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在线阅读>观后感>

邓小平观后感800字

毓灿分享

  看完影片,我再一次深深地被小平同志的伟大人格和魅力所感动着。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邓小平观后感,欢迎大家阅读。

  邓小平观后感篇1

  阴暗的房间里,模糊地辨认出在房间一角,是一个冥思者的身影。他手中的香烟冒着微弱的红光,这一点光在四周的黑暗中显得如此明亮,仿佛深蓝夜幕里一星,形单影只,却格外耀眼。烟圈在空中不停的弯曲上升。房间是如此宁静,以至于只听见沉思着平稳而有力的呼吸声,而此时,他的目光如疾驰而过的闪电,破开了深邃的夜空,洞穿了整个黑暗~~~

  这是影片开场不久的一幕,这位在黑暗中苦苦思索的人就是世纪伟人——邓小平。这样的沉思的画面在整部纪录片中多次出现,无形中让我们体会到了一名政治家在国事家事天下是面前所表现出的巨大思想魅力。

  邓小平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公认的卓越领导人。他思想解放、实事求是,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他热爱人民,联系群众,总是把群众拥护不拥护、群众赞扬不赞扬、群众高兴不高兴、群众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方针政策和作出判断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邓小平同志崇尚实干、英勇果敢,在关键时刻表现出了非凡的胆略和勇气,在决定恢复高考、收回香港主权、军队正规化建设等方面都表现出了一个卓越领导人的大智大勇。东方风来满眼春,1992年的南巡讲话,从理论上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中国人民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从而揭开了中国改革开放新的辉煌一页。

  邓小平同志目光远大、襟怀宽广,深刻把握时代特征和国际大势,站在全局的高度审视中国和世界的问题,思考、制定中国的发展战略。

  邓小平同志无私无畏、光明磊落。他一生“三起三落”,被错误的打倒和蒙受冤屈时,从不怨天尤人,总是不屈不挠,表现了他无私无畏的品德、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海纳百川的胸怀。

  在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今天,我们在重温邓小平同志光辉灿烂、波澜壮阔的一生之后,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事,都要向邓小平同志学习,特别是他崇高的品德风范,执着的人生追求,在逆境中的生活态度,更是我们所有共产党员的楷模。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邓小平理论的精髓,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提高自身素质和执企能力、执企水平,把自己分管的各项工作做细做实,强化管理执行,积极主动服务,为公司各项业务持续、稳健发展和中国联通发展模式根本转型、迅速增强核心竞争力,不断做出新的业绩。

  看完影片,我再一次深深地被小平同志的伟大人格和魅力所感动着。我思索着:为什么小平同志每每能在危急时刻挽救党、挽救国家呢?为什么小平同志总能在国家生死存亡的时刻作出正确的抉择呢?我想,这除了小平同志是一位真正的马列主义者、能坚持用实事求是的辨证观点看待问题之外,与他心里时时刻刻装着人民、千方百计为人民的利益着想是分不开的。记得影片里有一个特写:小平同志在听说安徽省凤阳县的农民实施“大包干”解决了吃饭问题、但却遭到某些人的阻挠时,他沉默地摸出了一支香烟,用颤抖的手点着了火柴,但却迟迟没有把香烟燃上……他沉痛地说:“我们搞共产主义是为了让人民富裕,现在有些人却说是走资本主义路线,这不是怪得很吗?!”霍地,他把手一挥,坚决地说:“大包干这条路我们一定要走!”小平同志对当时中国的贫穷落实是十分焦心的,他恨不得让全国人民都能立即过上幸福富裕的生活,无怪乎当他听说“大包干”能够创造生产力、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时,他要冲破重重阻力使“大包干”在全国范围内得以推行,终于使广大农民逐步摆脱了贫困。

  小平同志这种急人民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的精神,正是共产党人优秀品质的集中体现。无论是在革命战争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象小平同志这样人民利益至上的优秀领导人还很多很多。焦裕禄、孔繁森、李润五、谷文昌……这些党的优秀儿女以无比的勇敢和智慧、崇高的觉悟、无私的奉献、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严明的组织纪律性,把我们的祖国从“一穷二白”建设成昂首屹立于世界东方的腾空巨龙。他们点燃了我们的信念,也鼓舞了我们的士气,让我们有了学习的榜样。我感到,作为年轻的一代,我们是多么的幸福——沐浴在党无处不在的温暖和光明之中,侧耳谛听着党的淙淙教诲,任由诗情如旭日喷薄。“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小平同志,您还活在我们的心里。我们一定牢记您的教诲,秉承您的遗志,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贡献出自己的青春!

  邓小平观后感篇2

  他是一名伟人,去超出通常意义上的伟人;他是一个革命家,却同时拥有政治家的沉稳与睿智;他是一位国家领导人,却有着与他名字一样的亲和力——他就是邓小平。

  从前我对邓小平先生的了解仅局限于课本上的那几句话:“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核心,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之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创立了邓小平理论,确立了实事求是的解放思想的路线,拨乱反正,结束“”,恢复高考……”这是历史给予他的评价。但他对自己的评价却只有一句,这句话全然没有提到他的头衔、他的官职、他的事迹、他的生平,只是淡淡的一句:“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在没有观看这部以邓小平为主人公的红色影片之前,我是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这淡淡的一句话所包含的深刻含义和深厚情感。

  他曾经说过:党的宗旨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应该以人民的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准则。作为国家领导人,作为一个党员,作为一个人,他确实都以身作则做到了这些:他进行的一系列改革,他采取的一系列措施都是从为人民服务这个准则出发的:他改革经济体制,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它确立的解放思想的路线使得被束缚几千年的中国人民得到了真正的解放;他完善党内、国家的民主法治制度,人民的人权、民主权和政治权才能得到有效的保证。

  他是个敢于创新的为人民服务者。他提出的“一国两制”构想和建立市场经济创想不仅在中国,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绝妙想法。

  假如这个世界上不曾存在邓小平,不知还会有多少的知青会被困在乡下,那一间间的高考教室又将要继续被尘封多久?毛泽东曾评价邓小平是个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的人,我想这一个个鲜活的事例就是最好的证明了吧?

  他是个亲和的为人民服务者。他的原名本不是邓小平,而叫做邓先圣和邓希贤,但是他却改掉了自己充满文气的名字而改为了“小平”。这是一个平民化的名字:小康社会,安康和平。他最初改名为“小平”是因为地下工作的需要,但当共产党已不再是共匪后、当共产党已经成为执政党后、当他成为国家的领导人后,他仍然没有改掉这个平民化的名字,我想,这大概也算是邓小平情系人民的一个最深情也最直接却又最容易被忽略的一个例证吧。正是因为他是全心全意为人民着想,他才会具有其他领导人所不具备的亲和力,才会有1984年国庆阅兵仪式上那个著名的“小平您好”的横幅吧。

  邓小平观后感篇3

  二月二十一日,在公司组织的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观看了电视片《邓小平》。通过这次活动,我本人受到了很大的教育,体会深刻。

  邓小平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公认的卓越领导人。他思想解放、实事求是,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他热爱人民,联系群众,总是把群众拥护不拥护、群众赞扬不赞扬、群众高兴不高兴、群众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方针政策和作出判断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邓小平同志崇尚实干、英勇果敢,在关键时刻表现出了非凡的胆略和勇气,在决定恢复高考、收回香港主权、军队正规化建设等方面都表现出了一个卓越领导人的大智大勇。东方风来满眼春,1992年的南巡讲话,从理论上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中国人民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从而揭开了中国改革开放新的辉煌一页。

  邓小平同志目光远大、襟怀宽广,深刻把握时代特征和国际大势,站在全局的高度审视中国和世界的问题,思考、制定中国的发展战略。邓小平同志无私无畏、光明磊落。他一生“三起三落”,被错误的打倒和蒙受冤屈时,从不怨天尤人,总是不屈不挠,表现了他无私无畏的品德、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海纳百川的胸怀。

  在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今天,我们在重温邓小平同志光辉灿烂、波澜壮阔的一生之后,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事,都要向邓小平同志学习,特别是他崇高的品德风范,执着的人生追求,在逆境中的生活态度,更是我们所有共产党员的楷模。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邓小平理论的精髓,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提高自身素质和执企能力、执企水平,把自己分管的各项工作做细做实,强化管理执行,积极主动服务,为公司各项业务持续、稳健发展和中国联通发展模式根本转型、迅速增强核心竞争力,不断做出新的业绩。

    1927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