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云南民族村导游词文章精选(2)
云南民族村导游词篇四
大家好!在云南39.4万平方公里的红土地上,5千人以上的民族有26个,其中有15个少数民族为云南特有,有16个少数民族跨境而居。今天我们将要游览的地方就是云南民族村。云南民族村,位于距市区8公里处的滇池之滨,占地1340亩,是4A 级旅游景区与著名的西山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隔水相望。它集中展示了云南的民族自然村落式民族、民居建筑,融民族风情、生产劳动、音乐歌舞、宗教文化为一体,集峻山秀水、玲珑景致为一园,形象深刻地反应云南古老神秘而又焕发现代气息、丰富博大的民族文化。是云南26个少数民族的缩影。自1992年2月18日开村以来,云南民族村已建成开放了傣族、水族、白族、彝族、苗族、壮族、满族、瑶族、回族、佤族、藏族、拉祜族、基诺族、蒙古族、纳西族、哈尼族、德昂族、景颇族、阿昌族、布依族、布朗族、独龙族、普米族、傈僳族25个民族村寨和一个摩梭之家,以及一座展现汉族,老昆明建筑风格的昆明古城。各个景点错落有致,亭、阁、廊、榭点缀其间;相信村寨中的每一个景点都会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让您流连忘返!
大家请看,这就是民族村的村门,是茂密的“独树成林”景观,一进大门,我们看到的景致叫“白象迎宾”,几头“白象”正漫步绿草坪中,前面的一头正扬鼻高歌,迎接各位的到来。亚洲象生活于云南西双版一带。其它地方少数人,往往误认为整个云南都有大象。其实亚洲象现已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西双版纳的“野象谷”就是亚洲象出没之地,幸运的游客在哪里可以亲眼看到它们。大象在傣族人民的心目中是吉祥的象征,白象迎宾,就是给大家一个吉祥的祝福。带着祝福我们继续前行。
在傣语中“傣”是“自由”的意思。而傣族也是一个崇尚自由的民族。中国境内的傣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及澜沧江和元江流域的河谷地带,人口共114.2万人。傣族又是一个跨境而居的民族,在境外被称为“掸族”、“泰族”和“佬族”,人们习惯上把居住在水边的傣族称为水傣,把居住在山地的傣族称为旱傣,又根据服饰把元江河谷地区的傣族称为花腰傣。民族村傣族寨,所展示的就是以水傣为主的傣族风情。走进寨门,我们沿着这条红砂砾石的小径参观傣族村寨。大家请看,右边是一尊金色的佛像,傣族是一个信仰佛教的民族,除此之外傣族还信仰原始宗教。在这尊佛像的背后是一栋小型的竹楼,里面供奉着傣族的寨神。由此,可看出傣族信仰的多元化。
各位朋友,这便是带傣家的竹楼了,竹楼的形式为干栏式建筑。干栏式建筑常见于中国的南方地区,其特点是凉爽防潮,为热带地区的普通民居。干栏式建筑一般分上下两层,上层住人,下层存放杂物,或圈养牲畜。大家请随我上楼参观。楼上右边是卧室,中间是客厅,厅外有凉台。说到这,有人就问了,傣家的卧室为什么只有一间呢?别急,听我慢慢道来。傣家是全家人同住一间卧室的,长者住左边,年轻人住右边,顺次而居;已婚者用深色帐,未婚者用浅色帐或白色帐。卧室有左右两道门,左边供长者出入,右边供年轻人出入。傣家的卧室外人是不得窥探的,因为傣族崇拜神灵,他们认为自己的灵魂和家神都在卧室里,外人来了会打扰到家神,摄走灵魂,所以,卧室是傣
家主楼中最神秘的房间。竹楼的客厅内置有火塘,内有铁三脚架,火塘为煮食、取暖之用。大家看,客厅内还放置或挂着捕鱼的鱼篓、狩猎的土枪及纺车等用具。出了客厅便是凉台,又称晒台,是冲洗、纳凉和晾晒衣物的地方。下了居民楼往前走,一路上经过工艺楼、风情楼和风味楼。现在,我们左边这栋有塔尖的高大竹楼就是傣家的佛寺。 傣族信奉南传上座部佛教,俗称小乘佛教。因小乘佛教是经缅甸传入,所以又称小乘佛寺为缅寺,也称奘房。傣族每个村寨都有一座佛寺,它是村民进行佛事活动的地方,一般建在村中的显要处。按照傣族的习惯,上竹楼要脱鞋,进佛寺更要遵守这一规矩,请大家脱鞋后再进入佛殿。进到佛寺内,大家可能发觉它与我们常见的汉传佛教,也就是俗称大乘佛教的寺院不同。这里的佛像不如大乘佛教寺院的佛像那么多,也不如大乘佛教寺院的佛像那么高大,形象也有差异。
这就是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的一个不同之处:大乘佛教比小乘佛教更具有宗教色彩,它把释迦牟尼神化,而且,还认为三世十方都有佛,所以大乘佛教寺院的佛像高大庄严,且数量多。而小乘佛教不把释迦牟尼视为神,只将其奉为教祖,因此其佛像与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相似,佛像也没有那么多,所以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的佛殿格局就不尽相同了。说到这里呢,我就顺便给大家介绍一下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的另一个差异:在修行方式上,大乘佛教主张,除出家的僧尼外,还要有大批居家教徒,在这点上大乘佛教更具世俗化。而小乘佛教则要求男性,信奉者必须出家,因此云南傣族地区的男孩子都要到寺庙里当一个时期的和尚,学习宗教和文化知识。在傣族男孩出家时,其仪式盛大、隆重,超过了结婚仪式。在中国佛教还有一大教派在云南少数民族中传播,而且今天我们也要去参观,请大家猜一猜这一佛教派是什么?(藏传佛教)
出了佛寺,我们看到路旁的这座别致的小塔,这是傣家的水井。傣家人民对水有着特别深厚的感情,在他们心中,水是十分圣洁的,因而对水井也特别爱护,专门在水上建搭进行保护,以避免杂物落入水井中。在傣族村寨中经常可以见到傣家姑娘在井边取水,婀娜的身影和精美的小塔及周围茂密的竹林,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水井对面是钟亭和泼水亭,这些建筑都与傣族的一个十分有名的传统节日—泼水节有关。
泼水节是傣家最隆重的节日,它是傣族送旧迎新的盛大节日,时间在傣历6月中旬(阳历4月中旬)。到过节的时候,身着盛装的傣家姑娘们在欢乐的象脚鼓与铓锣声中,跳着柔美的孔雀舞。其间,伴着婉转的歌声,水也将悄悄的洒落在你的衣襟上。这时你可不要躲开,这是傣家的吉祥水,湿透了全身才能幸福终身。在西双版纳关于泼水节还有一个传说:古时候有一个作恶多端的魔王,抢了七个姑娘做妻子,聪明的七姑娘从得意忘形的魔王口中得知,用魔王的头发勒魔王的脖子,就能将魔王置于死地。七姑娘这样做了,魔王的头滚了下来,但这魔头滚到哪里,哪里就燃起大火。为了止住大火,于是姑娘勇敢地抱起魔王的头,火也就熄灭了。七个姑娘就这样轮流抱住魔王的头,一年一换。为了感谢这七位姑娘,每年轮换的时候,人们都要给姑娘泼水,冲洗身上的污秽,从此就形成了送旧迎新的泼水节。
再往前走,我们来到了先前已经看见的白塔前。这熠熠生辉的白塔是傣族村中最宏伟的建筑。它是仿照德宏盈江县的允燕塔,按1:0.9的比例建造的。整个白塔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构成。塔基呈正方形,南北各有一对护卫石兽,像青狮,又似麒麟,缅语叫“嘎多”。主塔23.8米,上有莲花瓣等雕饰,周围由40座小塔组成方型塔阵。塔刹有如一只倒置的喇叭。塔顶共系365个铜铃,清风徐来,不时发发出悦耳的叮当声。响声可以告诉人们风力的大小,同时傣家人认为这是来自天上的梵音,会给人们带来吉祥。绕过白塔,经一道木板桥,我们就出了傣族村。
云南民族村导游词篇五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到云南民族村观光游览。
今天,各位来到云南,很难走遍云南的村村寨寨,所以,游览云南民族村便能在短时间内看到云南民族风情的缩影。
云南民族村,位于距市区8千米处的滇池之滨,占地1340亩,与著名的西山森林公园等风景名胜区隔水相望。它集中展示了云南各民族自然村落式民族民居建筑,集民族风情,音乐舞蹈,宗教文化为一体,容峻山秀水,玲珑景致为一园。自1992年2月18开村以来,云南民族村已建成开放了傣,白,纳西,佤等13个民族村寨。相信村寨中每一个景点都会给你留下深刻印象,使你留恋忘返。
各位朋友,一进大门我们看到的这个景致叫" 白象迎宾" 。大象在傣族人民的心目中是吉祥的象征,白象迎宾,就是给大家一个吉祥的祝福。
大家看,远处那一座被碧水绿树包围着的白塔。白塔是傣族村的象征,让我们先到傣家寨游览。人们习惯上把居住在水边的傣族称为水傣。把居住在山地的傣族称为旱傣,又根据服饰把元江河谷地区的傣族称为花腰傣。而民族村的村寨则以最具特色的水傣为主。
大家听,傣家小卜哨,小卜冒们为大家奏起了迎宾曲。
走进寨门,请大家沿着这条红色小路参观傣族村。右边是一尊金色的佛像,表明了傣族人民的佛教信仰。傣族除了信仰小乘佛教外,还信仰原始宗教。在这尊佛像的背后的一幢小型竹楼里,供奉着傣族的寨神。由此,可看出傣族宗教信仰的多元化特点。
请大家往左边看,这便是傣家的竹楼。竹楼的形式为干栏式建筑。干栏式建筑常见于中国的南方地区,其特点是凉爽防潮。请大家随我上楼参观。楼上右边是卧室,中间是客厅,厅外有凉台。傣族认为自己的灵魂和家神都在卧室里,外人来了会打扰家神,摄走灵魂。所以傣家的卧室外人是不能进入的。竹楼的客厅内置有火塘,内有三脚架。在云南的少数民族生活起居中,火塘占有很崇高的地位,从而形成了神秘的火塘文化。 下了竹楼往前走,一路上经过工艺楼,风情楼,风味楼。
现在,在我们左边的这幢有塔尖的高大竹楼就是傣族的佛寺。傣族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俗称小乘佛教。
进入佛殿内,大家可能发觉她与我们常见的大乘佛教的佛寺不同。大乘佛教比小乘佛教更具宗教色彩,它把释迦莫逆神化,而且认为三世十方都有佛,所以,大乘佛寺的佛像高大庄严,且数量多。而小乘佛教仅将其奉为始祖。因此其佛像与现实中的人相似,佛像也没有那么多。所以大小乘佛教的佛殿格局也就不尽相同了。 在修行方式上,大乘佛教主张除出家的僧尼外,还要有大批的居家教徒,在这点上,大乘佛教更居世俗化。小乘佛教要求男性信奉者必须出家,所以,云南傣族地区的男孩子都要到寺庙里当一段时间的和尚,学习宗教和文化知识。
出了佛寺,我们看到路边的这座别致的小塔厦,这是傣家的水井。傣族人民对水有着特别深厚的感情,在他们的心目中,水是十分圣洁的,因而对水井也就特别爱护。中国人民邮政曾发行过一套题" 傣家建筑" 的邮票,其中就有傣家的水井。水井对面是钟亭和泼水亭,这些建筑都与傣族的一个十分有名的传统节日——泼水节有关。
泼水节是傣族家最隆重的节日,她是傣族辞旧迎新的盛大节日。在傣历六月中旬,身着盛装的傣族姑娘们在欢乐的象脚鼓与芒锣声中,跳着柔媚的孔雀舞。其间,伴着婉转的歌声,水也将悄然洒落在你的衣服上。
你可不要躲开哦,这是傣家的吉祥水,湿透全身才能幸福终身,50年代,周总理就曾不远万里来到版纳参加傣族的泼水节,可见国家伟人对少数民族的关心。这一事件,在题为" 周恩来诞生100周年" 的纪念邮票上也得到了具体反映。
关于泼水节,有这样一个传说:传说古时候有一个作恶多端的魔王,抢了7个姑娘做他的妻子,聪明的7姑娘从得意忘形的魔王口中得知,用魔王自己的头发勒魔王的脖子,就能将魔王置于死地。7姑娘这样做了,魔王的头滚了下来,但这个魔头滚到那里,那里就起大火。为了扑灭大火,7位姑娘勇敢地抱起魔王的头,一年一换。为了感谢这7位姑娘,每年轮换的时候,人们都要给姑娘泼水,冲洗身上的污秽。从此就形成了辞旧迎新的泼水节。
再往前走,我们来到先前已经看到的白塔。 绕过白塔,经过一道木板桥,我们就出了傣族村。 不知不觉中,整个民族村目前已经建成的12个村寨已经参观完毕了。今天的参观,使我们饱览了一次云南民族文化大展示。在短暂的时间里,我们接触了众多的云南少数民族。既大致了解了云南各少数民族的文化生活,又从中窥见了我们祖先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足迹。 云南民族村计划建造26个村寨,等新的村寨建起来时,欢迎您再来!
云南民族村导游词篇六
美丽、富饶的云南,是祖国西南边疆的一块宝地,它土地辽阔、山川壮丽、资源丰富。它是人类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古老的文明。
云南是人类的起源地之一,大约170万年前,原始时期的人类就生活在中国大地上。云南元谋人是我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早的猿人。元谋有“人类童年摇篮”的美称。到新石器时代,居住在滇池、洱海附近的人们,已能使用石斧之类简单的生产工具,从事原始的农业生产,有些地方的人还会建造简易木结构房,并逐渐形成较大的村落。
公元前三世纪,庄足乔通过黔中郡向西南进攻,“以其众王滇,变服从其俗以长之”,建立了滇国。庄足乔等将较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技术,带进了云南,促进了云南的发展,标志着云南从政治上与内地联系的开始。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在云南设置郡县,开凿了从四川宜宾至云南曲靖附近的道路,因路宽仅五尺被称“五尺道”。五尺道的开辟沟通了首都咸阳经四川与云南东部的联系,并委派官吏入滇治理,使其成为秦帝国的组成部分。
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
汉武帝派将军郭昌率巴蜀之兵临滇,设益州郡,下属24县,郡府设在滇池县(今晋宁县);云南是其中一个县,县城设在今祥云县的云南驿。汉王朝调整了郡县,改变部落相立,不相统属的状况,带进了一些封建生产关系。这一时期青铜工具的使用,牛耕的出现进一步提高了农业耕作水平。高超的冶炼技术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化,各种青铜器物品的出土,显示了民间艺术家们的精湛技艺。大群被放牧的牛、马、绵羊和山羊与家畜猪、犬一道,标志了滇国发达的畜牧业。汉武帝还派唐蒙扩建“五尺道”,改名“西南夷道”。汉王朝还组织人力开凿博南古道,日趋频繁的商贾往来,促进了西南与东南亚各国,尤其是与缅甸、印度的国际贸易与文化交流。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汉武开滇。三国时期,现在的云南及黔西,川西南的部分地区统称为“南中”。公元225年,蜀汉丞相诸葛亮统三路大军亲征云南,他采取“不以力制,而取其心服”的政策,当进入洱海(大理一带)时,迅速平定了云南奴隶主贵族发动的叛乱,“七擒七纵”降服了当地大姓孟获,使孟获发誓永不造反。云南成为蜀汉的一部分。
东晋初年,由内地迁至云南的爨(音窜cuan)势力逐渐强大,爨琛自主为王,统治滇池地区,爨氏历统治400多年,把滇池地区称作昆川(或昆卅),并与隋、唐王朝保持经济文化联系。
公元738年贞观时期,唐王朝扶持蒙舍诏统一“六诏”,建立以洱海为基地的“南诏国”,诏首领皮罗阁被封为“云南王”,南诏历传13王,统治200余年。南诏国时期佛教传入并逐渐兴起其重要特点是以密宗阿吒力教的形式传播,观音崇拜现象十分突出,修寺建塔之风盛行。这种情况深深地影响着南诏文化。
公元937年,段思平灭南诏建大理国,公元1117年,宋朝封大理首领为“云南节度使”,政治中心在洱海区域,以大理为都城,相传22世,共统治316年。在大理国统治期间,鄯阐城(今昆明)逐渐成了滇中最繁盛的一座城池。其间留下了著名的“孔雀胆”的故事。
公元1115年金国兴起东北,不断南下侵宋,北宋面临更大的危险。北宋1117年册封大理国王后,有人要求在大渡河以外设置城邑,以便和大理国更好的开展互市,朝廷命黎州刺史宇文常调查并提出意见。宇文常复奏朝廷:后蜀灭亡时,太祖曾划大渡河为界,说此外非吾所有,所以150年来西南无边患。现在如果要在大渡河外建立城邑,非中国之福也。这就是“宋挥玉斧”典故的出处。
公元1253年忽必烈率军征云南,破大理国,1267年封第五子忽哥赤为云南王,公元1274年忽必烈派赛典赤·赡思丁到云南。公元1276年,元朝已正式建云南行中书省为全国11个行省之一,从此“云南”正式作为省级行政区的名称,政治中心由大理迁至昆明。在经济上制定赋税,发展生产,兴修水利;在政治上,一改过去残酷屠杀的做法,代之以改善民族关系,兴办教育、安定政治形势的政策。突出的如五百里滇池,原常泛滥成灾,赛典赤征召民工,凿开海口,疏通螳螂川,使滇池水由海口经螳螂川流入金沙江通过长江汇入大海,海口使滇池水位保持平衡,既不会干枯,又免除了水患,使滇池周围皆为良田。赛典赤1280年病故于昆明后, “百姓巷哭”、“号泣震野”。今昆明市五里多小学内有赛典赤墓,历代常有人悼念。1290年首封皇长孙甘麻刺为云南梁王,是全省最高统治者,他的避暑行宫就在西山三清阁。
明朝洪武14年,朱元璋派傅友德、沐英、蓝玉三员大将攻克昆明,灭元朝梁王,平定云南,在云南建立明朝政权,统治278年。
在众多的传说中,有建文帝到云南武定狮子山为僧的故事。至今,狮子山正续寺内还有一副对联:“僧为帝,帝亦为僧,数十载衣钵相传,正觉依然皇觉旧;叔负侄,侄不负叔,八千里芒鞋徒步,狮山更比燕山高”,说的就是这一段故事了。
明朝末年,以李定国为代表的大西军,曾拥护流亡皇帝永历帝朱由榔以昆明为根据地为抗击清军。清顺治16年吴三桂进攻云南,永历帝及其随员逃至缅甸,公元1662年,永历帝朱由榔及其子被吴三桂从缅甸逮回,绞死在昆明金蝉寺,也就是现在华山西路“逼死坡”,明朝覆灭。清朝康熙年间,吴三桂的分裂判乱(即历史上的“三藩”叛乱)被粉碎。清代后期,杜文秀、李文学等先后起义,震撼全省。
猜你喜欢:
4.云南景点导游词
5.云南滇池导游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