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实用范文>致辞讲话>领导讲话稿>讲话稿大全>

开拓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

伯超分享

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在基础性、战略性工作上下功夫,在关键处、要害处下功夫,在工作质量和水平上下功夫,推动宣传思想工作不断强起来。那么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关于思想宣传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思想宣传范文】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从不讳疾忌医,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具有极强的自我修复能力。”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基本特质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自我警醒、自我否定、自我反思、自我超越中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这种自我革命,是来自主体自觉、自发、自动的革命行为。所以,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必然是一种坚持真理、无私无畏、守正出新的崭新革命。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重要论述,如何开拓自我革命的新境界,对于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扎实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讲政治,是我们党补钙壮骨、强身健体的根本保证,是我们党培养自我革命勇气、增强自我净化能力、提高排毒杀菌政治免疫力的根本途径”。我们党要担负起新时代历史使命,必须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根本性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涵养革命精神、激发革命热情、增强革命斗志,确保全党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坚持全面从严管党治党。全面从严治党,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新时代,我们党勇于进行自我革命,就要弘扬革命精神、高昂革命斗志,坚持全面从严管党治党,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把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到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和推进反腐败斗争的全过程、全领域。我们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科学指南的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保持党的先进性和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实现党的崇高使命和追求,必须在改造外部客观世界的同时,始终不放松对自身主观世界的改造,始终不放松对自身问题的解决,始终跟上时代、实践和人民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打铁必须自身硬”,这个“硬”就蕴含着锤炼自身、提高纯度、强化硬度的必然要求。

坚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新时代我们党进行自我革命,必须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进行,必须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于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的方方面面,覆盖每一个党组织、每一个党员、每一名党的干部的过程。特别是对于中国共产党这样一个有着庞大组织体系和众多党员的执政党来说,更是一项极其复杂的事情。要落实好这样的艰巨任务,除了严的标准、严的举措之外,真正带根本引领性和内在驱动力的,是一种坚持自我审视、反躬自省的高度清醒,是一种永不自满、永不懈怠的政治勇气。回顾党的历史,我们党一路走来,自身遇到不少困难、风险和问题,我们党能够一次次转危为安,最根本的是保持了自我革命的精神,保持了承认并改正错误的勇气,一次次“拿起手术刀”来革除自身的病症,一次次靠自己解决了自己的问题。历史证明,高扬自我革命的精神,就能不断实现大的跨越,就能不断给党和人民的事业注入生机活力。

始终坚持问题导向。自我革命精神,作为我们党追求进步、自我完善的精神之魂,作为克服困难、战胜风险的基本理念,完全称得上是立党兴党之道。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全党要保持清醒、居安思危,要增强忧患意识、树立问题导向,要应对“四大考验”、克服“四种危险”等,贯穿的是正视问题、解决问题的思想脉络,贯穿的是在自我革新中赢得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深刻道理。十八届六中全会开辟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新境界,不仅体现在从严管党治党的举措和力度上,更体现在我们党自我革命的决心和意志上,这两个方面互为表里、有“形”有“魂”,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对党的执政规律的认识,也是我们党执政睿智和担当精神的生动反映。

坚持抓住“关键少数”。新时代进行党的自我革命,关键在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按照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要求,不做被动参与者,争当主动实践者,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承担党建责任,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同时,要坚持抓住基层组织建设这个基础。新时代进行党的自我革命,基础在党的基层组织。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层层压实责任,层层抓好落实,着力推进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创新,着力解决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使党的基层组织成为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的坚强战斗堡垒。

【思想宣传范文】二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从严必依法度。”党内法规系制度治党、依规治党的主要制度支撑,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本依循,也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有力保障。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事关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的目标能否达成,事关党的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凝聚各方共识,集各方之力,定良规、重实施、强监督、促公开、实保障,是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提升党内法规制度执行力,助力党内法规成为全面从严治党有效法度的必然选择。

1、定良规——提高党内法规制度质量

推进制度治党、依规治党,重在党内治理、党的建设与党的领导领域实现“良法善治”,而定良规,提高党内法规制度质量是基础。

一要增强回应性。要对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与实践进行系统总结,将党内治理的成熟经验与成功做法以党内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制定党内法规,要善于从党内治理、党的建设与党的领导实践中提炼经验,善于从党的相关政策运行中汲取资源,善于从党的优良传统和重要经验中萃取智识,实现中央要求、群众期盼、实践需要和新鲜经验的有机结合。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应恪守实践逻辑,聚焦党内治理、党的建设与党的领导中的薄弱环节与突出问题,围绕党内权力、责任设计制度,着力解决党内政治生活庸俗化、随意化、平淡化和党内制度不健全、覆盖不到位、责任不明晰、执行不力等问题。

二要增强规范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党性原则,关键是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哪些事该这样做、哪些事该那样做,都要规定得明明白白。”党内法规是党内正式规矩,是一种公共产品,应传递准确的制度信息,明确设定党组织和党员可为、不可为,当为、不当为,应为、不应为的范围。

三要增强可行性。党内法规制定者要多进行换位思考,以被约束者的视角与态度来审视制度设计,使党内法规不脱离实际,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四要增强系统性。党内法规制定,要以党章为根本遵循,加强顶层设计与系统谋划,不与宪法法律相抵触,不与党的大政方针以及上位阶党内法规相违背,与已有同位阶党内法规等保持协调一致,着力建成上下贯通、前后衔接、总体协调的党内法规制度系统。

五要增强科学性。党内法规制定,要吸收被约束对象、党员、有关专家学者以及普通群众参与,注重听取各方意见建议,提升党内法规制度的合理性。

六要增强闭环性。要完善党内法规制度的评估及反馈机制,实现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闭环式运作。要本着“于法周延、于事有效”的原则,坚持立改废释并举,聚焦党的组织、领导、自身建设和监督保障等党内法规制度,健全部门和地方党内法规制度,着力解决党内法规制度的碎片化问题,并完善即时清理、定期清理与专项清理机制,加大党内法规解释力度,提升党内法规的适用性与生命力。

2、重实施——让制度、纪律成为带电“高压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有了好的制度如果不抓落实,只是写在纸上、贴在墙上、锁在抽屉里,制度就会成为稻草人、纸老虎”“要提高制度执行力,让制度、纪律成为带电的‘高压线’,使查处违纪违法问题制度化、经常化,使党员、干部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首先,要着力强化对党员的党内法规教育培训,着力增强党员组织意识、制度意识、规矩意识与党内法规意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章等党规对党员的要求比法律要求更高,党员不仅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而且要严格遵守党章等党规,对自己提出更高要求。”

其次,要明确党内法规执行主体。对每一部党内法规,均应明确各级党组织的实施责任,确定具体的执行机构,确保每一部党内法规都有专门机构、专门人员负责监督落实。

再次,要明确党内法规实施的重点。党内法规实施,重在形成上行下效、一级带一级的传统与惯例。党内法规所提出的要求,作为关键少数的党员领导干部要首先做到,上级党组织及其负责人要首先做到,执行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要首先做到。

最后,要建设一支精干的党内法规执行队伍,加强党内法规执行人员培训,不断提升其业务能力与执规水平,确保党内法规执行到位而不越位、执行有效而不逾矩、执行尺度统一而不畸轻畸重。

3、强监督——确保出台一个执行落实好一个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督查就没有落实,没有督查就没有深化”“要强化制度执行,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出台一个就执行落实好一个”。缺乏有效的监督,党内法规的执行力会大打折扣。

其一,要明确党内法规监督的主体。一方面,要根据党内法规类型,确定党内法规监督检查的具体机构,确保每一部党内法规都有明确的党组织、党的部门及具体工作机构负责监督检查;另一方面,要有效保障各方主体的监督权力,尤其要动员普通党员、群众来监督党内法规的执行情况,在最大限度上激发各方力量的监督动能,群策群力推进党内法规监督工作。

其二,要优化党内法规监督方式。要健全定期监督检查机制,实现党内法规监督检查常态化;要完善专项监督检查机制,聚焦重点党内法规、党的重点机构、重点群体开展精准监督;要优化联合监督检查方式,有效整合党内督促检查、党内监督等制度资源,推进党内法规监督检查与党的督促检查、巡视巡察等工作有机衔接,以最小监督成本,获取最大监督效益。

其三,要重视党内法规监督结果应用。要将党内法规监督检查情况与党风廉政责任制考核、党员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等工作建立关联,将党内法规监督检查情况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党员领导干部述职述廉的重要内容,使党内法规监督对各级党组织、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发挥切实影响力。要健全党内法规监督问责机制,对党内法规监督中发现的问题,按照问责条例的有关要求严格问责。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坚持有责必问、问责必严,把监督检查、目标考核、责任追究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法规制度执行强大推动力”。

4、促公开——建立健全党内法规公开制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规党纪是对党章的延伸和具体化,学好了党规党纪,就能弄清楚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要让党员明确知悉党内法规的相关信息,公开即是基础一环。中共中央在《关于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加大公开力度,建立健全党内法规制度统一发布平台”,并“做好党内法规制度降密、解密和汇编出版工作”。

一要公开党内法规制度文本,使其成为各级党组织、党员的行为遵循。除涉密内容外,党内法规内容均应公开。公开是学习的基础,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通过学习党内法规制度,可以明确自己行为的边界,知晓何为可为、不可为,何为必须为。

二要公开党内法规实施情况,充分发挥执纪监督的预防警示功能。譬如,中央对违反八项规定精神的党组织、党员给予点名道姓通报的做法即对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发挥了良好的教育、警示作用。

三要建立健全党内法规公开责任制。要根据党内法规的类型,确定党内法规公开的责任主体,并健全责任制,对履行党内法规公开职责不力的党组织及其责任人予以追责。

四要完善党内法规公开方式。要依托电视、报纸、网络等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公开党内法规信息。要继续坚持和完善党内法规定期汇编机制,由各党内法规制定机构定期出版党内法规汇编。要加大党内法规的宣传力度,让党员、群众了解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功能价值及具体内容,让全社会来共同关注党内法规制度建设问题,共同监督党内法规实施,形成提升党内法规制度执行力的强大合力,使党内法规在深入推进制度治党、依规治党,有效提升管党治党和全面从严治党水平中发挥应有作用。

5、实保障——让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保障体系更加有力

党内法规制度要达成预设效力,离不开有力的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保障体系。

一要健全体制机制保障。要落实落细党中央、中央纪委、中央各部门和地方各级党委在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中的具体责任,凝聚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共识;要健全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工作机制,明确相关部门责任,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群策群力推进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工作;要完善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选择性激励机制,将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情况作为党员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对党内法规工作先进单位与个人给予表彰。

二要加强组织机构保障。组织机构建设是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关键。各党内法规制定主体要建立健全党内法规工作机构,并着力提升其履职能力;无党内法规制定权限但承担党内法规实施责任的各级党组织也要确定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责任机构、责任人员,确保各项党内法规制度能够落地生根、发挥实效。同时,还要加强党内法规研究机构建设,充分发挥理论研究机构的智库作用。

三要强化人力保障。要着力建设一支对党绝对忠诚、综合素质高、专业能力强、勇于担当负责、甘于吃苦奉献的党内法规专门人才队伍,不断提升其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要依托各方面高层次人才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党内法规理论研究队伍,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提供理论支持;要依托党建学、法学等学科加强党内法规人才培养工作,完善党内法规工作机构与人才培养单位联合培养机制,建设一支高素质、有潜力的后备人才队伍,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提供长效支持。

四要完善资源保障。要加强党内法规制度的信息化建设,完善党内法规数据库,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工作提供信息与技术支持。要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提供必要的财政及相关配套支持,确保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工作长效、可持续发展。

【思想宣传范文】三

内容提要: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雄辩地证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凸显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魅力和当代价值,在国际社会重塑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形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确立新坐标、积累新经验、提供新源泉,科学社会主义迎来发展新机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昭示了科学社会主义新前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带来了光明前景。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作出一个重大政治论断:“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一重大政治论断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赢得全党全社会高度认同。新时代展示新形象、带来新机遇、昭示新前景,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必将产生深远影响。

新时代展示科学社会主义新形象

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雄辩地证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向国际社会展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新形象。

新时代证明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科学社会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强调从资本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一个客观历史进程,认为无产阶级政党领导、劳动人民掌握政权、生产力高度发展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条件,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有机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表明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层次、根本性变革,正在朝着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未来美好社会奋进。比如,经过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空前提升,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又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这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遵循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凸显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魅力和当代价值。

新时代彰显科学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苏东剧变前,世界社会主义由一国实践发展到多国实践、由一种模式发展到多种模式,世界上一度出现两种制度并存、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对立的格局。苏东剧变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陷入低谷,西方一些人甚至宣称历史已经终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巨大成功,为科学社会主义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彰显了社会主义的优势和优越性。新时代的到来,在国际社会重塑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形象。

新时代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既是立足国内、基于国情作出的重大政治论断,也是基于国际比较、国际影响作出的重大政治论断。中国平稳快速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成功,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得到国际社会高度认同,不少有识之士开始客观审视中国、理性评价中国。英国学者马丁·雅克在《重塑世界格局的力量》一文中指出:“中国在一系列全球问题上形成了自己的主张和方案。中国成为一个全球性大国,在世界上的感召力随之提升。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在发展领域拥有独到经验,这种经验恰恰是发达国家不具备的。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开出的药方‘华盛顿共识’早已惨败,中国经验对发展中国家则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事实上,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响应、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认同、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的召开,都体现出中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的提升,表明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显著增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新时代带来科学社会主义发展新机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确立新坐标、积累新经验、提供新源泉。

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坐标。每一时代都有其需要回答和解决的时代课题,由此构成每一时代理论创新和发展的主题。对于我们党来说,每一时代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主题并不是任意选择的结果,而是对接时代课题、解答时代课题的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向中国共产党人提出新的重大时代课题: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新的重大时代课题,成为新时代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主题。同时,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为科学社会主义发展明确了重点方向。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如何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既需要从理论上作出回答,又需要在实践中进行探索。以新时代为坐标,如何创造性地运用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指导中国实践?只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使其体现时代特点、契合时代诉求,才能有效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指引。推进新时代的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习近平同志指出,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这既是对新时代内涵的阐述,也是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责任和使命的宣示。完成新时代的历史使命,必须进行新的实践、解决新的问题、破除新的障碍,这就需要新的科学思想的指引。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回答了完成新时代历史使命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重大问题,既来源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又指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也必将推动科学社会主义实现新发展。

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源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需要科学社会主义作指导,也为科学社会主义发展提供思想源泉。科学社会主义要实现新发展,就要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实践经验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源头活水,是科学社会主义成长的肥田沃土,离开中国实践经验的积累,就难有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其实践的空间、领域、方式得到提升和拓展,实践经验也更为丰富鲜活。这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思想源泉,为科学社会主义发展提供了新的实践支点。

新时代昭示科学社会主义新前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带来了光明前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视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开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阶段,对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推进和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要以宽广的眼界谋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未来,将中国问题置于全球背景下思考,既立足国情保持发展的独立性、自主性,又充分借鉴国际社会的有益经验,不断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视野,必将开辟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道路。世界社会主义如何发展,这是社会主义国家探索和思考的问题,也是全球关注和讨论的问题。中国要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首先要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力量。比如,发展为了谁、依靠谁,这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必须明确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强调发展以维护人民利益为取向、以增进人民福祉为旨归,又强调人民是发展的主体,发展必须依靠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具有普遍意义。又如,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来自哪里,这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无法回避的问题。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所在,对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具有借鉴意义。再如,世界社会主义秉持何种发展理念,关系发展方式、经济结构与增长动力。新发展理念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在发展理念上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还如,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既要汲取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又要保持自身的独立性、自主性。立足国情选择发展道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这是中国保持自身独立性、自主性的成功经验,对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同样具有参考价值。

解决人类问题的新思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伟大实践,不仅能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贡献中国智慧,而且能为人类问题的解决贡献中国智慧。实际上,中国共产党人在考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同时,也在思考全球治理、人类社会进步等世界性问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就是面向国际社会的中国主张、中国方案,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与胸怀。习近平同志指出:“当今世界充满不确定性,人们对未来既寄予期待又感到困惑。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是整个世界都在思考的问题,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中国正在为完善全球治理、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58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