为要让自己的青春自己做主,四个年轻人做出了胆大妄为的决定,做出了瞒天过海的逃离家庭远离父母的抉择。

可是重走青春的路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也并不是如期待中的那么美好,他们所面对的有失败,有欺骗,有找不到工作的无奈,有被别人误解的尴尬,有情感上的悸动与落寞,也有心灵上的大度与宽容,也正是因为如此,才让他们变得成熟,也正因为这些阅历,才能让他们在平凡中变得更坚强。

很欣赏何北的超凡脱俗,和他身上的大哥大精神,走了一圈,最后才发现自己的真爱是权筝,都说好马不吃回头草,其实如果是好草,回头又有何妨,也欣赏丁香的豁达与明智,终于能够和心爱的人一起欣赏日落与明月。

《北京青年》教给我们的是要正视年轻的美好,还要正视在青春的道路上要经遇的磨难,有磨难不必怕,要有的事战胜它们的决心与信心,与磨难作战才是人生不可多得宝贵的财富。

北京青年观后感5

昨儿个看有版友提到了最近特别火的那部电视剧《北京青年》。首先想说的是,赵宝刚对这部剧的宣传工作做的是真好,八百年前就开始渗透,以至于北京卫视甚至很多外地卫视都几乎在同一时间播出了这部号称国内首部“公路电视剧”这两天我也随大溜儿看了两集。可就是这刚开头儿,就让我大大地感觉到:不真实——尤其,是李晨演的何东那所谓的“重走青春”。

这片子吧,说白了,就是一个关于梦想的故事。说好听点,是重走青春,说难听点,就是造(糟)钱。青春——重走,但怎么走?以前也看过类似于这种题材的东西,包括筷子兄弟的那部《老男孩》,包括《那些年》,甚至包括《与青春有关的日子》……这些都是描述梦想,缅怀青春的作品,但相比之下,它们却有种让我的内心产生极大共鸣的力量,而之所以有共鸣,则恰恰源于它们的真实。话说回来,为什么《北京青年》不够真实?

其一,重走青春,就意味着要完全放弃已经拥有的事业和爱情?老大何东本来就要和相恋三年的女友权筝结婚了,却在登记的前一刻提出分手,原因就是要“重走青春”!继而,过五关斩六将得到的公务员工作也被他毅然决然地辞去,理由也是“重走青春”!看到这儿的时候,我只觉得,如此这般,除了不合常理,就是丝毫没有现实性可言。其二,重走青春,就是以“走天下”的方式历练?抛下父母、亲人,义无反顾?在父母不知情的情况下,就私自出走,弃亲人于不顾,有没有想过在“重走青春”的过程里,自己可能一去不复返?倘若有,那么逝者已矣,但活着的人会有多痛?!这一走不要紧,一下就可能造就出四个失独家庭!(四个堂兄弟)如此这般,对得起父母的牺牲和养育吗?

其三,重走青春,物质基础在哪?倘若不是之前的种.种“不愿”给了他们经济积淀,或者家庭本身所具备的物质基础,又何来“重走”的支撑点?也就是说,先前你不满意做的那些事儿恰恰成为了支持你一直意欲做的事儿的条件和基础。如此这般,又有何权利对之前不满呢?

北京青年观后感5篇600字相关文章

北京青年观后感范文5篇

《我和我的祖国》电影观后感5篇

爱国主义影片观后感600字作文5篇

2019《我和我的祖国》电影观后感600字精选5篇

2019《我和我的祖国》电影观后感600字5篇

2019电影《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600字范文5篇

《红星照耀中国》观后感5篇600字优秀作文

2020北京公共安全开学第一课个人心得观后感600字范文5篇

《保持沉默》观后感5篇600字

致奋斗与奉献的青春观后感作文600字最新精选【5篇】

    636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