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在线阅读>观后感>

观鸡毛信有感3篇

乐平分享

  观鸡毛信有感1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鸡毛信吗?鸡毛信是古时候,十分火急需要传递的公文、信件,在上面插上鸡毛。现代是抗日战争时期华北地区军民创造的一种传递紧急情报的特殊邮件,信封上粘有鸡毛,以示十万火急。说到鸡毛信,相信大家一定听过《鸡毛信》这个故事吧,我也对《鸡毛信》这个故事感触很深,今天我就谈谈我的感受和心得体会

  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讲了龙门村的儿童团长海娃,他一边放羊,一边放哨。这天,爸爸把交给了海娃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把一封重要的鸡毛信交给八路军总部的张连长。走之前爸爸一再的嘱咐他说:“千万不能大意,可别把信给弄丢了。”海娃说:“放心吧,我一定会送到的。”说完,海娃就上路了。海娃想,鬼子一定会走大路,那我就走小路。谁知,鬼子也从小路上了山,海娃一面与鬼子周旋,一面急中生智将鸡毛信藏在了一只大绵羊的尾巴下。鬼子发现了海娃,就叫他带路。晚上,鬼子饿了要吃羊肉,海娃想,鬼子吃羊时,鸡毛信就会被发现了吗?不行,得想办法跑出去,于是海娃蹑手蹑脚的跑了出来,路上他冒着生命危险,一次又一次的躲过了鬼子的搜查,终于把信交给了张连长。当时,海娃已经饿昏了,他已经三天没吃东西了。八路军队伍根据海娃提供的鸡毛信上的信息,成功的将鬼子的炮楼端掉了,狠狠打击了鬼子的嚣张气焰。

  海娃他那勇敢机智、临危不惧、勇担责任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了。我知道是无数个像海娃这样勇敢、机智的儿童团员和无数个保家卫国的革命者用他们的不屈和热血,迎来了新中国的大解放。因此,我自豪、我也更加珍惜今天的美好幸福生活。

  建国63周年即将来临,各民族、各单位、学校都积极的以崭新的面貌,以多种类型和艺术形式的文化活动来迎接伟大祖国63岁的生日。我们学校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歌咏比赛,为国庆佳节和党的召开营造热烈的和谐、喜庆氛围。

  与此同时,小日本又借钓鱼岛公然侵犯我国主权,再次暴露了他们欺凌侵略中国的狼子野心。做为一名生长在新时代的学生,我将始终保持坚定的爱国立场,用为中华之崛起、建设富强祖国的目标激励自己,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提高自身能力,将来为建设强大祖国做出积极贡献,让我的祖国母亲傲然屹立世界之林

  观鸡毛信有感2

  前几天,我在电视上看了一部电影——《鸡毛信》。电影主要讲了:“在抗日战争时期,一个叫海娃的小八路每天利用放羊的时间放哨,监视山下的日本鬼子,如果鬼子来了,海娃就推倒旁边的“消息树”,通知村里的人们赶快转移。一天海娃的爸爸交给海娃一项异常艰巨的任务——把鸡毛信亲手交给张连长。”海娃在送信途中不巧遇到日本鬼子,海娃巧妙的将鸡毛信藏在羊的尾巴下,勇敢地与鬼子周旋,成功的把鬼子引到八路军伏击圈里,并趁机向山上爬去,鬼子立即追赶他,海娃的手还中了枪,最终海娃把信交给了张连长。”这部电影表现了海娃机智勇敢、不怕牺牲、热爱祖国的高尚品质。

  电影《鸡毛信》中有几个镜头令我十分愤怒:“日本鬼子强迫海娃带他们去龙门村,一路上到了村庄他们就实行“三光”行动——烧光、枪光、杀光”。看到这里我感到那些日本鬼子真可恶,竟然欺负旧中国人民。但是,现在我们已经由昔日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发展到今天繁荣昌盛的新中国,并已经崛起在世界东方,使我想到了我们应该珍惜自己眼前的条件,只有更加努力学习,掌握科学知识,将来才能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鸡毛信》里有一个情节使我极其敬佩海娃的机智:海娃走到一个小山沟里,没想到迎面碰到日本鬼子,他急得直冒冷汗。海娃突然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连忙从自己的衣服上扯下一块布条把信绑在一头肥羊的大尾巴里,瞒过了鬼子的队长。”这个情节表现出海娃临危不难、沉着冷静、机智敏捷的精神。我们应该学习海娃这种处理事情的方法,在我们遇到困难、麻烦或突发事情的时候,要临危不难、沉着冷静,用最短的时间想出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电影《鸡毛信》中有一个精彩的镜头使我永远记在脑海深处:“日本鬼子强迫海娃带路到龙门村,海娃把鬼子引进八路军和民兵的监视哨,等鬼子走到埋地雷的地方,民兵就拉响地雷,把鬼子炸的七零八落。海娃故意说大路上还有地雷,不肯走大路,把鬼子带上一条小山路,由于鬼子的马不能上山,海娃乘机拼命往山上爬,鬼子急了,开枪打中了海娃的手,海娃忍着疼痛,终于找到了张连长”。看到这个镜头时,我深深地被海娃这种机智勇敢、不怕牺牲地完成任务的精神所震撼了。

  看完这部影片,我深深地被海娃的机智、勇敢的精神感动了,他不怕危险,勇敢地完成了党交给他的任务。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生活,回顾以前革命烈士的事迹,领会他们的精神,再接再厉,为我们明天的生活增添一份色彩,一份乐趣。

  观鸡毛信有感3

  在星期五的下午,我们全班同学一起观看了经典红色电影——《鸡毛信》。 你和我这些向海娃一样大的孩子呢?生长在不仅幸福、和谐,而且物质条件极其优越的时代。是一个个“养尊处优”的独生子女。不要说站岗放哨了,就连看东西都看不住。送信就不用我说了吧,送个鸡蛋都得做半天的思想工作。

  海娃的生活条件是很苦的,那时候别说电视,MP3……连收音机也没有几个,我们简直想象不出来。孩子们个个都是“武功高手”(至少在我们看来是),上树、潜泳(没有眼镜)、爬断崖……样样在行,而且他们还参加到保卫家园的战斗中来,像“王二小、雨来、嘎子……”在那个时期,正是因为有了许许多多的向海娃这样的孩子,由于他们是小孩的优势代替了许多大人们,他们不仅仅担任了放哨者,还担任了邮递员……

  正是因为有了像他们这么多少年,正是因为他们和大人们的共同奋斗,才有了最终的胜利。 而我们呢?我们在这个家庭里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我们每有要求,大多数家长就“不惜一切代价”达成,为数不多能坚守下来的家长到最后也在孩子们凌厉的攻势下“无条件投降”。 海娃,他的机灵、勇敢,以及一些可贵的品质,

  在电影中表现得简直是淋漓尽致: 鬼子来了!信号树倒了!站岗的海娃赶紧领着他的羊往回跑,他虽然紧张,但却丝毫都不慌乱。他顺着小道往回跑,还时时注意着他的羊。我们可以想象,那可是正紧张的时候啊!鬼子已经距离村子不远了,要是现在的“少爷”们,唉,估计早就抱头鼠窜了,还管什么羊?保命要紧!

  说罢,丢下红缨枪,以非人类的速度,拔腿就跑。 海娃藏着“鸡毛信”偷跑了出来,在经过一处断崖时,一个站岗的鬼子兵向他挥动旗帜信号,海娃急中生智,拿下衣服,也照着鬼子挥,居然对了!试想一下,如果是我们,在这个如果信号错了就面临着死的危险的时候,我们会不会一下子就蒙住了呢?会不会就不知所措了呢?

  海娃的冷静处事,遇事不慌,我们恰恰缺乏。一出现了差错,一到我们没有准备的时候,我们通常会手足无措,从而酿成大祸。 过了悬崖,当他快要到达的时候,他发现,信,丢了。他马上返回寻找,刚刚找到,伪军上来了,经过了一番盘问,小海娃被带了回去。在这里,当海娃被伪军找到了时候,换做是我们,那可就是一场大灾。“大脑短路、两腿发抖……”我们会不会出现?我们会不会无话可说;会不会把信交出来;会不会因为自己而出卖了组织?

  但是,我相信,叛徒我们多是不会做的!海娃的机智在这里彻彻底底的体现出来,我们也要学习海娃的这种临危不惧。 海娃在经过了几次失败后依然没有轻言放弃,最终,他终于把鸡毛信送到了连长的手里。 想想我们自己,我们具备这种品质吗?

  我也要反思,说来惭愧,我,也有这个坏习惯——轻易放弃: 有一次,刚刚开学,科技小制作的袋子也发了下来,我刚刚盯到说明书上,就被一个制作吸引了:空气动力小车。我决定做这个制作。我拿出附带的卡纸,剪了起来,只见“刀光剑影”之间,剪到了虚线的里面,纸破损了。怎么办!怎么办!我心里一直在问自己。拿着剪刀和纸的手在一直出汗。唉,没办法,错就错了吧!继续做下去,一切似乎很顺利,可到了向吸管上套气球的时候,我怎么也套不上,我就“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举起了这个小制作……转念一想,不想做就不做了,我就“怒从心头不起,恶向胆边不生,饶制作一死”,扔下它,出了房间。 现在想来,真是不应该:不应该遇到了几个小小的失误,就放弃;不因该只有几个困难就放弃;不应该因为没有耐心而放弃。

  海娃,《鸡毛信》,教会了我坚持;教会了我冷静;教会了我……我们不仅仅要学好这些精神,海娃,用战斗、鲜血报答了祖国;在今天我们更应该努力学习,用知识、用汗水来报答我们的祖国!

    404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