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在线阅读>观后感>

《哪吒之魔童降世》心得体会6篇观后感

家锐2分享

  《哪吒之魔童降世》是由导演饺子执导的国漫电影,是2019年暑假最火的电影,目前已经突破40亿大关,成功挤进中国内地票房前三名,同时在北美上映,走出国门,实在是国漫的骄傲。故事主要讲述由魔珠转世的哪吒备受村民的冷眼,面对命中注定的雷劫,哪吒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跟敖烈两人共同面对雷劫……希望以下影评对您有所帮助!
《哪吒之魔童降世》心得体会6篇观后感

  《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一

  喜欢的点

  第一:它很搞笑,整个影片让我开怀大笑

  第二:讲亲情,讲不服命的时候着实让我哭了一把

  第三:影片的画质的确不错的

  第四:喜欢哪吒的人设,敢哭敢笑

  不喜欢的点

  首先,心疼敖丙,活活搭上一条命还未能带领龙族走向更好的未来。多好的孩子。

  其次,笑点有点下三滥了吧

  最后,哪吒的不服命只在最后才点缀,其他时候就是一不懂事熊孩子。

  以上,我看的还是挺开心的。五星。

  《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二

  对于中国近代作品 除了去年的芳华稍有感 基本失望 昨观哪吒 以现代幽默场入影而诞生了电影的开始 以本为灵珠的哪吒为造福于天地的英雄,而魔丸終将于三年后被善意的kill 一切进行flawless 要这样就完美結束了 可这时来了个委屈的申公公 改变了灵珠的培訓计划 来了个角色互換 让正义为父与魔为子 让邪恶为父善为子 让偏见与成见充盈着剧情的每一个角落 而演片中的老百姓却是思想固化而自负评断的祸源

  (一如現在自以为是的中国百姓)

  很好的故事和題材元素

  故事100分 特效90分 人物设计90 而影片的流畅与銜接我只能給40分 中国古琴 中国茶可行如流水 可却成了中国电影的宿命 磕磕碰碰 連貫性不流畅

  如:敖丙救了哪吒一家 而李靖却恶意显其身 演化成逼良为娼

  如:善灭苍生 魔救苍生 最后苍生围而跪拜 拜谁 是不是搞明白了拜

  《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三

  这是我第一次写影评,想尝试一下。

  这部动画电影无论是在故事情节,还是特效设计,场景美感,都可圈可点,让观影者笑中带泪,虽然只有110分钟,但是人物形象还是比较立体、饱满的,也对传统的人物形象进行了重新的塑造与刻画,打破了我们的一种定向思维。

  故事所要表达的主题积极向上,反映的社会现象和问题也可以进行多方面的解读。前期的铺垫,着重表现哪吒作为魔童这一身份降世,所受到的世人的排挤与误解。其实在这里观影者基本上可以对故事情节有一个大致的把握,后面应该会讲述哪吒怎样通过自己的行动来证明自己,来消除世人的偏见。故事的脉络基本八九不离十了,怎样让故事的发展做到水到渠成,怎样把握叙事的节奏,怎样通过细节的刻画来让人物形象变得更丰满,这些对于一个在开头基本能猜到结局的剧本来说,应该显得更为重要。哪吒在故事的前半部分表现得比较顽劣,欺负小孩,恐吓村民,虽然并没有造成什么实质性伤害,但倒是坐实了魔童的身世,使得村民心中的偏见越发地根深蒂固。你说我坏,好啊,我就坏给你看,这种破罐子破摔的做法,是哪吒最本来的想法吗?不是的,所以在后来李靖夫妇说到:你心里也是想大家接受你的是不是?哪吒回忆小时候,只是和家仆溜出来玩捉迷藏,却被人当做瘟疫一样躲着,被那些小孩毫不留情面地攻击。哪吒之后的所作所为其实就像是小孩子赌气时候的做法,就像是叛逆期,把心中的不满发泄出来,但却不是他心里真实的想法。任何人做任何一件事,应该都是有着原因的吧,有些可能比较浅显,但有的可能隐藏得比较深。有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有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童年时是最最本真的时候,真的就是一张白纸,就像那个小妹妹一样,她只会拿着毽子找哪吒玩,叫哪吒小哥哥,然后这张白纸在童年时期,逐渐被染上基本的色调,就好像建房子先打桩一样,基调被定下了之后,随着更进一步的成长,内容更丰富,色彩更明显,但是整个画面的基调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那几个稍微大一些的小孩儿,他们原本也是会和哪吒踢毽子的,但是他们所接受到的信息,来自于大人们,经过大人们的粉饰加工,带上了大人们自己极强的感情色彩。所以在那个大环境下,他们也逐渐被同化,对哪吒充满恶意。哪吒童年所经历的种.种不公给他带来的创伤,没有任何一个人想过自己贡献了多少。故事在哪吒的三岁宴那里迎来高潮,哪吒在申公豹半真半假的告密后暴走,他难过的是自己是魔童,还傻傻地以为自己是灵珠期盼有一朝能沉冤昭雪;他难过自己只有这三年的时光,而父亲却将他哄骗在图里呆了两年,只为了保住他作为镇关总兵的身份地位,多么值得歌颂的大爱,后者才是最刺痛哪吒的地方吧,因为一直以来,父母是他唯一的精神支柱。影片中表现父母之爱的镜头并不算多,但是都恰恰戳到泪点,夫人护住哪吒要保住哪吒的命,穿上铠甲陪哪吒踢毽子,为民除害来帮哪吒积福,在得知哪吒只有三年,想做的是带哪吒游山玩水快乐地度过这最后的时光,这种母慈,让人觉得,是的,母亲是会这样做的。而李靖,从未和哪吒踢过毽子,他做的是偷偷代替哪吒死,不让妻子孩子知道,然后生日宴上轻飘飘地给哪吒系上平安袋,云淡风轻地把自己的命给了哪吒;不想让哪吒死后仍被当做魔童看待,想要哪吒学本领,斩妖除魔,而不是游山玩水;为了哪吒的生日宴,他说:我挨家挨户磕头都要求他们过来,之后就是生日宴上的座无虚席。这些都莫名地戳中我的泪点,这是不幸的哪吒最大的幸福。最后让哪吒回来拯救城塘关村民的触动点,其实也是李靖默默的付出,还有那句:你自己的命你自己说了才算。之后就是哪吒挑战命运的过程。传说中的神丸想淹了陈塘关,而魔童在救人,还真有点讽刺。

  关于人物形象的刻画,哪吒外形一改往日动画里的可爱,而是丑得过头了,咧嘴的时候就像是狰狞的魔鬼,就算他不是魔童转世,走在大街上也是会吓到小孩的吧。可是确实,对于一个人人厌恶的魔童,你会把他想象得很亲民么?不会。魔童就应该有魔童的样子,但很明显看完之后,大部分人对哪吒的印象并不停留在丑,反而觉得有点萌,插兜的动作,听到大家要来参加生日宴的快乐,对待朋友的真诚,还有那句“我都比你活得像个人样”,好像最后哪吒的人格魅力已经使得他的外貌惹人怜爱了起来。而这部动画对于红蓝cp的塑造也非常成功。敖丙作为龙族的人,也是被世人带上有色眼镜看待的。他的外形有一种清冷柔美之感,和蓝色就很搭配。他对于朋友很珍重,同时又背负着家族的希望,挣扎又矛盾。最后他还是选择了哪吒,选择了和哪吒共同承受天雷。意料之中,但是在这一段整个场景制作方面很到位,包括哪吒暴走之后的形象刻画,桀骜不驯,热烈张扬,也把整个氛围推向了最高潮。与敖丙的气质简直就是与生俱来的搭档。

  暂时就写这么多吧。结尾村民跪下的片段感觉有些操之过急,虽然哪吒救了陈塘关,但是敖丙要水淹陈塘关也是因哪吒而且,按照人们之前的印象,哪吒顶多是将功赎罪,谈不上舍身取义。另外既然将乾坤圈戴在手上既可以保持意识,还可以保有神力,那为什么还要给他带颈上?

  《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四

  首先要声明的一点,无论片子好坏我肯定是先去看过才会来评论。就算是《上海堡垒》这样的片子目前为止我还没有看过所以我不会去评价它的好坏。

  那么在我看过这部电影后我想说我很失望,因为早已经被剧透了无数次所以本身对这部电影在剧情上已经几乎不抱希望了但是当我真的看完这样另类的《哪吒》之后我真的找不出多少赞美的话。

  戏说不是胡说,改编不是乱编

  这句话相信如今只要上过网的人不会不知道,在许多人心中这就是一个梗甚至是用来嘲笑和讽刺某人的话。当然,六小龄童老师做的某些事情或某些观点确实让人无法理解甚至赶到气愤,我也偶尔会用这句话来当作一个梗。

  可这句话真的全无道理只是一句“笑话”吗?有多少人是真的思考过这句话的意义?不敢说没有但是绝对有的人就简单的因为某人的过错就将其所说的话全盘否定。试想一下若真的当你的孩子或是孙子看的孙悟空变成了一个拿着冲锋枪抱着美女开着吉普车的壮汉,那时这句话依然是个笑话吗?

  事实上改编经典近几年已经屡见不鲜,我并不是说只要是改编就是烂就是对原著的不尊重 。可太乙真人成了“猪八戒”,敖丙成了申公豹的徒弟,一个人界的总兵负责斩妖除魔,哪吒不再是莲花化身甚至与红孩儿合体。这些改编的意义在哪?

  没错编剧导演讲了一个关于偏见的故事这很能发人深思,这也是我给两颗星的原因不然可能只有一颗星。想一想把片中的所有人名地名全都换掉换成我们没听说过的这不依然是个好故事吗?为什么非得要把原本的东西改的人非人,神非神,魔非魔,怪非怪呢?

  甚至在另一个平台上有人对我说难道现在还会有人喜欢看那个割肉还母,剔骨还父的老故事吗?这个评论让我震惊,先不说这种说法的肤浅单是从有没有人喜欢上我就想说没有无聊的故事只有无能的导演!为何封神榜的故事家喻户晓肯定不是因为故事无聊无趣,既然能流传至今就说明了人们是喜欢这样的故事的。再来说关于哪吒的故事不管是哪吒出世、大战三太子、大闹东海还是水淹陈塘关甚至到后来的哪吒自刎难道用如今的技术不能给人们一个震撼的视觉感受吗?经典摆在那里去用更先进的手段将它再次呈现再观众眼前并获得掌声才叫本事!

  之前的那个大圣归来让我觉得不过是编剧又在曾西游记热度,结果这次的哪吒一出网上竟然有人说什么开启中国的封神宇宙。

  如果说这是个笑话那也是个冷笑话,所以现在齐天大圣已经变成天兵天将要和哪吒一起斩妖除魔了嘛?不过想想也毕竟现在这些发生的年轻人(包括我)小时候都看过孙悟空大战奥特曼、葫芦娃大战魂斗罗这样的连环画。

  封神榜中光怪陆离的神鬼妖魔若是真的搬上大荧幕难道不比那些一年半载甚至短短几个月就编出来的故事要更加精彩更有和文化底蕴?说到底哪吒原本的故事真正上过荧幕在我记忆中还是那个1979年的《哪吒闹海》,当然即使是《哪吒闹海》也有部分改编和原创但依然符合原著。

  中国动漫需要创新甚至急需创新,但请从零开始创新而不是抢过祖辈留下的精神财富随便放到火堆里融化在凝固。

  最后祝愿中国动漫越来越好。

  《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五

  特效什么的就不聊了,我只单纯讨论改编。

  封神演义原著宣扬的价值观是:天命让你怎样,你就不得不如此。哪吒的天命是犯了无数杀戒后帮助武王伐纣,他所做的一切实则就都是在完成这个天命;纣王题了一首对女娲不敬的诗,女娲就派妲己来祸乱朝纲,推翻一个原本尚算不错的统治。这是封建时代给人洗脑的价值观,顺应天命。

  到了六七十年代,哪吒闹海这部电影就开始侧重于反抗父权,并把哪吒塑造成一个完人。从小神力,只是因为生下来是个肉球就被父亲不喜,帮助百姓灭了兴风作浪的恶龙后,还要被拉出去顶罪。所以他割肉还父,剔骨还母,从此和父母断绝关系。这是那时候人的价值观和审美体系,英雄一定是完美且被所有人误解的。

  但是这一部哪吒之魔童降世改编的主旨在于:人没有绝对的善恶。一个人生长在什么环境,被寄予什么希望都是不受自己控制的,但决定他最终活成什么样子的,其实是他的选择,而不是所谓天命。

  所以说,这三个故事虽然人物相同,在主旨方面已经大有改变。这三个故事能被当下的人所接受并广为传播,(且不说它们在叙事方面各自做下了怎样的努力)都有一个共同点:符合当下人的价值观和审美。

  我本来对这部片子没有寄予厚望,它做到了这样的改编让我实在很惊喜。并且里面的每个人的性格和选择自有其成因(就连我家小豹豹也解释了一句),逻辑通顺,很容易令人共情。特别是小龙人,族人和善念的拉锯...万鳞甲成型的时候恨不得大哭一场。

  《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六

  这个哪吒我能拒签吗? 低龄化太严重,这点看完都会有同感。 笑点太低俗,屎而尿啊什么,多了招人烦。 哪吒的正面形象就没立起来,从头至尾都没考虑过黎明百姓的他,怎么成为百姓的英雄?他不是那个少年英雄了,却像极了《变形计》里的叛逆少年,最后赴死都很难博人同情,而最后一幕百姓竟全体向哪吒下跪,看到这我彻底无语了,想想看哪吒前一秒还是魔头,亏了敖丙才困住了他,保全了百姓。同样是救了百姓,敖丙,翻脸就成了全民公敌,哪吒,下跪便成了全民英雄? 设定上真的不用吐槽了吧,那个太乙真人我觉得他在全剧的唯一作用就是搞笑,低俗。 最可恶的是这部剧没继承封神演义里的人物设定,反而继承了其中的消极主义,勤勉的申公豹竞争不过懒散无能的太乙,只因为自己不是人族。救下哪吒父母的敖丙转眼就成了公敌,只因他是龙族,双标的是出身为魔的哪吒却只因做了一件好事而立刻获得了全民爱戴?哪吒口口声声说,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但他决定了吗?直到最后还得寄望于乾坤圈的束缚,去了它,他还是那个弑父杀母的魔头,这能叫人定胜天?表面上口号充满了感染力,实质上,故事线里充斥着消极情绪。 最后我对这作的哪吒人物设定极为反感,只因我心中有另外一个少年英雄哪吒,他勇于担当,嫉恶如仇,视死如归,敢逆权威!上天他比天更高。我的那个少年英雄哪吒他已经自刎了!我恨啊! 论画面,论配乐,论情节,论形象,论外表,论立意,我都喜欢七九版的那个。这就是我觉得这作过誉的主要原因。票房在中国真的不能完全说明问题,毕竟跟风是我们的特点,电影往往火的特别火,凉的特别凉。 相比于《雷霆沙赞》的评分,我都不知道国内厂商还有什么脸说国内观众苛刻了。请你们珍惜这些无条件的包容吧。尽管现在风头正劲,没有其他声音,但我依然选择相信自己的审美。 (恳请几位情绪激动的大佬,允许不同声音的存在,成长的过程就是犯错改正的过程。国创既然在成长,又何以不能犯错呢?对错误和不足视而不见就是你们对国创的支持?所谓忠言逆耳,现在那些无脑吹的反而是致使国创窝里横的元凶)

    110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