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实用范文>致辞讲话>领导讲话稿>学校领导讲话>

外语学院领导讲话稿精选

佩珊分享

外语学院主要有以外语涉外学科(专业)教学研究为主的高等教育机构、综合性大学(含部分非综合性大学)下属的二级学院以及其他各类培养翻译人才为主的外语翻译学院等。下面就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外语学院领导讲话稿精选讲话,仅供参考。

外语学院领导讲话稿精选(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校友,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们欢聚一堂,隆重庆祝四川外语学院六十华诞。这既是全体川外人欢欣鼓舞的盛大节日,也是检阅川外办学成就的庄严典礼!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向百忙之中前来出席庆典、指导工作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关心支持母校发展,并为母校赢得声誉的广大海内外校友致以亲切的问候!向播洒汗水与辛劳的历代川外开拓者、建设者以及现在正辛勤耕耘的全体教职工致以崇高的敬意,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四川外语学院建设和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新中国诞生之初,百废待兴,国家建设急需外语翻译人才。在周恩来、邓小平、刘伯承、贺龙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切关怀和指导下,1950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政大学筹建成立了俄文训练团,培养军政机关和经济建设所急需的俄语翻译人才。在历经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高级步兵学校俄文大队和西南人民革命大学俄文系的短暂征程之后,1953年,这颗伟人播下的火种光华初灿,成为西南俄文专科学校,步入了国民高等教育的征程。1959年5月,在周恩来的提议下,学校扩建更名为四川外语学院,一代文豪郭沫若亲笔题写校名。1950年至1975年,为适应国家外交、外事和外贸工作的需要,学校逐步增设了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日语等专业。1979年开始招收学位研究生。 在这一时期,学校实现了由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由单语种发展成为多语种,实现了办学史上的第一次飞跃。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学校为满足国家和地方对外开放的需要,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狠抓教学基础性建设,注重人才培养质量,形成了以本科生教育为主,研究生教育为重点,专科教育为辅助,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并重的办学体系。此外,学校还积极发展外语培训事业,建立了西南地区最成熟的外语培训基地和中外多种外语考试体系,有数万人从这里走向世界,直接推动了重庆和中西部地区的对外开放和交流。

川外的建设和发展得到了历届重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中央政治局、时任中共重庆市委书记的贺国强同志亲临学校视察工作;中央政治局委员、时任中共重庆市委书记的汪洋同志亲切接见学校领导,并为解决学校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重庆市委书记__同志多次亲切接见和鼓励学校师生,并为学校60周年庆典发来热情洋溢的贺信。重庆市市长、时任重庆市常务副市长的黄奇帆同志亲临学校指导工作,从多方面关心和支持学校的发展,并为学校60周年校庆题写贺信。

正是有了重庆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亲切关怀和鼓舞鞭策,有了海内外校友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有了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四川外语学院才取得了长足发展,成为重庆市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重庆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近十年来,学校先后制定实施了《四川外语学院“十五”计划》、《四川外语学院“十一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纲要》和《四川外语学院近期发展计划和中长期发展规划》等关系学校长远发展的战略性纲领,教学质量、学科水平和办学实力进一步增强,特别是在20xx年,我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并成为重庆市立项建设的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实现了办学史上的第二次飞跃。

目前,学校校园总面积70余公顷,建筑面积50余万平方米,有各类在校生14000余名,在编教职工千余名。形成了研究生教育、本专科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继续教育、强化培训等多形式、多层次办学体系,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外语学科为主,文、教、经、管、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正向“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外国语大学”的目标迈进。

建校60年来,四川外语学院始终秉承“团结、勤奋、严谨、求实”的校训,弘扬“守责”、“求实”、“开放”、“包容”的川外精神,为国家培养了10万余名高素质涉外人才,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学校总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社会声誉和学校形象不断提升。

一是学科布局合理,专业协调发展。目前,学校共有26个本科专业,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7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个专业学位硕士点,4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立项建设的博士学位授权点,形成了以重点学科、特色(品牌)专业为龙头,外语专业为主干,非外语专业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英语、俄语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英语、德语、法语、俄语、对外汉语、新闻学、西班牙语等7个专业为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形成了国家级、市级和校级三级特色(品牌)专业布局。

二是教改不断深入,质量稳步提高。学校牢固树立人才培养是根本任务、质量是生命线、教学是中心工作的理念,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深化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打造高质量的教学团队,培育优秀的教学成果,教学质量逐年稳步提高。目前,学校有国家级精品课程、市级精品课程、校级精品课程、校级重点课程等层次分明、分布合理的优质课程体系。近五年来,学校有5个市级优秀教学团队,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15项,培育校级教学成果奖74项,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被评为重庆市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外语类专业全国四、八级考试成绩优异。

三是狠抓科学研究,累累硕果喜人。学校现有外国语文研究中心和中外文化比较研究中心2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1个重庆市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外国语文》(原《四川外语学院学报》)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来源期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重庆市一级期刊,是外语界科研成果展示的重要平台之一。学校科研成果丰硕,先后出版了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专著、词典、译著和教材。近五年来,学校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3项,省部级科研课题10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500余篇,其中在国内外著名期刊上发表论文500余篇。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17项。共承办大型国际国内教研科研学术会议60余次。

四是师资结构合理,发展趋势良好。学校现有高级职称教师300余人,其中教授80多人,博士近百人,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68%,多数教师曾在国外讲学、进修或研习。学校通过多年的内培外引,已经建立了一支以知名专家学者、重庆市学术带头人为龙头,以"重庆市322重点人才工程"二层次入选学者为中坚,以中青年教师为骨干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整个队伍团结稳定,发展势头好。学校以培养青年教师为基础,以培养高层次人才为重点,以培养学科带头人为方向,全面实施师资队伍建设培育工程,精心构筑人才高地,为培养高素质涉外人才作坚实的保障。

五是坚持立德树人,确保发展方向。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扎实推进科学发展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切实做好"抓党建、促三风、建三高"工作,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确保培养出政治可靠、业务精通的高素质涉外人才。特别是在重庆市倡导的"唱读讲传"活动中,我校中俄双语诵读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英、俄、德、法、意、丹麦、弗拉芒八种语言诵读的《共产党宣言》(节选)等节目受到中央和重庆市有关领导的高度赞扬。社会实践育人,全面和谐发展。学校构建了以专业技能课和实验课为核心,以自主学习中心、校外实习基地为平台,以课外实践活动、技能竞赛、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活动为载体的多方位多层次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把实践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

川外的青年志愿者队伍活跃于北京奥运会、亚太城市市长峰会、20国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与发展高层论坛、亚洲杯足球赛、"德中同行"等各种大型、高层次、国际性的会议和活动以及重要赛事,以扎实的专业功底、宽阔的国际视野、出色的交流才能、靓丽的青春风采,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在国际国内重大的专业竞赛领奖台上,也不乏川外学子的身影:在国际模拟联合国大会、中国模拟联合国大会、"外研社杯"全国英语辩论、"21世纪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香港"中国大学莎剧比赛"、中华全国日语演讲比赛、全国法语作文大赛等重大国际国内专业竞赛中,我校共获得200多项大奖。近10年来,我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研究生就业率100%,我校还被授牌为重庆市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

七是对外交流频繁,合作成效显著。学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形式更加多样化,内容更加丰富,国际化内涵建设初见成效,汉语国际推广项目不断发展。目前,学校与美、英、法、俄、德、日、西、意、韩等国家的60余所大学建立了校际联系,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和教育合作,建立了"2+2"、"3+1","2+1+1"双学位等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内有法语联盟、歌德学院重庆德语中心、俄语中心、韩语中心等多所中外国际合作办学和文化机构,与多哥洛美大学创立了孔子学院,并将在近期与俄罗斯、美国两所大学合作再建两所孔子学院。

各位领导、同志们、朋友们,回顾历史,我们深感欣慰和自豪;展望未来,我们更是信心满怀。今年,四川外语学院将迎来第九次党代会,在新的历史交汇点上,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发展,我们将以60周年校庆为契机,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314”总体部署和建设“五个重庆”的战略要求,着力抓好打造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立项建设、学校更名、国际化内涵建设等重点工作,着手制订学校“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和提升办学层次,为早日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外国语大学而努力奋斗!谢谢大家!

外语学院领导讲话稿精选(二)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

在重庆市委、市府领导和重庆市教委的关心下,在学校各级领导的支持下,四川外语学院高级翻译学院今天正式成立了。

在改革开放和全球化的今天,翻译已经成为国际交流和文化往来不可或缺的专业人才。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将翻译人才的培养纳入正规的教育体制,探索翻译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式。在英国100所大学中,约四分之一的学校设有专门的翻译系或翻译中心,许多学校能授予翻译研究博士学位。在香港主要的7所大学中,几乎都能授予翻译学博士学位。在国内,已经成立翻译学院6个,翻译系5个,翻译研究中心超过40个,全国性翻译研究资料中心2个(北京外交学院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有三所大学已开始试点设立本科翻译专业(复旦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学院、河北师范大学),翻译专业学位(MIT: Master of Interpreting and Translation)正在通过国家的论证,不久将在全国推开。每年召开的全国性翻译研讨会超过12次,平均每月一次,翻译研究已经成为显学,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今天,四川外语学院高级翻译学院的成立,顺应了国际国内发展趋势,必将为年轻的重庆直辖市和西南地区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四川外语学院高级翻译学院的建设自始至终得到了重庆市各级领导和学校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马书记明确提出,要办好翻译学院,为地方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以此赢得地方政府和人民的认可和支持。李克勇院长、李建平院长和王鲁男院长在办学条件相对困难的情况下,不仅给予高级翻译学院的筹建与发展积极的经费和物资投入,而且为高级翻译学院师资队伍的建设给予特殊的政策。学校各个行政职能部门、教育技术中心、各二级学院、研究生部、外国语文研究中心和比较文化研究中心,都从各个方面积极支持和帮助,使高级翻译学院能在短时间内初具规模,显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目前,高级翻译学院下属口译教研室、笔译教研室、翻译理论教研室和翻译研究所,有一支敬业合作的专业教师队伍,已招收两届口译方向学生19人,多次为重庆市政府、重庆市外专局、重庆市WTO事务中心等政府部门提供同传、交传、联络传译和商务谈判服务,他们扎实的基本功和深厚的学术素养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赞扬。

四川外语学院高级翻译学院的成立,得到了国内各兄弟院校的支持和帮助。翻译学院的老师曾到北外、上外、广外、对外经贸大学等学校调研、学习他们的办学理念与思路,借鉴兄弟院校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管理模式上的先进经验。上海外国语大学的谢天振教授,不辞辛劳,在百忙中每年坚持到我校为翻译方向的研究生开课,积极为高级翻译学院的建设出谋划策。香港浸会大学的张佩瑶教授、岭南大学的孙艺风教授、北京语言大学的刘和平教授、英国外交部首席翻译林超论博士等,都先后到我校讲学,成为我校高级翻译学院的客座教授,加强了我院与其他高级翻译学院的交流与联系,提高了我院的办学水平。

在此,我谨代表高级翻译学院全体师生,感谢全校上下和社会各界对高级翻译学院的支持,感谢在翻译学院建设的每个艰难时刻给予我们的指导和关心。我们将加倍努力,建立完善的口笔译教学和科研体系,培养出合格的跨文化交际的口笔译人才,把高级翻学院办成西南一流、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和知名度的翻译教学和研究基地。

外语学院领导讲话稿精选(三)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老师们、同学们:

上午好!

在金风送爽,丹桂飘香的时节,四川外语学院高级翻译学院正式成立了。在此,我谨代表中共重庆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对四川外语学院高级翻译学院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四川外语学院发展的各有关部门、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向辛勤耕耘的全体教职员工和莘莘学子表示亲切的慰问!

四川外语学院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学术底蕴的高校,作为我国西南地区唯一一所外语类院校,在几十年的办学历程中,为重庆市、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都作出了积极贡献。高级翻译学院的成立无疑为四川外语学院注入了新的活力,必将为学校的人才培养、教学科研以及学科建设带来新的发展!

四川外语学院高级翻译学院的成立,是川外发展史上的大事,也是重庆市高级外语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一件大事。高级翻译学院的成立切合了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外语人才的迫切需求。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国际地位的逐步提高,国际合作与交往日益频繁,翻译工作在我国政治、经济、外交、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中的地位日显重要,社会对高质量的口笔译人才和研究人才的需要与日俱增。在对外交流活动中,高级翻译人才,尤其是同声传译人才成了“稀缺资源”。95%以上的国际会议采用的都是同声传译方式。同声传译具有难度高、技巧高,对译者的记忆力、知识面、表达能力、外语和本族语的要求高的特点。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在全球范围内,专业的同声传译人数总共不过三、四千人,我国仅有几十人。重庆市比较成熟的同声传译人才为数不多,难以满足大型国际会议对翻译人才的需求。高级翻译人才在重庆及其紧缺的这一现状,与重庆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要求和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的战略目标不相适应。四川外语学院高级翻译学院的成立,标志着四川外语学院站在了新的起跑线上,为高级翻译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撑。 四川外语学院高级翻译学院已初步具有一支有较强实力的师资队伍。多年来,这些教师积极参加各种大型国际会议和对外交流与谈判活动,为重庆市政府、相关部门和跨国性的大公司的会议及谈判活动提供了同声传译、交替传译、联络传译等翻译服务,为高级翻译学院的办学积累了实践经验,奠定了发展基础。

最后,殷切希望四川外语学院高级翻译学院在学校党委、行政的领导下,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秉承“团结、勤奋、严谨、求实”的川外精神,坚持高规格、高质量办学,充分吸收和借鉴国内外翻译人才培养的先进理念和模式,大胆进行人才培养、教学科研、师资队伍、学科建设等方面的探索和创新,进一步挖掘潜力,强化自身优势,打造一流团队,创造一流成果,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育人质量和办学水平,形成鲜明办学特色,争取把高级翻译学院打造成西部地区高级翻译人才培养和教学、科研的重要基地之一,为重庆乃至全国的对外交流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智力和人才服务,为把重庆建设成为西部教育高地和长江上游经济中心作出应有的贡献!

祝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工作顺利!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看过外语学院领导讲话稿精选的人还看了:

1.颁奖仪式领导讲话稿精选

2.大学团代会领导讲话稿精选

3.大学五四领导讲话稿精选3篇

4.英语培训班领导讲话稿

5.大学英语优秀演讲稿范文

6.经典英语演讲稿精选3篇带翻译

    1488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