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在线阅读>观后感>

舞剧莲花观后感3篇

乐平分享

  舞剧莲花观后感1

  舞剧《莲花》,将“莲花”这一诗化的主题意象,借由现代中国舞的表现形式,予以充分的诠释和升华。在巧妙的时空设定之下,佛陀和莲花这两种具体形象相互幻化,来折射人性之中最本真的善意和美好。剧中的情节设定连贯顺畅,但艺术情绪却跌宕起伏,不乏亮点,摄人心魄。在用肢体语言,展现宗教文化清净、慈悲、超脱的特性的同时,嵌套着幽默诙谐,夹杂着残酷冷漠,而最终又统一归回形而上的思考之中,定位精准,立意深刻。

  莲花的自然属性,经常用来与佛教的教义相类比,予以美化。佛与莲花的共性,也成为舞剧的切入点。本剧所使用的“莲花”题材,有别于传统的中国舞对花本身姿态形象的诠释,而是潜入其中,挖掘“莲花”背后更高深的文化内涵。在佛教文化之中,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洁净脱俗、叶花实并存的稳固周全,都与佛教的意旨相契合。临近莲花,也如同临近宗教一样,都能使人深觉平静与喜乐。本舞剧思路开阔,着力将于将这种高尚、超越的情感境界,借由舞蹈这种感染力极强的艺术表现形式,传递给观众朋友,带来平和、通透的心灵体验。

  舞剧莲花观后感2

  舞剧讲述敦煌彩塑师“乐僔”,感知“莲花”真善之美好,创作出一尊莲花泥塑的故事。编者赵小刚借鉴大量敦煌壁画及彩塑中精美的肢体语汇描绘出“乐僔”在探索自我生命原点的旅行中,背负着泥塑不畏风雨秋暑,走过万水长路的感人过程,赞颂了人类对于真爱真善之本源的执著追求及美好夙愿。

  舞剧通过故事线依次呈现:泥沙环绕的月牙泉舞,眼睛与手表演的蓝莲花舞(借鉴北魏与西魏时期壁画伎乐菩萨手姿手位) ,诙谐顿挫的石莲舞(借鉴初唐莲花童子壁画),安静委婉的锦鲤舞,手足缠绕的并蒂莲舞(借鉴敦煌465窟密宗壁画造型),如意自在的金刚罗汉莲舞(借鉴榆林窟西夏金刚彩塑),刚柔相济的红莲舞(借鉴西魏飞天羽人壁画造型),西去经途的白莲舞(借鉴大唐西域记玄奘原型),最后一段取材敦煌220窟歌舞伎乐的七宝莲池舞,将美好与祝福通过柔和的肢体节奏并伴随国乐二胡的悠扬曲调,缓缓带给感悟莲花之美好的观众。

  剧终 “乐僔”将泥塑放入敦煌石窟的时候,却不得不与陪伴自己生命旅程的莲花泥塑挥手道别,编者又以现代人的视觉感知,侧身于艺术工作者的角度诠释出“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关系。

  舞剧莲花观后感3

  保利剧院将在9月6日和7日上演全新编排的中国舞剧《莲花》,这也是继这部戏此前在上海举行的成功首演之后首度在京城观众面前展现。

  舞剧由编导赵小刚编排,这位在敦煌舞蹈中沉浸二十余年的编导也在这部舞剧中倾注了自己全部的心血,他在介绍这部舞剧时说:“我十一岁开始学习敦煌舞蹈,二十几年来似乎从没真正离开过。也曾感受到现代舞蹈的视觉冲击,试图脱离敦煌的限制,却原来先祖留下的遗产已经化作一根筋骨长在了我的躯体深处。”

  舞剧《莲花》的灵感来源是乐僔在敦煌开凿莫高窟第一个洞窟的历史传说以及在中国文化里广泛存在的“莲花”这一意象。据赵小刚先生介绍,舞剧《莲花》摒弃了传统中国舞中常见的形态,而是全部来自敦煌壁画中可考证的真实形态。在感情方面,编者特意选择了乐僔这一形象,并把他意象为一个彩塑师,而乐僔与莲花泥塑之间如父女般的亲情也象征了如今愈发被重视的家庭价值。乐僔不仅是剧中主角,也是编舞者作为艺术工作者的自比,而莲花泥塑的游历则象征着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最后又回到生活的全过程。

  舞剧中为了表现“莲花”在中国文化中千变万化的表现形式而设计了许多段舞蹈,其中包括了展现柔软温婉一面的“蓝莲花舞”,展现莲花最纯洁特质的“并蒂莲双人舞”,描绘金刚罗汉眉目冷峻的“金刚莲五人舞”以及让万物归于始终的“七宝莲花群舞”。

    365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