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校史馆观后感3篇
校史馆位于校内东西主干道与南北主干道交叉点的东北角、第三教室楼南侧,“新清华学堂·校史馆·音乐厅”建筑群的居中位置,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李道增先生主持设计。大家参观了之后都有哪些感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欢。
清华校史馆观后感1
在清华大学百岁华诞之际,由校友捐资兴建的新校史馆正式落成开放。经过历时五年的收集整理汇集而成的清华百年史,开始永久展出。从晚清到民国,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从新中国成立再到如今的飞速发展,每一个历史瞬间,都有清华学子的身影。
新校史馆位于校内东西主干道与南北主干道交叉点的东北角、第三教室楼南侧。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建筑高度18米。校史馆共分三层,南侧与新清华学堂和交流中心共用一个大平台。一层为共享大厅、序言厅、多媒体演示厅以及1000平方米的“百年清华”展览大厅,二层为专题展览大厅,三层为校史研究、资料室及教学用房等。
未入校史馆,校史展其实就已经开始。“1911、1912……”清华百年中每一个年份都被镌刻在一块铜铸的“时间毯”上,“时间毯”一路延伸,像红毯,似卷轴,缓缓打开百年历史。 “时间毯”在进入校史馆后,开始向上伸延,展开前言:“风雨激鲲鹏,水木湛清华。清华大学肇基于内忧外患、国势衰微之际,从此与民族共命运、同时代齐奋进、为国家谋复兴,虽道途维艰、辛苦备尝,而矢志笃行、刚毅坚卓。登高始见万物,积跬方至千里。百年以来,清华大学秉承爱国奉献、追求卓越之传统,恪守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之校训,形成中西融会、古今贯通、文理渗透之特色,倡导又红又专、全面发展之理念。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务实求真,立德树人,创新学术,贡献社会,造就万千志士俊彦,涌现一批学术大师、兴业英才、治国栋梁,为民族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砥砺求索、奋发进取,勇任中国高校之先导,争为世界学府之前驱。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巍峨吾校,世纪荣光。”在向上伸展的“铜毯”上,时间并未停止在2011,“2020、2050、2111”,预示着清华新百年依旧会不断登攀。
“时间毯”的尽头,是苍翠的一片竹林,这是清华大学走出的近五百位院士和人文名家组成的“大师竹林”。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是1931年12月,梅贻琦在其就任清华大学校长的演说中提到的。如今,这句话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名言,也是清华一直以来坚持的教育理念之一。在校史馆一层展厅中央,最吸引参观者注意的就是这片设计成为竹林形式的院士和人文大师校友展区。
“大师竹林”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330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44人,人文名家121人,学部委员227人,有的大师众多头衔集于一身,因此“大师竹林”中共有557位学者名家。一个个如雷贯耳的名字,仿佛能听到智慧的声音。
“大师竹林”体现了设计者的匠心独运:330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144位中国工程院院士,121位人文名家的照片和生平简介放置在竹简形制的展板上,其中院士按照当选时间、学部、年龄依次排序,人文名家按学科、年龄依次排序。
在这些展板的背后,是设计成为竹林的背景,当声光电效果开启的时候,参观者仿佛真的漫步在叶影婆娑,青翠欲滴的竹林中,在清静悠远的意境中,一位位大师的形象更加鲜活,目光更加深邃。
学术大师是清华的灵魂。“大师竹林”中为观众呈现的院士或人文名家,或在理论研究领域取得卓越成就,或在工程科技领域作出杰出贡献,或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独树一帜,自成一家。他们中既有已经作古的先辈,也有至今活跃在科研教学一线的学者;既有自然科学、工程技术领域的带头人,也有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等领域卓有建树的大家。
在此无法一一列举这每一个闪亮的名字,因为他们每个人都在清华的历史中,在中国乃至世界的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大师竹林”是清华校史馆中树立的一座丰碑,既让当代的清华人仰望、体味,也激励后人奋进、超越。自己也找到了祖父的照片,特意请同事拍照留念。
穿过“大师竹林”,是被称为“镇馆之宝”的清华51英烈墙,两幅巨大的铜雕上,闻一多以及清华最早的英烈韦杰三、清华最早的共产党员施滉……51位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献身的清华英烈从历史深处走来。
校史馆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借助档案、史料寻找清华大学的英烈,目前找到51位,今后还会继续寻找,不断更新清华的英烈墙。
校史展览共分为八个篇章,满载着百年清华的荣誉与辉煌,承接着观众的激动与振奋。
清华校史馆观后感2
一
“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吾校庄严,巍然中央,
东西文化,荟萃一堂,大同爰跻,祖国以光。
莘莘学子来远方,莘莘学子来远方,
春风化雨乐未央,行健不息须自强。
自强,自强,行健不息须自强!
自强,自强,行健不息须自强!…………”
1923年前后,由汪鸾翔先生作词、张慧珍女士谱曲的清华大学校歌正式面世。气质卓然的古朴文字、韵致悠然的现代乐曲,道尽了清华诞生十余年间融会中西、贯通古今的教育理想,也预示着其在日后百年大时代中的非凡建树。一百年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校训理念,融进了这座现代高等学府的血液与骨髓;“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清华精神,更是将清华的命运与整个国家、民族的命运生死相连在了一起。清华百年,几乎可以说是一部中国现当代历史在文化教育界中的缩影。如同任何一部伟大历史的传承方式一样,只要清华的历史还有人在书写,她的精神与文化便将永恒绵延。而这,便是这道新的清华校园风景线——清华大学校史馆所以问世的缘起。
二
2011年4月28日,时值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之际,由清华电子系1985级校友赵伟国先生捐资修建的清华大学新校史馆正式举行奠基仪式。新校史馆位于校内东西主干道与南北主干道交叉点的东北角、第三教室楼南侧,“新清华学堂·校史馆·音乐厅”建筑群的居中位置,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李道增先生主持设计。作为清华大学迎接百年校庆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该建筑群于2009年6月15日全面启动现场施工,2010年7月中旬主体结构封顶,用地面积26100平方米,建筑面积43250平方米,地下2层,地上4层,整体呈红色圆拱形,风格古朴大气。其中,清华大学校史馆建筑面积5060平方米,建筑高度18米,地上3层。至此,这座在清华百年校庆期间承办一系列文化艺术活动的重要展馆,开始成为清华园中的一道崭新坐标,静静融入了清华人的生活。
校史馆正门,由清华大学校友、原全国人大会委员长吴邦国同志题名的“清华大学校史馆”七个字苍劲有力地镌刻在上方匾额。走过共享大厅,可见“1911、1912……1949……2011”的清华大学历代年份数字被铺陈在了一道铜铸的卷轴——“时间毯”上,这道时间之路的前方直承校史馆前言厅。前言厅里,一座“前言”碑岿然挺立。“风雨激鲲鹏,水木湛清华。清华大学肇基于内忧外患、国势衰微之际,从此与民族共命运、同时代齐奋进、为国家谋复兴,虽道途维艰、辛苦备尝,而矢志笃行、刚毅坚卓。登高始见万物,积跬方至千里。百年以来,清华大学秉承爱国奉献、追求卓越之传统,恪守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之校训,形成中西融会、古今贯通、文理渗透之特色,倡导又红又专、全面发展之理念。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务实求真,立德树人,创新学术,贡献社会,造就万千志士俊彦,涌现一批学术大师、兴业英才、治国栋梁,为民族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砥砺求索、奋发进取,勇任中国高校之先导,争为世界学府之前驱。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巍峨吾校,世纪荣光。”这篇碑文将清华校史、传统、精神、理念、希冀等融为一体,高屋建瓴、大气磅礴。碑的上方,向上伸展的“时间毯”时间数字仍未停止,2020、2050、2111……正可以说是对清华大学“前途似海,来日方长”未来的一种期许。
“时间毯”的尽头,便是校史馆中著名的“院士林”,又称“大师竹林”。清华大学原校长梅贻琦先生曾说过:“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已成为对于大学、对于大师最为精微的论断之一,至今仍掷地有声。自诞生以来,正是这片净土孕育出的代代大师人物,才奠定了清华今日的地位与盛名,赋予了清华高贵的灵魂与生命。“大师竹林”展区居于一层展厅中央,整体设计一片“竹简”连成的浩瀚竹林形式。330位中国科学院院士、144位中国工程院院士、121位人文名家、227位学部委员,均是在科学领域、工程领域、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作出卓越贡献的各派大师。展区将各位大师的资料简介置于竹简形制的展板之上,其中,院士按照当选时间、学部、年龄依次排序,人文名家按学科、年龄依次排序。同时,展区还在各个区域预留了相当的展陈空间,以备随时扩充后来者中的大师人物。展板背后,便是苍翠欲滴的竹林造型背景。当各种声光特效开启之后,访客在这一展区便真如漫步竹海之中,仿佛一同追随着大师们步入学术的殿堂,一时间展馆之内意境清幽、思绪飘渺……这一设计作为校史馆为清华历代大师作出的鲜活注解,可谓别具匠心,本身便是大师手笔。另,2008年7月,校史馆捐建者赵伟国先生同时向母校捐赠了2388枚由境外拍卖而得的战国竹简。这批竹简同时又被称为“清华简”,对于中国古史研究价值非凡,“大师竹林”中所用竹简的形制便是由此仿制。
走过“大师竹林”,是被称作“镇馆之宝”的由两幅铜雕组成的清华英烈墙。伟大的爱国主义者闻一多先生、清华最早的英烈韦杰三、清华最早的共产党员施滉……51位从清华走出的为民族独立、国家解放而献身牺牲的英雄先烈构成的这面威武庄严的清华英烈墙,与院士林一道相依而列、相映生辉。
时间毯、前言碑、院士林、英烈墙一路直行,不惟居于校史馆一层展区的中心部位,同时也建立起了清华大学的精神内核,堪称校史馆中的一张“人文名片”。
三
作为清华大学校史馆中的主体部分,由一二两层共同组成的“百年清华”展览大厅,则以图文、影像、实物展陈相结合的方式,更为详尽地还原了清华大学的百年历史,也让访客近距离地感受着这座著名学府的过往与现在。
就历史沿革而言,清华始建于1911年,初名清华学堂,是清政府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1912 年更名为清华学校,为尝试人才的本地培养,1925 年设立大学部,同年开办国学研究院,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清华大学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办学,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清华大学迁回清华园原址复校。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清华大学成为一所多科性工业大学,重点为国家培养工程技术人才,被誉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1978年以来,清华大学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逐步恢复了理科、经济、管理和文科类学科,并成立了研究生院和继续教育学院。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经过“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建设实施,清华大学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学研究、文化传承与创新等多方面又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成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大学。
自2005年开始,为开展迎接清华百年并新建校史馆的工作,清华大学校史馆的工作人员各处查阅档案、史料,收集实物、照片,历时五年时间,终于汇成这部“百年清华”展览。本展览以清华校史为根基,并对其各个发展时代进行了清晰、准确的划分,总体展陈内容呈“编年体”格局,即以时间为中心,按时代发展的主要顺序来设置校史资料,这一形式也是当前高校校史馆中最主要、最普遍的形式之一。全厅分为八个篇章展开,依次为清华学堂和清华学校(1911—1928)、国立清华大学(1928—1937)、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37—1946)、复员后的国立清华大学和清华园解放(1946—1948)、建国初期的清华大学(1949—-1952)、多科性工业大学(1952—1976)、在提高中发展,提出创建一流目标(1977—1993)、科学发展,跻身一流(1994—2011)时期。其中,一层展区主要包括1911年至1952年的历史阶段,二层展区主要包括1952年至2011年的历史阶段。展区之间又通过主展区与副展区结合的方式进行,一侧的主展区采取史实演绎的方式,一侧的副展区则通过实物、档案等资料进行佐证,全厅展出资料不仅包括近千幅图片,近两百件实物展品也均属之前未曾展出的藏品。
如“国立清华大学”展区,展出了1936年清华物理系师生在科技馆前的一张合影。在这张包括钱三强、钱伟长等人的照片中,共有四人成为“两弹一星”功勋人物,还陆续走出了13位院士。“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展区,展出了1944年10月5日赵忠尧教授和王竹溪教授致信梅贻琦校长的一封信,信件建议杨振宁赴美入读普林斯顿大学原子核物理专业;同时包括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入读西南联大的学生履历片和学生注册片,杨振宁的学号是“联580”,李政道的学籍号是“342011”。“多科性工业大学”展区,展出了梁思成第二任妻子林洙向校史馆捐赠的《北京城墙存废问题的辩论》等梁思成手稿,还有其获得的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奖章;同时,收集了一份清华大学于1965年写给北京市委、教育部有关政治辅导员的报告,其中提及原中共中央胡锦涛同志在校期间学习工作表现优异。“科学发展,跻身一流”展区,展出了画家毕建勋以23位“两弹一星”元勋为创作对象,于2001岁末创作完成的巨幅国画人物长卷《以身许国图》(壁画仿制)。
此外,清政府外务部朱批赏拨清华园建游美肄业馆的劄文;国立清华大学第一次教授会记录;华罗庚、徐贤修在美国著名数学家、现代控制论创始人维纳指导下完成的发表在MIT的《数学和物理》杂志上的论文;钱学森、赵九章、张光斗等留美公费生的志愿书等诸多珍贵档案资料也在校史馆中面向公众展览。
除了文字、图片等展览,“百年清华”展区还运用了大量的数字多媒体手段,多点触摸屏、展现“清华大学早期建筑”的数字光影沙盘在校史馆中得以应用,极大地增强了展馆的观赏效果。尤其是以“荷塘月色”、“密云水库”为主题的环幕投影,集屏幕投影、播放设备、立体音响、声音解说为一体,不仅生动还原了当时的文学画面与历史风貌,也给访客带来了一种非凡的视觉体验。如“荷塘月色”投影,现代科技在数字屏幕中将荷塘月色原景复原,人们仿佛也重新走进了朱自清先生笔下的荷塘,共同领略到那抹迷人的月色。
由八个篇章共同组成的“百年清华”展览为清华大学校史馆中最为核心的展览之一,其总体展陈以时代发展顺序为依据,在参观组织流线上采取了一种单线式结构。单线式即参观流线设计为一个单线式的流程,确保访客在参观过程中避免重复浏览,也有利于集体参观的人群便捷的完成参观过程及合理疏散,同时这种流线与校史馆按时间顺序组织展示的方式保持着相当的一致性。这是校史馆设计中最典型的一种形式,也为清华大学校史馆沿用,如“百年清华”展览总体呈现出一种U字型结构,访客可以沿着这一U字型结构顺序进行参观,并可在一层结束时,沿着通往二层的入口以同样的方式完成整体浏览,避免流线发生交错,整体组织设计可谓简洁清晰。
四
与“百年清华”主题展览相辅相成的,为二层专题展览大厅。作为主题展览之外的重要展陈部分,专题展览以其专业性、灵活性弥补了“百年清华”主题展览的部分空缺,同时进一步丰富了清华校史的内容空间。如2014年4月,清华大学103周年之际,校史馆便相继组织了三场专题展览。其中,由清华大学校史馆制作的“学贯中西人文楷模——纪念吴宓先生诞辰一百二十周年专题展览”,分吴宓先生生平、会通中西文明 造就博雅之士、昌明国粹融化新知、君子之风千古颂四个部分,完整展现了现代著名学者吴宓的学术人生。由清华大学档案馆制作的“名师墨痕——清华大学人物档案专题展”,精选了清华大学档案馆馆藏人物档案中37位名师的笔记、讲稿、书信等,展示了清华百年历程中一代代清华名师优秀的教育理念和突出的治学特色,以及对清华大学和我国教育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由清华大学工会主办、清华大学工会插花协会承办的“四月芬芳——2014年清华大学校庆插花艺术展”,更是吸引广大校友和各界人士驻足欣赏。仅4月26日—27日两天时间,三场专题展览便接待访客1800余人。而综合校史馆各个展区,年接待量均达两至三万人次,2011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之年,年接待量更是高达四至五万人次,可见其巨大影响力。
在专题展览之外,清华大学校史馆还同步开通了“走进清华——清华大学数字博物馆”作为网络校史馆。“数字博物馆”于清华百年校庆时期推出,分为“清华足迹”、“清华人物”、“校园风貌”、“学在清华”、“成果展示”、“清华轶事”六个栏目,以文字、图片、视频、三维动画等形式展现清华历史、展示清华成果、彰显清华风貌、弘扬清华精神。区别于传统的展厅式展览,“清华大学数字博物馆”是以数字化形式打造的一场“永不落幕”的展览。其强调艺术、科技和人文的融合,通过分步实施,最终将实现“现有实体博物馆”、“基于互联网络的博物馆”、“基于移动终端的移动平台博物馆”的“三馆融合”,使清华数字博物馆成为智能化、跨平台与具有良好体验的信息展示的媒体互动平台。
对于一所大学来说,它的历史文化传统,将对人才成长和学校发展具有深刻影响,注意研究和总结办学历程中的经验教训,从中探索和发现办学的基本规律,并在以后的办学实践中加以遵循和创新,是世界上众多历史悠久的一流大学的共性特点,而这正是大学校史馆的事业方向与重要使命之一。透过清华大学校史馆历史档案资料与声、光、电的现代化综合演示,随处可见清华大学“勇任中国高校之先导,争为世界学府之前驱”的胆识与器宇,及在现代中国百年的历史中留下了光辉足迹与卓越功勋。而这一重要展馆,也正是清华大学加强百年历史研究,不断探索、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基础条件。同时,清华大学校史馆也不仅在于它是一座新世纪的新建筑,更标志着清华大学在新的历史起点,仍将勇于创新、善于求新,承担起时代赋予的新使命、新责任,明确新的百年发展的新战略、新思路,进而不断迈上新的辉煌征程!
清华校史馆观后感3
春风庭幄,闻道教化之音。
化雨长亭,问道文明之旅。
学府之博,仰之弥高;
师者之渊,钻之弥坚。
在这里,聆听如左过往,触摸岁月肌理。
在这里,走进泛黄书页,寻觅历史印记。
——题记
一
历史是一个民族对于过往之事的一种系统记录与真实诠释,这种人文的记忆不惟是今人认识过去最为有效的媒介,更是人们认知当下与未来趋势的重要凭证。数千年来,华夏文明代代传承、生生不息,纵然天下分分合合,中国历史却从不曾断,着史之道亦从未停歇。正因我们这个民族的历史始终还有人在书写,民族的文明因之永恒绵延。历史的意义与价值,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如是,对于一所大学来说亦是如此。
国人着史传统悠久,而中国传统教育的发展之路同样也已走过了数千年。近代以来,在传统教育面临转型、革新的时代,中国诞生了第一批现代意义上的高等学府——大学。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第一代现代大学先后迎来了自己的百年诞辰,至本世纪初,中国最早诞生的大学更已跨越三个世纪。此时,对于现代大学历史的集中梳理与文化反思便显得尤为重要,校史研究工作被给予了高度重视。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自上世纪末开始,以上海交通大学校史博物馆、北京大学校史馆、清华大学校史馆为代表的一批专门为校史展陈和收藏而设计建设的大学历史展馆相继应运而生。本期开始,《中国校庆报》也将正式开通《校史馆》专题栏目,带您一同走进校史馆,领略这个陈现大学历史风采、凝聚高校文脉精华的重要展馆,去追寻那一座座人文家园中的集体回忆。
二
目前,全国 “985工程” 计划确定的34 所具有示范性的重点高校中,26 所建有独立校史馆馆舍,另有几所正在筹建校史馆,可以看出我国高校校史馆建设正在迎来一个高峰。其中,上海交通大学校史博物馆是全国建成最早的校史馆。1996 年上海交通大学选取校园内最重要的历史建筑之一——1918 年兴建的图书馆新中院作为交大校史博物馆,为我国利用历史建筑的校史馆建设树立了优秀的榜样。北京大学校史馆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的校史馆,馆舍面积3000平方米,于1998 年5月北大百年校庆时奠基,2001年9月竣工,2002 年5月正式对外开放。
不过,尽管中国高校校史馆的发展已有一二十年,但截至目前,关于校史馆的规范定义,却并没有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公论”。从性质上看,校史馆一方面具有博物馆的部分属性,一方面也有研究院的部分功能,但从本质上看,它仍属于博物馆的一种,具体来说,属于历史博物馆的一个特殊种类,其宗旨是展现高校发展特定历史时期,或若干年代中特定学科院系的历史发展,展现内容则是这一时期高校的文化和历史全貌,包括校园建设、校园文化、科研成果等方面的综合信息。大学校史馆与大学博物馆一道,共同构成了高等学府的重要校园景观,因此国内部分大学校史馆也称为校史博物馆,如上海交通大学校史博物馆。但同时,高校校史馆又有别于一般的历史博物馆,因为它的主要功能不仅在于收藏、研究、陈列与展览,其更大的作用是校园文化的建设。首先,校史馆是学校的编年史,是以陈列学校发展历史、展示学校办学过程和不同时代学校面貌的场馆。其次,校史馆是高校传统、文化、荣誉的集中表现的舞台,即以一定的平台和形式,将学校的优良传统与校园文化、教育荣誉充分展示的场所。再次,校史馆是学生德育教育基地,即通过校史馆的陈列与展示,成为激励师生共同成长的重要土壤、学生德育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基地。
大学校史馆为大学校史研究提供了物质空间。大学校史馆展陈内容是表现大学特定时期的历史和文化全貌,包括学者、学生和学制等。高校校史馆以档案馆藏为基础,把档案馆中的实物档案、照片档案等不同载体的档案单独分离开来,由校史馆集中统一管理和展示这些不同载体、不同形式的档案。高校档案是随着高校的建立而产生,随着高校的发展而逐渐积累起来的,它包含了高校的党政、教学、外事、财会、设备、基建、出版等信息,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并且随着实践活动的延续,档案信息也不断产生、积累,形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表现出特有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从高校档案中获得的信息不仅可以纵向了解高校的发展,而且可以综合分析、归纳、评价高校的办学水平。
大学校史馆作为营造大学人文和学术氛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历史研究机构和大学教育展览机构结合的一种特殊类型,而其性质与功能均取决于现代大学的基本精神和教育理念。从职能上来看,它是一种人类“记忆”功能的延伸,而其目标是收藏公共的记忆,以及起到“提醒”之目的。大学校史馆除了具备以上基本功能外,还有一定的特殊性,在要求上也更加灵活。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一方面,校史馆是进行校史和学科发展史教育的场所。其以自身丰富的研究成果和资料储备,提供师生们学术研究所需的校史资料, 并促使校史资源的广为利用;承担一定的研究、会议和保存功能,为院校基础校史研究工作提供空间。同时,其体现了学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程度,蕴藏着丰富的人文资源,对广大校友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和启迪作用,可通过唤起学生对高校的认同感、荣誉感和责任感,激发师生们对大学的起源、成立及目标的认知,加强其对目前校务发展的了解。此外,大学校史馆是营造校园文化氛围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一个能提供博雅教育和通识教育的场所,有助于培养目光远大而志向宏伟的新一代。
另一方面,大学校史馆还拥有一些与其职能相关的附属功能,如进行鉴定、收集、组织、编目、保存大学的历史、财务、行政方面的文件记录、并提供利用;提供足够的设备以保存并维护大学历史记录;进行校史资料的资讯服务,协助校务的推动;对大学历史档案资源提供有效的管理;积极发挥向外界宣传大学的媒介功能;争取广大校友和社会力量支持办学融资等附属功能作用。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高校都有必要建设校史馆。一方面来说,只有具有一定历史长度的高校才具备建设的必要性,而历史较短的学校可以教学公共空间为场地的校史展陈。另一方面来说,校史的展陈并不一定拘泥于固定馆舍的形式,一些历史悠久的欧美大学由于组织构架和管理制度的原因,也不存在独立的校史馆,而是依附于图书馆、档案馆及各个科系进行研究和展陈。
三
随着社会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高等教育的高速发展,大学校史馆的数量越来越多,种类也越来越多样。虽然机械的分类容易破坏展陈内容的丰富性和灵活性,但是,基于人类在认识事物过程中,分类的方式有利于管理、说明和识别,还是有必要将校史馆分类描述。大学校史馆不同与普通博物馆之处在于,普通博物馆常常依照藏品和展览所属的学科性质来分类,或依据设立者、管理者的性质分类,或依据经营的方式和财政来源分类,或依据职能和规模分类等等,不一而足。校史馆在所有权上属于大学所有,所以不能依照传统且比较粗线条的上述几种方式进行分类。唯有依据校史馆较为具体的展陈主题、主要藏品、研究内容、教育活动的性质和特点等进行分类阐述,方能概括校史馆的不同特色。
综合类校史馆
综合类校史馆的主要内容为综合展现大学的历史,包括建校以来的建设和发展、校史上的重大事件和研究成果、著名校友等等。国内比较有代表性的综合类校史馆包括北京大学校史馆、清华大学校史馆、上海交通大学校史馆、同济大学校史馆、四川大学校史馆等。
特定历史事件类校史馆
特定历史事件类校史馆,是基于建国之前的战争或建国之后的院系调整等原因出现的纪念现代教育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事件、人物的专题校史馆。这种校史馆有一定特殊性。首先,它的主题和内容局限于一定历史时期,多为展现战争和物资匮乏时期筚路蓝缕的艰苦奋斗精神,以激励年轻人自强不息。其次,高等院校是人才和知识高度密集的地方,在学校发展的历程中,出现的一些重大事件与国家甚至世界的历史密切相关,一些重要的学者生前在高校留下的手稿和遗迹也具有珍贵的历史和文物价值。再次,与展陈内容相关的院校现在多已消失,或被拆解,或被合并为新校,成为现实生活中不再存在的历史,其校史纪念馆多依托于其“后身”的院校,这也使得大学校史馆出现了专题化的可能性。综上,特定历史事件类校史馆在校史研究和教育功能上都有特殊的意义。国内比较有代表性的特定历史事件类校史馆包括西安交通大学的交大西迁历史纪念馆、云南师范大学的西南联大纪念馆、武汉大学的乐山纪念堂、中山大学的孙中山纪念馆、东南大学的吴健雄纪念馆等。
四
盛世修史,我国一向具有重视历史的传统,高校校史研究和馆舍建设工作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和高校经济实力的增长而逐步开展。校史馆由于具有特殊的教育功能,在我国当前大学生素质教育中担负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高校校史研究工作的进一步成熟,校史馆所担负的教育、储藏、联络、研究等功能必将在现代校园得到进一步突显。作为营造高校人文氛围的重要文化建筑,校史馆建筑也承载着高校独特的精神,向广大学子与游客叙述校园的往事,凝聚着人们对校园的感情。随着人们对历史建筑价值认识的提高,历史建筑改造的校史馆由于其独一无二的文化价值已成为校史馆设计中一个崭新的亮点。
然而不容忽视的是,我国现阶段文物建筑从立法到保护理念上,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重保存、轻利用的思想限制了历史建筑通过改造再次投入社会文化生活的可能性,这个问题在历史建筑改造的校史馆建筑中也有所反映,导致一些利用历史建筑的校史馆在使用中不得不“削足适履”,以适应有限的空间。当代西方世界对于历史建筑的利用较为激进,出现了大批优秀的历史建筑改造作品,也有效地激发了城市的活力,这种利用历史建筑的态度和手段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而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校史馆设计更需要与新的教育理念相结合,如何做到与观众的互动,如何以人为本为师生带来更加丰富的文化生活,如何做到生态上的可持续发展,这些都为校史馆设计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契机。目前,全国各高校投入于校史研究及场馆建设的资源不断增多,各校史馆之间的经验交流也愈加频繁,相信这些都将极大地促进我国校史馆设计和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
看过清华校史馆观后感3篇的人还看了:
1.校史馆观后感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