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实用范文>报告总结>工作总结>上半年工作总结>

人社局上半年工作总结范文

晓怡分享

  人社局是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是根据《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的通知》,组建的部门,为市政府组成部门,将市人事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职责,整合划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的一些关于人社局上半年工作总结,供您参考。

  人社局上半年工作总结范文

  (一)围绕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努力打造两个基地平台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区相继正式启动了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和中国(上海)创业者公共实训基地两个平台。这两个国家级平台,一个抓高端,一个抓基础,都是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的重要载体。

  1、深化海外基地建设

  在区委组织部的牵头下,我局全力配合,按照“基地共建、人才共享、资源共用、发展共赢”工作思路,加强与高校及区域内其他单位合作,实施“3310”计划。一是完善政策。进一步细化《杨浦区关于加快引进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意见》,制定了10个配套实施办法,形成“1+10”的扶持政策体系。其中,目前已有213人享受到人才租房补贴政策。二是选拔项目。举办了第二次海外人才创业项目评审会。经专家对20个申报项目评审,确定扶持的9个项目都具有较好的产业化前景和市场潜力,其中2个项目已申报“__”。三是引进人才。在去年区域内引进15名入选国家“__”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基础上,又引进8名,使我区现有“__”人才总数达到23名。

  同时,根据建设创新型试点城区的要求,认真落实各项人才政策,加大对各类人才的引进力度。今年以来,20xx年,我区有4人被列为入上海市领军人才队伍,并获得市级资助。为各类企事业单位办理人才引进8人,人才居住证1018人,居住证特批9人。为213人落实人才租房补贴政策,其中博士10人,涉及企业54家。

  2、推进实训基地建设

  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的支持下,我局积极发挥基地建设协调小组办公室的作用,加快推进基础建设和功能落地。一是基础建设基本完成。目前已进入复检和验收阶段,预计9月份完成。二是功能平台开发。一期项目6大平台中:创意产品实验试制、信息技术、电工电子实验试制3个平台已通过发改委审批;创业能力实训(模拟公司)、国际培训机构2个平台已提交发改委审批;会展技术实训平台正进行可行性研究。二期项目按照“与大教育体系相结合、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的要求,正与复旦、财大等高校联手,开展功能研发。三是创业项目孵化。实训3号楼大学生创业示范园现有预孵化项目和孵化企业70家,已形成“预孵化(创业苗圃)—创业孵化—加速孵化”三级孵化体系,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大学生创业见习基地”。同时,设在基地内的YBC上海杨浦(试点)办公室已收到创业青年申报项目35个,评审通过6个。基地创业引导和孵化功能已初步显现。

  (二)围绕区域社会建设,全力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

  今年,市、区政府下达的“6+1”就业保障刚性指标,在相关部门和各街镇的共同配合下,目前全部按照时间节点顺利推进。至6月底,新增就业岗位17801个,完成指标的77.4%;城镇失业登记人数为27789人,控制在市政府下达的28020人目标以内;帮助成功创业367人,完成指标的61.17%;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全部在法定期限内办结,实现“零积案”,基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358人,完成指标的135%;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覆盖人数134481人,完成指标139%;工资集体协商39726人,完成指标的102%;青年职业见习1360人,完成指标的68%。

  1、稳定和扩大就业

  积极实施创业带动就业和稳定岗位、职业培训、就业援助“1+3”就业行动计划,最大限度保持区内单位用工始终招大于退、登记失业人数控制在2.8万人以内。一是多渠道促进大学生就业。整合多方资源,搭建大学生市场就业平台。世博会前已举办各类招聘会22场,其中大学生专场14场,共推出岗位1.5万个;并与江苏南通、江阴、海安、浙江义乌、舟山、台州等地联手举办长三角企业招聘会,推动人才、就业、创业工作向长三角地区辐射。同时,继续推出20xx个青年职业见习、500个大学生公共服务岗位见习和200个专职干事岗位,见习后就业成功率达到70%以上。二是保障困难人员就业。以创建充分就业社区为抓手,充分发挥“万、千、百”就业项目作用,对地区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人员给予托底安置。今年以来,认定就业困难人员887人,目前已通过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600人。在全市开展的充分就业社区创建工作中,五角场镇、五角场街道、新江湾城街道3个街镇已通过验收。

  2、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积极为世博会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充分发挥政府、工会、企业各方积极性,促进劳资关系融洽。一是加大宣传引导力度。深化“和谐劳动关系三年行动计划”创建成果,围绕“五个一”积极开展劳动关系和谐企业表彰奖励工作。进一步扩大工资集体协商覆盖面,行业性、地区性工资集体协商有新突破。二是加大争议调处力度。贯彻“预防为主、基层为主、化解为主”的工作原则,构建劳动争议调解新格局,努力将劳动争议化解在基层。同时,通过加强部门合作,开通“绿色通道”,有效落实应急处置联动机制,防止矛盾激化。今年以来,受理劳动争议案件631件,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1%。三是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今年以来,为9883名劳动者追讨工资及社会保险375万余元。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妇女和未成年人维权以及整治非法用工打击违法犯罪三项专项行动。进一步完善突发性、群体性劳资矛盾预警机制和应急处置办法,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3、不断完善社会保障

  积极贯彻落实各项民生改善政策,不断提高地区社会保障水平。一是加强医保管理。加强医保总控分配工作,坚持贴近医院的实际发展要求,形成了较为合理的分配方案,初步理顺了各医院医保总量与实际需求的不平衡关系,较好地完成医保预算总额分配工作。加强对医保服务机构管理,出台了《关于杨浦区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医保工作考核的试行意见》、《关于加强本区街道(镇)医保服务点管理的试行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并对部分三级医院进行了专项检查,进一步规范了医疗行为,促进了我区医保监督管理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二是

  执行失业、工伤、外来人员综合保险等保险制度。今年以来,向7.5万人次发放失业保险金4471万元;23万人次发放就业补贴1.1亿元。完成工伤认定732件,比去年同期下降2.9%;完成劳动能力鉴定503件。外来从业人员参加综合保险134393人,参加本市城镇养老保险8457人。发挥好制度性保障作用。三是保障特殊群体生活。落实新疆知(支)青、支内退休回沪人员、高龄无保障老人、征地养老人员等特殊群体的补贴政策,做到应保尽保。

  (三)围绕全区重点工作,完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管理

  认真做好公务员、事业单位、青年管理人才的招录、考核、培训等工作,不断提高队伍的核心执行力。今年计划招录公务员61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243人,青年管理人才100人。举办2期“杨浦大讲坛”,1200余名公务员参加。在全区范围开展科长助理公开选拔工作。启动部分事业单位参公工作,目前正在推进区城管大队参公各项工作。

  作为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确定的全国5个绩效考核工作联系点之一,按照国家公务员局对我区的试点要求,探索将公务员个人考核与单位绩效考核相结合,目前已在3个部门和2个街道启动试点。

  积极开展事业单位分类管理、岗位设置、规范收入工作,在去年做好义务制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制度改革的基础上,按照市统一部署,有序推进医疗卫生等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工作。

  人社局上半年工作总结范文二

  201x年上半年,区人社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四区四高地”总体发展思路,坚持“人才优先,民生为本”工作主线,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突出就业创业重点帮扶,推进社会保险经办服务,健全人事工资管理体系,发展和谐稳定劳动关系,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上半年工作进展情况

  (一)立足创新驱动,人才工作得到有力提升。起草高技能人才培养和紧缺高端人才引进的扶持政策,建立“一会一库一制度”,即范围企业人力资源经理联谊会、姑苏区项目库、人才项目对接联络人制度。主动对接省、市各项招才引智项目,成功组织201x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姑苏分会场活动,收集需求信息,促成项目对接。启动“秀一街一技,展职业精彩”系列技能培训和比赛,着力充实技能人才储备。开展企业职称评审,初定597人,完成机械、电子信息、化工医药等专业技术资格初审初级40人、中级432人、高级172人、地方职称48人。开展首批技能人才参加职称转评推荐工作,完成转评14人。开通“人才直通车”,为专技人才集中、职称评审量大的企业提供上门服务。

  (二)立足民生为本,就业创业举措推陈出新。依照就业创业年度考核指标,成立区“创建充分就业社区”、“促进市民创业”、“农民工工作”等三个领导小组,确定了全区100多家就业援助基地,30家创业见习基地。开展就业“一帮一”、创业“一带一”、指导“一对一”等就业援助活动,举办“春风行动主题日”,启动“乐业惠民百千万工程”、大学生“三优”就业扶持计划等特色活动。上半年共开展专项公共招聘64场次,新增就业岗位34211个,开发公益性岗位1269个,援助困难弱势群体实现就业4931个。同时,推介创业项目106个,开展创业SYB培训3期11个班,IYB培训1期2个班,参训人数540人。出台姑苏区《市民创业小额担保贷款办法》,推出两类优惠创业贷款,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3人65万元。

  (三)立足全面保障,社保经办保持优质高效。截止这一年上半年,全区共有参保单位15930户,参保职工145622人,实现人员净增5957人,完成了区政府下达全年扩面指标的序时进度。全区参加居民医疗保障11831人,参加学生少儿医疗保障的有2278人,享受居民养老保险待遇人员5781人。优化社保经办窗口,突出“三合一”管理和“一站式”服务,共办理业务69281人次,市民卡信息采集11702人次,新增企业参保1331家,办理退休待遇审批1751人。被征地新政取得阶段性成果,累计完成一次性补贴待遇核定2206人,实现一次性补贴支付2180人,累计实现发放2898万元。做好灵活就业参保业务下沉社区工作,加强社区经办力量投入与培训,共办理6776人次,灵活就业参保净增3746人。开展社保网上申报,目前已有1213家企业开通此项业务,涉及参保职工68912人。规范做好社会化退管服务,组织姑苏人社“携手为老幸福365工程”,共组织各类文体活动1.87万场次,参加退休人员90.91万人次。开展企退人员免费体检,已完成体检27585人。

  (四)立足和谐稳定,劳动关系协调扎实有效。开展工资支付、劳动力市场平衡清理整顿治理、女职工劳动权益保护、规范劳务派遣等专项检查,共检查用人单位400余户次。做好投诉举报处理,共处理251件。加强日常巡查,上半年巡视检查用人单位95户次,追发工资及经济补偿金60余万元。注重预防为先,开展用人单位书面审查、劳动保障信用等级评定、诚信企业评选、劳动关系和谐楼宇(园区)创建等活动,督促企业规范用工,累计完成定期书面审查12440户,培育71家用人单位成为劳动保障A、2A级单位。以纪念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工作五周年为契机,开展“服务发展 提质增效”主题教育活动,切实提升网格管理效能。加大劳动争议调处力度,共受理仲裁案件225件,结案192 件,结案率85.33%,化解群体性案件9件,涉案142人,涉案金额168.12万元。加大调解力度,案件调撤率76.89%;完善与司法、法院、工会、行业协会等的联合调处机制,搭建“调、裁、审”对接的工作平台。做好工伤认定初审,初审案件137件。主动介入工伤纠纷化解,成功调解案件7件。

  (五)立足规范有序,人事工资管理不断完善。配合区划调整,做好相关人事调配,制定《人事管理规程》,规范人事调动、任免、招录、调任等程序;完成201x年公务员招录工作,配合做好选派机关干部到重点项目挂职锻炼。全面做好三区合并后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准备,梳理事业单位借用、挂靠人员基本情况,规范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和用人管理。完成这一年教师、市容管理员等招聘工作。制定《公益性岗位用工管理暂行办法》,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规范机关事业单位编外用人。配合全区公务用车改革,做好专职驾驶员的分流安置工作。统一区机关工资发放模式,建立起全新的工资规范审批模式。建立健全各项福利政策,拟定我区《福利援助制度》、《机关退休人员管理措施》等文件。落实2012年安置军转干部的岗位安排、初任培训等相关工作,做好军转干部随调家属的安置。

  (六)立足队伍优化,作风效能建设显著提升。全面贯彻年初全区作风效能建设大会精神,召开“四位一体”纳税人评议政风行风动员大会,在就业管理、社保经办、劳动监察仲裁等服务窗口,开展“周五局领导轮班制”、“阳光服务”、“社保先锋岗”、“党员示范岗”等亮牌示范活动;充分发挥“青年文明号”、“巾帼文明岗”、“工人先锋号”模范作用,带动全局上下提高为民服务认识;规范办事程序,建立健全首问负责、限时办结、服务承诺、AB角工作、廉政风险防范等工作机制,逐步完善一站式、便捷化人社服务公共建设。全面开展“优质服务提升年”系列活动,即“理想信念提升”、“业务本领提升”、“工作成效提升”、“团队荣誉提升”活动,优化日常管理模式与公共服务方法,提升服务民生工作能力。强化党风廉政建设,组织开展“扬清护堤”廉政专题集中教育活动,教育培养全体人社干部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公正用权的工作认识。

  这一年上半年,全区人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工作中也反映出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人才服务方面的创新举措还不多,服务政策体系化水平不高;就业创业扶持力度还应进一步加大;社保经办服务的精细化程度仍显不足,服务为民认识还需提高;劳动争议纠纷发案数较高,劳动关系协调工作压力较大;人事、工资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程度还有相当大的上升空间等等。面对上述问题,我局将在下一步工作中直面症结,分析成因,全面彻底地予以解决。

  二、下半年工作思路

  这一年下半年,区人社局将严格按照区委一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部署,创新理念,落实责任,团结奋进,使人社各项中心工作更加契合于全区发展大局,更加契合于服务保障民生,更加契合于科学发展实践。

  (一)突出人才战略主线,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取得新突破。主动配合区人才办制定出台全区人才发展三年规划,不断优化人才服务环境。做好201x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姑苏分会场的后续项目服务工作,确保对接项目顺利落地—生根—发展。搭建起人才项目实时跟踪服务信息系统,为我区各项人才项目提供全程护理。继续开展好“一街一技”系列技能培训和“一街一赛”系列技能竞赛,将此项品牌化培训活动作为我区夯实技能人才基础的有力抓手。进一步深入开展“人才服务直通车”,为企业提供一条龙人才服务。

  (二)实施主动就业政策,在稳定扩大就业方面取得新突破。统筹做好宏观促进政策与微观服务举措的全面落实,拓展就业工作的深度与广度。结合辖区产业布局,举办各类主题特色招聘活动,发挥公共职介作用。重点开展好大学生“三优”就业帮扶计划,稳妥做好新疆籍高校毕业生在我区进行岗位实习的组织工作。建立配套政策,鼓励再就业援助、创业见习基地提供更多岗位、更多项目。全力打造市级创业孵化基地,举办青年创业大赛,开展创业新闻人物评选,为创业人群提供扶持平台,增强全区创业活跃度。

  >>>下页还有更多人社局上半年工作总结

2316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