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在线阅读>观后感>

2016G20峰会文艺演出感想(2)

小兰分享

  2016年G20杭州峰会文艺演出观后感篇4:

  4日晚,G20杭州峰会文艺演出“最忆是杭州”上演。整场晚会共九首曲目,从梁祝到天鹅湖,从采茶舞曲到欢乐颂,从越剧到芭蕾...美轮美奂,惊艳世界!网友:简直是视听盛宴!真的无比骄傲!感谢张导!一起来看现场录像↓↓看杭州如何惊艳世界!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G20#杭州峰会文艺演出将杭州的美展现的淋漓尽致!戳今晚“最忆是杭州”的歌单>来感受诗情画意的杭州是如何惊艳世界的!

  最忆是杭州简直美哭了巴西看着点就光拼跳舞你都拼不过你爸爸开个演唱会你都不及格

  感觉这次晚会真心很有创意呀!

  2016年G20杭州峰会文艺演出观后感篇5:

  中外名曲荟萃,传递人类共同情感

  这次的演出时间不长,只有五十几分钟,但要求很高,按照张艺谋的话就是,“只能成功不能失败”,最终,在一年多的努力下,呈现了一个“可以叫实景演出的交响音乐会,一个全部在水面上的实景演出”。

  “选用交响音乐,首先它是典雅的,它是高级的。另外,它是世界语言,这个很重要。”张艺谋说,他觉得G20杭州峰会就是“世界语言”,是世界共融发展的一个会议。

  在这样的原则下,比如《天鹅湖》《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等都是这样脍炙人口的“世界语言”,“世界名曲和中国名曲,这个名曲所传递的情感元素和情感力量,我觉得是人类共通的,这个是最重要的。”张艺谋说。

  全息影像和真人结合,造就水上《天鹅湖》

  这次演出地点在岳庙对面,就是《印象西湖》原来的演出场地。《印象西湖》是张艺谋团队“印象系列”之一,现在成为杭州文化的一个标志。张艺谋并不满足过往的创作,“大概保留了《印象西湖》最后的一个机械装置和一个撩水的动作,其他的全都是新的节目。”

  这次G20杭州峰会文艺演出也有高科技的“加持”,张艺谋透露说,这一次在场地上应用了一种全息的处理,展现影像和人的关系,一种互动关系。“其实这样的处理方式和装置,在室内表演中,最近几年中还流行;但是用在室外,用在水面上,用在一个完全自然环境中,基本上还没有过,所以我们也做了这样的尝试。”张艺谋说,这次演出难度堪比奥运会开幕式。

  张艺谋说,在《天鹅湖》看到全息影像和真人表演的“天人合一”,“在西湖上跳天鹅湖还是很有特点的,我们就开玩笑说这也许是《天鹅湖》这个剧目创建以来第一次在湖上跳。”

  水下三厘米起舞,考验演员功力

  在一个自然的水面完成一台交响音乐会,没有任何可以借鉴的经验。

  音响总监金少刚说,比如琴弦,可能刚刚调好音,弹上两曲后,音调就不对了,又得重新调整。

  同样遇到困难的是刘福洋,这位年轻的舞团团长第一次被自己最熟悉的舞步难倒——他和搭档骆文博要在水面三厘米以下完成舞蹈“梁祝”。“在水中跳舞会面临阻力,服装也会被打湿,这对舞蹈演员的掌控能力提出了考验。”

  妆面发型如何做到防汗防水则是造型师易茗需要解决的难题。“考虑到江南韵味、中国气韵,演员从眉形到唇色都要像水墨画一样清新雅致。”为了确保演员演出时呈现最佳状态,易茗在反复试验中挑出在高温、涉水环境下合格的化妆品

  2016年G20杭州峰会文艺演出观后感篇6:

  G20峰会文艺演出,显然是为了匹配G20峰会的高规格而推出的一档晚会。能在国家层面寻找到合适文艺表现形式的导演人选,其实没几个,在那为数寥寥的人选当中,张艺谋又是最佳选择,当张艺谋说出“难度堪比奥运会开幕式”这样的话语后,观众自然而然地就懂了,这会是一档什么规模、什么风格、什么调性的晚会。

  “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张艺谋说。他是能说到做到的人。这得益于他强大的执行力以及克制力、控制力。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他成功了,从技术性上看,堪称毫无瑕疵。张艺谋赢得了官方的表彰与信任,为八年之后他坐上G20峰会的总导演位置奠定了基础。

  回顾G20峰会文艺演出,表面上可以看到许多元素:声、光、电、水、色彩、人。绿色是整台晚会的主色调,但坦白说,绿色更适用于阳光下,呈现出自然光泽的绿,会更能润人心目。但晚会毕竟是晚会,对于晚上的绿,不能有苛刻的要求。人,仍然是张艺谋晚会的标配。人也是中国历史与文化中,可以便利运用的角色符号。做晚会,不动用数量上的优势,会被认为是自废武功。张艺谋深谙这一点,他在电影中制造的人海战术,被挪移到晚会上,希望带来震撼。

  G20峰会文艺演出中的人,身高仍然匀称,动作依然整齐,功用依然以背景为主。不要试图与演出中的人建立情感联系,因为演出并没有给予他们表达情感的机会,演员们按照排练时的位置与节奏,严格地完成他们的动作,只有偶尔被镜头拉近的面部表情,供观众揣摩他们的情绪流露。演员在这个时候只是演员,观众在这个时候也只是观众,完成(观看)这个晚会,不需要太多的情感投入。

  社交媒体上对这台晚会的评价可想而知,只不过把2008年的那场争论又重现复制了一遍。无论喜欢或不喜欢,都是不同观众因个体审美不一样而导致的不同声音。晚会不会因为不同声音的存在而发生本质改变。在这里要为张艺谋一辩,当2008年奥运会被国内网友吐槽的时候,不少国外观众也被它深深地震撼,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这届峰会文艺演出,想必也是如此。这就对了,太近的地方没有景色,外人看了觉得好,这台晚会的目的就达到了。

  演出曲目中,有《春江花月夜》、《梁祝》等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曲目,也有《天鹅湖》、《月光》、《欢乐颂》这样的国外经典,还有《我和我的祖国》这样的抒情作品,这需要张艺谋有强大的统一调度的能力,将不同的音乐作品以及这些作品背后想要表达的诉求,融合在晚会中。宏大的布景,壮观的设计,统一了风格与诉求——如果要求完整性的话,晚会很完整。

  在张艺谋的作品体系里,是没有电影与晚会区分的,他最近一些年的电影,和最近一些年的晚会、演出,无论在形式与内容上,都有着惊人的一致性,这可以解释为,一位创作者的审美境界实现了统一,也可以理解为,一位骨子里并不喜欢合作的导演,寻找到了与外界合作的渠道与方式,他把自己分解到了作品里,除了一些特定的符号还在强调他的身份之外,更多时候,他的执行者角色,决定了他作品的风格。比如《三枪拍案惊奇》,他就是张伟平的执行者,结果众所周知,搞砸了。

  在电影《长城》公映之前,G20峰会文艺演出是张艺谋的最新作品,对于这部作品,可以这么评价,它很张艺谋,很杭州,很中国。参加G20峰会的各国领导人,一定会对这台演出印象很深刻。

看过"2016G20峰会文艺演出感想"的人还喜欢看:

1.2016G20峰会文艺演出感想

2.G20杭州峰会文艺晚会2016观后感

3.G20杭州峰会文艺演出节目单总结

4.最忆是杭州晚会心得体会

5.最忆是杭州晚会心得体会

1414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