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曲流波曲推荐
《流波曲》是孙文明于1952年冬季创作的一首二胡曲,有着定弦方便、技巧独特等诸多特点。下面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二胡曲《流波曲》的相关文章,欢迎阅读!
二胡曲《流波曲》的赏析
《流波曲》运用了民间常用的循环变奏的创作手法,乐曲结构短小,结构布局合理,特性音调贯穿全曲,起到点题作用。整首乐曲就是围绕着引子中的五个音符而展开的叙述。从引子一直到第四段,后一段都是前一段音乐的延伸和发展。第四段是全曲的高潮段,是第三段音乐素材的进一步扩展。也是前三段音乐积累的爆发。音乐达到高潮后,孙文明采用了下行模进的手法,旋律似乎像套在痛苦的回忆中难以自拔。更为奇妙的是此段竟然出现了与华彦钧《二泉映月》相似的高潮音调。孙文明在演奏艺术和创作风格上与华彦钧非常相似,有意靠近并借鉴了华彦钧的音乐素材。
在这里两个民间音乐家的思想达到了完美的统一,共同把高潮乐段演绎得淋漓尽致,也把痛苦倾诉到了极致。在该段第36小节中调式感觉稍作变化,浓郁朴素色彩的五声调式突然转换为以清角为主音的七声调式。而这个带有沉重压抑色彩的七声调式在整首乐曲中仅仅维持了四个小节。第六段音乐中八度、九度大跳音程的出现。也为旋律增添了一层新意,这表达了孙文明力求摆脱困境所做的最后一次徒劳的挣扎。尾声即引子——核心主题的再现,首尾呼应,回味无穷,好似无奈的生活又将开始,又一次的叹息即将到来,飘荡的生活令人畏惧。
二胡曲《流波曲》的创作背景
孙文明与阿炳一样也是一个盲艺人,在黑暗的旧社会,同样过着颠沛流离的苦难生活,这首乐曲正是作者本人遭遇的真实写照,是一首感人的叙事诗。正如作者所述,《流波曲》表现了过去流落他乡的困苦生活。孙文明在身世、遭遇等方面与阿炳有着许多共同之处,他的作品也充满着浓郁的江南音乐韵味,阿炳二胡曲中的一些演奏手法(如波弓、透音)在《流波曲》中也有所运用。有意思是的,乐曲中还出现了一个与《二泉映月》非常相似的曲调,据蒋风之先生介绍说,这是孙文明在听到阿炳的作品后,有意识地将《二泉映月》中的音调吸收到《流波曲》中来的。乐曲不分段落,一气呵成。情绪深沉,节奏平稳,旋律富有叙事性,似乎是一位老人,在娓娓地给我们讲述他的一生的故事。
二胡曲《流波曲》的作者简介
孙文明(1928~1962):民间音乐家。出生于浙江上虞。
孙文明四岁时因患天花而双目失明。十二岁时父亲去世,迫于生活,曾学算命,到处流浪,后学二胡为谋生手段。他学习时先是模仿着拉奏,善于吸收民歌小调,各类戏曲曲艺无所不学,后来就自编自演。
解放初,孙文明在南京曾创作了《送听》和《弹六》两曲,《弹六》一曲为模仿弹弦乐器,不用千斤;1952年作的《流波曲》和《四方曲》,曾参加江苏省音乐舞蹈会演,获得很高评价和奖励。1959年应上海民族乐团的邀请,到上海传艺,后又到上海音乐学院授课。
孙文明的二胡演奏艺术富有创造性,并能根据乐曲表现的需要采用独特的八度定弦。他创作的八首二胡曲中,《流波曲》是代表作。香港上海书局出版了《孙文明二胡曲集》。
孙文明十七岁时他流浪至江苏高淳;依当地风俗,算命先生要随身携带二胡,边走边拉,以招揽生意;因此他开始研习二胡的演奏。还有一种说法:他16岁时,在破庙夜宿,偶遇一位善拉二胡的盲人,从此改习二胡。数年间,他琴艺大进,熟悉丝竹、锡剧、评弹、京剧、民歌等多种曲调,为他后来的技艺打下了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被推荐到南京学习广东音乐,并仿粤曲风格创作了《送听》。1950年他到苏州演出,演奏的曲目多达一百六七十首。1951年春他创作了《弹六》,该曲借鉴了弹词与江南丝竹《三六》。1952年孙文明来在上海奉贤南桥镇,入赘潘家并改名潘旨望,从此生活稍有安定。此后,他常在江南各处的茶馆卖艺。同年冬,他创作了《流波曲》、《四方曲》等作品。
1956年他参加江苏省音乐舞蹈会演,获得奖励(一说1952年,待考)。1957年他参加了政府组织的全国音乐舞蹈会演并载誉而归。同年创作了《人静心安》和《夜静箫声》。1958年参加中国全国民族民间音乐会演,获得第二名,期间还受到周恩来的接见。1959年孙文明应上海民族乐团邀请,在上海讲学半年。1960年他受聘于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授课一年半,并创作了《春秋会》、《昼夜红》。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