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兴趣爱好>学唱歌>歌词大全>

敢问路在何方歌曲视频播放

绮萍分享

  《敢问路在何方》是非常经典的一首歌曲,很多人都喜欢这首歌的歌词。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敢问路在何方》歌词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

  《敢问路在何方》歌词

  你挑着担,我牵着马;

  迎来日出送走晚霞。

  踏平坎坷成大道,

  斗罢艰险又出发,又出发。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一番番春秋冬夏,

  一场场酸甜苦辣;

  敢问路在何方?

  路在脚下。

  你挑着担,我牵着马;

  翻山涉水两肩霜花。

  风云雷电任叱咤,

  一路豪歌向天涯,向天涯。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一番番春秋冬夏,

  一场场酸甜苦辣;

  敢问路在何方?

  路在脚下。

  敢问路在何方?

  路在脚下

  《敢问路在何方》歌曲视频播放

  《敢问路在何方》歌曲创作背景

  在20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后,中国的音乐创作迎来了空前繁荣,随着人民社会文化生活的变化,“流行音乐”形式得到一定复苏,并对中国自己的“通俗歌曲”兴起形成了刺激;20世纪80年代前后,一些电影中出现虽然是抒情歌曲、但也具有通俗音乐风格的插曲,成为了后来的中国电影、电视音乐创作效仿的格局和模式。

  该首歌是为1986版电视剧《西游记》创作的音乐;1981年底,中央领导同志鉴于转播的日本电视连续剧收视率远超过其它剧目,以及从日本购进的电视片《西游记》收到数百观众写信抗议这些现象,决定开始尝试拍摄自己的名著改编剧,中央电视台副台长让当时在从事舞台转播工作的杨洁组织班底,着手进行《西游记》的拍摄。在1981年至1982年,中央电视台筹备拍摄的电视剧《西游记》由杨洁导演建组,寻找投资阶段已有各路作曲家纷至沓来,杨洁不论名气大小与否,请每人各作一段曲子;大约在1983年冬季,许镜清作为第十位候选者,开始进入该剧的音乐创作;当时这首歌准备用作插曲、原是一首充满男性气质的歌曲,许镜清一天坐在公交车上看到车窗外雪花纷纷扬扬、行人匆匆赶路,脑子里突然冒出了旋律,于是立即下车用借的铅笔把“一番番春秋冬夏……”这句旋律记在了烟卷盒上;回去之后他伏在办公桌用大约两个小时从第一句“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起补全了整首歌,只在两天后改动了两个音符。因为当时音乐创作的主流是需要民族化,许镜清在编曲中刻意地加入了三弦伴奏。

  曲谱完成后,摄制组一个音乐编辑邀请了词作家阎肃为该首主题歌写词。阎肃凭借记忆中小时候读到的《西游记》情节,自然而然地写出了该首歌的前半段,却感到还是缺乏深度,于是闭门几天细细琢磨故事情节,在遇到瓶颈的时候他着急得在屋子里来回走,一旁复习功课的儿子说“地毯上都走出一条道来了”,使他想起了鲁迅小说《故乡》的最后一句话“其实世上本无所谓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一意境正好与取经故事相符,他因而从中得到启示,写出了“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的结句。

  《敢问路在何方》歌曲鉴赏

  该曲旋律刚健舒展,曲调通俗,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前半部分采用深沉低声的旋律,来渲染旅程的艰辛和取经人的情怀,后半部分“啦啦……”的衬词的旋律和最后一句的反复及在高音区结尾,成为全歌的点睛之笔;它在电视剧每一集中出现,成为贯穿全剧的精神主旋律。

  从歌词音调本身就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歌曲旋律的起伏和节奏安排与朗读时的节奏(音节、句读、语气)和抑扬顿挫(普通话的四声)是基本吻合的,只此一点就决定了这是一首中国歌曲。

  歌曲旋律优美而通俗,与歌词内容相适应,其节奏、旋律也十分明快、流畅,表达了乐观昂扬奋进的情绪;中板速度不疾不徐,如人行路之速,正与西行人的步伐合拍。

  这首片尾曲旋律高亢苍凉,意境恢宏深邃,淋漓尽致地描绘出取经路上的艰难和师徒四人百折不回的风貌,使人不禁为之动容,已经成为《西游记》的标志性音乐。

  这首歌是羽调式、 拍、二部曲式,具有较浓郁的民族风格,开始有10小节前奏;从第5小节起出现固定的节奏音型,描写西天取经行路的艰难,从“你挑着担,我牵着马”到“又出发”这段旋律是歌曲的A段,形象地表现出西天取经途中的困苦;然后是3小节用“啦啦啦”虚词演唱的旋律,表现不畏艰苦的乐观主义精神;从“一番番春秋冬夏”到“路在脚下”是歌曲的B段,表现取经时间的漫长;再经过节奏型小过门,唱第二段词。此歌虽然篇幅不长,但音乐琅琅上口,通俗易唱。


猜你感兴趣:

1.记忆大师电影主题曲歌词

2.大冰经典作品精选语录

3.经典励志的粤语歌曲有哪些

4.经典感恩的励志歌曲

5.古风歌曲歌词大全

    1725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