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影评3篇
雨果影评1
第一次听到《雨果》这个电影是在今年奥斯卡的颁奖典礼上,它一举荣获多项大奖,成为不折不扣的大赢家。乍一听,可能觉得是部描述法国大作家雨果的人物传纪电影。可是看了宣传海报:鹅毛大雪的天气下,一个小男孩被悬挂在钟楼上,神色有些慌张。于是猜测可能是部奇幻大片。但看完了整部电影才知道,这部电影的真面目,马丁·斯科塞斯通过一个孩子的探险旅程为观众们表演了一个神奇的电影魔术。从而对早期电影艺术的致敬。对于整部电影,我总结了三个关键词:
关键词:3d的视觉震撼
法国蒙帕斯车站,机器零件如迷宫般的钟楼,多细节运动的长镜头,让你仿佛与主人公雨果一起穿梭在1930年巴黎那个魔幻世界。据说这部影片耗资巨大,还在伦敦郊外搭建了高度仿真的摄影棚搭景,高大空阔,细节精心设计,一丝不苟。电影的细节之处还能见到当时徜徉于巴黎的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和爵士音乐家金格•莱恩哈特。场景、色彩、摄影的空间立体感不掩饰“人为性”和奇幻色彩。主人公雨果快节奏的步伐伴随着背景音乐中清脆的小号声,手风琴声让观众很快的进入这部电影的主旋律。这部电影能获得奥斯卡最佳试听效果和最佳视觉大奖真是名副其实啊!
关键词:第二条线索,战争
看完电影,有许多观众对于影片中警察,花店女店员的角色带有疑问。有人甚至觉得有点多余,但仔细想一想,他们与电影的主旋律有着密切的关系。警察因为战争,失去了一条腿,花店的女工因为战争失去了最亲爱的弟弟。其实战争应该是本部电影的第二条线索。导演在致敬老电影的同时,还表达了自己对于战争的厌恶之情。如果没有战争,一切将变得美好。一战的爆发让本片的致敬者乔治梅里尔一贫如洗,一手创立的电影studio随之倒闭。一生所拍摄的500部电影被迫卖给了一家化学品公司,那些胶片被溶解后制成高跟鞋的鞋跟。用卖电影的钱,梅里爱在火车站开了一间玩具店,从此退出了电影史的舞台,一个伟大的艺术家从此失去了最爱的事业。
关键词:对老电影的致敬
当屏幕中出现人们对于100多年前卢米埃尔兄弟火车进站镜头的惊呼时,影片进入了高潮。同一时期的工厂女工下班,稍后的月球旅行记,海底两万里,导演把当时披荆斩棘的行业先驱们如何拍电影、如何创新的故事呈现在了观众面前。乔治·梅里耶是电影史上被称为“电影魔术家”的第一人。他通过移动摄影、迭印法、遮盖法和多次曝光等手法,奇迹般的制作了一部科幻电影《月球旅行记》。即便现在回看起来,这部不到12分钟长度的科幻片依然让人惊叹,主人公驾着火箭飞进“月球之眼”,在经历过一番与月球人大战的冒险之后,回到地球。因此,也就不难理解电影里梅里埃的那句台词:My lift has taught me happy endings only happen in the movies.
雨果影评2
当一位在血腥弥漫和子弹横飞中扬名立万的黑帮片导演,遮蔽住他审视社会的目光和满脸严肃的表情,用老顽童的心态为电影艺术写“一封情书”的时候,《雨果》便诞生了。如果不是看字幕或者介绍,我无法想象这样一部充满温情和梦幻色彩的电影,是出自马丁•斯科塞斯之手。他的阴霾与暴力,对男性尊严的维护,对黑暗社会的关怀,在这部电影中荡然无存,他就像一名导演新手一样,驾驭着他满腔的热情,在空白的胶片上涂抹斑斓的色彩。但是,如果我们再仔细斟酌一下,便会感到,也只有斯科塞斯这样的导演能拍出《雨果》的怀旧味道。这不仅仅在于他的一生对电影艺术的执著追求,更在于一个玩惯了暴力美学的男人,当他表现温柔的时候,温柔也总是绝美的。
《雨果》在剧情上明显的分为两个部分,前一个小时主要是对主人公雨果的背景交待,他窘迫的生活状况,父亲的死亡,他对机械的痴迷,被巡警追逐,结识伊莎贝拉等。在这个过程中,他因偷东西和玩具店的老头梅里埃形成了冲突,这个冲突也是电影叙事的核心,冲突的产生、发展与解决推动了剧情的前进。雨果和伊莎贝拉不小心打翻了箱子,发现了梅里埃的秘密,这是故事的转折点。在后一个小时,电影开始围绕梅里埃进行叙事,他的秘密一点点被揭开,其身份也逐渐明朗。如果说前一个小时我们对雨果的一系列遭遇心存疑问,那么后一个小时便是对这些问题的回答。电影看似是一部儿童片,其实核心在于对电影先驱梅里埃的致敬,雨果只不过是一个引子,他的冒险精神和年轻时的梅里埃极为相似,但他的执著和坚持却是晚年的梅里埃所缺乏的。雨果唤醒了梅里埃对自我的回望,也唤醒了观众对电影历史的回顾。
尽管电影在叙事过程中流畅自然,但依然掩盖不了精心编制的痕迹,《雨果》的故事本身就是一场梦,就像电影的本质是梦一样。当我一厢情愿的把银幕上的意象与电影本体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我依然获得了天衣无缝的沾沾自喜。电影中有很多对机械运动进行展示的画面——车站里的大钟,大钟后面犬牙交错的齿轮,在轨道上奔驰的火车,永动机形式的机器人,玩具店里的发条老鼠,巡警腿上的钢架等等——它们的共同点都是圆形装置在转动,这与最初的电影摄像机和放映机的特点是一样的。电影是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才诞生的艺术样式,它必须借助于机器才能完成影像在银幕上的滞留。《雨果》用一个机械人来串联情节,正是强调了电影的技术属性。而雨果的爸爸可以看作是电影默片的象征,他死于一场大火,正如梅里埃的摄影棚毁于大火之中。雨果对爸爸遗留下的机械人的修理,正如后来的电影对梅里埃所开创的表现主义传统的继承。车站的大钟是时间的象征物,电影是时间的艺术,大钟需要人转动齿轮,而电影也是人为的创造时间。创作者可以将时间拉长或缩短,但影片讲述的故事却和人们的心理接受时间相契合。时光改变了梅里埃的人生轨迹,他又在时光的引导下走向了荣誉的殿堂。
作为一部好莱坞电影,《雨果》终究避免不了类型叙事的窠臼,它在情节上的设计明显具有戏剧的特征。精彩的故事必须要有精彩的冲突,《雨果》有两个冲突,一是车站巡警与雨果之间追与逃的冲突,巡警对雨果的追逐,将他推向第二个冲突,那就是雨果与梅里埃之间偷盗与惩罚的冲突。《雨果》的题材是历险片的样式,历险的主题就是寻找,雨果寻找的是发动机器人的钥匙,而这把钥匙恰好挂在伊莎贝拉的身上。伊莎贝拉必需是一个女孩,这样才能满足电影爱情线索的展开。同时,作为历险主人公的雨果必需有一个帮手,伊莎贝拉正是这个帮手,她又恰好是梅里埃的侄女,这就为历险的成功提供了条件。电影的情节发展必须有一个高潮,雨果被狼狗追逐,吊在大钟上的惊险画面便是故事的高潮。当叙事接近尾声,雨果即将要完成所有的任务时,作为反面人物出现的巡警便失去了制造冲突的作用。电影让他在关键时刻救了雨果一名,改变了他凶恶的形象,使电影在整体上有一个大团圆的结局。由于雨果是一个孩童,电影为避免他与巡警之间过于悬殊的势力,便把巡警设计成一个腿部残疾的人,一方面可以平衡两人的对峙,一方面还能制造幽默效果。
马丁•斯科塞斯向来被人们称为“电影社会学家”,他对于社会整体状况的把握宏观而透彻,《雨果》尽管不是现实作品,但我们依然可以从镜头中发现他观察社会众生相的独特视角。这部作品既是对电影艺术的致敬,也是对工业革命时代的致敬。大远景和俯视镜头中的巴黎火车站,呈现出一派繁荣、古朴、高雅、迷人的景象,缭绕的水蒸气营造了梦的氛围,穿梭在其中旅客就像油画中的人物。影片在布景、服装、化妆、音响、道具上的精致绝伦,把观众带入了一个遥远的年代,一个我们没有经历也无法经历的年代。如果说梅里埃是他的电影的魔术师,那么马丁•斯科塞斯便是《雨果》的魔术师。
让我们在向电影先驱梅里埃致敬的同时,也向教父马丁•斯科塞斯致敬!
雨果影评3
《雨果》是迄今为止3D效果最强的“电影”,没有之一。
也许,之前大伙已经听卡神夸赞过本片为“我所见过的最好的3D摄影”。没看电影的时候,俺还以为这是好莱坞圈内惯例的互相吹捧——因为之前就听卡神赞过贝大爷的《变形金刚3》,结果,哼哼——不过,等俺也看过此片并小小地迷恋了一番之后,俺得承认,卡神至少这回说的不是客套话。
那么,《雨果》对比之前的3D电影们究竟有何神奇之处呢?
观众首先能明显感觉到的,是画面呈现空间的连贯与圆润——是的,俺必须用“圆润”这种带着绮念的词,才能表达对本片3D再现的爱慕。俺过去看3D电影——不论是真人还是动画,也不论是原生3D还是后期转制——总觉得“层次感”太强。这种影像分层的感觉对于3D影像而言不是个好事,因为它给你呈现的,其实不是一个完整的空间,而只是不同 影像层在纵向空间上排列而已,层与层之间的过渡很不自然。
《雨果》的纵深空间感觉,和大伙寻常视觉体验没有任何差别,从你眼前到最远处的物体,连接它们的是线条而非线段。片中有个车站巡视员俯身的特写镜头,俺觉得没有比那个更适合证明本片立体效果的“圆润”感觉了……俺当时就忍不住伸手摸了下近在眼前的Borat的胡子。^_^基本上所有3D电影中都有这样“推”到你面前的特写镜头,但惟独《雨果》这个,是俺见过的整个头部效果没有任何拉伸变形,从鼻子到后脑勺的轮廓都符合观众脑海中近距离凝视对方的真实体验。
过去的3D电影,过得了“层次分离”这关,也很难保持在时间上保持持续的立体感。即使是开创3D热潮的《阿凡达》,部分场景也很平面——戴不戴3D眼镜差别不大,而《雨果》却能神奇地始终保持足够的纵深感和包围感。这一点充分证明,拍3D电影不是只要换个3D摄影机就行的“工匠活”,而是一份需要独到眼光与理念的“艺术活”。准备涉足3D领域的导演以及想要把玩3D摄影的爱好者们,都应该仔细观摩此片,看老马丁是如何玩转3D空间表现的。
按照俺之前的设想,好的3D应当给观众提供一个恒定的视觉盒子——大约一半在银幕后面,一半在银幕前面;呈现在这个六面体之内的视觉效果,都应该符合正常人在现实中的立体体验。事实证明,俺的这种设想,只是不学无术的二逼青年之瞎想而已。老马丁用《雨果》证明:和传统2D电影的摄影技巧一样,玩3D也是有很多小花招的;而且,由于3D Rig的灵活运用是可以叠加在传统拍摄技巧之上的,这等于是大大拓展了电影的空间表现方式。
比如说,最简单的,在配合传统技巧中采用不同焦深与景深的组合外,还可调节3D Rig上两个镜头的间距,来达到不同的纵深效果。也就是说,如果依照以一个盒子来比拟立体体验的话,《雨果》中盒子的纵深是可变化的,确切的说,是根据场景和角色心理来控制立体空间给人的提示。更为有趣的,是《雨果》中有大量的运动镜头,不管是大卫芬奇有段时间最爱用的电脑合成长镜头——如那个神奇的开场,还是斯坦尼康的跟拍镜头,仔细观察的话,都会发现3D纵深感在这同一镜头中的细微变化。这当中不仅有摄影师与镜头操作师的功劳,还有单独的3D Rig Operator(负责随时调节立体摄像头间距)、以及Cameron Pace Group(就是卡神和他的3D摄影机发明伙伴合组的3D技术公司)现场提供的强大技术支援,当然,控制影片最后呈现3D效果的,还是老马丁本人。
需要说明的是,《雨果》的3D效果,并非炫耀式的。所以,不必期待有东西直飞眼球那样的效果。让俺兴趣盎然的是,本片的3D效果给人的感觉不是“show给你看”,而是“带你走入电影空间”——这话听着很烂俗,因为任何电影都本应如此;但是,看过《雨果》之后,俺是第一次有如此强烈的“融入”的感觉。那么,既没有3D上的噱头效果,又无《阿凡达》似的奇观画面,《雨果》是如何在视觉上做到“引人入胜”的呢?这还得靠马丁老爷子的非凡功力。
自从获了奥斯卡奖之后,老马丁活脱脱变成了无所羁绊的老顽童,之前那种忍辱负重、过分追求认可的“疲劳”感消失无踪,代之以一种真正笑傲江湖、睥睨天下的大度与从容。你会感觉老马丁以前是卯着劲拍获奖电影,现在则是“以气御剑”着逗自己开心。这种圆满一点也不嚣张,反而显得有些俏皮。预感即将在北美上映的《丁丁历险记》也会是这种效果,老马丁和斯皮尔伯格目前都处在这种境界上。俏皮不等于乱搞,事实上,由于像老马丁这样的伙计浸淫电影这么多年,电影技巧与视觉语言已经融进他们的血液,所以他本人玩得越开心,影迷们也应当看得更开心——至少理论上该如此。
体现在3D表现上,老马丁的“玩性”,除了表现在上面说过的看似不动声色、实际大玩特玩各种高难度组合技巧之外,还有些特别出格、却又意外契合这部电影题材与内容的做法。比如说,真人电影中为了保护空间的真实感,一般不会在同一场景中改变局部画面的景深位置,那样会造成该场景空间的分离与扭曲。可在《雨果》中有一个放映梅里爱的《月球旅行记》的场景,那本来该是呈现在影片空间中比较靠后的平面银幕上的月球图象,却脱离了它该属于的空间位置——在当时画面其他元素保持相对空间位置不动的情况下——向观众的眼前慢慢靠近。这完全不同于2D电影拍摄时靠镜头与机位的运动能达到的效果,看似突兀,其实又非常符合那个场景的真实含义:带领观众飞进梅里爱的奇异世界。
俺不清楚普通观众是否会跟着飞,或者对梅里爱老师有没有认知,但俺知道,在那样的时刻,“迷影”同学们肯定是会“我心飞翔”的。《雨果》表面上是一部火车站版的《雾都孤儿》,适合大众影迷消费,可它骨子里藏着的,是只有“迷影”人才会懂的风骚——至少后半段是需要一定的“迷影”程度才能尽享其妙。
作为社会主义无知青年的一分子,俺很是花了一点时间来搞清楚“迷影”的含义、以及它与“影迷”的区别——之前俺老以为其中一个是别人的笔误。依据俺稀里糊涂的猜测,这两个词可能就是cinephile与moviegoer的区别。从统计学意义上的群体界定来说,cinephile其实也应当算是moviegoer中的一员,不过,他们更执着一些,对电影相关知识,特别是电影理论、历史、技术有着非同寻常的求知欲和掌握度;而moviegoer就是吃饱了饭爱看个电影的同志,对啥子巴赞布列松表现主义动态捕捉经典布光烟火茶水屎壳郎等概不关心也不太挑剔——能让哈尼开心的就是好电影。因此,对于同一部电影——据说——“迷影人”看重的东东不一样,理解的角度有差异,最后能够自慰的程度显然也会别具一格。
可怜俺既不是cinephile又非moviegoer,所以又花了不少时间来研究为啥“迷影人”会在看《雨果》时容易高潮——请别介意俺烂俗的用词,毕竟俺只是一名可怜的pornophile(“迷毛”,也就是“五毛”他大爷)。
据俺所知,”迷影”人一般都是好学的,好学的人有个特点:尊师且好考据。所以,要感动这批哥们,没啥比表现他们公认的一位宗师级人物的跌宕人生以及艺术成就更合适了。梅里爱的“电影”,按今天的标准说是短片更合适些,虽然和当今部分小资文青们奉为圭臬的新浪潮式电影完全不同,但那种电影幼儿期蓬勃的生命力与创造力,具有超越理论与教条的感染力,那种融合了纯粹与激情的作品——按照片中电影史学家René Tabard的说法——就是“那些年,我们一起看的电影”;更重要的,梅里爱老师在他作品中灌注的天才创造力,激发了后辈无数迷影人对于“电影”这个神奇介质的无限热情。别看现在CGI如何发达,梅老师的创造力精神始终是支撑电影人不断革新的动力。
如此一来,迷影人会从影片后半段中喜见无数泪点,据说是幸福的飙泪感觉。老马丁呈现给观众的,不是梅里爱作品的胶片残影,而是实实在在地用3D镜头再现了梅老师经典作品的拍摄过程,观众仿佛光临《月球旅行记》、《日蚀》、《婆罗门与蝴蝶》、《管弦乐队队员》、《仙女国》、《海底两万里》等作品的拍摄现场,和梅老师一起体验各种实验技法带来的新奇感觉。这种体验,对迷影人而已,不啻为一颗向往艺术的内心与电影之魂的一次共鸣风暴。如果大伙能理解《午夜巴黎》中的当代作家陷到一生崇拜的文豪堆里的感觉,你就能理解“迷影”人欣赏《雨果》时的激动。借助片中梅老师的回忆,观众还会首次在3D银幕上看到那些默片“始祖”们:从《火车进站》《工厂大门》《火车大劫案》,到《地狱的铰链》《忍无可忍》《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寻子遇仙记》,再到《四骑士启示录》《罗宾汉》《巴格达大盗》《水姑娘》《风滚草》,有那么一瞬间,俺还看到了格里菲斯的划时代巨作《一个国家的诞生》……这不活生生赤果果的一幕对默片时代的致敬与礼赞么!爱考据的迷影党们怎能不当场尾气侧漏呢?
即使作为对电影毫无兴趣的“迷毛”族,当看到片中的发条机器人(Automaton)居然真的能够“画出”那样一个东东时,俺也不由得湿了,简直比卫慧老师还湿:那真是个奇迹!事实上,电影的诞生——在银幕上呈现出移动的光影——这个过程本身就像个奇迹。俺没看过原著,不过很怀疑书中对于梅里爱与早期电影这一块只是一笔带过,是老马丁自己出于对电影的热爱而放大了这一坨;值得欣赏的是,这种“放大”并没有对影片故事造成喧宾夺主的后果,反而加强了“迷影”观众对于片中人物角色的感情联系。
想深一层的话,老马丁选择在他的第一部3D电影中致敬电影的诞生,个中未免没有“开创新纪元”的意思:梅里爱当年用他非凡的创造力推动了电影技法的发展,斯科西斯这次赋予3D电影前所未有的“艺术感”,何尝不是对电影人以新工具开拓新天地的最大鼓舞呢?无论是技术狂,还是考据控,或者只是纯粹地想从理论上探究3D电影未来的同志,都可以从《雨果》中找到那些能戳中自己G点的东东。可以想象,如果观众纯粹是由“迷影党”组成的话,那影院里high的气氛,估计会和【红音莹+石川铃华+大塚咲+星优乃+宫间葵+櫻井ともか】同时潮吹差不多……
不过,观众中有“迷影”情结的毕竟是少数。尽管《雨果》的故事抛开影史影人掌故的部分也能自圆其说,但对普通观众来说缺乏足够卖点。因为如果对平实中暗藏玄机的空间体验及其背后的技术掌控不感冒、同时对围绕梅里爱构筑人物感情以及由此激发的电影创造激情不太理解的话,本片对他们而言就只能算是个寻常的melodrama,而且是一个结束得稍微有点草率的melodrama;个别角色转变也显得颇为突兀,比如Borat同学饰演的车站巡视员,这让所谓“最后一分钟解救”显得过于轻巧。如果说影片整体构架是戏仿经典的好莱坞melodrama 的话,那这种瑕疵会变得正好“对口”;但从全片精致娴熟的程度来看,老马丁是在弄一部新时代的精品,所以对于爱吹毛求屁的观众来说,这些为数极少的不尽人意之处还比较碍眼。
从《火车进站》到《雨果》,电影走过了百多年的历史。在诞生初期,每一个观众无不被这个神奇的玩意儿所吸引;梅里爱的“电影魔术”,更是作为早期电影的佼佼者而广受推崇。不过,和任何事物一样,电影也是发展变化的,到如今,无论是类型还是技法乃至各自背后的理论,都五花八门得很难说有一部电影、能让所有的人都像最早期电影观众那样兴致勃勃。老马丁对于3D电影技法的探索,能否意味着“我们一起看电影”时代再次来临?或者反过来说,大家一起喜爱同样形式的电影真有必要么?这些问题显然超出了俺一个“迷毛”的脑力极限,还是让“迷影”人们去头疼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