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纪录片信仰观后感范文
《信仰》的播出使我们重温红色经典,从不同历史时期共产党人为信仰奋斗的光辉事迹中体会先烈们视死如归、前赴后继的英雄情怀,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带来的信仰观后感,仅供参考。
历史纪录片信仰观后感篇1
曾经,在念大学的时候,"信仰"对我而言是很空、很大,虚无缥缈,是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我从未认真考虑过自己的信仰是什么?自己应该追求怎样的信仰?但当我踏上区妇联的工作岗位,成为一名年轻的共产党员,我开始有了一种信仰,那种信仰激励我全身心的投入工作。特别是近日,在支部的组织下观看了<信仰>纪录片,更是感触颇多,一个人只有树立了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才有明确的奋斗方向,才能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
正如纪录片里所说:"中国共产党人信仰的理论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人信仰的社会形态,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今天,我们叫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它的未来,是共产主义。"事实表明,共产主义信仰在万众一心的集体进取中迸发了超常力量,催生了一系列的苦难辉煌;从建党伟业到建国大业,从独立自主到自力更生,从拨乱反正到改革开放,从初级阶段到小康社会,从中国特色到和谐社会,从三个代表到科学发展,信仰的力量引领一个古老的民族持续实现复兴的梦想。
坚定信仰,需要勇气。晋朝刘琨讲过:"胆识坚定,临难无苟免之意"。在前行道路上,面对困难挫折风险,都能做到坚定不移坚韧不拔坚持不懈,是需要有点勇气的。只有"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离开了勇气,也就离开了坚定,失去了信仰。对照自己,更需不断锤炼这种可贵的品格,努力做到在任何情况下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风雨不动安如山"。
坚定信仰,需要实践。坚定的信仰需要在实践中锤炼,更需要用实践进行检验,不断增强坚定信仰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别人眼中,我是典型的“三门”干部,从“家门”到“校门”再到“机关门”,掌握的只是书本知识,缺少工作阅历、实践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此,我在工作中,抓住每一个学习、实践的机会。向基层妇女干部学习,学习如何把党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如何做好妇女工作,如何处理好复杂问题;向实践学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把本职工作和基层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紧密结合起来,注重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把基层实践中好的做法和经验,进行及时的总结;向妇女群众学习,耐心倾听她们的意见与建议,集思广益,更好地落实到每一项工作中。
我坚信自己将一如既往地保持蓬勃朝气、高昂的工作激情、充足的干劲,为信仰的旗帜增添新的光彩。
历史纪录片信仰观后感篇2
传说中国人是缺乏信仰的。那么什么是信仰?从字面上理解,信即信奉,仰即崇尚。某种意识让人信了,还会奉若神明,且怀崇敬之心,尊崇有加。
自古以来,除了百家争鸣,诸子立说的春秋时期,我们大都被独大的儒家思想所深埋。儒家讲求入世,求功夺权,一时间“在其位谋其政”真正的意味便是在其位才可有所作为。因此几千年的封建帝国莫不以争战权力为王。但朝代更迭,帝王变幻,权力从左手转至右手,没有哪个朝代真正让百姓跟从,让人民信服。当共产主义的星星之火燃成燎原之势,我们才发现,其实中国并不缺乏信仰,中国式的信仰让整个世界都叹为观止,自愧拂如。
当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一系列国人救国救亡的步伐一一被阻隔,俄国的十月革命送来的一本中国人的信仰之源——<共产党宣言>为中国革命点亮了希望之灯。这本书最杰出的诵读者当为孙中山、毛泽东和邓小平。正是这三位共产主义先锋开创了不同的历史伟绩,将黑暗的中国一步步推向光明。
<共产党宣言>中讲到: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正因为如此,人民才看到了斗争的意义所在。孙中山讲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提出了客观历史下的三大斗争任务;毛泽东为张思德题写“为人民服务”,又把中国革命真正的意义写得更实。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我们追寻的目标再一次推进。这三者全部都是以<共产党宣言>为理论基础,提出了为普通百姓,为人民,为大多数人谋福利的宗旨。这便是中国共产党被跟随的最大理由,为自己谋幸福,争自由,为中国创未来。
我们的信仰何其单纯又何其伟大。
电视片<信仰>用不争的事实,用一幕幕珍贵的画面再现着历史,呈现着现实,启迪着未来。让久已不闻qiāng炮声,血腥味的我们,又回到那个为信仰敢舍身的年代。
烈士的鲜血让世人警醒。那还未曾远去的身影,可否让今天的我们汗颜?
也曾为一己私利放弃原则,也曾在你好我好大家好中浑浑噩噩。或者丧失了斗志,辗转在夜莺与玫瑰之间,把人民的请陈扔在了一边。或者放松了自检,骄纵了体格,无视方圆规则,愚蠢地自恋。
信仰被踩在脚下。我们可曾为自己是个共产党人而羞赧。可曾为那刘胡兰一句“怕死不是共产党”而震撼;为人民做些事就邀功请赏,而忘记了张思德屡立战功,却仍乐意从一个小兵做起,最终为救同志牺牲在窑洞里,无怨无悔。
当信仰被高高举起,人的头颅昂扬向上,我们的躯体挺拔健壮,我们敢于为了人民去付出鲜血与生命,人民把我们高高举起。
当信仰蒙上灰烬,人便如行尸走肉,无视人民的苦痛,把百姓的生死放在一边,人民便狠狠地把他抛弃。
谁乐意当没有信仰之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获得人民的信任,正是因为她信仰“为人民服务”的真理,且前仆后继,舍生忘死地去捍卫真理。被小米加步qiāng打败的张学良总结得好:前仆后继。没有对信仰绝对的忠诚,何谈前仆后继?<信仰>中讲得真切,在人类的发展史上,在世界各国的政党发展史上,中国人对信仰付出的代价之惨烈绝无仅有。中国人在追随信仰的道路上,创造的奇迹绝无仅有。
“绝无仅有”四个字如今看来简简单单,然而回望历史却不忍细述。选择信仰很难,坚守信仰更难!
今天让我们重拾信仰的话题,并不是我们缺乏信仰,只是我们的信仰放在蜜罐中,已有变成纸面的文字,思想上的空中楼阁之危。这且不是危言耸听,烈士的血迹未干,我们切不能忘记了肩头责任。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我们可依靠 的强大后盾。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共产党人终身的信仰。共产党人的胜利是信仰的胜利。如果我们丢弃了信仰,那么未来将暗淡一片。如鱼儿离了水,是蛟龙也困在异域。请让我们记住,我们要坚守,要获取的是什么,是人民的安危,是百姓的福祉。每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为人民服务的信仰是强大的,她可以把不同的生命力量凝聚在一起,让共产主义的光辉洒播在每一个人身上,唤起我们奋进的斗志。
其实选择信仰不难,但为信仰坚守太难。战争年代的鲜血与生命是惨烈,但和平年代的坚守更加错综复杂,与战争年代非黑即白相比,我们面临的诱惑与选择更多,考验更苛刻。我想这也是<信仰>播出的一个原因吧。时刻督促自己,保持警惕,坚定信念,在当今更加需要。
马·普顿尔说过:人活着就要用生命去解释自己的信仰。共产党人一旦认定了自己的信仰,就要坚定地去践行。我想,只要我们付出了,人民和历史一定会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吧。
感谢<信仰>的播出,愿她如一剂良药,把当今中国的微恙早日治愈。
历史纪录片信仰观后感篇3
生活于物质丰沛的年代,在每天的奔波忙碌中不知道为什么而活着,于是,信仰对于许多人来说成为了一种触及不到的东西。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用不争的事实,用一幕幕珍贵的历史画面告诉我们,是什么造就了我们的党?是什么支撑着我们的党走过了这风风雨雨的91年?为什么在各个时期会涌现出一批批优秀的共产党员?答案就是信仰。
人有了信仰,就是有了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人信仰的理论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人信仰的社会形态,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今天,我们叫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他的未来,是共产主义!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三个大的历史时期,将近一个世纪过去了,曾经令人心潮澎湃的信仰故事是不是已经变得平淡?曾经光芒闪耀的信仰真谛,将怎样成为我们矢志不移坚守的精神家园?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对信仰的丰富和完善,对信仰的忠诚和实践始终是共产党人如磐的根,不变的魂。中国共产党被跟随的最大理由是为普通百姓,为人民,为大多数人谋福利的宗旨。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获得人民的信任,正是因为她信仰“为人民服务”的真理,且前仆后继,舍生忘死地去捍卫真理。然而在坚守信仰的路上,有人在鲜血和死亡面前胆怯,在金钱或功名面前迷失,不是所有的共产党人都能坚守信仰。中国共产党建党之初,曾经有13位代表参加党的一大,然而其中的三个人陈公博、周佛海、张国焘最终没有经受住考验,都先后背叛了自己的信仰。选择信仰很艰难,坚守信仰更难。在和平年代,我们不需要像战争年代的先烈们一样所面对生死抉择的考验,只需时时拷问自己,是否曾为一己私利放弃原则?是否已在声色犬马中浑浑噩噩?人们不禁要问:这些共产党人还有信仰吗?还值得人民群众托付和信任吗?今天让我们重拾信仰的话题,正是因为我们的信仰放在蜜罐中,已有变成纸面的文字,思想上的空中楼阁。别把信仰踩在脚下。在最危险的情形下,信仰支撑着我们活下来;在最严重的困难面前,信仰帮助我们艰难渡过。共产党人只有时刻保持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本色,坚定理想和信仰,才能不被历史的洪流淹没,共产主义才能成为一杆不倒的旗帜。
《信仰》的播出使我们重温红色经典,从不同历史时期共产党人为信仰奋斗的光辉事迹中体会先烈们视死如归、前赴后继的英雄情怀,从而坚定了我们共产主义信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我们最终实现共产主义最高目标而不懈奋斗!
历史纪录片信仰观后感范文相关文章:
5.纪录片信仰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