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实用范文>报告总结>工作报告>

河北省工作报告总结(3)

琢妤分享

  河北省工作报告篇3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河北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xx年主要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20xx年,是近年来我省发展形势少有的复杂严峻的一年。 国务院和中共河北省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系列重要讲话为指引,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动力,以全面打响“四大攻坚战”为突破口,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创新驱动、科学发展,着力稳增长、调结构、抓改革、惠民生,较好地完成了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经济发展实现稳中向好。围绕应对经济下行压力,采取有力有效措施,经济保持平稳发展态势。预计全省生产总值达到28300亿元、增长8.5%左右,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293.5亿元、增长11.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630亿元、增长18.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350亿元、增长13%。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中石油华北石化千万吨炼油、保定长城汽车零部件园区等项目开工建设,津秦客专、邯黄铁路、张涿高速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成投运,全年新增高铁192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550公里、码头泊位18个,南水北调中线干线河北段全线贯通。积极扩大消费需求,电子商务发展迅速,物价保持基本稳定。实体经济不断壮大,全省培育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162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1700亿元、增长10.5%。新设小额贷款公司123家,新增境内外上市企业70家,直接融资684.6亿元。

  调结构转方式力度加大。围绕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坚持“有中生新、无中生有”,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要进展。深入实施工业转型升级攻坚行动,推动重点技改项目1124个,工业技改投资7200亿元、增长22%。41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5000家。大力化解过剩产能,全年压减粗钢产能788万吨、炼铁586万吨、水泥1716万吨、平板玻璃1488万标准重量箱。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6%。服务业增加值增长7.2%,接待国内外游客2.65亿人次,旅游业总收入突破2000亿元、增长25%。

  农业生产连续十年丰收。围绕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持续增加“三农”投入,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粮食生产十连增,总产达到673亿斤。畜牧、蔬菜、果品三大优势产业规模壮大,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476万吨、383万吨和629万吨。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63%。新建改建农村公路7000公里,改造农村危房18万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20万亩,完成造林430万亩。

  环境保护治理力度空前。围绕生态环境建设和改善空气质量,把雾霾治理作为基本民生工程,全面展开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向中央和全省人民作出承诺,与各设区市签订责任状,积极推进京津冀联防联控,大力度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和专项治理10条措施,关停取缔重污染企业8347家,淘汰改造燃煤锅炉3.5万台,淘汰黄标车57.8万辆。强化工地扬尘监管。加强水污染防治,严厉打击偷排超排行为,石家庄洨河污染整治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北戴河近岸海域综合整治成效明显。节能减排扎实推进,以钢铁、水泥、玻璃、电力等行业为重点,组织开展专项行动,预计全省单位GDP能耗下降3%以上,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均完成国家下达的减排目标。

  重点区域发展实现突破。围绕实施重点地区带动战略,全力打造新的增长极,区域竞相发展势头强劲。沿海地区率先发展迈出新步伐,曹妃甸区、渤海新区和北戴河新区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326个,投资分别增长15.7%、27.5%和18.3%。全省港口通过能力和货物吞吐量均突破8亿吨。曹妃甸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获批,曹妃甸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营,秦皇岛西港搬迁改造工程开始实施。环京津地区协同发展形成新格局,与北京、天津签署新一轮战略合作协议,围绕首都新机场建设,与北京市共同编制临空经济区总体规划。中央同意张家口与北京市联合申办第24届冬奥会,启动编制以崇礼赛区为核心的综合规划。冀中南地区协调发展开创新局面,省会城市建设提速,石家庄轨道交通和正定新区、正定古城保护建设加快推进,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上升为国家级,一批具有支撑作用的项目开工建设。深入推进扶贫攻坚行动,燕山—太行山、黑龙港流域连片特困地区和环首都扶贫攻坚示范区建设步伐加快,实施了一大批基础设施和致富产业项目,全省100万扶贫对象实现稳定脱贫。

  城乡面貌发生新的变化。围绕构建城乡发展新格局,协调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着力提高城镇发展质量,优化中心城市空间结构,推动与周边县城、功能区组团发展,全省城镇化率达到48%。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增强,投资1450亿元建成一批供热供气、道路交通、污水垃圾处理等项目。出台实施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和县城建设的意见,启动37个县投融资创新试点,实施了一批投资千万元以上的基础设施项目。深入开展“治违、治脏、治乱”专项行动,拆除违法建筑630多万平方米。深化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实施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对8029个村投入资金164亿元,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

  改革开放积极有序推进。围绕破除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增强。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大力简政放权,取消下放省级行政审批事项204项、衔接国家取消和接收下放行政审批事项92项,取消规范下放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经营服务性收费122项。调整了一批省级行政事业机构,加强环保执法力量,启动定州、辛集两个省直管县(市)试点工作。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秦港股份在香港上市,开滦集团完成债转股股权回购,47家国有企业完成厂办大集体改革方案。强化综合治税,“营改增”试点扩大,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实现全覆盖。石家庄股权交易所成立运营,8家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开展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完成林地登记发证8066万亩,流转林地356万亩,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到5万多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比例达到18.2%。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所有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74%的村卫生室实行了基本药物制度,70%以上的县(市、区)开展了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改革试点启动。对外开放不断扩大,与美国艾奥瓦州和德国勃兰登堡州达成一批合作协议,与港澳台经贸合作进一步深化,成功举办廊坊经洽会等重大经贸活动,全省实际利用外资66.5亿美元、增长10%,进出口总值546亿美元、增长8%。加快“走出去”步伐,海外投资项目不断增加。国家级开发区和高新区达到1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达到132个。实施“三百”工程,与百家央企合作的80个重大项目开工、175个建成投产,与百家院所校合作的201个项目开始实施,启动百家民企进河北活动,签约项目123个、开工建设49个。省级财政支持非公经济发展资金27.4亿元,民营经济增加值完成18600亿元、上缴税金2510亿元,分别增长9.5%和8%。

  民生和社会事业持续发展。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大投入力度,办成了一批惠民利民的实事。全年财政用于民生支出3386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7.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39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889元,分别增长9%和10%以上。城镇新增就业71万人,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7.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7%。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人均月增177元,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7.1%,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年人均提高到280元,城乡年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4476元、2225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达到60%。全省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22.5万套、竣工22.4万套、分配入住18.1万套。703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7·21”特大洪灾恢复重建工作圆满完成。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深入实施,1000所农村幼儿园改扩建基本完成,改造中小学校舍815万平方米,44.7万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得到保障,新增7个省部共建高校项目。河北中医学院组建完成,新建改建17所县级医院、260所乡镇卫生院和1.4万个村卫生室,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实现全覆盖,免费为5万名农村患者和城市低收入患者实施复明手术。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加快,涌现出一大批文化精品,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深化“善行河北”和“中国梦·赶考行”活动,社会文化环境不断改善。圆满举办第十四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文物保护得到加强,重大文物保护项目扎实推进。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我省体育健儿在第十二届全运会获得好成绩。平安河北建设深入实施,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力度加大,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围绕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大力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四风”问题得到了遏制。按照中央和省委的统一部署,省直部门和单位深入开展了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对照检查,制定整改措施,狠抓整改落实,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展正风肃纪专项行动,全面清理和处置违规公务用车、超标办公用房、“吃空饷”人员。省直机关“三公”经费支出比上年压减6%左右,治理文山会海取得重要进展。省政府系统标准化建设扎实推进,具有审批职能的部门和单位全部通过认证。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475件,政协提案573件,按时办复率均为100%。

  国防动员和双拥共建深入开展,军政军民团结局面进一步巩固。人口计生、民族宗教、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外事侨务、妇女儿童、人民防空、防震减灾、地理信息、邮政通信、气象、档案、老龄、残疾人等事业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面对愈加突出的大气污染防治压力、面对繁重艰巨的化解过剩产能任务,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经受住了考验,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的结果,是全省人民同心同德、拼搏进取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向驻冀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和政法干警,向中直机关驻冀各单位,向关心支持河北发展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国内外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政府工作与人民群众期待还有差距。尽管去年大多数目标任务完成或超额完成,但仍有全部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指标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我省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不高、产业结构偏重、资源利用粗放、创新能力不足等深层次问题尚未根本解决;经济运行中化解过剩产能压力空前、产业转型升级阵痛加剧、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等问题日益凸显;大气污染严重、食品药品安全等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解决得还不够好;各种不稳定因素较多,维护社会稳定的压力依然较大;转变政府职能和工作作风还不到位,一些部门和工作人员服务意识淡漠,“吃拿卡要”和“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问题比较突出,消极腐败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我们一定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关切,直面自身工作中的问题,本着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以落实“八项规定”和反“四风”为切入点,采取更有针对性、更有创造性、更有实效性的措施大力加以解决,不辜负全省人民的期望!

  二、20xx年工作总体要求

  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是落实省委八届六次全会精神,实现“十二五”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我省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都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世界经济处于深度调整期,仍将延续缓慢复苏态势,不确定因素依然很多。我国经济发展中稳定经济增长、化解过剩产能、防范债务风险、守住民生底线等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当前,我省已进入经济增长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相叠加的特殊阶段,今年面临的困难和矛盾将更加突出,特别是产业结构调整和大气污染防治力度的加大,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但总的看,河北发展的潜力和机遇也进一步凸显。党中央、国务院十分关心河北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拉开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幕,必将极大地激发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环渤海地区正在成为中国最具潜力的新的增长极,我省沿海地区率先发展全面提速,必将成为带动全省转型升级的新引擎;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必将为我省在区域经济中发挥比较优势、推动融合对接提供历史性机遇;随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必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全省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我们一定牢固树立战略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法治思维,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进取意识、责任意识,奋力开创河北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省委八届六次全会精神,把握环渤海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势,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的核心要求,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把新型城镇化作为发展的重大潜力,把打好四大攻坚战作为战略重点,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着力提高发展质量效益、着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着力保障改善民生,坚定不移走绿色崛起之路,努力建设全面小康的河北、富裕殷实的河北、山清水秀的河北。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省生产总值增长8%,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进出口总值增长5%,实际利用外资增长5%。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削减1.2%、2.7%、1.2%和5.6%,细颗粒物(PM2.5)浓度下降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8.5%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3.5%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6‰以内。上述指标的设定,统筹考虑了抓改革、促调整、惠民生、防风险等各方面因素,既体现了需要,也兼顾了可能。需要说明的是,破解河北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首要的是转变发展的指导思想。确定生产总值增长8%的目标,不再设置全部财政收入指标,就是不以GDP增长率论英雄,而是更加注重实实在在、合理增长的速度,更加注重民生改善、就业比较充分的速度,更加注重劳动生产率同步提高、经济活力增强、结构调整有成效的速度,更加注重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得到提高又不会带来后遗症的速度,更加注重保护资源环境、突出绿色发展的速度,真正把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引导到提质增效升级上来。

  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必须全力以赴抓好“改革、调整、巩固、提升”四大任务。“改革”就是牢牢把握全面深化改革这一强大动力,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以改革促创新、促发展、促转型、惠民生。“调整”就是牢牢把握科学发展和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这一主题主线,切实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化解过剩产能、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改善生态环境。“巩固”就是牢牢把握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这一中心任务,有效发挥“三驾马车”拉动作用,防止经济换挡失速,做到稳中有为、稳中提质、稳中增效。“提升”就是牢牢把握创新驱动发展这一核心战略,大力创新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创新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均衡性、可持续性。

  三、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

  改革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永恒动力。我们一定要坚持以改革统领全局,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正确准确有序协调推进各项改革,最大程度地激活市场主体、增强县乡活力、破解瓶颈制约。

  (一)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切实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转到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上来。进一步简政放权,承接和落实好国务院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继续取消和下放一批省本级行政审批事项,制定并公开行政审批事项目录,没有进入目录的一律停止审批。推行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启动市县级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完成省级和市县机构改革任务,推进设区市和省直管县政府机关标准化建设。深入开展重点部门和窗口单位提质提效活动,实行“零障碍”全程协办服务,严肃查处“三难”和“吃拿卡要”等行为。

  (二)着力清除各种市场壁垒,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营造稳定、透明、公平的投资环境。推进投资体制改革,实行非禁即准、非限即许,坚决破除“玻璃门”、“弹簧门”,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公用事业领域。进一步清理规范现有政策,在税费、融资、服务等方面,废除对民营经济的一切不合理规定。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由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实行投资主体零限制、注册登记零收费。把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放宽市场主体注册资本、住所登记条件,把企业年检制度改为年报公示制度。认真落实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加强对重点民营企业的帮扶和服务,打造一批“民企航母”。

  (三)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激发国有经济发展活力。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促进国有资本更多投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域外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合理增加国企管理人员市场化选聘比例,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国企管理人员的薪酬待遇。推动国有企业改制上市,提高国有资本证券化水平。强化企业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制度,推进企业财务预算等重大信息公开,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四)稳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增强农业农村发展后劲。实施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若干意见》,让农村土地资源、农村资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村劳动力资源、农村流通、农村金融和城乡良性互动机制活起来。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守耕地红线,赋予农民对承包地的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鼓励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流转。引导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和加工业。鼓励发展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公司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市县级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促进农村产权公开规范交易流转。

  (五)大力推进财税金融改革,强化经济发展支撑保障。合理划分省与市县事权和支出责任,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和控制方式,清理规范重点支出挂钩机制,完善一般性转移支付增长机制,逐步取消竞争性领域专项,推进实施全面规范的预算公开制度。落实国家各项结构性减税政策,扩大“营改增”试点范围,全面规范税收优惠政策。规范政府举债方式,实施举债核准和风险等级控制,加快建立以政府债券为主体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体制,做好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工作。放宽金融行业市场准入,支持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金融租赁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入股金融机构和参与金融机构重组改造,支持金融机构到农村增设网点。加快农村信用社股份制改造,组建一批农村商业银行。争取更多企业在境内外上市融资,支持设立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

  (六)积极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完善保障改善民生体系。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健全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建立科技创新市场导向机制,支持科研机构与企业联手创办科技园区,支持科研人员领办创办科技型企业,促进科研成果资本化、产业化。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政府部门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加快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鼓励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发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扩大居民大病保险试点,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推进基层医疗机构综合改革,鼓励社会资本办医,有序扩大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推进水、天然气、电力等资源品价格改革,推行城镇居民阶梯水价、气价制度,扩大农业用水终端水价范围,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深化基层民主制度,提升基层自治能力。

  (七)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拓宽开放领域,推进金融、教育、文化、医疗等服务业有序开放,放开会计审计、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等服务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搭建开放合作平台,积极争取国家在曹妃甸设立自由贸易区,推动石家庄空港、黄骅港申报设立综合保税区和在北戴河新区试行离区免税政策,实施开发区产业倍增三年推进计划,抓好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高新区建设,发展一批国别(地区)产业园。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推行产业链招商、精准招商、常态化驻点招商等招商方式,办好香港投洽会、廊坊经洽会和特色产业展会,提高利用外资规模和水平。积极扩大紧缺的技术、资源、产品进口,对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给予资金支持。实施“走出去”战略,优化对外投资审批程序,搞好对外投资信息服务,引导钢铁、建材等过剩产能有序向境外转移,支持企业到境外建立稳定的战略资源供应基地和生产制造基地,力争全年境外直接投资增长8%。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是我省必须过的一道坎。我们一定要深入实施四大攻坚战,抓好“三个一百”领军企业工程,有序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改造调整制造业,加快发展服务业,一产抓特色、二产抓提升、三产抓拓展,做到有增有减、有上有下、有进有退。

  (一)以亮剑精神坚决化解过剩产能。大力推进“6643”工程,按照国家下达的任务,到2017年压减6000万吨钢铁、6000万吨水泥、4000万吨煤、3000万标准重量箱平板玻璃。按照“消化一批、转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的原则,定计划、定指标、定时间表、定监督检查机制,细化过剩产能化解方案,强化各项保障措施,确保今年压减1500万吨粗钢、1000万吨水泥、1500万吨煤、1800万标准重量箱平板玻璃。任务层层分解到市县,落实到企业。严格执行能耗限额、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标准和差别电价水价政策,综合运用市场、法律、行政、标准等手段,倒逼不达标产能退出市场。统筹研究制定配套政策,做好结构调整、职工安置、债务化解工作。

  (二)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选择100家基础好的传统优势企业提档升级。继续抓好“十百千”工程和千项技改项目。实施龙头带动计划和产业链升级工程,加快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落实钢铁、水泥、玻璃产业结构调整方案,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支持建设用钢产业园区。认真落实“个转企、小升规”后续扶持政策,培育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00家以上。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100家潜力大的龙头企业和大项目给予重点支持。大力发展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高端装备、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推进国家光伏规模化应用示范省建设,启动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程,实施海洋产业振兴工程,推动卫星导航、遥感数据应用等空间信息技术产业化,支持24个国家级和20个省级新兴产业基地加快发展。加强质量、标准和品牌建设,推进质量兴省战略。

  (三)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重中之重,按照稳定政策、改革创新的要求,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巩固农业农村发展的好形势。把确保粮食安全作为首要任务,依靠科技支撑和创新驱动稳定粮食生产,推进4000万亩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抓好620个粮食作物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实施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带动中低产田改造。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农业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发展节水农业。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粮食总产稳定在660亿斤。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壮大畜牧、蔬菜、果品三大优势产业,新增千亩以上蔬菜生产标准园100个、优质果品基地200万亩、中药材种植示范园100个。抓好高标准集约化的生猪、肉牛、禽蛋、奶源基地建设,肉、蛋、奶产量力争达到480万吨、390万吨、630万吨。推动农业大省向食品大省转变,大力发展食品加工业,推进农业龙头企业和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确保100个亿元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竣工投产。落实农业各项补贴政策,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制度,抓好农民工技能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

  (四)提升服务业规模和水平。坚持扩大总量与优化结构并重,推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分行业制定细化配套措施,落实鼓励类服务业用电、用水、用气与工业同价政策,重点培育壮大100家优势明显的服务业企业。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支持现代物流、研发设计、检验检测、云计算和物联网服务等重点领域发展,抓好32家省级现代物流产业园区发展,完善钢铁、煤炭、农产品等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支持节能环保服务业发展,推广合同能源管理。增多做强金融主体,支持银行、保险和证券业加快发展,推进燕赵财险正式运行。强化地方金融监管,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文化创意、动漫游戏等新兴业态,壮大文化娱乐、商贸流通、健康养老服务等产业。大力发展旅游业,实施旅游景区改造提升计划,培育一批精品旅游线路。推进城市商业综合体和县城商贸流通设施建设,支持“万村千乡”连锁配送企业发展。力争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5%。

  (五)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突出抓好企业创新能力建设,推动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引导企业加大研发设计投入,以重点骨干企业为依托,联合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建设重点实验室、产业技术研究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业设计中心、产业创新联盟,推动产学研紧密结合。重点支持15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快发展,培育壮大科技“小巨人”。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的作用,加强关键技术研发应用,集中力量攻克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共性关键技术,实施钢铁产业技术升级、制造业信息化、文化科技创新、节能减排、大气污染防治等重大科技专项,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和产业化水平。充分利用京津科技资源优势,加强与百家院所校、央企、国外科研机构的科技合作,谋划建设13个省级重大创新基地,支持“863计划”、中关村等科技专项成果在我省转化应用。深化科技人才开放合作,加快推进国家“__”和省“百人计划”等重点引智工程,落实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加强与两院院士全方位合作,培养和引进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专利开发和应用。

  五、奋发有为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发展仍是解决我省所有问题的关键。我们一定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挖掘发展潜力,增强发展动力,增创发展优势,筑牢经济稳中向好的基础。

  (一)着力构建经济发展的新高地。围绕深入实施四大攻坚战,统筹推进重点地区协调发展。加快沿海地区开放开发步伐,提升港口功能,完善集疏运体系,推动产业聚集。抓好曹妃甸港区LNG码头、秦皇岛港东港区、京唐港区集装箱码头等项目建设,继续实施黄骅港综合港区二期工程,力争三大港口通过能力突破9亿吨。加快张唐、津保等铁路建设,推进邯港等高速公路和北戴河机场建设。力促中石化曹妃甸千万吨炼油、首钢二期、蔚县电厂等重大项目尽快开工,支持北汽集团黄骅汽车产业园建设,促进沿海地区加快发展。大力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全面落实深化与京津的新一轮战略合作协议,搞好规划、交通、产业、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对接,积极承接京津教育、医疗、科研机构和专业市场转移。力促京沈、京张、石济铁路开工建设,推进京港澳扩建和张承高速公路建设。在推动首都新机场开工建设的同时,编制实施临空经济区发展规划,启动廊保空港新区建设。统筹廊坊北三县一体化发展,建设现代服务业示范区。深入对接中原经济区规划,推动邯郸、邢台两市与中原经济区深度融合发展,把邯邢地区打造成省际合作的“桥头堡”。

  (二)进一步增强“三驾马车”的拉动力。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拉动作用,保持合理投资规模,着力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质量。实施“双百双千”工程,省级抓重大在建和前期项目各100个,市级各抓1000个。优先安排有利于转型升级的重大项目、重点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项目,争取石炼800万吨炼油扩能提质、南水北调配套工程、邯长邯济铁路扩能改造等项目建成投运,沧州海兴核电等项目前期工作取得突破。优化政府投资结构,减少对一般性项目投资,重点用于具有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影响的重大项目。重视发挥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提升居民即期消费能力。完善消费政策,实施鼓励居民消费的财税、信贷和信用消费政策,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扩大信息消费,加快推进河北省“宽带中国”工程和第四代移动通信建设,实施全省电子商务三年发展推进计划。挖掘消费潜力,培育健康养老消费,鼓励社会资本兴办养老、康复、托养和家政服务机构。整顿规范市场秩序,坚决打击制假售假行为。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支持住房改善性需求。加快外贸发展方式转变,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重点推进安国中药等12个国家级出口基地和一批服务外包示范园区、产业基地、农产品出口示范县建设。强化外贸企业分类帮扶,以长城汽车等30个出口品牌为重点,大力开拓国际市场,鼓励更多企业扩大出口。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积极应对国际贸易摩擦。

  (三)准确把握经济运行调节的力度节奏。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地区运行态势的监测分析,引导企业进行适应性调整。针对我省一次性能源主要依靠外部供应、清洁能源供应紧张的状况,协调增加天然气、清洁煤炭供应,完善紧张时段用电、用气应急预案,保障骨干企业生产需求。坚持集约节约用地,继续实施土地指标年初预拨办法,建立用地指标安排与用地进度、供地率、补充耕地挂钩的激励机制。统筹用好帮扶困难企业专项资金,在融资、用工、培训等方面搞好保障和帮扶。组织好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

  (四)分类支持各市在重点领域实现突破。按照“分类指导、重点倾斜、上下互动、合力推进”的思路,依托国家和省重大战略实施、重点工作推进,在省级层面统筹资源要素,有选择、有侧重地对各市给予支持。支持石家庄提升省会功能,加快生态环境建设,大力发展服务业,创建科技大市场,争取“十二五”末服务业占三次产业比重达到50%以上;支持承德加快机场、双峰寺水库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提高加快发展保障能力;支持张家口与北京市联合申办冬奥会,抓紧编制实施以崇礼赛区为中心的基础设施、城镇建设和产业发展规划,谋划建设京张铁路崇礼支线等交通项目和体育竞技设施;支持秦皇岛以西港搬迁改造为重点的岸线优化和产业布局调整,发挥科技创新引领示范作用,建设绿色秦皇岛、活力秦皇岛;支持唐山发展沿海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压钢减煤,化解过剩产能;支持廊坊大力提升城镇化率,深化与北京的同城化建设;支持保定加强以白洋淀为核心的生态保护,建设低碳城市、创新城市,成为京津产业重要承接地;支持沧州在临港产业和石化产业上加快发展,在服务冀中南、内陆港建设上形成“1+4”发展格局;支持衡水开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以改革求发展求突破;支持邢台山区开发和基础设施、重点园区建设,加快发展步伐;支持邯郸冀南新区和重点园区建设,以装备制造、新材料产业发展为重点,打造区域经济增长点。同时,支持定州、辛集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努力提高经济实力、发展活力和综合竞争力。

  六、只争朝夕推进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

  生态环境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河北形象。我们一定要以背水一战的决心,加大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工作力度、投资力度、政策力度,坚决打赢这场攻坚战,力争三年有好转、五年大改善。

  (一)强力治理大气污染。认真贯彻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10条措施和京津冀实施细则,深入落实我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突出抓好压钢、减煤、治企、控车、降尘等重点工作,确保完成今年污染物排放削减目标。积极调整能源结构,全面淘汰燃煤小锅炉,大幅提高煤炭清洁利用水平,加快集中供热、“煤改电”、锅炉改造工程建设。继续实施钢铁、水泥、电力、玻璃等行业大气污染治理攻坚行动,加大制药企业和医疗机构污染物治理力度,推进主城区污染企业搬迁与升级改造。继续淘汰黄标车。严格控制扬尘污染。加强县城和重点镇环境治理。抓好农村清洁能源应用,减少农村燃煤和面源污染。大力推行秸秆综合利用,全面禁止秸秆焚烧。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切实减轻重污染天气对群众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的影响。加强与京津及周边地区协作,推进大气污染治理联防联控。建立大气污染治理公众参与机制。持续抓好节能减排,广泛开展节地节水节电节材活动,加快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节能改造,深入推进“建筑节能省”创建和“千家企业”能耗管理体系建设,启动实施石家庄、唐山国家节能减排示范市工作,制定排污权有偿使用管理办法并进行试点,确保完成国家下达的“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二)着力改善水环境质量。我省水资源短缺与水环境污染严重问题并存,必须落实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大重点流域、饮用水水源地和地下水污染防治力度。加快南水北调中线配套工程建设,确保今年汛后正式通水。推进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力争今年开工建设。抓好重大输水工程沿线、大中型水库防污工作,大力开展流域重度污染治理专项行动,对我省七大水系的14条重污染河流分别制定整治方案。推进白洋淀和衡水湖等重点湖淀污染治理。坚决控制地下水超采,关闭城中村自备井,实施以衡水为重点的黑龙港地区地下水压采行动。严格保护饮用水安全,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水、安全水。深化北戴河及相邻地区近岸海域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重视海洋生态保护,坚决打击“绝户网”,努力恢复海洋渔业生态资源。

  (三)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制定实施山水林田湖修复整体规划。着力构筑绿色生态屏障,继续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三北防护林、燕山太行山绿化、沿海防护林、京冀水源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启动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搞好城乡绿化美化,大力植树造林,完成造林绿化面积420万亩。加快绿色廊道建设,推进道路沿线和景区周边绿化。加大湿地保护工作力度,加强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开展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严格落实生态功能区规划,探索划定生态红线。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切实做到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四)加大环境执法力度。构建政府主导、环保监管、部门协同、企业落实、社会参与的环境治理机制。提升监管能力,推进“智慧环保”建设,构建覆盖全省的智能化环境执法监控平台,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省市县乡村五级网格化监管体系。强化执法监督,加强考核,严格问责,坚决打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让非法排污付出更大代价,让保护环境成为自觉行动。

  七、积极稳妥走河北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我们一定要把推进城镇化作为重大战略任务,按照省委“十要十不要”的要求,遵循客观规律,把握正确方向,努力走出一条以人为本、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一)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抓紧出台差别化落户政策。合理确定石家庄、唐山、保定、邯郸4个市区人口超100万城市的落户条件,有序放开其他7个设区市市区的落户限制,全面放开县级市、县城和建制镇的落户限制。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逐步把进城落户的农民纳入城镇基本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解决进城人员后顾之忧,使他们进得来、留得住、过得好。

  (二)着力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坚持把城镇化纳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格局,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构筑以京津两个特大城市为核心,石家庄、唐山两大城市为区域中心,其他设区市为支点的层级合理的城镇体系。做大做强中心城市,构建以主城区为核心、周边县(市)为组团的发展布局。推动基础条件较好、发展潜力较大的县城和建制镇发展成为中小城市。完善城镇规划,逐步由扩张性规划转向限定城市边界、优化空间结构规划,改变“摊大饼”发展模式。优化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布局,解决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等“城市病”。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量,盘活土地存量,用好地下空间,提高土地利用率。突出城市文化灵魂,体现地域文化特色,延续城市历史文脉。

  (三)大力提高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增强城市综合承载力,加快学校、医院、图书馆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推进城市供水供暖供气、地下管网等市政建设,提高基础设施配套能力和防灾减灾能力。创新城镇建设投融资体制,鼓励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运营。健全质量管理制度,完善工程质量标准,搞好建筑设计,努力打造精品建筑、百年工程。强化城市精细化管理,拓展数字城管功能,建设智慧城市。理顺管理体制,推行综合执法,提高文明执法水平。

  (四)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和县城建设。全面落实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和县城建设的政策措施,支持经济强县(市)特别是工业产值超千亿元的县(市)推进产业转型和城乡统筹发展,加大对财政弱县特别是财政收入不足3亿元困难县的扶持力度。发展县域特色主导产业,实施产业集群示范工程,推动产业向园区聚集。继续推进安国中药都建设。优化行政区划,统筹推进县改市、改区和省直管县工作,增强县乡发展活力。大力推动县城建设上水平,在基础设施、园林绿化、景观风貌等方面建设一批重点工程,建成一批高水平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商业综合体、专业市场等配套设施,增强县城的承载力和吸引力。推进国省干线、农村公路、“断头路”、瓶颈路和危桥改造。搞好县城规划,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发展绿色建筑、绿色能源、绿色交通,实施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土地利用规划“三规合一”,一张蓝图干到底,确保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和严肃性。

  (五)推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加大城乡协同发展力度,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大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力度,推动优质资源向农村倾斜,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加强城市产业与农村产业对接,增强城镇对农村产业的辐射带动力。今年再选定3000个重点村,开展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把提高贫困人口生活水平和减少贫困人口数量作为主攻方向,增强扶贫攻坚的精准性、有效性、持续性,出台鼓励贫困县脱帽出列办法,深化燕山—太行山、黑龙港流域连片特困地区和环首都扶贫攻坚示范区建设。加大产业、金融扶贫力度,通过山区农业综合开发、股份合作、家庭手工业等方式发展脱贫增收项目,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提高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确保100万扶贫对象稳定脱贫,尽快让贫困地区富起来、贫困群众生活好起来。

看过“河北省工作报告”的人还看了:

1.定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2.定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3.张家口市政府工作报告

4.20xx省级政府工作报告热门词汇

5.阜平县政府工作报告

1936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