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传统音乐概观
聚居在洱海之滨的白族于历史悠久同时又较早地与汉族地区互通来往,白族的传统文化(包括音乐)既有着浓郁的民族地方特色,又因受中原汉文化的影响而形成新的传统。今天学习啦小编为您介绍一下白族的传统音乐。
白族的传统音乐:简介
白族传统音乐属于东亚乐系,包括民间音乐和宗教音乐两类。大理自古有“妙香古国”之称,可归于宗教或与宗教信仰活动有关的音乐,包括与道教信仰有关的“洞经音乐”,巫师祭祀时唱的祭祀调,斋奶(女佛教徒)唱的“拜佛调”和“念经调”等多种内容。“洞经音乐”原是一种祭奉道教“文昌梓潼帝君”诵讲“洞经”经文时奏唱的祭祀音乐,由民间宗教性组织“洞经会”表演,近年也常用于自娱或娱乐表演、喜庆节日等场合。这种音乐形式在白族地区非常盛行,仅大理州活跃着的洞经会就有340个;音乐包括人声演唱的“经腔”及由丝竹乐队或打击乐器演奏的“曲牌”,乐曲丰富,常见的有[颂仙腔]、[咒章]、[甘州歌]、[江儿水]等。由于其风格古朴典雅,旋律流畅、庄重,洞经音乐常被誉为音乐中的“活化石”。
白族的传统音乐:民歌
大理也是歌舞之乡,民间音乐丰富多彩,且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各种民俗节日联系密切。民歌是白族地区最喜闻乐见的一种体裁,包括山歌、小调、风俗歌和儿歌等几种。“白儿枯”是各年龄层次男女在野外或节日庙会场合对唱的一种白族山歌,一般用三弦伴奏、大嗓演唱,歌词多用“三七七五,七七七五”式的“山花体”,音乐自由高亢,具有鲜明的本族特色。各地的“白儿枯”有大理白族调、剑川白族调、洱源西山白族调等多种。除这种民族特征较强的山歌外,各地白族中也有一些融合其它民族(如汉族、普米族等)音乐成份的山歌调,以及受汉族民歌影响较大的白族小调(家曲)。前者如邓川汉调、大理汉调、甸南调等,音乐形式特征和风格等皆有别于“白儿枯”,并常用唢呐或竹笛、月琴伴奏;后者类似于汉族小调,所唱内容常与爱情无关故能在家中、街巷自由演唱,形式具有较高的艺术性,曲调如《泥鳅调》《麻雀调》《栽秧调》等。
大理地区流传的“大帛曲”(又称“花柳曲”)是一种叙事性较强的民歌,常在每年农历四月间的民俗盛会“绕三灵”活动中演唱,唱时有简单装扮和表演,音乐诙谐活泼,常用曲调有《出门调》《叹五更》等。而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左右,剑川地区的白族妇女中有“青姑娘祭”的习俗,其时唱的成套民歌叫“青姑娘调”,曲调委婉抒情,兼有抒情和叙事的特点。另,民间丧葬仪式中唱的哭丧歌、送葬歌等,语言生动、曲调简练的游戏歌、哄娃娃调等,也都富有民族和地方特色。
白族的传统音乐:乐器
唢呐和三弦是白族地区流传最广且最具代表性的民间乐器。白族唢呐高、中、低音三种,常用于婚丧嫁娶、年节庙会和为歌舞或吹吹腔伴奏等,形式有独奏、齐奏,也有与打击乐器合奏的称“吹打乐”;经常演奏的乐曲有《栽秧调》《耍龙调》《大开门》《小开门》等。白族的三弦有大三弦、龙头三弦和小三弦几种,可为民歌和大本曲伴奏或独奏,独奏乐曲的曲调往往来源于民歌旋律或大本曲曲牌等。
白族的传统音乐:歌舞
白族歌舞的历史源远流长,据说唐代南诏王异牟寻就曾向唐皇室进献过当地的大型乐舞“南诏奉圣乐”。今白族地区的民间舞蹈品种多样,较具代表性的有载歌载舞形式的歌舞如“打歌”、“绕三灵”、“霸王鞭”等,以及用唢呐等乐器或洞经音乐伴奏的乐舞如耍龙舞、耍狮舞或宗教舞等。前者的音乐以各地流传的民歌曲调和吹吹腔等为主,节奏鲜明,欢快热烈;后者常见的多为唢呐或器乐曲牌。
白族的传统音乐:新的创造
受汉族文艺的诸多影响,白族人民在本族民间音乐的基础上,还创造出了颇具民族地方特色的说唱和戏剧形式——“大本曲”和“白剧”。“大本曲”多是一人主唱、一人弹大三弦伴奏的形式,以往多用于年节及婚丧仪式等场合,曲目多根据汉族民间故事和历史传说改编,音乐属于曲牌联缀形式,并有“三腔九板十八调”之说。白剧约形成于清乾隆年间,最初是源于弋阳腔的“吹吹腔”,后大量吸收“大本曲”的唱腔以丰富表现力,并在唱腔与伴奏音乐、表演程式、曲目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和提高,目前在当地已发展成为一个深受群众喜爱的少数民族剧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