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实用范文>其他范文>经验>

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经验

巧萍分享

实践教学是一种和理论教学相对应的教学形式,是通过以实践活动为主的方式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形成相应的态度的教学活动。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整理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经验范文,欢迎阅读!

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经验篇一

实践教学是高等院校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实践教学将为社会培养大批高等技术应用性和技能型人才。

一、现状

我国高等学校的实践教学的改革和研究在近些年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特别是“十五”期间,我国职业教育的全面发展,为实践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不能仅仅通过书本知识的学习来掌握,更多地必须通过实践过程的操作、练习以及与生产实际的融合来实现。

我国实践教学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比较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尚未真正建立起来,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仍然是当前最热门的话题;二是实践教学的质量整体不高,缺少操作性强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其研究也有待于进一步深入;三是资源分布不均衡,一些偏远地区缺少实践教学双师结构师资队伍,因而实践教学理论与职业技能的研究在这些地区很匮乏。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根据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深入分析我国高等院校实践教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建立符合高等教育发展的实践教学体系,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水平,完善实践教学资源合理配置,使实践教学在整个高等教育过程中发挥更加大的作用。

二、重要性

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是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国民教育全过程,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

经济管理学院党总支图书记说,实践对大学生的好处有很多,实践让大学生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适应社会,顺应时代的发展,并在实践中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当代大学生不能整天坐在教室里,只学书本上的知识,而要走到生活中去。涂书记说,在美国的高校都十分重视实践,实践课的学分有的会比专业课还高,

那里的人才都是全面发展的。在中国,有的学校因为资源等条件的限制,实践活动不能正常开展。

图书记还指出,实践育人依然是中国高校人才培养中的薄弱环节,与西方欧美国家存在很大差距,虽然进入本世纪以来,高校实践育人工作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取得了一定进步,但是与我国科教兴国,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要求还有差距。

三、改进强化

《意见》指出各高校要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分类制订实践教学标准,增加实践教学比重,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对此,教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徐莉老师表示,我们安徽农业大学一直在做这方面的工作,将理论课从原来的30个课时减少到24个,注重增加实践课的课时,努力达到《意见》中确保人文社会科学类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15%、理工农医类本科专业不少于25%的要求。对于人文社科类专业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我们主要通过使用多媒体教学,给学生播放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影视、视频资料,要求学生课后参与小组讨论,调查采访完成书面或口头作业等方式,来达到实践育人的效果。

各高校应把加强实践教学方法改革作为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重点推行基于问题、基于项目、基于案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加强综合性实践科目设计和应用。要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支持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创新性实验、创业计划和创业模拟活动。图书记也说了在安徽农业大学,实践育人这方面的工作是做得相当不错的。比如在学校,有创新农业基地,像园艺,农学这些专业,有提供给学生实践的农场,园艺基地,还有学校开展的兴农杯,创业杯等创业大赛,都积极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运用掌握的理论知识,与生活结合,锻炼并提升自己的能力。还有在暑假,学校也开展各种比如走入基层等多种社会实践活动,丰富了同学们的假期生活。

四、发挥学生主动性

学生是实践育人的对象,也是开展实践教学、军事训练、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只有充分发挥学生在实践育人中的主体作用,建立和完善合理的考核激励机制,加大表彰力度,激发学生参与实践的自觉性、积极性,才能达到高校实践育人的目标和效果。在采访中经济管理学院的部分同学告诉我们,他对一些无趣的,没有新意的实践活动不感兴趣,希望学校能多开展一些创新性的实践活动。另外,他还说,希望老师们布置一些开放性作业,比如通过实践写一写自己的感想与收获,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而不是仅仅局限于书本上的课后习题。

此外,学校应支持和引导班级、社团等学生组织自主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发挥学生在实践育人中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作用。师生们普遍认为我

们安徽农业大学的班级、社团实践活动丰富多彩,如寝室文化节,女生节,老年公寓之行等活动能充分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吸引大家广泛参与,在活动和玩乐中丰富平时生活,锻炼实践能力。

五、目标和效果

实践育人让学生们可以带着问题走出象牙塔,走进社会,走进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当中去亲身体验,究竟生产力是不是发展了?人民生活是不是改善了?综合国力是不是提高了?如果是的,为什么?同时,学生们可以看到贫困地区的现状,意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从而产生紧迫感与危机感,珍惜学习的机会,更加坚定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信念。细心观察,实事求是,经历思考,得出结论。这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是不言而喻的。其次,深入开展各种具有先进性和导向性的实践活动,有利于推进学生党建工作。采取实践育人的方法,把党的知识教育、理论知识考试与要求入党积极分子参与具有先进性和导向性的实践活动,如参与“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助残、助孤、助困的公益性活动等活动,可以达到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全面考察和真实测评,培养出真正合格的共产党员。最后,实践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当代大学生基本上是从中学直接考入大学的,这种“线性成长”经历,使他们普遍缺乏实际生活经验,缺乏对现实的深刻理解,而在参与各种实践的过程中,他们亲自观察,亲自动手,用心思考,独立实践,无疑会增加社会知识,提高综合素质。

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经验篇二

近年来,重庆市在全市大学生中重点开展以带薪实习、种树、学农、学工、学军和社会调研为主的“六个一”社会实践活动,育人效果明显。

一、党委、政府直接推动,构建育人新格局

列入党政战略部署。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__亲自策划、亲自指导、亲自部署大学生“六个一”社会实践活动。重庆市委、市政府制定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实施方案,召开全市性工作会议,强力启动和推进大学生“六个一”社会实践活动。建立整合育人体制。由20个市级部门、单位和40个区县组成市级联席会议,并设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办公室。每“一”项实践项目由相关市级部门牵头负责,多个部门协同推进,并建立了部门、单位班子与个人结合的工作考核机制。创新社会实践制度。建立了大学生带薪实习制度,大学生骨干“三进三同”制度,高校与地方政府、企业、军队共建制度等大学生社会实践制度。完善实践保障体系。市财政每年划拨高校专项补贴5000余万元,保障活动资金。全市建立大学生学工基地100多个,在28个区县建立了大学生“三进三同”实践基地,各高校与乡镇、企业、社区联合建立500个定驻基地。同时加强理论研究,为推进活动提供理论指导。

二、深入开展实践活动,创建育人新途径

社会组织育人。已有3。7万余名大学生利用寒暑假,到40个区县、87个市直机关、392个国有企业和41个民营企业带薪实习,接收学生实习的单位和企业共有3113家;已组织近18万人次到企业生产和服务一线,与工人一起做工,学以致用;已组织33万新生参与学军活动。社会基层育人。重庆市将机关干部“三进三同”教育活动向大学生延伸,目前,已集中安排1。3万余名大学生、分散组织22万余人参加“三进三同”活动。社会建设育人。重庆市组织大学生参与“森林重庆”建设和保护长江“母亲河”工作,已组织28万人次大学生参与植树造林活动,植树283万余棵,植树面积3。4万余亩。全市54所高校建设64片“大学林”。社会现实育人。重庆市组织大学生围绕“五个重庆”、“十大民生”、“唱红打黑”、“缩差共富”等重点工作,开展调查研究。

三、破解知行合一难题,取得育人新成效

理想信念更加清晰坚定。据调查,认为增进了与工农大众感情的学生占93%以上,认为理想信念进一步明晰和坚定的占92%以上。知行合一理念深入人心。认为进一步了解了国情市情民情的学生占95%以上,认为收获大并对综合素质提升有帮助的达95%以上。就业创业能力得到提升。今年,重庆市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88。5%,比上年同比提高了2。5个百分点,高于今年全国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人才培养模式深刻变革。各高校完善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把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必修学分,把社会改革发展的重大成果和典型案例作为思政课程的重要内容,推动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刻变革。

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经验篇三

我校历来十分重视实践教育,在近60年的办学历史中积淀形成了“学风严谨、崇尚实践”的光荣传统,注重把实践育人作为学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6月,我校率先将大学生社会实践纳入人才培养计划,并不断探索形成了课程化建设的有效方法和长效机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开创社会实践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相结合的模式。

我校把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思政课教学的一部分纳入教学计划,时间安排在大一、大二暑期,分两次进行,每次实践不少于2周。分数记入学生成绩单。在课程化推进过程中,还根据教学计划及时调整课程实施方式和学时比例,使其更加符合育人规律。从2004级本科生开始实施该课程计划以来,至今已覆盖6届学生近2万人,有效地引导了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去,到人民群众中去,向实践学习。

二是创新设计社会实践课程的教学管理保障体系。

学校成立了由校领导任组长的大学生社会实践领导小组,按照“专兼结合”的原则形成了一支涵盖思政课教师、团干部、学生辅导员、专业课教师的教学队伍。教材建设上,出版《大学生社会实践教程》,融思想性、知识性、实用性、科学性于一体。教学方式上,以学生暑期自主实践为主,教师前期集中讲授理论、中期加强过程指导、后期强化报告撰写和成果转化指导为辅。教学内容上,每年设计引导性的全校实践大主题,同时提出百余个参考课题,充分体现教育性和时政性。在组织模式上,鼓励以团队为主,凸显团队实践的育人功效。此外,学校还建立了以“五道防线”为主要内容的安全教育保障体系和以课程网站、系统、短信平台等信息化为特点的课程管理模式,确保了课程的顺利实施。

三是不断丰富完善社会实践工作的流程和内容。

学校以实践教育贯穿始终,按照全年不断线的思路安排工作流程:每年3月开始研究设计实践主题及课题;4月初开始全校性的宣传、动员、培训工作;5至6月学生进行实践筹划准备;7月集中开展理论授课,由思政课教师讲授“实践方法”和“实践报告撰写”两门课程;8至9月督导学生完成社会实践;10至11月开展总结、交流和评比活动,并集中进行成果转化;到12月进入寒假社会实践,直至第二年3月进入新一轮工作。

课程化实施6年多来,我校共组织近3000支团队、3。8万多人次参与到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取得了显著的育人效果,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2008年8月,该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2009年9月,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今后,我校将继续深入探索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课程化建设,让更多大学生得到锻炼和提高。

    3078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