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篇残疾人会议讲话稿(4)
残疾人会议讲话稿四:
今年1月20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的意见》(国发2015[7]号,下称“小康意见”),提出要千方百计促进残疾人及其家庭就业增收。4月27日,国务院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国发2015[23]号,下称“就业意见”),对新形势下的就业创业工作进一步作出全面部署,文件强调加大困难人员就业援助,并明确了扶持残疾人各类形式就业的具体措施。这两个国务院文件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残疾人工作、特别是残疾人就业工作指明了方向。下面就贯彻落实国务院文件,在当前形势下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千方百计做好残疾人就业工作,确保顺利完成全国2015年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冷静判断残疾人就业的形势
国务院“就业意见”对当前就业形势的判断是: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存在,结构性矛盾更加凸显。对就业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新引擎,加强就业创业服务和职业培训,为经济结构调整、改善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新动能。应该看到,产业升级、传统就业岗位受到冲击和经济下行双重不利因素叠加,使残疾人就业难度更大;以大幅提高残疾人收入水平为关键环节的加快小康进程要求与残疾人整体劳动技能不高的矛盾重合,残疾人就业工作压力加大。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要把就业作为实现残疾人小康的关键一招,放在各项工作优先位置予以安排和部署。
2014年,全国残疾人就业和职业培训实名登记的1400万城乡就业年龄段残疾人中,在业比例为53.3%,其中,50.6%就业形式为农村种养加。智力、精神和各类重度残疾人在业比例不足40%。残疾人就业率低,就业质量和稳定性差,收入水平和劳动保障水平低,综合劳动素质和职业技能不高,用人单位对残疾人存在的歧视和偏见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当前残疾人就业工作主要面临以下困难:一是按比例就业出现瓶颈。多数用人单位宁可受罚—交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也不愿意安排残疾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安排残疾人就业依然很不理想。目前全国各类用人单位就业人数为2.73亿人,按照1.5%的比例应当安置残疾人410万人,而实际按比例安置残疾人仅为120万人左右,仅达到了应安置数的30%。二是集中就业规模持续下滑。仅以福利企业来看,安置残疾人已从1995年的近100万人下滑到目前的50余万人,税收优惠政策的滞后和扶持力度不足大大降低了集中就业单位吸纳残疾人就业的积极性。三是个体就业创业扶持力度不够。近年来,国家层面没有出台促进残疾人个体就业创业的政策文件,资金、技术、社保等方面的扶持力度仍显不足。四是社区就业、居家就业、网络就业等灵活就业和非正规就业形式仍在探索之中,缺乏有效引导与规范。可以说残疾人就业的传统矛盾并未根本缓解,残疾人就业工作新的挑战又摆在我们面前,2020年实现残疾人小康,就业工作必须超常规发展。
二、牢牢抓住促进残疾人就业的难得机遇
一是“四个全面”总体布局为残疾人就业工作指明了方向。“四个全面”抓住改革发展稳定关键,确立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方向、重点领域和主攻目标,是我国改革发展的现实需要,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也是我们做好残疾人就业工作的基本遵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残疾人就业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明确目标;全面深化改革为残疾人就业工作提供了创新的动力;全面依法治国为落实《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就业条例》,依法促进残疾人就业工作增强了信心;全面从严治党为充分发挥政府和制度优势,做好残疾人就业工作提供了根本保障。
二是《小康意见》将残疾人就业工作明确为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的关键举措。“小康意见”提出没有残疾人的小康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小康,残疾人奔小康的关键就是千方百计促进残疾人及其家庭就业增收。文件提出了依法推进按比例就业和稳定发展集中就业、大力支持残疾人多种形式就业增收、加大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力度、切实加强残疾人就业服务和劳动保障监察等四个方面的具体措施,要求具体,可操作性强,责任单位明确,指标体系清楚,是今年和“十三五”期间残疾人就业工作的主要依据和重点任务。
三是国务院“就业意见”为做好新形势下残疾人就业工作创造了有利的政策环境。国务院“就业意见”进一步强调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积极推进创业带动就业、统筹推进重点群体就业、加强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和强化组织领导5方面27项政策措施,其中大部分是新的政策要求,对残疾人就业工作同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文件一是提出将针对特定人群的小额担保贷款调整为面向困难创业者的创业担保贷款,对就业困难人员提高金融服务可获得性,明确支持对象、标准和条件。这为我们破解残疾人就业创业贷款难指明了出路;二是提出培育就业创业公共平台,在符合土地总体规划前提下,充分利用原有经批准的各类园区建设创业基地。这为我们建设残疾人创业孵化基地拓展了空间;三是提出利用现有资源搭建一批农村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和见习基地,培训一批农民创新创业辅导员,这为我们创新农村残疾人扶贫机制拓展了思路;四是提出创新就业创业服务供给模式,加快政府购买服务,形成多元参与、公平竞争的格局。这为我们完善残疾人就业服务明确了方向;五是提出建立省级集中的就业信息库,支持社会机构利用政府数据开展专业化就业服务,这为我们加快建立完善统一的残疾人就业信息化平台建立了基础;六是提出加强对包括残疾人在内的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为我们将残疾人就业工作纳入各级政府就业工作大局提供了依据。
四是“互联网+”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双创”)为残疾人就业格局的变化创造了更广阔的前景。最近,国务院就促进电子商务和大众创新创业连续印发两个文件,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我国网络创业就业已累计制造岗位超过1000万个,有力缓解了产业升级带来的就业压力,并日益成为创业就业新的增长点。2月4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首次向社会发布了“网络创业促进就业研究报告”。报告指出,网络创业就业有就业方式灵活,就业弹性大、门槛低,创业成本小、范围广、不受城乡地域限制的灵活性特点和青年、妇女、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皆可创业就业的公平性特点。残疾人的就业障碍主要体现在参与社会就业环境的限制,“互联网+”的发展为促进残疾人无障碍就业环境建设,提供残疾人就业支持保障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当前,残疾人网络就业创业的积极性日渐高涨,据中国残联和淘宝网联合统计,目前仅在淘宝网开设网店的残疾人就达到5万人。网络就业创业增加了就业市场选择的自主性、多样性和个性化,将最适宜于残疾人,包括重度残疾人就业的居家就业、社区就业变为现实,将残疾人从由家到工厂和办公室的艰难跋涉中解放出来,解决了他们的不少后顾之忧,使他们真正实现自力更生、赢得尊严成为可能。
大家要认真全面学习领会,结合实际,深入研究。要及早动手,主动参与,与人社、财政等残工委单位加强沟通协调,将促进残疾人创业就业纳入到当地政府落实国务院一系列文件的实施办法中,要充分利用实名制统计和专项调查掌握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主动反映残疾人诉求,为促进残疾人就业争取更多特惠政策和有力措施。
三、科学谋划“十三五”残疾人就业增收新举措
海迪主席在2014年12月1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发言指出:要进一步做好残疾人基本民生保障和就业扶贫工作,千方百计促进城乡残疾人及其家庭就业增收。鲁勇书记在今年1月12日召开的全国残联就业中心主任会上批示要求:各地要在推动按比例就业方面下足功夫,在促进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录用残疾人方面下大功夫,在扶持残疾人集中就业、辅助性就业、灵活就业等方面下实功夫,特别在推动搭建残疾人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及扶持措施等方面下真功夫。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借此再强调几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要依法全力推进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去年七部委《关于促进残疾人按比例就业的意见》出台后,各地按照相关要求制定了本地的实施办法,“十三五”的关键是继续抓好落实。北京、上海、浙江已经拿出一部分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岗位定向招录和安置残疾人,为全国带了个好头。4月8日,国务院残工委办公室印发《关于开展用人单位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公示试点的通知》,要求开展用人单位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公示试点工作。各地一是要认真筹划,做好试点,用公开、透明的公示来反映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履行法律和社会责任的真实情况。二是要加快推进残疾人按比例就业网络年审工作,为公示提供准确、动态的依据。这是本次会议明确的重点工作,各地一定要加快进度,确保完成。三是要按照“就业意见”和“小康意见”要求,出台具体办法,明确补贴标准,加大对招录残疾人就业单位的就业服务、奖励和补贴力度。各地要探索建立专业化就业指导员队伍,为持续推动残疾人按比例就业提供专业支持和人力资源保障。
二要振兴福利企业,扩大残疾人集中就业规模。残疾人集中就业税收优惠政策将在今年上半年完成政策调整,8部门《关于发展残疾人辅助性就业的意见》也将于上半年出台,福利企业、盲人按摩机构和辅助性就业机构的资格认定办法也将随之完善。针对福利企业不断萎缩的现状和经营面临的困难,各地残联一要结合当前税收法定和企业减负的要求,主动出面,有效协调,推动当地政府加大对残疾人集中就业单位税费减免力度。二要研究出台具有可操作性的政府优先采购残疾人集中就业单位产品和服务的办法,加快搭建残疾人集中就业单位产品网络销售平台,为残疾人集中就业单位产品销售寻找稳定出路。陕西省今年为我们带了个好头。三是探索发展多元化残疾人集中就业形式,在制度设计上强化福利性,应对过度市场配置对传统残疾人集中就业形成的冲击。
辅助性就业面向最困难的残疾人就业人群,“十三五”期间,各地要把辅助性就业作为残疾人集中就业新的增长点,一是要做好调查摸底,充分掌握当地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发展状况和智力、精神、重度肢体残疾人就业需求。二是要协调当地政府,及时出台实施办法,细化各项扶持措施。三是要规划好推进进度,依托街道、乡镇和社区,采取社会化、多元化的发展模式,内引外联,充分调动各类社会组织和专业机构积极性,做好劳动项目的引进和开发。
三要大力推动残疾人个体就业创业和灵活就业。“十三五”期间,个体就业、灵活就业、网络就业要乘势而上,成为残疾人就业增收的着力点,这不仅是当前国家“双创”就业政策导向决定的,也是残疾人居住分散、大多远行不便,必须就近就便实现就业的工作取向决定的。“十三五”期间。中国残联将协调有关部门,适时出台个体就业、灵活就业扶持办法。各地一是要开展调研,着手研制残疾人个体就业创业的专项政策措施。加大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对残疾人个体就业创业在资金、设备、社会保险等方面的补贴力度。二是要加强残疾人职业教育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通过独立办学、联合办学和委托办学等多种形式,充分利用社会优质职业教育资源,扩大规模,降低门槛,完善专业,切实提高残疾人整体素质和职业能力。三是要着手研制残疾人创业孵化基地的标准和规范,大力扶持残疾人个体就业创业基地并形成稳定的孵化机制。
四要加大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力度。扶持农村残疾人参加生产劳动就是促进农村残疾人就业。各地要充分抓住当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扶贫工作的重要机遇,抢抓时机,整合各类扶贫资源,促进农村残疾人生产增收,实现稳步脱贫。一是要依托政府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摸清贫困残疾人户数量并确保纳入其中,及时准确掌握贫困残疾人家庭存在的不同困难和需求。二是要加强协调,确保将残疾人及其家庭减贫和增收纳入各级政府扶贫开发考核并明确目标分值。三是要继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定点帮扶机制的作用。四是要有序组织有条件和愿望的农村残疾人及其家庭转移就业。五是要特别关注农村土地经营权改革过程中残疾人土地权益的实现和不受损害。
五要为残疾人提供专业化、精细化的就业服务。“十二五”以来,通过 实名登记等措施,各级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在找到有就业需求的残疾人方面下了大气力,积极推动残疾人就业和职业培训实名制管理,基本摸清了残疾人就业的底数实情,下一步更重要的就是要把就业服务真正送到每个有需求的残疾人身边。各地一是要在找到或开发适合残疾人就业的岗位上下功夫,要搭建并用好残疾人就业服务网,发挥基层就业指导员作用,梳理出适合残疾人就业的岗位,做好推荐和培训,做到人岗对接。二是要做好就业服务的规范化和指标化。结合事业单位改革和绩效工资的实施,建立岗位责任制规范,加强对就业服务人员的绩效考核,并建立就业服务评估标准。三是要以购买培训服务、职业介绍作为试点,及时总结经验,逐步完善政府购买就业服务的办法、流程,并逐步向其他就业服务拓展,提高就业服务的针对化和有效性。
六要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切实保障残疾人合法劳动权益。各地一是要加强协调,在全面依法治国前提下,落实部门职责,推动当地劳动保障监察部门积极关注残疾人就业状况。二是要联合当地人大适时开展《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就业条例》执法检查,对强迫残疾人劳动、不依法与残疾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不缴纳社会保险费等违法现象要及时制止与纠正。三是要注意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居家就业等新型就业形式对用人单位与残疾人签订劳动合同、提供最低工资保障的新要求,研究保障非正规就业残疾人的劳动权利的有效做法,为政策制定提供建议和意见。
四、加快推进盲人按摩规范化、专业化发展
盲人按摩经过60多年的发展,保健按摩机构和人员队伍进一步壮大,医疗按摩教育培养、行业准入制度体系初步建立,但同时还存在着政策法规不完善、管理服务规范化水平不高、人才专业化能力不足、扶持补贴力度不够、市场品牌影响力不大、盲人医疗按摩人员就业执业困难等突出问题。今年和“十三五”要重点做好以下三项工作。
一要推进盲人医疗按摩人员稳定就业、体面执业。一是完善并落实政策,健全管理制度机制。各地要继续贯彻落实《盲人医疗按摩管理办法》,健全盲人医疗按摩继续教育、职称评审等管理制度,结合本地实际,协调相关政府部门,出台地方盲人医疗按摩管理政策,完善并细化相关规定,健全管理机制。吉林、新疆等地在盲人医疗按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中将盲人医疗按摩纳入医保,并细化了开办盲人医疗按摩所的流程及扶持办法;青海省残联协调省卫生厅出台办法,明确要求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要按规模聘用取得盲人医疗按摩资质人员从业,并鼓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盲人医疗按摩岗位,按需聘用取得盲人医疗按摩资质人员执业。各地残联要积极借鉴,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有效政策;二是建设按摩专科医疗机构,集中安置盲人医疗按摩人员就业执业。医疗机构不愿意接纳是盲人医疗按摩人员执业难的主要原因。“十三五”期间,每个省要开办1-2家按摩专科医院。省会城市和中心城市要把盲人医疗按摩机构建设,尤其是设立按摩专业医院作为重要工作尽快提上议事日程,并纳入当地“十三五”规划;三是购买社区卫生服务岗位,促进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进入社区医疗机构执业。要继续争取纳入《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等文件贯彻落实之中,积极协调相关部门或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设置社区卫生按摩服务岗位,促进盲人医疗按摩人员在社区医疗机构实现稳定就业、体面就业;四是鼓励扶持盲人开办盲人医疗按摩所。各地残联要积极协调,建立盲人医疗按摩所审批机制,明确部门职责与审批流程,制定机构管理规定和服务标准,使有开办愿望并符合条件的盲人能够尽快开办盲人医疗按摩所;五是加大培训力度,不断提升专业技术水平。一是要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强盲校及特教院校盲人医疗按摩专业教育培养,提高教育质量,加大对盲人高等教育投入,建设盲人按摩人才梯队。加快探索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的模式,做好优秀人才研修项目,充分发挥盲人按摩专家的优势,培养一批盲人按摩领军人才。二是要完善继续教育制度,制定盲人按摩继续教育规划,设立盲人医疗按摩人员继续教育基地,规范开展国家级、省级盲人医疗按摩继续教育培训工作。采取有效措施,鼓励盲人按摩院所开展内部培训和业务学术交流。推动建立盲人按摩人才选用、流动管理机制。搭建学术创新平台,开展学术研究与交流。
二要加强盲人保健按摩行业规范化管理。盲人保健按摩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机构和人员队伍进一步壮大,但行业管理体系还未建立,社会培训机构开设的短训班质量参差不齐,已严重影响了盲人保健按摩业的发展,“十三五”期间必须加以规范。各地一是要依托残疾人需求专项调查和残疾人就业和职业培训实名制统计系统,制定专项方案,摸清辖区内盲人按摩教育机构、从业机构的规模及数量,从业年龄段的盲人培训、就业状况、岗位需求和存在问题。二是要加强标准规范的研究与制定。在就业机构规范化建设的基础上,制定完善盲人保健按摩机构建设标准和服务标准。三是要加大宣传力度,打造盲人保健按摩知名品牌,通过规范使盲人保健按摩行业转向更加注重品质的“内涵式”发展。
三要进一步推进全国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工作专业化、规范化发展。全国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工作开展5年来,按照“严肃、严格、严密、严谨”的工作要求,考试制度更加完善,考务组织更加有序,考试创新取得成绩。2015年,各地一要再接再厉,进一步强化管理,落实好规范标准,推进考试工作规范化、专业化发展。二要推动创新,扩大计算机化考试试点范围,继续开展实践技能客观化试点考试。三要认真总结考试工作建章立制取得的成效,督导制度措施的贯彻落实,逐项制定评估标准,逐一严格考核评价。四要认真制定“两支队伍”中长期建设规划,结合考试创新发展需要,培养专业化、高素质的考务工作人员队伍。五要继续把安全保密作为考试工作的第一要务和红线,按照“安全第一”的原则,加强责任落实,确保实现全国统一考试万无一失。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保障考生路途往返及考试安全,继续齐心协力完成好2015年全国盲人医疗按摩人员统一考试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