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实用范文>其他范文>范文大全>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心得体会范文大全5篇精选

淑燕分享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心得体会有哪些?党员干部也不能掉以轻心,“躺在功劳簿上睡觉”,需进一步调查了解以脱贫群众的生活现状,进一步采取措施巩固脱贫成效。一起来看看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心得体会范文大全5篇精选,欢迎查阅!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心得体会范文大全5篇精选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心得体会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20__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是脱贫攻坚战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2019年全国有成千上万的扶贫干部奋斗在基层一线,他们不顾自身安危翻山越岭、过河趟水,只为将最新的扶贫政策、最好的帮扶措施送给百姓。老百姓则亲切地称他们是团结群众的“连心桥”,助力脱贫的“加速器”,化解矛盾的“润滑油”。但在扶贫干部眼中脱贫攻坚工作更像是一道“家常菜”,而且尝过这道“家常菜”的扶贫干部数不胜数,可谓是“五味俱全”。

“家常菜”中的“酸味”,渗透出扶贫干部工作的辛酸。“哎呀,为啥子他屋头享受了易地扶贫搬迁、危旧房改造政策,我为啥子一样都没有享受啊,我不管反正我也要享受。”这样的情景扶贫干部已经司空见惯,他们大部分时间都要应对一线的扶贫工作,任务重、压力大,政策的刚性约束往往会与实际情况有出入,有时候为了把一个政策给老百姓讲懂、讲通,可能会多次上门解释还得不到理解,“心酸”劲顿时涌上心头。他们还要面对父母的老去,孩子的成长自己却没有时间照顾,心中的辛酸苦楚可想而知。

“家常菜”中的“甜味”,浸润出扶贫干部工作的甘甜。“同志,谢谢你的帮扶,今年我养了几十桶蜂蜜,种植了几十亩中药材,收成都还不错,我没啥送的,送你几斤蜂蜜”。看到这样的情景,每一位扶贫干部都很激动,有的甚至喜极而泣,自己的帮扶工作终于有了成效,顿时所有的辛酸都抛掷脑后。扶贫干部在走访帮扶过程中,与贫困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一同劳作、拉家常、谋产业、谈未来,这是多么和谐的“一家人”,试问会有谁觉得扶贫工作辛苦?蜂蜜虽甜,但最甜的不过人心。

“家常菜”中的“苦味”,折射出扶贫干部工作的艰辛。“你看,镇扶贫干部又来我家了,我家不通公路,只能靠走路,路虽然远,但他们每个月都坚持来一两次”“你们要找哪位同志,最好是晚上来找他,白天他都在村里”,诸如类似的情景不胜枚举。脱贫攻坚工作苦不苦——苦,最苦的莫过于扶贫干部,夏天走在37度的田间地头,在蚊虫肆掠的林中穿梭;冬天在零下几度的河水中赤脚过河,在冰天雪地中徒步前行;晚上不到12点以后绝不休息,饿了就吃方便面,只为让贫困户的信息精准,再精准;通宵达旦的开会研究解决贫困户的困难的方式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不获全胜,绝不收兵”。脱贫攻坚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消除贫困的战争,奋斗在基层一线的扶贫干部舍小家为大家,有的甚至奉献了宝贵的生命,但他们仍然坚信胜利的曙光就在眼前。

“家常菜”中的“辣味”,品尝出扶贫干部工作的责任。“你们俩先别吵了,大家都是为了扶贫工作,你这样做有道理,他那样做也没有错。”“请你把这份责任书签一下。”这样的场景在开会的时候经常出现,不是因为两个扶贫干部的关系不好,争吵的目的都是为了早点给困难群众解决问题,有时候会为了一个解决方案争得面红耳赤,火药味十足。为了将责任压力层层传导,向下层层压实责任,签订责任书是落实各项工作的必要之举,特别是遇到棘手的问题,更是有不少扶贫干部签订“辣味”十足的责任书,势要迎难而上。

“家常菜”中的“咸味”,掂量出扶贫干部工作的分量。一道菜的好坏不在于菜品有多么华丽,而在于是否合口味。在脱贫攻坚过程中,有的扶贫干部没掂量扶贫工作的分量,随意添加“佐料”,导致“家常菜”无人落筷。“你今天必须把这个算账明细表给我签了,你不签也得签,签也得签”。这样的情景出现的几率应该很低,有的扶贫干部在基层开展工作不注重方式方法,缺乏和老百姓打交道的经验方法,一味的讲求工作效率;殊不知这样会适得其反,不仅工作开展不了,还可能有损党员干部形象。扶贫工作需要“掌勺人”掌握好盐的分量,还需要理论联系实际,这样才能炒出合干部群众口味的“家常菜”,才能得到百姓的认可、赞同。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相信经过成千上万扶贫干部的不懈努力,贫困群众将摘掉“贫困”帽子,在2020年同全国人民一起步入小康社会。最后用一句诗送给所有奋斗在基层一线的扶贫工作者——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心得体会2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省委书记王国生在全省脱贫攻坚问题整改动员部署视频会议上严肃指出,脱贫攻坚工作是否有力推动,根本上取决于各级领导干部重不重视、当不当真、担不担责。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我们必须要以极强的使命感把脱贫职责扛在肩上,以空前的紧迫感把脱贫任务抓在手上,切实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职责落在实处,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多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带领下,在全省党员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进取努力下,我省扶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贫困地区、贫困人口正在向全面小康稳步迈进。但也要看到,当下脱贫攻坚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明显短板和薄弱环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以更大决心、更明确思路、更精准举措,带领群众把贫困“山头”攻下来,把贫困“帽子”摘下去,让全省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压实领导职责,就要落实职责制。层层签订的职责书不是稻草人,而是硬约束,完不成要严肃追责。我们必须要无条件讲纪律,言必信、行必果,按要求完成职责书,兑现军令状。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逐层逐级传导压力、压实职责,正确对待存在的问题,从主观上寻找原因,把考核检查工作当作教育和警示,清醒把握形势和任务,变压力为动力,实打实整改,心对心深入,高标准高质量做好脱贫攻坚工作。

压实领导职责,就要倡导讲认真。脱贫工作必须务实,要以讲认真的精神,举一反三,以钉钉子的精神、绣花功夫、亲力亲为的作风,做好每年、每月、每一天的工作。领导干部要驻村入户工作,亲自部署、亲自把关、亲自协调、亲自督察。省级领导要当好脱贫攻坚的主心骨,市州级领导要当好脱贫攻坚的指挥员,县级领导要当好脱贫攻坚的落实者,乡镇领导要当好脱贫攻坚的战斗员,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要当好脱贫攻坚的贴心人,努力构成“五级书记一齐抓,全党动员促攻坚”的工作局面,在整改问题上认真起来、求真起来、较真起来,做到对脱贫攻坚心中有数、了如指掌,真正发挥“关键少数”的关键作用。

好日子是干出来的,脱贫攻坚没有退路。脱贫攻坚已经从“平时”到了“战时”,各级领导要不断提高学习政策的本事、运用政策的本事、在政策框架下创新的本事和扶贫工作的本领,扑下身子,苦干实干,上下一条心、拧成一股绳,凝聚攻坚合力,按照“六个精准”“五个一批”要求,瞄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深化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分类施策、对症下药、靶向治疗,让脱贫成效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心得体会3

中国梦,是近14亿中国人共同的梦想;步入小康社会,是2020年完成的目标任务。在大山深处还有百姓挣扎在温饱线上、在城市街头还有市民等待政府兜底救济,这样的梦就缺了一个口子,这样的任务不算完成。在实现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党员、干部要紧紧的拉着贫困户的手,带领着他们,走出困境。

用“心”扶贫

对贫困的群众,我们心里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同情,很多的基层干部也是从贫困中走过来,和农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更加增强我们抓好扶贫攻坚的使命感与责任感,这是用“心”扶贫的必要条件。在一家一户的走访过程中,太多的卧榻病床的老人、太多患有绝症的病人、太多渴望走出困境的村里人,这些更加的驱使我们用心去帮扶他们。

扶贫攻坚对各村都有任务、有指标,还要纳入最终的年终考核。如果仅仅把扶贫当作任务,为驻村而驻村,敷衍了事的填写扶贫手册;为入户而入户,表示我来过、我见过,然后“纸上谈兵”,这些被动的扶贫、被动的工作,没有一丝的责任感,如何能够用“心”。在奋斗在一线上的党员干部,从内心深处怀着对弱势群里的关爱、对困难群众的同情,坚持行善向善的信念,变任务为责任,变压力为动力,充满激情、充满爱心积极主动地投身于扶贫攻坚战中。

用“新”扶贫

扶贫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在实施项目之初要尊重群众,积极了解群众的真实想法,了解他们对未来的规划。站在他们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党员干部要有扶危救济的担当和准确的自我定位,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而不是自我标榜道德高地,高高在上、颐指气使,不断的反驳群众的意见。

在扶贫工作的过程中,把贫困群众当作亲友,倾听他们的诉求和想法,设身处地的谋划、实事求是的规划,维护他们的人格尊严,保护他们的脱贫愿望和发展生产的积极性。以白塔畈镇项冲村为例,镇村两级干部白天走访入户,在田间地头、山场茶园等处与贫困户交流,结合实际,与帮扶结对的万盛集团制定养鹅计划、发展光伏扶贫、通过村里种养殖大户带动群众、与石料厂签订协议雇佣具有劳动能的贫困户等切实可行地措施帮扶贫困群众,同时以大病救助、民政救助、雨露计划等方式帮助生病的群众和学生渡过难关,让贫困户对生活充满希望,充满正能量去面对现在的问题,加大“智”与“志”的帮扶力度,永久脱贫、直奔小康才不会是一句空话,不是遥不可及的愿望。

用没用“心”和“新”,群众是有感觉的;被动扶贫和主动帮扶,群众是心知肚明;有没有将工作落在实处,群众是看在眼里的。只有真心付出、真新帮扶,扶贫工作才会取得实效,而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群众路线教育的成果会更加巩固,在攻坚战役中会取得绝对的胜利,更加会体现出基层干部的自我价值。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心得体会4

以初心立信心,任尔东西南北风。疫情狂风骤雨的时候,党和国家迎难而上,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挺身而出,一个个红色堡垒固若金汤、一面面党旗高高飘扬。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疫情这场“大考”,我们答得顽强且坚定。没有什么能阻止中国行稳致远、继续前行的脚步,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誓言铮铮,初心不改。正因为今年只剩下200天,对打赢脱贫攻坚战,我们绝对不松劲、不懈怠、不停顿,那些“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的硬骨头,定要举全国之力、全国之智,战旗猎猎,不胜不还。

以磨砺炼韧劲,放使干霄战风雨。“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温室虽好,只能生长娇花;温水虽适,只会困死青蛙。党的干部应是夙兴夜寐,实干兴邦的。在前进道路上我们面临的风险考验只会越来越复杂,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今年的疫情考验算是一个,也正是这样的考验让党员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浴火淬炼,加速成长。仅仅月余,疫情前线那些摘下口罩带着血痕的昔日稚嫩的脸,俨然配上了沉静的成熟表情;一份份来自火线的入党申请,带着“红”的热烈和“绿”的青春。疫情防控中,贫困地区基层干部更展现出较强的战斗力,他们日常是“扶贫队”,拉起来就是战疫队。他们既在疫情防控中稳定民心,保障群众生活;又在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变化时,响应号召,抓住时间节点和工作重点,关注劳动力外出务工、扶贫产品销售、帮扶工作等最易产生问题和困难的工作上想办法、找出路。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心得体会5

近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要一鼓作气、乘势而上,集中力量全面完成剩余脱贫任务。决胜脱贫攻坚战就如同射箭,唯有盯紧目标、全力以赴、持之以恒,方能让“箭”正中靶心。

思想上绷紧弦。截至当前,脱贫攻坚工作已经取得明显成效。但剩下的都是“硬骨头”,深度贫困地区的群众仍没有脱贫,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扶贫干部们,切不可在这临门一脚的紧要关头,产生“松口气”“歇歇脚”的思想。唯有以必胜的信心、一鼓作气的决心,迎难而上、真抓实干,方能将“硬骨头”啃下,打好深度贫困歼灭战。对于已经脱贫“摘帽”的地区,党员干部也不能掉以轻心,“躺在功劳簿上睡觉”,需进一步调查了解以脱贫群众的生活现状,进一步采取措施巩固脱贫成效。

目标上瞄准靶。“箭”最终能否正中靶心,关键在于“精准”二字。脱贫攻坚越往后,难度越大,精准扶贫的重要性越发凸显。当前,没有脱贫的大都是条件比较差、基础比较不好、贫困程度比较深的地区和群众,要根据贫困群众的致贫原因,做好做实因户施策、因人施策,扶到点子上,拔掉穷根子。同时要注重扶贫扶志,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树立主体意识,发扬自力更生精神,激发他们改变落后面貌的决心和干劲,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努力改变落后命运。

行动上拉满弓。“箭”要射得远、射得中,必须拉满弓。如何来拉满弓呢?要肯花大力气、下苦功夫,要像80后“白头干部”李忠凯等扶贫干部般脚上沾满泥土,做到讲农民话、吃农家饭、做农家事,真正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需,为贫困群众找到切合自身实际的致富路子。要用真心、动真情,学习“扶贫之花”黄文秀,设身处地为贫困户着想,把他们当做自己的亲人,为群众解决实际的困难,让贫困群众获得真正的实惠、感受到真实的变化,从而不断提高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心得体会范文大全5篇精选相关文章: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学习心得体会范文精选5篇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学习心得体会5篇精选大全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心得感想5篇精选大全

学习“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心得体会5篇精选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心得体会感想5篇精选大全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学习心得体会最新精选5篇

关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心得精选5篇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心得体会感悟精选五篇

2020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心得体会大全精选5篇

2020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学习心得体会范文【5篇】

    51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