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实用范文>其他范文>实施方案>

2017年创建平安社区实施方案

世芳分享

  社区发展的前提是平安稳定,而文化建设是平安稳定的推动力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7年创建平安社区实施方案,一起来看看吧!

  2017年创建平安社区实施方案一

  为进一步动员广大居民积极参与平安社区建设,以社区平安促进社会稳定,以社区文明促进社会和谐,政府街居委会按照镇党委、政府的有关文件精神积极开展“平安社区”创建活动。为确保创建活动取得显著成效,现制定以下活动实施方案。以平安家庭创建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辖区各部门、各单位、的联合协调作用,以保证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维护社会稳定,为“平安社区”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二、创建目标任务与创建标准

  开展“平安社区”创建活动,坚持以社区为主体,以社区为基本单位,进一步强化“五个”意识,即增强家庭成员的懂法守法意识、安全防范意识、健康文明意识、和睦相处意识、男女平等意识;努力营造“五个环境”,即安定有序的治安环境,优美文明的社区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诚信友爱的人际环境,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使更多家庭做好“四防”和实现“六无”,即防拐卖、防盗窃、防抢劫、防隐患;无毒、无赌、无黄、无邪教、无传销、无暴力;达到“四个更加”,即使社区成员更加充满活力,社区更加和谐,社区更加优美文明,社会环境更加和谐稳定。通过 “平安社区”创建活动,力争至2009年底辖区内有100%的家庭参与“平安家庭”的创建,

  有100%以上的家庭成为“平安家庭”。

  三、组织领导

  “平安社区”创建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的密切配合,我社区成立由镇党委分管领导负总责,综治办、司法等有关部门负责人积极参与的创建活动领导小组。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加强对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创建活动扎实开展,综治办、派出所、司法所联合成立“平安社区”创建活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综治办,负责创建工作的组织协调、督促指导等具体工作。

  (二)落实创建责任。我社区将“平安社区”创建活动摆在首要位置。按照县争创综治先进单位和促进和谐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落实职责任务,确定工作目标,制定实施方案,做到家家有责任,人人有义务,使政府街居委会“平安社区”创建活动创出特色,取得成效。

  (三)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为加强对创建工作的巩固、提升,社区工作人员依照创建工作进展情况,不断总结经验、推广典型,及时鼓励、宣传先进,不断激发居民创建活动的积极性。

  政府街居委会

  二0**二月六日

  2017年创建平安社区实施方案二

  一、 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为指导,围绕创建平安社区这一主题,开展重点整治工作。

  二、 整治的重点及措施

  1 结合我社区05年重点整治突出的问题,机动车丢失现象时有发生,小区内成立了巡逻队,安装监控系统,实行封闭式管理,对出入小区的车辆及外来人员进行登记,并发放通行证。

  2 以创建平安社区为主题目标,不断加强和完善综合治理工作,切实维护社区稳定,争取 “平安社区”达到先进标准。

  3做好矛盾排查工作,坚持日常排查和集中排查相结合,争取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化解,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4深入开展同“”邪教组织做斗争的工作,认真对社区内练习者进行监控,并继续进行帮教,争取早日转化。

  5、加大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力度,实行分类管理。

  三、 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社区内工作人员应高度重视,重点整治工作,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将重点部位的整治工作落实到位,确保重点部位的排查整治工作,扎实有效的开展。

  四、 具体创建目标

  1根据街办创建精神,结合我社区实际,本年度上半年达到平安社区标准。

  2创建平安社区,要求社区内高度重视创安工作,进一步引申创安规划,精心组织,制定创安计划,狠抓落实、认真对照创安标准,切实把创建平安社区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3 根据本社区实际情况,有重点的抓好平安社区创建工作,努力创建稳定祥和的环境,建立矛盾纠纷,排查长效机制,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健全治安防范体系,制定相应的治安管理措施等一系列的创建平安社区的各项工作。

  4 社区干部和居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抓共管,使创建“模范社区”工作顺利完成。

  铁北社区居委会

  20**月

  2017年创建平安社区实施方案三

  施方案 为创建平安社区,大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打造“xxxx” xxxx,根据街道党工委关,于创建平安社区(小区)工作和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实施方案的相关要求,结合我社区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时代背景

  单位向社会的转变,计划向市场的转轨,传统面向现代的变迁出现了许多社会新状况,如单位社会认同错位,下岗失业和外来人口的本土化产生了大量“边缘体”现象,所谓“边缘体”是指游离于主流社会关怀之外的,心理上孤独,政治上无助,生活上空虚,处于不被社会接受甚至排斥的人群。我们把它分为三级,一级:尴尬边缘体、下岗失业群,二级:纯正边缘体、外来流动人口及本土化子女,三级:变造边缘体、集体户。这些社会管理的空白和漏洞成为当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障碍急需解决。

  二、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多方参与、共同治理,关口前移、源头治理,统筹兼顾、协商协调,依法管理、综合施策的建设理念,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四群”教育活动为契机,以服务群众为核心,以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和探索创

  建成长式社会管理为目标,以推行“五线谱和谐工作法”为手段,建立平安社区建设和社会服务管理新模式、新机制和新举措,全面提升社区社会服务管理水平,促进社区各项工作稳中求进、好中求快、变中求新、全面发展。

  三、工作目标

  紧紧围绕打造“xxxx” xxxx的目标,以党建创新引领平安社区建设,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让“服务”突出,将“整治”弱化。组织广大社区党员干部积极参与社区社会管理,落实“五线谱和谐工作法”(即调查研究在一线,摸透区情;落实工作在一线,显现成效;温馨服务在一线,暖心聚民;共建联动在一线,整合力量;矛盾排查在一线,排险隐患),实现“五零目标”,构建“五大机制”,体现“五民效果”(即服务民众、改善民生、促进民和、维护民利、保障民安)。打造五家品牌:………………。努力在转变工作理念上下功夫,在创新体制机制上求突破,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最终形成维稳式社会管理与成长式社会管理相互融合、共同促进的良好格局,进一步增强和提高社区居民安全感、幸福感、归宿感和群众满意度。

  四、主要措施

  (一)创新党建工作,带动科学规范的社会管理网络建设

  1.党建工作网格化。条块结合健全党的组织,实现党建工作全覆盖。专门设立群众工作委员与下派第一书记的措施,依托总

  支抓支部,依托支部党建抓平安建设,依托第一书记抓组长的措施,将社区服务中心划分为若干服务小区,每个小区对应成立党小组,由经验丰富的居民党员、离退休职工党员担任党小组组长,同时建立小区民主理事会,推行党小组长兼任民主理事会负责人,成员由辖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巷道长、楼栋长、业主委员会负责人等组成,形成社区党总支—服务中心党支部—小区党小组的管理服务体系。

  2.志愿服务组织化。组织有活动能力的驻社区党员,以党小组、党支部或总支为单位,开展党员志愿服务行动。设置环境卫生维护、民情信息反映、重点人群帮扶、矛盾纠纷化解、政策理论宣讲、应急任务突击、公益事业奉献、专业服务便民、先进青年培养、其他服务项目等10种志愿岗位。在党员选岗的基础上,分类成立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党组织通过对党员明确义务奉献日、党员责任区、党员联系户等形式组织党员开展志愿服务行动。

  3.便民服务纵深化。选聘退职、离退休党员到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工作,协助民情接待、纠纷调解、街巷巡查等事务,加强社会管理工作力量。将便民服务工作向小区、楼栋延伸,挂牌建立小区便民服务站(点),安排党员代办员上门为楼栋、小区居民开展便民服务,做到五必访、五必知、五必做,即:①楼栋巷道优抚对象必访、申请低保和临时救助必访、大病重病救助必访、帮教对象必访、高龄独居老人必访;②困难家庭情况必知,群众矛盾与不安定因素必知、楼栋巷道突出问题必知、家庭婚育情况

  必知、各类人才资源必知;③有利于困难家庭的事必做、帮助居民排忧解难的事必做、维护社区安全稳定的事必做、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的事必做、提升社区文化品位的事必做。

  4.联动服务常态化。健全社区共驻共建联席会议制度,由驻区单位负责人分组轮流担任轮值主席,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以区域资源共享为基础,以共同需求、共同利益、共同目标为纽带,充分调动驻区单位、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形成 “平安小区联创、公益事业联建、文明社区联创、下岗职工联帮、困难家庭联扶、计划生育联抓、文体活动联办、社区服务联动”的社会管理新机制。

  (二)创新建设模式,构建“大服务”工作格局

  落实“五线谱和谐工作法”,实现“五零目标”,构建“五大机制”,体现“五民效果”,形成维稳式社会管理与成长式社会管理相互融合、共同促进的良好格局。

  1.调查研究在一线,掌控社情“零遗漏”,构建信息双向大畅通机制,在促进民和上下功夫。一是畅通民意。以网络、手机等现代科技产品为依托,发挥已有的社区居民QQ群、社区服务中心短信等信息反馈平台的作用,及时掌握社情民意,拓宽群众诉求渠道。二是下访民情。充分发挥社区党支部的作用,在辖区巷道、楼院建立党小组,设立信息收集信箱,广泛收集小区、楼栋、院落及辖区单位的各类民情信息,深入了解居民诉求,全面排查稳定隐患,牢牢掌控信访源头,真正做到家底清楚、心中有

  数。三是联接民心。组建以社区党员、社区干部、机关企事业单位负责人、退休干部、物业管理员为成员的信息员队伍,定期不定期召开社区民情恳谈会,面对面了解居民群众的思想动态和急难怨盼,及时对有上访苗头的居民进行“集中会诊”和现场疏导,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2.矛盾排查在一线,化解矛盾“零激化”,构建和谐平安大调解机制,在维护民利上下功夫。融合多种调解方式,整合多方调解力量,建立健全调解制度,构建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一是治本、不治标。在社区设立平安和谐工作室、调解工作室和流动法律服务站,建立调解中心日常工作制度,以人民调解为主,引入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和信访疏导,倡导“有理慢慢说,有话好好说”。二是熄火不扑火。坚持把工作放在一线,倡导“知民情走进千家万户,解忧难费尽千辛万苦,调纠纷不怕千言万语”的“三千”精神,做到解决问题到前沿,顺情绪、解心结、抚民心。三是化怨不埋怨。采用换位思考方式,将进门调解变为上门调解。有效化解邻里、家庭、经济、物业等社会矛盾和不稳等因素,真正做到“小矛盾不出社区、大矛盾不出街道、上访不出区”的目标。要努力做到“两结合三补充”,即:固定调解与流动调解相结合,小区(单位)调解与社区调解相结合;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信访疏导相补充。使社区大调解工作变得更加规范化,问题介入提前化、处理问题及时化、矛盾化解人性化。

  3.温馨服务在一线,帮扶救助“零空白”,构建扶贫解困大

  保障机制,在改善民生上下功夫。全方位、多层次开展帮扶救助活动,构建社区帮扶救助大服务机制。通过组建专业化帮扶队伍,变帮扶行动为经常化和社会化帮扶局面,通过“零距离”帮扶,真正为有困难的群众排忧解难。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为社区居民提供个性化服务。推行为老人、儿童、残疾人、贫困户、优抚对象提供的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变“输血”帮扶为“造血”帮扶。

  4.共建联动在一线,齐抓共管“零盲区”,构建共驻共建大参与机制,在保障民安上下功夫。有效整合辖区资源,实现社区服务集约化,构建社区平安和谐参与大保障机制。整合社区党组织、辖区单位、派出所及辖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业人才等人力资源,以免费中介机构、志愿者队伍建设为主导,协调各方力量积极参与社区平安建设,创新服务载体,实现社区资源共享、互利互惠、优势互补。最终形成纵横交错、全面覆盖的区域性社区服务网络,为打造“xxxx”幸福xxxx奠定基础。

  5.落实工作在一线,全面服务“零缺失”,构建方便快捷大服务机制,在服务民众上下功夫。针对辖区居民的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服务,采用多功能服务和多岗位便民相结合,配齐配全各项软件设施,社区服务网络覆盖居民群众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进一步拓宽服务领域,整合服务资源,提升服务质量,构建社区为民服务大覆盖机制。要积极探索推行“三卡”模式,一是发放便民利民服务联系卡。实行服务上门,做到困难有人帮,疑

  惑有人解。二是发放亲情服务联系卡(群)。为社区内的老年人、残疾人或空巢家庭提供全方面服务。三是发放就业服务联系卡。及时联系失业和无业人员,为他们提供用工信息和就业岗位。同时,要充分发挥社区服务大厅、办公室、党员活动室和QQ学堂等载体的功能和作用,完善服务和打造特色社区,形成满足多层次、多样化需求的社区服务网络。

  (三)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构建社会治安管理新模式 建立以社区综治、信访接待中心和警务室为平台,以治安巡逻队、联防队为依托,专业队伍与群众队伍相结合,不断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一是推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在加强社会管理工作中,对重大工作决策等进行前端环节风险评估,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发生。二是提质升档书记主任接待室和民情恳谈室为设置阳光沟通室。建立新时期群众工作机制。针对在校学生的社会监管、教育的盲点和心理失调及青少年犯罪等问题,与医院、学校、关工委联合开展心里辅导活动,消除学生的情感孤独,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三是推进特殊群体服务管理机制。依托派出所和人口计生信息平台,加强对特殊人群的管控、单位人向社区人转变时期的社会化管理与服务,对刑释解教人员和社区矫正人员实行安置帮教“无缝对接”,建立家庭、单位、社区三位一体的帮教管理机制;加强对社会边缘人群等容易产生极端心理群体的心理筛查和疏导,帮助其解决生活困难。四是畅通诉求渠道机制。坚持把“倾听苦恼、回应诉求、维护权益、

  解决困难、凝聚民心、推动工作”作为工作职责,设立“群众诉求接待站”,组织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定期开展“民情接待日”活动,帮助居民解决实际问题。五是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机制。坚持“以人为本、热情服务、为我所用”的流动人口管理原则,通过“本地化管理”、“亲情化服务”,保障其合法权益,引导其“共建共享”,不断增强流动人口的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

  五、 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统一思想。平安社区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涵盖内容多,涉及领域广,要高度重视,明确任务,狠抓落实,将创建工作纳入年底考核。要成立以社区党总支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和组长的社会管理创新及平安建设领导小组,建立相应的联络互动机制和组织领导机构。

  (二)加强调研,了解民意。深入社区群众,进一步了解和掌握群众的需求、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确保党建工作与社区管理“双促进”、“双提高”。

  (三)广泛动员,全民参与。广泛宣传“平安社区”创建工作的重要意义,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参与到“平安社区”创建工作中来。

  (四)完善机制,强化督查。建立健全创建工作机制,坚持标准,注重实效,严格自查评估。

  附件一:平安社区建设标准

  附件二:平安企业单位建设标准

  xxxx

  2012年5月30日

  附件一:

  平安社区建设标准

  1、组织领导有力。建立平安创建工作领导机构,有专兼职工作人员;综治及平安创建工作有固定办公场所,配备必要设施,职责、任务明确,制度规范;创建工作措施有力,活动开展经常化。

  2、防范队伍健全。小区设立了警务室,悬挂明显标志和警民联系方式,责任民警在警务室周工作时间达20小时以上,群众对责任民警工作的满意率在80%以上;规模在5栋楼房或居住人口在千人以上的小区配备专职保安队伍,其他规模较小的小区视情况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治安巡逻队伍或护楼(院)队,开展巡逻联防;在每20至30户中设有治安中心户长,落实了治安员、楼(院)长。

  3、防范设施完备。小区设有治安室,安装报警电话,配有小区平面图;开放式小区公共部位照明设施齐全,无死角,人防、物防措施落实到位,有条件的配备必要的红外线报警、对射装置,安装电视监控设备、外墙防攀爬系统等技防设施;设立非机动车辆停放处和机动车辆停车场,各类车辆停放有序,有专门看管人员。

  4、组织制度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治安防范、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流动(暂住)人口管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等各项制度完善;坚持实行治安状况公示制度,定期向群众通

  报治安状况;综治和平安创建工作记录和台帐完备规范。

  5、重点工作落实。坚持每半月开展一次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活动,排查覆盖率达到100%,民事纠纷调解率达到100%,成功率达到 95%以上;全面掌握刑释解教人员基本情况,帮教率达到100%,控制率达到95%以上,刑释人员重新犯罪率低于5%,解教人员重新犯罪率低于3%;小区内出租房屋、流动(暂住)人口服务管理规范,流动人口登记率达到98%以上,办证率达到95%以上;加强对闲散青少年和无业人员管理教育,落实对有劣迹人员的帮教措施,年内未发生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掌握小区内境外散居人员基本情况;掌握小区内

  6、宣传教育深入。小区建有宣传橱窗、标语、警示牌、宣传栏等,积极开展平安创建和法制宣传,有条件的开设了居民夜校,向群众进行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积极展文明家庭、平安家庭创建和争当文明市民活动,小区社会风气良好,住户邻里团结和睦;群众对平安创建工作的知晓率在75%以上。

  7、治安秩序良好。各类矛盾纠纷得到及时化解,达到了小事不出小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纠纷不上交,年内无群体性上访和越级进京、赴省、来市非正常上访;年内未发生抢劫、杀人、

  强奸等恶性暴力案件和其他重大刑事案件;年内未发生重大治安案件和灾害事故;年内未发生或发生盗窃自行车、入室盗窃等侵财案件在3起以内;群众对小区治安的满意率在90%以上。

  附件二:

  平安企业单位建设标准

  平安企业单位创建活动分为企业内部管理、企业内部治安、企业生产安全、企业内部公共安全四大部分,其主要内容包括:

  1、领导责任制落实。企业单位要将平安创建工作纳入总体工作和年度工作计划,制定工作方案,成立领导小组,配备专(兼)职创建工作人员;层层制定“一把手”、分管领导工作责任和部门目标管理责任等工作制度。确保安全生产和治安防范目标落实、措施落实、责任落实,安全设施投入到位。

  2、管理制度规范。健全安全管理机构,完善内部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值班巡查(登记)制度、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制度、安全隐患专项整治制度,安全生产管理、治保、调解组织定期召开安全形势分析会议,职能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3、安全生产形势平稳。不发生安全生产死亡事故,重大危险源得到有效监控,应急救援体系建立健全,各项基础工作台帐齐全。生产技术工艺、设备设施符合国家规定标准。安全检查规范,各类事故隐患及时整改到位。一旦发生事故,能迅速组织抢救和善后处理,并按国家有关规定立即如实报告当地政府和安监等有关部门。

  4、治安状况良好。认真贯彻“预防为主、单位负责、突出重点、保障安全”的方针,员工法制宣传教育、治安防范教育、安

  全保卫教育和保密教育经常化、制度化。及时调解处理单位内部的矛盾纠纷,疏导、缓解可能激化的各种矛盾,不发生“民转刑”案件;不发生集体上访事件,不发生劳资纠纷,不发生因工作不力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各类治安防范设施健全,门卫、重点部位配备专人,实行昼夜值班。加大科技防范设施投入,重点要害部位的科技防范设施,要严格按规定安装、配备到位,切实落实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防范措施,严防重大刑事、治安案件及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确保安全。落实定人巡查措施,及时发现漏洞,消除隐患。强化分类管理,落实相关制度。

  5、工作方法创新。结合本单位创建实际,积极探索平安创建活动新办法,新举措,取得新经验,培育新典型。认真完成“平安社区”创建活动领导小组交办的有关工作。


猜你喜欢:
2017年创建平安社区实施方案
    3501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