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音乐阿莱城姑娘推荐
古典音乐《阿莱城姑娘》(L'Arlesienne)本来是戏剧配乐,戏剧演出并未取得成功,而根据戏剧配乐编成的两套组曲却成为传世佳作。下面就跟随学习啦小编的步伐一起来了解一下古典音乐《阿莱城姑娘》推荐的相关内容吧!
古典音乐《阿莱城姑娘》的概述
戏剧《阿莱城姑娘》描写了法国普罗旺斯青年农民弗雷德里的爱情悲剧。剧情大致为:弗雷德里准备与一位阿莱城姑娘(这姑娘在原剧中并未出场)结婚,突然得悉姑娘的名誉不好,于是弗雷德里想忘掉这姑娘,而与童年女友薇叶特成婚。 婚礼当天,一个不速之客带来了那位阿莱城姑娘与其情人私奔的消息。内心依然深爱着阿莱城姑娘的弗雷德里无法控制自己,从阁楼窗口跳下去自杀了。
《阿莱城姑娘》是比才应邀为法国文学家L.都德的话剧《阿莱城姑娘》写配乐。由于条件的限制,只允许他用26人的小乐队。这不仅没有束缚住他的手脚,反而促使他发挥自己的特长,创作了这首至今仍在各国演出的名曲。《阿莱城姑娘》描写一个农村青年本来可以和心爱的姑娘维尔塔成家立业,安分守己地过一辈子,但是由于他迷恋放荡的阿莱城姑娘不能自拔而自杀。比才以鲜明的色彩描写了法国南部普罗旺斯地区的农村生活,成功地烘托出剧中主人公的悲惨结局,加强了戏剧的感染力量。
古典音乐《阿莱城姑娘》的创作背景
在阿尔方斯·都德1866年出版的《磨坊书简》中,用了好几页的篇幅记录了阿莱城的姑娘的故事。6年以后,都德以这个故事为基础创作了一出三幕悲剧。1872年10月1日,在巴黎,Léon Carvalho把这出戏搬上舞台,乔治·比才为该剧编曲。
青年农夫弗雷德里克热恋着阿莱城中的姑娘马姆玛伊,一心一意要娶她为妻。但因她过去声誉不佳,弗雷德里克的亲友们都反对这件婚事,并为他另选了他幼时就认识的少女薇薇特。薇薇特也一直在暗恋着弗雷德里克,所以婚事就一撮即合。在庆贺婚礼的晚上,弗雷德里克又听到了阿莱城姑娘所跳的法兰多舞曲,而引起了他对她的恋情。这份狂热的恋情胜过了他的理智,弗雷德里克由楼顶上跳下自杀。
罗朗·佩蒂被马赛市市长委任创建马赛芭蕾舞团之后不久,就创作了芭蕾舞《阿莱城的姑娘》。
比才作品的民音特色曾经启发过很多位芭蕾大师和编舞。但是罗朗·佩蒂是第一个在音乐中融入叙事色彩。他将都德的故事进行简化和提炼,将剧中其余的人物略去,而将所有的笔墨集中在一对情侣弗雷德里克和薇薇特的故事上。
“这出芭蕾颠覆了目前的舞蹈发展潮流。《阿莱城的姑娘》从小故事着笔,穿着传统民间服装,使用明亮而扣人心弦的音乐,而音乐中的节奏让人不由得翩翩起舞。
勒内·阿里奥的布景设计带有西北地区的简洁和朴素。舞台的尽头一块巨大的油画布,灵感来自于凡·高的风景画。我们从来没有见过这样黄的太阳,这样绿的天空,然而,一切又都似乎是对大自然最深刻的诠释。画布与沉重的木头天花板构成一个直角,而天花板则一直延伸向剧场。克里斯蒂娜·罗朗设计的服装借鉴普罗旺斯民间服装的特色:黑白相间,男孩子的腰间束一条红色腰带。配合已有的音乐、主体和布景,罗朗·佩蒂为这出芭蕾画上了最重要的也是最后的一笔——编舞。” ——伊格尔·诶斯奈尔。
古典音乐《阿莱城姑娘》的作者简介
乔治·比才(Georges Bizet,1838-1875),法国作曲家,生于巴黎,世界上演率最高的歌剧《卡门》的作者。
九岁起即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习作曲。后到罗马进修三年。1863年写成第一部歌剧《采珍珠者》。1870年新婚不久参加国民自卫军,后终生在塞纳河畔的布基伐尔从事写作。在音乐中他把鲜明的民族色彩,富有表现力的描绘生活冲突的交响发展,以及法国的喜歌剧传统的表现手法熔于一炉,创造了十九世纪法国歌剧的最高成就。其它作品还有歌剧《唐普罗科皮奥》。
1850年,开始作曲;1855年,完成了第一首交响曲;1857年获罗马作曲大奖,得以至罗马进修三年;
1863年,完成第一部歌剧作品《采珍珠者》(Les Pecheurs de Perles);1865年,完成的歌剧作品《伊凡四世》(Ivan IV);1866年,完成歌剧作品《贝城佳丽》;1869年,比才与珍妮芙.哈勒维结婚;1872年,完成歌剧作品《阿莱城的姑娘》(L'arlesienne);1874年,完成歌剧作品《卡门》(Carmen)。
猜你感兴趣:
1.古典音乐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