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篇有关广东佛山祖庙的导游词范文
佛山祖庙位于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年)始建,明洪武五年(1372年)重修,至清代初年逐渐成为一座体系完整、结构严谨、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庙宇建筑,祖庙供奉道教真武玄天上帝。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祖庙大修,形成今日的祖庙建筑群。其中孔庙建于清宣统三年(1911年),为清末民国初尊孔场所。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广东省中华文化传承基地、广东十个文明旅游景区示范点之一。祖庙的正殿里庙内还陈设了许多珍贵的艺术品,如70件30种兵器铜墙铁壁仪仗,直径1.31米的巨型铜镜、大型铜鼎、铜钟和香炉。铁器有大铁鼎、铁鼎、铁画等等。园内还陈列有石刻匾额,明、清时期的石兽、碑刻唐代“贞观二年”款棋字阳文“禅城”,石片旁的复制品。重新组合复原的陶塑瓦脊,大量的金木雕建筑构件,大型铁铸武士立像,铁铸瑞兽、铁炮等等。这些陈列品集中反映了明清时期禅城高超的工艺技术。无怪乎,一些前来参观的外国朋友将祖庙誉为“东方民间艺术之宫”。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5篇有关广东佛山祖庙的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5篇有关广东佛山祖庙的导游词范文(一)
佛山祖庙坐落在佛山市祖庙路的闹市中。它是供奉道教崇信的北方玄天大帝的神庙,始建于北宋元丰年间(公元1078--1085年),元明北帝庙,明代改称灵应祠;因为宋元以后这里一直是佛山各宗祠公众议事的地方,成为联结各姓的纽带,所以佛山人习称它为祖庙。
佛山祖庙
祖庙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3500平方米。原建筑已于元末焚毁,明洪武五年(1372年)重建,以后经过二十多次重修、扩建,终于形成一座规模宏大、制作精美、具有独特民族风格和浓厚地方特色的古建筑群。祖庙由排列在南北向中轴线上的万福台、灵应牌坊、锦香池、钟鼓楼、三门、前殿、正殿、庆真楼等建筑组成,结构严谨、体系完整。
佛山祖庙
万福台
万福台在祖庙最南端,是一座专供粤剧演出的大戏台。粤剧起源于佛山,每年六七月份,在外演出的各戏班都返回佛山,解散旧班,重组新班。依照惯例,新戏班的头场演出必在祖庙的万福台进行。此建筑为歇山卷棚顶,台面宽三开间。前后台用金漆木雕隔板分开,隔板两侧设门供演员出入。隔板正中的上部雕刻福禄寿三星;下部雕刻戏曲故事"曹操大宴铜雀台"的场面;左右分别雕刻降龙、伏虎二罗汉。这些金漆木雕刀工洗练、技艺娴熟、笔法粗矿。
灵应牌坊
万福台对面是建于明景泰二年(1451年)的灵应牌坊。牌坊北侧是锦香池(图四)。池中有石雕龟蛇蟠蚪,是北帝的象征。锦香池两侧为钟鼓楼和崇敬门、端肃门。两门旁的墙壁上饰有砖雕、灰雕和陶塑。其中的陶塑最是引人注目。东侧陶塑十一形象苍劲的老者,面露微笑,手擎宝镜,象征日神;西侧陶塑是一美丽的妇人,婀娜多姿,手擎宝镜,象征月神。
三门
锦香正北的三门建于明景泰初年(1450),是进入祖庙殿堂的正门(图五)。建筑考究,檐下自东向西装饰着金漆木雕花柱(图六),雕刻内容均为民间流传的故事。屋顶有陶塑人物瓦脊横贯全顶,陶塑高约1。5米,全厂31。6米,由152个人物组成,有"文如璧"字款。这种多姿多彩、生动有趣的陶塑人物瓦脊,使建筑物更显得高大壮观,富丽堂皇。
前殿
跨过三门,即位前有香亭的前殿。殿中供奉道教尊崇的诸神贴金夹紵造像。值得专的是殿中陈放的金漆木雕大神像,它是祖庙殿堂里重要的陈放。神像正面分上下两层,上层雕刻内容是"李元霸伏龙驹"的场面。整个金漆木雕的下层最为精彩。画面中的李元霸暗指鸦片战争后加入反清义军的粤剧演员李文茂。是雕刻的众多人物手中,高举着写有"李"字的旗帜,这字实际也是暗指参加义军的李氏。广东民间把"龙驹"比作"红鬃烈马",把洋人特别是英国人叫"红毛鬼"。所以"伏龙驹"就是驯服"红毛鬼"的比喻。尤奇妙的是,这幅表现古装戏剧的画面中,竟然混着几个头戴礼帽、身穿燕尾服的洋人。他们或被打翻在地,或跪地求饶,丑态百出。充满了广东人民对侵略者的憎恨。据说这幅构思绝妙的金漆木雕,是光绪年间黄广花圈假冒死用一年的时间创作出来的.
大殿
前殿北面即为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的大殿,这是祖庙中年代最早、最重要的建筑,地方宗祠活动就是在这里进行(图九)。大殿正中供奉一尊北帝铜铸造像,铜像重约2。5吨。这尊北帝像端坐在神龛内,慈眉善目,五屡长髯飘在胸前,服饰华贵,1双足。
庆真楼
大殿北侧的庆真楼建于景嘉庆元年(1796年),是祖庙建筑群中最晚的建筑物,楼为二层(图十)。相传这里曾是佛山最高的地方,属佛山十景之一,登上庆真楼可以饱览祖庙和佛山的全景。
5篇有关广东佛山祖庙的导游词范文(二)
佛山祖庙座落在繁华的祖庙路上,它历史悠久,是一座具有岭南特色的建筑物。
来到祖庙,第一眼就看见了一座红色的牌坊,牌坊上用木雕刻着两个大字——祖庙,这个两大字涂上了金漆,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牌坊下有三扇门,听爸爸说,大官走中间那扇大门,百姓走两旁的小门。走过大门,就会看到双龙壁,双龙壁上刻着两条龙在戏珠,雕刻家把它们雕得栩栩如生。
走过双龙壁,来到了灵应祠。灵应祠的大门上贴着两副对联。灵应祠的屋檐上用木雕雕刻着十四组故事。走进灵应祠,灵应祠的两边摆放着一个个天神的塑像。天神们手持兵器,神情严肃。像是在守护着这座灵应祠。祠的正中间放着北帝的铜像,他没带官帽,身穿龙袍,赤着脚。看起来非常慈祥。每到春节,人们都会进灵应祠烧香拜北帝,祈求好运。
走出灵应祠大门,就来到了锦香池。锦香池里放着一尊龟蛇合体石雕。传说只要用硬币掷中龟头就会无忧无愁,掷中龟手的话今年就会发大财。走过锦香池,来到了万福台,万福台在以前是给演员唱戏的,在台上是演员演的地方,在万福台的下面是老百姓看戏的地方。
佛山祖庙历史悠久,远近闻名,吸引了不少游客去观光游赏,欢迎你有机会来细细游赏。
5篇有关广东佛山祖庙的导游词范文(三)
佛山祖庙位于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年)始建,明洪武五年(1372年)重修,至清代初年逐渐成为一座体系完整、结构严谨、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庙宇建筑。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祖庙大修,形成今日的祖庙建筑群。禅城祖庙与肇庆悦城龙母庙、广州陈家祠合称为岭南古建筑三大瑰宝,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祖庙的正殿里庙内还陈设了许多珍贵的艺术品,如70件30种兵器铜墙铁壁仪仗,直径1.31米的巨型铜镜、大型铜鼎、铜钟和香炉。铁器有大铁鼎、铁鼎、铁画等等。园内还陈列有石刻匾额,明、清时期的石兽、碑刻唐代"贞观二年"款棋字阳文"禅城",石片旁的复制品。重新组合复完的陶塑瓦脊,大量的金木雕建筑构件,大型铁铸武士立像,铁铸瑞兽、铁炮等等。这些陈列品集中反映了明清时期禅城高超的工艺技术。无怪乎,一些前来参观的外国朋友将祖庙誉为"东方民间艺术之宫"。
南北中轴线由万福台、灵应牌坊、锦香池、钟鼓楼、三门、前殿正殿、庆真楼等建筑物组成。其整体布局规整庄严,疏密有致,禅城是广东 木雕的重要产地之一,以红木雕刻为主,也有贴上金箔而成为金漆木雕,佛山木雕以其刀法利落。
最值得称道的是祖庙的建筑装饰大量采用了陶塑、木雕、砖雕、灰塑等。正反两面均有以戏曲故事为主要题材的雕塑,东廊的"郭子仪祝寿",它建于明 正德十六年(1521年)。
从建筑的角度看,祖庙是一组建筑艺术高超,装饰工艺精美的具有岭南特色的建筑群。南北中轴线由万福台。灵应牌坊。锦香池。钟鼓楼。三门。前殿正殿。庆真楼等建筑物组成。其整体布局规整庄严,疏密有致,亭台廊榭的设置严格遵守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原则,以藏和露的巧妙辩证让游客觉得其内部空间含蓄、内敛、复杂、神秘继而产生肃然起敬之感。
5篇有关广东佛山祖庙的导游词范文(四)
佛山祖庙建筑群位于祖庙路二十一号佛山市博物馆内,由祖庙、孔庙、碑廊、陈列馆和园林组成,占地18600平方米,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东省文明旅游区示范点、佛山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祖庙建于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历经20多次重建和扩建,现存以万福台、灵应牌坊、锦香池、钟鼓楼、三门、前殿、正殿、庆真楼等明清建筑为主,具有典型的岭南建筑风格
万福台建于清初顺治十五年(1685年)。建筑以歇山顶、不用斗拱、面宽三开间、进深二开间。分前后台,前台三门敞开,是专供演戏用的戏台。
灵应牌楼是明景泰二年(1451年)将祖庙“敕封”为灵应祠时所建。牌楼设计严格,结构精密。为三楼三层式,第一层为歇山顶,第二、三层为庑殿顶,檐、柱间大量使用斗拱,飞檐叠翠、层出不穷。
三门为景泰初年所建,是整座祖庙的门面。面宽九开间共31.7米,顶部装饰一条1米多高,30多米长手工艺陶塑人物瓦脊。檐下有通栏贴金木雕花衽。整个建筑考究,给人以壮丽、威严之感。
前殿建于明宣德四年(1429年),为歇山顶式建筑,正脊亦有清光绪年制作的双面陶塑人物瓦脊一条。檐下为如意斗拱,层层相叠,雄伟壮观。
正殿建于明代洪武五年(1372年)。式样为歇山顶,正脊有清光绪年间添加的陶塑人物瓦脊、垂直及线脊神仙走兽。殿周三面围墙,南面敞开,中间为天井。殿内置有明正统年间(1436-1449年)制作的北帝造像和石雕神案,以及清代的大型贴金夹(纟宁)神像等,使大殿更显威严肃穆。
庆真楼建于清嘉庆年(1796年)。楼高三层,面宽进深各三间,锅为歇山顶,正脊有光绪年间后加的陶塑人物瓦脊一条,梁架抬梁式,檐柱为花岗岩石方柱。
祖庙右建筑除本身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外,其陶塑人物瓦脊、木雕、石雕、砖雕、灰雕等建筑装饰,琳琅满目,栩栩栩如生,都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有“古祠艺宫”之美誉。
5篇有关广东佛山祖庙的导游词范文(五)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真佛山。真佛山位于福善镇境内的七里峡山脉中段,是一座集古庙、林海、秀峰、溶洞、湖水于一体,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交相辉映的省级风景名胜区。我们今天的游览路线是沿着山路一路向上,依次经过寺门、玉皇殿、天子殿最后到达大雄宝殿。另外,因为真佛山山势比较陡峭,请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
真佛山寺庙群最初是关帝庙。清朝嘉庆十五年,也就是1810年,僧人蒋德化仿照佛寺对关帝庙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取名为“德化寺”。十五年后的道光六年,达州知府孙益廷捐资扩建德化寺并亲自题名“真佛山”。因为真佛山儒释道三教合一,因而有三教圣地的美誉。说到这真佛山的得名啊,还有一个小故事。道光年间的达州知府孙益廷年过半百而膝下无子,特意上山求助于德化寺的和尚,法师赠给知府夫人一个桃子,不久,夫人就喜得贵子,孙知府便深信这是佛祖显灵,称颂德化寺的和尚是尊“真佛”,并且大笔一挥题名“真佛山”。后人评价真佛山是一座儒释道三教融合的圣地,尤其是德化寺的三大殿,是目前川东北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建筑群,堪称建筑艺术宝库。
看过了前面的寺门、玉皇殿,现在就到了天子殿。既然来到天子殿,拜过了十殿阎王,那我就顺便来给大家讲一讲咱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阎罗王。远古时代,先民们对于梦和死亡难以理解,于是就产生了对鬼神的崇拜,他们认为生命是由魂魄主宰的,古人有云,“魄者,心识,有灵用而无行者;魄者,有形体而为心识之依处者”大体意思就是,魂是人的精神、魄呢就差不多相当于人的肉体。人死之后,魄随着肉体消亡了,但魂就好比人睡着了之后做梦一样飘飘忽忽地就离开了肉体,成为了鬼魂。人们相信,鬼魂在阴间所得到的好坏对待是由当初在人间的德行表现所决定的。再说阎罗王,阎罗王本来是古代印度神话中管理阴间的王,佛教把他发展成了地狱的主人。阎罗王所掌管的就是人们非常熟悉的十八层地狱。按照佛经的说法,在人间作恶多端、罪孽深重的人死后都要进十八层地域受尽无限的刑罚痛苦。这本来是佛教为了宣传“因果报应”的理论编造的,但它却在民间得到了广泛的信仰。咱们天子殿这里供奉的十殿阎君就是地狱的统治者。十殿阎君要解决的问题主要在于人死后所面临的审判问题。按照要求,所有人在世间的行为,都要在冥冥地府中得到一次严格公正的裁决。善者就能投生净土,作恶的就要打入地狱受尽磨难。在十殿冥府中,亡灵每七天过一个殿,受一位阎君的审判。当然了,身为阴曹地府的主宰,阎罗王不能什么事都是自己来,于是就有了他手下的判官(手势)和小鬼。大家看这里,这就是牛头马面,负责地狱的巡逻和缉拿逃跑的罪人。这尊是鬼夜叉,负责在地狱中施行刑罚。这两位就是黑白无常,负责到人间索命勾魂。这样呢,一个由阎罗王、判官、小鬼、牛头马面、鬼夜叉、黑白无常等构成的地狱任务系统就出来了。
话说回来啊,地狱还有阎王小鬼这些说法是人类想象出来的,并没有科学依据。那咱们天子殿内这么多的塑像,而且一尊尊都塑造的面目狰狞。其实它的作用就是提醒大家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劝大家积极行善,不做恶事。
好,现在请大家这边走,我们去参观下一个殿——大雄宝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