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实用范文>导游词大全>陕西导游词>

陕西的导游词范文

诗琪分享

  陕西省列入矿产资源储量表的保有资源储量潜在价值居全国第一位,约占全国矿产资源潜在价值总值的三分之一。小编为大家准备了导游词,欢迎阅读借鉴,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金锁关导游词

  毛主席说:“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跃”。今天,我就带领大家参观一座雄关,它叫金锁关。

  金锁关雄峙于铜川市印台区金锁乡人民政府附近,这里两水交汇 (淌泥河与柳林河)、三山鼎立 (东马栏山、西仲家山、北女回山),峡谷绝壁,天然奇险,为关中的北大门,是三秦的军事和交通咽喉要地。有 “金锁天堑,鹰鹤难飞”之誉,是“榆塞秦关襟喉要地”,自古就为兵家必争之地。

  我们现在就来到了金锁关。金锁关的左边峡谷为神水峡。它位于马栏山与女回山之间,是铜川漆水河的主要支流淌泥河的河谷。河谷两岸山峰突兀而起,峰峦叠樟,险峻异常。谷地有公路蜿蜒北上,是关中通往陕北的主要通道。公路西侧山崖上清晰可见 “雄关天堑”四个大宇,为清光绪年间陕西巡府叶伯英所题刻。而有边川谷为柳林河谷,它处于女回山与仲家山之间。明净的柳林河水穿谷而过,与淌泥河交汇于此。此河谷则是通往宁夏及甘肃的交通要塞,自古就见证了唐朝皇室及其重臣和玄奘前往玉华宫避暑的情形。

  据史料记载,1129年,宋军将领刘延亮曾屯兵于神水峡,截断了北上进犯宋地的金兵。1551年,陕西巡抚张菏认为“金锁关至为要冲,宜筑城戍守”,以防河套之地叛匪突犯西安。两年之后,同官知县亢庆鸿在三山之间筑建了高大的关城。至此,金锁关长期驻有重兵把守,变得更为险峻。1633年,陕北农民起义军将领张献忠率军攻破并烧毁关城。1678年,守备官由金锁关移驻耀州,仅留有外委把总1名,守兵20名驻守此营。从此,关城日渐废毁。但现在,我们可以看到金锁关关城遗址仍依稀可辨。关城东西约宽100米,南北约长500米。有南北两门。北门外桥北三岔路口,俗称 “三关口”(今西包公路从此通过),南口通西安,北口通陕北。淌泥河水从关口流过,称 “北水关”,分一道、二道卡门。西口通甘肃、宁夏,柳林河水从关口流过,称 “西水关”,一道卡门。卡门城墙,原用正方条石筑成,其城洞遗迹犹存。这座古代雄关历经各朝,特别是唐、宋以后,北御辽金,西防西夏,屯兵驻守,攻占不休。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及抗日战争期间,金锁关成了国民党封锁我陕甘宁边区的重要据点。尽管如此,仍有无数热血青年冒死来到这里,冲关而过,奔赴延安。1946年9月,西安八路军办事处的同志在撤离西安时也曾在此与国民党激战,并取得了胜利。因此,有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如朱德、周恩来等曾路经这里,并留下了许多咏颂这雄关天堑的诗句。

  金锁关崖壁陡峭,遍山劲松,谷幽水急。每逢初春,关外积雪消融,而关内仍属银白世界。清晨红日东升,映在白雪与绿草之上,将金锁关映衬得分外妖烧美丽。因此,金锁关的“三山春雪”自古就为文人们所乐道,也留下了不少赞美的诗句。我们现在身在雄关险谷,耳边似乎仍有刀载相撞、战马嘶鸣的回音,金戈铁马,兵戎相见的战争场面仍依稀可见。而在金锁雄关也确实残存着不少的古代遗迹,流传有许多脍炙人口的趣闻野史,其中尤以宋时杨家将的故事广为流传。

  据说,800多年以前,北番辽国日益强大,不时南下侵犯宋朝疆域。一日辽将率兵十万,将长安围困。杨六郎骑马应战,搭弓射箭就射得辽兵抱头鼠窜。待跑出300里之后,辽兵发现杨六郎射出的箭插在了金锁关的南门之上。见状,辽军一面惊叫,一面逃出了金锁关。杨六郎在收复了金锁关之后,就率兵驻扎在这里。直到今天,仲家山上还有杨六郎插旗杆石;女回山上有其屯兵的山寨;杨家坪相传为杨六郎演练军马的场所;而附近的岩洞称“六郎洞”,据说曾为六郎的居所;而棋盘川里的马家寨有一清澈的山泉,据说是巾帽英雄穆桂英的黄骡马马蹄刨出来的;因此叫做“马刨泉”。虽说这一切只是传说,但是金锁关南门在毁坏以前,上面确实插有一文铁箭。

  我们眼前的那座山名叫女回山,也叫做 “搬转山”。如果仔细观看,大家会发现,这里的山峰走势都为南北方向。而女回山却特立独行,为东西走向。这里也有一个凄苦的传说:秦时始皇征集百万民工建造长城,孟姜女的新婚夫也未能幸免,据 《旧唐书》记载,孟姜女为陕西同官人。她在苦等丈夫数年之后,因相思甚苦而决意到陕北寻夫。殊不知,其夫已死,且尸骨已被砌入长城之中。孟姜女长哭不止,哭倒了长城。为了躲避秦兵追赶,孟姜女身背丈夫遗骨选到了此处。而此时秦兵己追到身后。只见孟姜女使尽全身力气,硬是将这一南北走向的山峰搬转了方向,变成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这样。此山挡住了秦兵。孟姜女也得以逃回家乡----同官,即今天的铜川。这座山峰因此被称为 “女回山”或 “搬转山”。

  现在我们来到了西水关外北山下。这里山上曾造有太量摩崖造像,后来在炸山取石时毁坏。而关城南门外淌泥河东岸细砂石崖上,有公元689年雕刻的阿弥陀佛像,1573-1619年雕刻的作品也有遗存。我们可以看到大小不等的石窟摩崖造像20多拿。大的近似真人,小的不及手掌,个个生动逼真。

桥陵的概况

  现在,我就桥陵的概况向大家作一介绍。

  陕西有这么一句话“南方的才子北方的将,陕西的黄土埋皇上”。在中国历有290年春秋的唐代,从高祖李渊到僖宗李儇,有18座唐帝王陵墓分布在渭北高原的蒲城、富平、三原、泾阳、礼泉、乾县一带,号称 “关中唐十八陵”。其中有4座就在蒲城,分别是睿宗李旦桥陵、玄宗李隆基泰陵,宪宗李纯景陵和穆宗李恒光陵,加上以墓为陵的让皇帝李显的惠陵合称 “唐五陵”。

  大家知道,强汉盛唐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开元盛世时期,大唐帝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达到了顶峰,代表了当时世界发展的水平,而桥陵就是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社会繁荣昌盛在陵墓建造上的代表。

  李旦生于公元662年,卒于公元716年,享年55岁。他是女皇武则天的第四子,李隆基之父。他曾三次登上帝位,在位8年,正式执政两年半,建树甚微,后人评价他虽无政绩,但聪睿明智,恭良谦让,在险恶的政治斗争中,急流勇退,三让天下,上让母亲,再让兄长,三让儿子,防止了宫廷政变,顺应了历史发展,为“开元盛世”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所以他死后送庙号“睿”,就是指他生前三让天下的聪睿明智之举。

  桥陵的建制与乾陵大同小异,都是以山为陵,在山腹开凿地宫,绕山筑城。城周长13公里,四方各开一间;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四门各有巨型石狮一对,玄武门还有形态各异的石马三对,这六匹马是昭陵六骏的变体,寓意由六骏引魂,浩浩荡荡地进人天堂。

  陵园分内城和外城。据史料记载,陵内地面建筑当时有9间雄伟的献殿,十几座阙楼及下宫、陵署,至唐德宗贞元十四年 (798年),房屋已增至140多间,设有陵台令,典事等,官员30余人,陵户400余人。当年繁荣热闹的场面在杜甫赴奉先看望家人所留下的诗篇中得到了真实的描写:“先帝昔晏驾,兹山朝百灵。崇冈拥象设,沃野开天庭。”“石门露霜白,玉殿莓苔青。宫女晓知曙,祠官朝见星。”至于这些雄伟宏大的陵园建筑毁于哪朝哪代,史书没有记载,留给我们的只有这些号称 “露天博物馆”的珍贵石刻。现在就将这些石刻逐一作一介绍:

  步入625米长、110米宽的神道,首先看到的是一对华表,这是帝王陵墓的标志物。东边的那幢已经残损,西边的比较完整。华表又称望柱,是古代帝王表示自己接忠纳谏的象征。据《淮南子》载:“尧置诤谏之鼓,舜立诽谤之木”,因而也叫恒表和谤木,相当于今天的“意见箱”。然而,封建统治阶级为了加强其专制统治,作为虚心纳谦的华表形同虚设,仅仅演变为代表帝王陵墓的标志。

  紧挨着华表的是一对獬豸。獬豸又名独角兽,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瑞兽,能辨忠奸、识善恶,鹿头、牛身、马蹄、身生双翼,下有浪花相托,能腾云驾雾,能漂洋过海,在陆地上跑得最快。从不同的角度看獬豸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就像今天我们见到的三维立体画。远看人面兽身,像一个和善的老头托着双腮在沉思,近看怒目圆睁,锋牙利齿,有一种不可战胜的神威和霸气,忠臣过之,温顺可爱,奸臣过之,胆战心惊,将它置于陵道,起保护陵园的作用。

  接着是一对鸵鸟。鸵鸟来自今天的阿富汗,过去叫吐火罗,是中外友好往来的见证物。桥陵的鸵鸟与众不同。《汉唐陵石刻艺术专题片》对桥陵的鸵鸟做了专题报道:桥陵鸵鸟吸取了汉魏六朝时期的雕刻艺术特点,线雕和圆雕相结合,以写生写实为主,给人以生的感觉、活的表现。鸵鸟脖子下面黄颜色的绒毛,用手一摸,给人一种软绵绵的感觉。鸵鸟的眼睛从东往西或从西往东看,发出好似乒乓球大的白光点,有龙睛之妙。

  桥陵的石马,与昭陵六骏相比,也各具特色。昭陵六骏四蹄生风,英姿讽爽;而桥陵石马膘肥体壮,造型优美,披带华丽,这体现了当时社会物资丰富、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时代特征。这些石马,大部分没有嘴,传说是百马成精,偷吃米面,被当地老百姓把嘴打掉了。西边第三匹马用手一拍,会发出一种洪亮的钟鸣声,神奇的是从任何部位拍击,声音都从马的嘴部发出,符合动物的生活习性。据说这种钟鸣声可以给人们带来好的运气,故游人常用手拍之。大家不妨一试。

  石人又叫翁仲。阮翁仲是秦始皇手下一员大将,因镇守边关有功,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收天下之兵,聚之于咸阳,铸金人十二”,以纪念已殉国的阮翁仲。后来陵墓前的石人都被统称为翁仲。桥陵的石翁仲与众不同,均为直阁将军装束,面部表情庄严肃穆,有的凝视远方,有的垂眉沉思,形态各异,属艺术珍品。原故宫博物院院长单士元教授看过桥陵石刻后,赞誉 “桥陵石刻甲天下”。

  陵墓前的石狮,具有守护陵墓的威力,是封建法权不可侵犯的象征。桥陵石狮凝聚了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自豪,其精神风貌和内在气质,在1300多年前一个弱小民族是办不到的,它四肢健壮,胸肌饱满,用手一摸,起伏感很强,将置于陵前充分展示了大唐帝国雄视一切的霸气和傲气,是一个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的缩影。

  桥陵建于开元盛世,因此陵园气势宏伟,规模宏大,有17座陪葬墓,有明显标志的11座:有三个太子墓、四个公主墓、两个皇后墓、一个名臣墓和让皇帝惠陵。

  西部大开发给桥陵开发利用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桥陵保护利用规划已上报国家文物局并原则通过。发掘的让皇帝李显惠陵,唐代名宦高力士墓引起了国内外游客的关注。桥陵的绿化及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展开,桥陵博物馆正在筹备之中。桥陵旅游区必将成为渭北的一颗明珠,带动蒲城经济的发展,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来蒲城观光旅游。

  南宫山导游词

  安康的山,层峦叠翠,气象万千;有名气的有南宫山、蜡烛山、凤凰山等等,其中最为奇绝的是南宫山。今天我就领大家去南宫山游览。

  南宫山又名笔架山,距安康市南92公里,位于岚皋县溢河乡境内,离县城20多公里,总面积7648公顷。南宫山属大巴山系化龙山支脉,矗立着三座青峰,直插云天,因形似笔架,所以叫笔架山,后因避免重名,改名南宫山,现为森林公园。

  南宫山是以奇、险、野、秀、幽为特色的自然景观。现在我们来到南宫山的中峰地段,这里是整个自然风景区景观最集中的地带,秀峰高耸,石笋林立,千姿百态,美不胜收。中峰之东的迦佛亚石林群,远远望去,好似一排森林的化石,又像是一片闪着青光的刀山剑峰。请大家仔细观察观察,根据它们的形状,像不像牛羊走卧、骏马奔腾、和尚念经、唐僧取经、三星照、一线天、三柱香等?中峰之南还有大小鸡公石、海螺石、天象石,不仅形状惟妙惟肖,而且还有一个个美丽的神话传说呢!转过豆腐岩,还可以看到悬崖凌空中的一块巨石,底面方正平整约20平方米。站在下面仰观,平面天然镶嵌的小石,好像宇宙天象图,有银河、太阳、月亮,还有数以万计的星星,人们叫它天象百。中峰之西,悬崖上有一溶洞,叫做黑龙洞,洞深莫测,洞口有走马转鼓楼、石门柱、百门槛、石船,天造地设,令人叫绝。

  我们上了笔架山,沿山道西行,过南天门,看到笔架山主峰上有一棵扎根在万丈悬崖边上的千年古椽。栎树属壳斗科,生长缓慢,身硬如骨,老百姓称之为铁相树。古栋高十余丈,树身躯干需三人合抱。树大招风,树大还招雷,此树遭过雷击,叶落枝枯,1966年枯死,12年后于1978年死而复生。一死一生,身上就寄生出野樱桃、忍冬、青椴槭、花椒、鸡骨头、铁麻柳、三角枫等十几种小树,的有茶杯粗,5米多高,叶形颜色各异。这棵古树犹如袋鼠般地护佑着它们,又犹如爷爷背着他的子孙在村头眺望,应了那句谚语:要知父母恩,怀中抱儿孙啊!千年古树死而复生,的确堪称一绝,更为人间罕见的一大景观,被称为 “森林活化石”。现代作家贾平凹在他的《游笔架山》一文中说:“前有一棵老树,树上生五种叶子,有松、柏、栲、皂、枸,死过三次,三次又活过来,知道了人有几重性格,树也有多种灵魂。”他触景生情,以树比喻人,让人感慨万分。

  南宫山最奇绝的是达鉴和尚的肉身历经170多年而不腐。大家现在看到的就是肉身宝殿,里面供奉着达鉴和尚的法体。他的舍利塔坐落在铁坚古树旁,建于清嘉庆二十五年 (1820年),现仅存塔下地宫。地宫中央有一莲花缸,里面坐着达鉴和尚肉身,缸为木质,已经变黑朽烂,但仍可辨别出缸沿装饰有仰莲纹浮雕。舍利塔铭文记载:弘一边慈和法众达鉴两个和尚死后分别建塔于笔架山大殿两旁山巅。清道光末年舍利塔坍塌,先暴露出东山巅的弘一肉身。咸丰年时善男信女将肉身迎回砖坪厅城,修庙祭祖,其后就一直没有回山。20世纪50年代当地山民在一座小山包上的树藤丛中发现了一座崩裂的舍利塔,惊奇地发现木缸内有一具红黑色木乃伊,正襟端坐,左手五指并拢,作诵经状,右手抱一钵,内置如意;肉身光头,面部完整无损,须眉历历可数,额头饱满无纹,两颊丰颐,具有弹性,栩栩如生;年龄大约30多岁,一副庄严的说法像。他就是弘一达慈弟子法众达鉴和尚。肉身作为一种宗教文化现象已有上千年的历史,第一具传说是九华山的开山菩萨地藏王。据史料记载,我国共有八具肉身,五具已不存在,无考,一具被日本窃走。现存最早的是1200年前的韶关南华寺六祖慧能肉身和九华山百岁宫无暇和尚肉身。达鉴和尚肉身保存得如此完好,真是一个令人难解的谜,有待科学考察揭示。

  这就是久负盛名的道教圣地南宫观,俗称弘一大仙庙,曾是弘一达慈修炼的地方,始建于1126年,是陕南最早的道观之一,当时有道士十余人,后改称观音庙,庙宇宏伟壮观,香火鼎盛。““””时庙宇毁于一旦,但川陕鄂三省仍有香客前来顶礼膜拜,终年不绝。几经沧桑,几经修复,现庙宇基本完好。

  南宫山主峰倚天峰海拔2267.4米,高冠群峰,陡然峭拔,顶天立地。站在峰顶举目四望,峰峦如黛,像是一幅规模惊人的青绿山水画。远处时有冉冉的白云从山谷里升起,好似浓墨泼洒而成,湿润淋漓。北坡是莽莽苍苍的原始森林,遮天蔽日,千姿百态,树叶的颜色红、黄、绿、紫,深浅各异,郁郁葱葱。树与树之间几乎被巨大的藤蔓和奇根充塞,不知名的古树巨藤,小花小草挤满了林间的小径。像“七叶一枝花”、“头顶一颗珠”、杜仲、天麻、金钗、灵芝等数十种名贵的中草药,都可以在这里采到。这里是岗皋县第二大林区,树木种类荟萃南北,除常见的铁尖杉、云杉外,还有银杏、珙桐等珍贵树种。这里的动物也很多,有苏门羚、林腐、豹、大小灵猫、青羊、锦鸡、金丝鸟等,多数属于国家保护动物。

  南宫山山高水也高,在主峰之鼓竟有一泉,名叫天池,大旱不涸。主峰下有两百对立,中间有小路,形似拱门,孤石突出,有五瓣百片聚成莲花状,名叫莲花盆,可容一人而入。盆内花蕊处,也有一泉,形状像主体,钵中盛满清水,久旱不千,久雨不溢,取之又涌,长流不断,水质清例,甘甜爽口,传说能治百病;游人至此,饮以为快。

  南宫山的云海也是一大奇观,登山移步似有白云相随,天上地下浑然一色,置身云中让人不分高低,不辨南北,只觉一缕缕、一团团青烟白气荡于胸前,流于指间。特别是雨后初晴,云海更为壮观,站在主峰上,目力所及,茫茫一片,好像是无边无际的大海,只有的峰尖像点点岛屿在虚无缀纱之中时隐时现。

  南宫山最壮观的要算金顶观日出了,金顶在主峰之巅,悬崖陡峭,如刀砍斧削一般,真有点五岳的险、雄、秀、奇、幽的韵味。大家如果有兴趣的话,早晨6点多可以登上金顶观日出,那将别有一番情趣。

  到过南宫山的人,都赞叹它具有华岳之险,兼有泰山之雄,集黄山之奇,拥峨眉山之秀。南宫山“养在深闺人未识”,它将以其神奇;古怪、险峻、秀丽、幽雅、野趣的特色,吸引更多的游人来探索、观光、避暑、疗养、度假。


陕西导游词相关文章:

1.陕西导游词

2.陕西导游词

3.关于陕西西安导游词范文

4.关于陕西的导游词范文

5.大雁塔及曲江新区导游词

    4155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