燚帝不成梦的人歌评
“回眸里哪场尘梦又擦身一刻……”今天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事《不成梦的人》歌评,欢迎阅读。
最开始听这首歌的原因很简单,歌名起得一下子戳中人心。不敢入诗的,来入梦。一股浓浓的欲说还休的味道于眉眼间玲珑。恰如一席短舟,随曲如梦,在歌者越发成熟低迷的声线里,来入这场睽阔数年的尘梦。丝丝入扣,一瞬间仿佛回到了那个传奇般的时代,回到了歌声里的欢喜朦胧。
燚帝的声音深情而饱含温柔,而林徽因与徐志摩的故事,需要的大概就是这样的温柔。那段只属于他二人的蓬蒿岁月,没有金岳霖没有梁思成,只撑一支长蒿,将星月碾碎了揉进梦里;摇落重洋万里明灭的火烛,将相思焚信随舟;留余温在掌心摩挲,恨天妒英才梦不成终。
歌声总是容易让人陷入回忆里。很多时候,一首有故事的歌曲需要的不仅仅是歌者成熟的声线,还有他透过歌声把我们带去的地方和带入的回忆。一首歌,也让我们遇见了太多人,太多故事。
林徽因一直是一个有着诸多争议的女子。二八年岁的她经历了很多人。眉眼纷繁,连多年后的史书上都难逃她的艳笔。一些写了很多词章斑驳的文人在面对民国这个时期的女性的时候,大多独独不敢轻下她的笔。这是一个太内敛的女子,恨爱纠葛都在自己心里,别人怎么揣度都只换来她的莞尔一笑,笑而不语。她的心里有自己的一座城,风刀霜剑应变自如,呕心沥血也要相赴。这样的女子是绵里藏针的,温婉中带着不可避免的执拗。她的心思像是深秋的虬枝,坚硬干涩又不可转也。一旦扭曲,便是玉石俱焚。她就是这样的性格,所以誓死要求保护北京城墙,所以拼命敖干心血织就滚热国徽。对她再大的争议,也在她的付出和成就里慢慢低下了头。
这首歌也如林徽因这个人一样,温和里带着难以忽视的固执,寂静里催生出万古的悲恸,深情里带着绵长的哀愁。混夹在曲子和间奏里的二胡声,为整个天地增添了莫名的萧索。一瞬间,整个世界里只剩下这二人偎语低舞。
歌者对声音的控制恰到火候,温沉又不过低,有清朗的意味。像是这场如诗梦境的背景,萦绕在她周围。轻起的歌声似给人以还梦之感,像是踏破某重梦境,第一脚踩深秋枯落的枝叶,走进这个天地玲珑的世界。整首歌里,他的声音都具备着这样的画意。或有如捡拾西岭上的白梅簪入她的清骨,或同她月下楼阁夜半步步圆舞,或俯身轻吻她额间岁月倥偬而过的折痕思恸,或与她重逢,在岁月朦胧。
如果说歌者对林徽因这一层次的演绎是清丽的话,那么他对徐志摩方面的演绎便称得上是诗意。
也许是因为有太多金岳霖与她的错过和付出,也因为有太多梁思成和她的生死相许伉俪情深。可我们总是难以忽视她其实还有这样一段蒹葭往事,有一个人,像爱着手里的篇章一样的爱着她。这个人就是徐志摩。徐志摩是众所周知的才子,他的融入,让整个意境变得更加有诗情画意。他轻许了一整片重洋万里外的天空,却没有机会和她共度。可其实这个人并没有把林徽因单纯的当做爱人,更多的,是人生和创作的力量,动力与灵感。诗人的爱,从来都不是单纯的深爱,一般都夹杂着某种创作方面的缘由。但是诗人的爱同时也是最单纯的,一切爱,都只因为爱。
歌声里重现了徐志摩在给她写情诗的画面。风雅随信落一笔轻泓,光阴也对这段雅事有所留白。而如徐志摩这般深情的笔调遣词,仍嫌一片春心摹于纸上那轻薄两句难及肺腑之感。故此或寄枝白梅,或捧怀萤火,诗意是凭心交,纵隔山隔水不隔心。
所以徐志摩这一辈子直到他死于重洋万里,却从没和林徽因隔过心。
可这样的长情是值得每个人纪念但却并不是追求的,因为过于理想主义,所以岁月没给你天长地久的权利。所以荒原,所以难渡。所以一瞬间惊诧,所以时间只能凝固在这一刻,而不是下一刻。
徐志摩初遇林徽因,正好是林的玫瑰岁月。而彼时,君却已佳人再侧,唯憾君生我未生。新时代,带给人的不是感叹情深缘浅而是自由争取。虽然最后可惜的是一段段的错过然而这并未能抹杀初见时的惊艳与契合。管他明夕何夕,不如这一刻相拥。管他明朝何方,处于这个世界的哪一个角落。又管他山河动荡,我只要遇到你,便是我平生最值得庆幸的事情。
只求今生能留下饱含你的词章一首。
而这一场梦,放在何处终究都不落窠臼。歌者对于徐的演绎,从清丽里弥漫出捧自肺腑的深情与诗意。这种深情称不上有多“深”,它主要表达的,是天长日久的交流融合而成的一种心理。歌者恰到好处,将诗意与清丽结合的饱满丰富。这时候画面里不仅是一个瘦骨的女子,还有一把伞,满纸星月,以及一个撑伞的人。
这一刻的歌声似给人以时空凝固时空之感。恰如诗般行云流水的词把整首歌的意境勾勒了出来。轻浅又难以忽略的旋律与编曲正和词风紧贴,歌者全然的演绎,搭配成整首的浑然天成。若非一字一琢磨一再搁笔,难有这样让人回到了民国一样的,带着丰富鲜明且浓郁的色彩感的词句。水泉云流,雪赤悬针垂露,巧妙的化用诗《梦》里的一句:不成诗的 来入梦,精妙恰当。词者对此一定也有自己独特的见地,凭意识无法写出这样精巧的词,这样诗情刻骨,眉眼秀丽的章。
而林徽因也曾写:生是张风筝,难得飘远,死是江雾,迷茫飞去。长条旅程,永在中途,生是串脚步,泥般沉重,——死是尽处,不再辛苦。一曲溪涧,日夜流水,生是种奔逝,永在离别!死只一回,它是安慰。
这段诗曾经对我有别样的意义,也让我意识到,这个清丽的女子对于她的爱情与人生或许有着过于成熟深刻的认识。所以这样的女子需要的,是岁月沉曲。由轻及缓,由淡转真,一路而来,这是她独特的一种情感。也是这种情感,造就了她不一样的人生。
像影视音乐一样的曲编,给这片算不上广袤的康河剑桥撒了一片如水银灰。在与穿插于期间的歌声交相辉映之间,我们恍然遇见了另一个时代,也遇见了另一个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