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新年观后感3篇
《舌尖上的新年》,这一系列的作品从重寻旧日习俗的宽延到追忆年味儿的专注,美食并不简单是精美可口的食物,以美食为引,展示的其实是东方的文化习俗,下面是有舌尖上的新年观后感,欢迎参阅。
舌尖上的新年观后感篇一:
有很多人在我微博里说“你怎么什么烂片都看”?其实作为专业的影评人阅片量并不能由自己去选择,就像刘德华被骂,演了部烂片,为什么明知是烂片还要去接呢?有时我们的身份限制了我们能够像普通观众那样去选择,这并不是我们能控制左右的,但我们可以控制的是在接下这个工作后,用心的把它做好,就如这次的记录片《舌尖上的新年》这部中国首次关于美食的记录片,在首次走入影院后,我们该如何去描述它。
这部《舌尖上的新年》纪录片的拍摄手法在演员的选择上选用了更百姓化的人物,摄影师也利用了很多的远镜头、长镜头以让故事看上去更加的生活化,更加的真实记录每个地区的人们对于新年的准备,他们的习俗。演员们的表演没有任何的特写镜头,更多就是像我们家常录象一样,显得画面更有真实感,加上旁白给我们解释的种种,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开始想要品尝影片里所提到的那些食物。
传统腌制的咸肉、大草原的羊肉、豆酱、 芋头、罗肉、台湾的海鲜、蚶壳钳、乌狼、几乎每一道菜都花了至少3分钟来向我们描述,讲解,可以说这是在教我们做菜,也可以说是带我们去了解每个地方的人的不同的民间风俗。更可以说在这一部分导演的镜头跟拍做到了镜头与人合一的地步,看似夸张的词语,实际是在描绘他拍摄的功力,尤其是每一次出现的背景的音乐,都是那么的民俗,那么的悦耳。
从北方过年的习俗,需要的准备一直说到了南方。每个地区都挑选一些有特色的,经过剪辑师的剪辑,旁白的魅力语言,导演所拍摄的画面。艺术的加工。无不让我们在观看影片的同时,口水直流。恨不得这就是一场现场解说,然后在解说完就可以一品美味。当然这些就是导演的功力,让我们看着看着就增加了我们的食欲,让我们越看越想吃,尤其是那高速慢镜头加上那立体感的声音所发出制作菜肴的声音,顿时我们的味蕾开始淌口水了。
有人说这就是一部《舌尖上的中国》的电影版,这话也不假。的确是压缩成制作一个特别的节目,什么是舌尖上的中国?就是中国各个地方的特色菜,小吃等等。而什么又是舌尖上的新年呢?自然而然就是我们13亿中国人民的春节,一家团圆的日子。对于年味越来越淡的中国,在这样的时间,这样的日子里为我们带来了一部这样的纪录片,不仅是让我们年轻人更加重视中国的春节,更是让我们在忙碌了一年后在每年的这个时候回家与父母一起吃个团圆饭。快过年了,远在他乡的朋友们,数一数一年三百六十五,拍一拍肩上沾染的尘土,再累也一样坚持的脚步,让我们卸下身上的戏服。回家真的幸福。
舌尖上的新年观后感篇二:
很欣喜,能在新年到来之际看到一部原汁原味儿的中国风记录电影《舌尖上的新年》。原汁原味的“舌尖体”,以美食为承载,以新年作为一个符号,去讲述中国人年节时下的美食、文化、风土人情以及对生活的美好期盼。
影片用温暖的镜头记录着繁复的制作流程和漂流各地的游子们漫漫回乡路,那些美味的食物、菜品都代表着美好的象征,那些对团圆的期盼、对家人的思念、对新年的希望和愿景……都在这部娓娓道来的《舌尖上的新年》里。
以前的“舌尖”讲美食,通过镜头的记录,带着你去体味中国博大精深的美食文化,八大菜系、民间小吃、街头蜜饯,美食中又蕴含着华夏儿女为人处世的事故哲学。而这一部《舌尖上的新年》,则是用美食品尝日日冲淡的年味儿。许多儿时对于新年的美好向往都随着镜头的远近摇移慢慢浮现出来。当大都市里日渐被洋节日侵占的时候,乡野民间却还保存着年节时祭天祭地送灶王爷的习俗。
你是否还记得,那首小时候一直传唱的年俗儿歌,“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儿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儿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每当细细读起来这首有趣的民谣,心里都是对过年的怀念和回忆。小时候的我们,过年就是最大的欢乐。可以买到过年的新衣,走亲访友,吃不完的瓜子、糖果,还有很多长辈们给的“嘎嘣响”的崭新的压岁钱。那时候的年味儿之于我们,就是过年整的枣花糕、大花卷、饺子就着腊八蒜,还有一根根的吊在屋檐子前的风干腊肠。或许,那些90年代的记忆已经永远的成为了过去,可是《舌尖上的新年》还是那么恰巧的戳中了泪点。那些父辈的人们,就仿佛被时光停驻了一般,他们依然坚守着流传几千年的年俗,心中便充满了无限的感慨~
或许,有这样感慨的人不在少数。生活在都市的我们被一个个精心包装的洋节日迷得团团转的时候,原本属于我们自己的春节,却在年年的“越来越没年味儿”中渐渐失去了欢乐。以前,老辈儿的人讲,过完了大正月,这个年才算完。可如今,快节奏的生活,让我们就连个正月十五都过不到就要紧锣密鼓的回来上班,如何还有“闹花灯”的闲暇和心境呢?有时候想,对于春节最大的保护,应该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尊重,让我们有闲暇也有心情去扮靓我们民族的节日。
当然,感慨是个人的。影片本身还是很欢乐的。看完电影后,很多人聚在一起讨论《舌尖上的新年》是适合吃饱了看,还是饿着肚子去看?有人说,得吃饱了看,不然看半路就饿不行,怕根本坚持不住;也有人说,还是饿着看吧,不然吃饱了看完还得吃,太长肉了。反正我是饿肚子去看的,一个字,馋啊~人还在电影院,心早已飞在了春节奔驰的火车上,期盼着一年一次的大团圆和一桌丰盛的年夜饭。
舌尖上的新年观后感篇三:
《舌尖上的新年》放映前,到场的艺术总监陈晓卿告诉观众,他希望带给大家一部观影过程中,会忍不住喊到:不行了,快喂我……的电影。而银幕中广袤大地上奇绝的年货食物确实诱发了每位在场观众的食欲,身体被基因中的食物印象打开,带来的强烈生理反应,整个影厅自始至终充斥着吞咽口水以及“我靠,好想吃”的声音。
聊《舌尖上的新年》必然绕不开陈晓卿。作为一个基本看着陈晓卿博客长大的粉丝读者,对他的趣闻轶事亦不乏了解,江湖传说更是人尽皆知——陈晓卿就是一张活的现成的京城美食地图,他的手机里更是北京乃至全中国好几百家餐馆的数据库,包括餐馆的名称、地址、电话,甚至罗列着各个餐馆的招牌菜。在北京六环以内找不到吃饭的地方时,只要把地址发给他,告诉他想吃什么风味,他马上就能提供最佳方案……替你拨打餐厅的订位电话,甚至在你赶去之前,还会把菜给你点上。
《舌尖上的中国》让吃货看到天堂的真正模样,也见识到地大物博对饮食文化的深切影响。当然,恐怕也只有对美食,对细节如此注重的吃货,才能带给观众看着看着便忍不住呻吟的美食作品。到《舌尖上的新年》,这一系列的作品从重寻旧日习俗的宽延到追忆年味儿的专注,美食并不简单是精美可口的食物,以美食为引,展示的其实是东方的文化习俗,鲜活的镜头与挑逗味蕾的语言,包含的则是一部民族生活史与文化档案——尽管这个民族曾一度盛行地沟油与毒奶粉,但不可否认,此地生长的人群,基因中,仍遗留着对食物的无限遐思与眷恋。
陈晓卿在《舌尖上的新年》这本同名书中写道:现代人活得太累、太畸形了,你需要相信,总有一种味道,像子宫一样,会无条件地接纳你——他相信,每个人的肠胃实际上都有一扇门,而钥匙正是童年时期父母长辈给你的食物编码。因而,更是无比的喜欢这部天南海北去品尝年味的电影。
从内蒙古布里亚特的冰天雪地到台湾、香港的物阜民丰,从苏州山水环绕的园林景观到陕西边远的农家窑洞,从江湖人的呼啸欢聚,到寻常百姓的一粥一饭,舌尖成为舞台,食材则与情感呼应,节日在吃喝的仪式中成为具有纪念意义的时光。其实,从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的社会发展阶段来看,春节已经无用,因而新年更需要仪式,费尽心思制作食物的过程就是仪式,千里返乡和家人吃一碗饺子也是仪式,仪式让人的感情产生归属,所以,我们今天纪念、展示中国的春节,是在向记忆里的春节味道致意。所以要感谢美食,让思乡有了具体的细节。
看过“舌尖上的新年观后感”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