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民营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民营经济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展迅速,近几年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在全市民营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仅供参考。
在全市民营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篇1
同志们: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民营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市委、市政府决定召开这次规模大、规格高的全市民营经济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乔书记还要做重要讲话,希望大家认真学习贯彻。下面,根据会议安排,我先讲三点意见。
一、当前全市民营经济工作面临的形势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列入经济发展的“四大突破”之一,摆到十分重要的位置,全市各级强化领导,落实责任,放宽政策,优化环境,推动了全市民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一是经济总量迅速扩张。截止2001年底,全市工商户发展到162483户,私营企业7829户,工商户和私营企业注册资金达61.8亿元。去年,全市个体私营工业完成产值718亿元,占全市工业产值的79%。二是民营经济成为税收的重要来源和安置就业的重要渠道。2001年,全市个体私营企业上交税金5.87亿元,占地方财政收入的21%;上缴税金过百万的民营企业达到145家;在个体私营企业就业的人员达到167万人。三是民营经济素质有了一定提高,成为全市科技创新和出口创汇的生力军。去年,全市民营科技型企业达951家,从业人员4.8万人,不少企业开发的产品有较高技术水平。去年,全市已获得自营进出口权的企业达到69家,占全市已获权企业总数的27.9%;民营企业出口额240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75%。
全市民营经济近几年尽管有了长足发展,但仍存在不足,与我省一些市相比,还有不少差距。从民营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一是我市民营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经济实力较弱。全省个体私营企业注册资本超过100万元的有1万多家,而我市只有500家,仅占全省的5%,比淄博市少389家;浙江省个体和私营企业平均注册资本在2万元和80万元以上,而我市分别仅为1.25万元和52万元。二是管理方式落后。在民营经济发达的南方沿海省市,有相当数量的民营企业已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而我市多数民营企业还停留在传统的家族式、手工作坊式管理阶段,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特别是入世后市场竞争的加剧,这种管理方式越来越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三是技术水平偏低,竞争力差。我市绝大多数民营企业经营领域属传统产业,大多数企业生产技术落后,有不少企业使用的是国家明令淘汰的落后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普遍较弱,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名牌产品更少。四是民营经济外向度不高,不适应入世的新形势。浙江省温州市有60万人出国经商办厂,形成了温州产品的销售网络。而我市走出国门进行对外贸易以及与外商进行合资合作的民营企业很少,去年全市民营企业出口创汇占不到全市自营出口创汇总额的8%。五是全市民营经济发展表现出很大的不平衡性。民营经济发展快、规模大、效益好的大户主要集中在少数县区,县区之间、乡镇之间发展不平衡,影响了全市民营经济规模的膨胀。
面对全市民营经济发展不足和差距,我们必须增强紧迫感和压力感。党中央对民营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已给予了充分肯定,为我们发展民营经济指明了方向。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泽民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民营经济经营者和从业人员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和解放军指战员团结在一起,他们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可以说,民营经济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良好政策机遇。在这种情况下,我市民营经济在发展上出现差距,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受基础条件、地理位置、人才、技术等客观因素的制约,但应主要在主观上、工作上找原因。主要是“四个不到位”:一是思想解放不到位。部分地方和单位的负责同志对党中央关于鼓励、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有关政策认识不足,没有把发展民营经济放到重要位置,工作抓得不紧。部分干部群众对民营经济存有“一国有、二集体、不三不四干个体”的陈旧观念,存有民营经济扰乱市场经济秩序,冲击国有企业,生产假冒伪劣产品,必然导致腐败等不合时宜的思想;有的同志对发展民营经济思想上虽能想得通,但一旦遇到具体问题,往往放不开手脚,怕担风险,缺乏闯劲;有的领导干部对积极扶持民营企业,为民营经济发展服务,存有顾虑,害怕被说成“傍大款”;部分民营企业经营者仍是小农意识,小成即满,小富即安,没有当大老板、干大事业的气魄和胆识。思想上的不解放,必然导致认识上的不一致,形不成“想民营、议民营、干民营”的浓厚氛围。二是政策制定和落实不到位。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很多发展民营经济的优惠政策,但从落实情况看,差距较大。从这次市委、市政府组织的全市民营经济“百村千企万人”调研发现,有些部门和地方对民营企业该下放的权利没有下放,该减费让利的没有落实,有的甚至采取歧视性政策。三是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部分同志对政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民营经济中的职能和作用认识不清,有的习惯于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主要靠行政命令抓民营经济的做法,存有不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对民营企业瞎指挥的问题。还有的从部门利益出发,以加强管理、整顿秩序为名,限制民营企业发展,个别的甚至“吃、拿、卡、要”,搞“三乱”,加重企业负担。四是对发展民营经济紧迫性的认识不到位。从全省情况看,近年来,兄弟市工作力度很大,民营经济发展很快,特别是随着全省民营经济工作会议的贯彻落实,各市都把加快发展民营经济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战略重点,竞相加快发展,呈现出咄咄逼人的竞争态势。面对这种形势,还有不少同志或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或盲目乐观,看不到不进则退的严峻的形势。全市上下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没有民营经济的大发展,就不可能实现国民经济的战略性调整;没有民营经济的大发展,财政紧张、就业压力大、农民增收难等问题就难以切实有效地解决;没有民营经济的大发展,全市国民经济发展就缺乏后劲和活力,“十五”规划目标就难以顺利完成。我们一定要增强紧迫感、危机感,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牢固树立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企业经营者和从业人员也是社会主义建设者的新观念,打破各种框框,冲破各种束缚,把思想真正统一到上级关于发展民营经济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上来,认真解决好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放开手脚,大胆发展,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推动全市民营经济再上新台阶。
二、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实现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的新突破
今后一个时期,全市民营经济发展总的指导原则是:以党的十五大精神和江泽民“七一”重要讲话为指针,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民营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努力做到“六个转变”,即从传统观念向与时俱进的创新观念转变,从家族经营通过股份制改造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从粗放、分散的低水平重复生产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生产转变,从主要是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和劳动密集相结合转变,从不规范经营向重质量、重信用、遵纪守法的规范经营转变,从政府由简单放开向主动服务、积极引导转变,推动全市民营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依照上述指导原则,在今后工作中,要“重点扶持四个群体,着力建设两个载体”。
(一)重点扶持骨干型民营企业群体,进一步提高民营经济的规模和竞争力。实施骨干带动战略,是加快民营经济发展、优化民营经济结构、提高民营经济整体竞争力的关键。市里将重点扶持年上缴税金过百万元、县区要重点扶持过50万元的民营企业。一是认真进行分类排队,明确扶持重点。各级、各部门要对现有民营企业进行认真调查分析,排出一批管理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企业,列入重点扶持对象。要引导民营企业经营者破除“小富即安、小成即满”的狭隘思想,树立闯大市场、干大事业的气魄,向市内外、省内外同行业排头兵看齐,自我加压,争创一流,力争在短期内赶上行业排头兵或明显缩小差距。二是加强引导,重点扶持。对排出的骨干民营企业,各级、各部门要坚持扶优扶强的原则,在产业引导、项目安排、资金融通、人才引进、企业上市等方面予以重点扶持,及时协调解决骨干民营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形成有利于民营骨干企业快速膨胀的有利环境。三是鼓励民营企业搞活资本运营。要提供条件,支持和鼓励民营骨干企业利用自身优势,通过兼并、购买、租赁等方式,积极开展资本运营,实施低成本扩张。对国有企业产权改革,要向骨干民营企业敞开大门,支持其积极参与。要采取优惠政策,加大国有企业改制力度。对一般竞争性领域的国有企业,支持经营者购买国有资本,整体改制为民营企业。同时,引导民营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完善企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变家族式、手工作坊式经营方式,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二)重点扶持科技型民营企业群体,进一步提高民营经济的技术水平。一是要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联合与合作,通过购买技术、引进人才、联合开发、技术入股、租赁实验室等多种方式,开发新产品、引进新技术、建设新项目。具有一定规模、市场前景好的民营企业,要积极建立技术开发中心,增强自主开发能力和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加快提高企业竞争力。二是加大科技投入,推动民营企业上规模、上水平。各级经贸、金融、科技等部门要积极支持重点民营企业的技术改造和科技开发,争取有更多的民营企业技改和开发项目列入国家和省的投资计划。具有一定规模的民营科技型企业要抓住国家将要设立创业板市场的机遇,抓紧进行股份制改造,为下步在创业板上市或在境外上市创造条件。有潜力的民营科技型企业,要加强与国内外风险投资公司的联系,积极争取获得融资支持。三是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加快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民营企业要创造有利于人才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积极探索年薪制、股权制等新的留人用人机制,为他们提供施展才华、体现人生价值的舞台,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真正与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体,切实提高企业的发展活力。
(三)重点扶持外向型民营企业群体,进一步提高民营经济的外向度。要把民营经济作为全市实施对外开放的重要力量,加快提高民营经济的外向度。一是抓好民营企业自营进出口权申报工作,壮大全市出口创汇企业队伍。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抓住我国扩大企业进出口权登记范围的有利时机,积极搞好服务,帮助有一定基础的民营企业获得进出口权,为其扩大出口创造条件。已获权民营企业要积极参加“广交会”、“华交会”、“深圳高交会”、“厦门外洽会”、“青交会”等各种商贸投资洽谈活动,广泛接触外商,发展新的客户,积极扩大出口。二是把发展加工贸易作为民营经济实施对外开放的突出重点来抓。加工贸易两头在外,投资少、风险低,非常适合民营企业规模小、机制活、成本低的特点。广大民营企业要抓住国际和国内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积极承接加工贸易,为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打好基础。三是努力扩大民营企业利用外资规模。民营企业要充分发挥自身产权明晰、机制灵活的优势,积极参加各种外商投资洽谈活动,大力引进国外资金、管理和技术,提高企业素质。各级招商、外经贸部门要加强指导,积极组织民营企业提报项目,参加招商,扩大利用外资。要鼓励有实力的民营企业走出国门,到境外投资办厂,开展加工贸易、服务贸易、劳务合作和各种经贸活动,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四)重点扶持特色型民营企业群体,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自然资源和农副产品资源,发展特色经济,是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经验。这次在会上作典型发言的三个乡镇走的就是这条路子。各级要立足实际,选准优势产业,制定发展规划,实施重点突破,尽快建成一批有一定规模、特色突出、辐射力强的特色型龙头企业。在民营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方,可以从发展劳动密集型、资源加工型产业起步,由低到高,由小到大,滚动发展,逐步提高。要把发展特色经济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结合起来,利用我市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走一村一品、一乡一品的路子,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专业村、专业乡。要积极引导中小民营企业通过发展特色产品,逐步形成一大批适应“小商品,大产业”、“小企业,大发展”、“小买卖,大市场”,小而专、小而精、小而特、小而优的民营企业群体。
(五)着力抓好民营工业园区载体建设,实现民营工业集约化发展。发展园区经济,实施集约发展,是民营经济发展的方向。园区建设要抓住重点,防止全面开花。民营工业园区原则上要布局在县城、城郊和少数中心镇,避免出现每个乡镇都想办工业园、结果都办不好的现象。市里将重点抓好临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临沂工贸开发区、河东民营工业园的开发建设。临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要以招商引资为主线,以创新为动力,以专业园区建设为突破口,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完善配套功能,使其成为聚集人才、资金和技术的重要载体和基地。要做好临沂批发城以商促工的文章。去年,已批准成立了与临沂批发城相配套的临沂工贸开发区,兰山区要抓住机遇,加快规划建设,市直有关部门要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给予最大限度的支持。河东民营工业园也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搞好招商引资,尽快形成规模。每个县区要重点规划建设1处民营经济园区,以尽快形成规模效应,实现“办一个园区,兴一个产业,活一方经济”。要认真落实发展民营园区的优惠政策。对工业园区要积极推行“一站式”服务、扎口管理等措施,努力搞好服务,解除投资者的后顾之忧,吸引更多的民营企业入园投资。
(六)着力抓好临沂批发市场载体建设,形成批发市场繁荣发展新优势。临沂批发市场的建设与发展不仅带动了全市经济发展,更重要的是锻炼培养了一大批懂经营、会管理的个体经营者,这是我市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宝贵财富和重要依托。下一步要对市场进一步加强管理,调整结构,完善设施,把临沂批发城真正建设成为区域性中心市场。一是要搞好市场的规划和布局。下一步市场建设,要严格按照市政府批准的工贸开发区规划要求,严格管理,高标准建设,防止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二是积极适应入世形势,加快传统物流业向现代物流业的转变,尽快提高市场的档次和水平。入世后,以传统交易为主的批发市场将面临挑战,必须尽快实现传统物流业向现代物流业的转变。对此,有关部门要切实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认真研究流通批发业发展的新趋势,大力推行代理制、分销制、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各种行之有效的新型经营业态。要利用批发市场现有优势,对批发市场现有物流企业进行整合,搞好公司制和信息化改造,积极开拓仓储、运输、配载等新型物流产业,使之尽快成为全市乃至鲁南苏北地区重要的物流中心。三是积极稳妥地实施“走出去”战略。临沂批发城市场主办单位和骨干业户要抓住发展机遇,有计划地到市外甚至国外建立新的营销网点,积极探索到境外投资办市场、带动地产品销售的路子。有关部门要积极筹备,做好在阿联酋迪拜建立“中国商品城”和在俄罗斯圣彼德堡建立“中华商贸城”的准备工作,尽快熟悉和掌握当地投资环境及市场情况,为项目的成功奠定基础。
三、努力为民营经济加快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着力抓好政策落实,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凡是国家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止的,都允许民营企业生产经营;凡允许外商投资进入的领域,都应允许民营企业进入。城市公用设施建设也要向民营企业开放,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水利、交通、能源、公交、供水、供气、供热、道路、桥梁、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环卫设施和房地产开发等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项目的投资与经营。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旅游、中介服务、物业管理、社区服务等社会事业和社会服务业的建设和发展。各级政府法制、监察等部门要按照上述原则,结合政府审批制度改革,组织有关部门对现有政策进行认真清理,凡是对民营经济歧视性的、不合理的政策,都要停止执行。各级金融部门也要进一步转变观念,破除所有制界限,对民营企业贷款一视同仁。要继续实施“十、百、千、万”工程和“百万农户贷款”工程,支持信誉好、效益高的民营企业和农村个体大户加快发展。要进一步加强民营企业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民营企业要认真落实国家有关规定,积极参加各种社会保险,及时足额缴纳保险金,切实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加大检查督促力度,使民营企业职工与国有企业职工一样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改革和完善民营企业人事管理体制和办法,在人才引进、职称评定等方面形成工作规范,让民营企业职工有安全感和荣誉感,稳定人才队伍。要鼓励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从事民营经济。市直有关部门要根据市委、市政府制定的政策,抓紧制定贯彻落实意见,做到凡是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各种政策都要不折不扣地认真加以落实,严禁截留、变相截留和不执行政策。监察部门要加强监督监察,发现违反规定的,要依法依纪严肃查处。
依法行政,搞好服务,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发展民营经济,既要靠政策扶持,又要靠优良的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各级行政执法部门要坚持依法行政,公正执法,保护合法经营,严厉查处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偷税漏税等违法犯罪行为,进一步整顿市场经济秩序,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要严格清理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和收费范围,取消不合理收费,认真治理“三乱”,严肃查处侵犯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行为。监察部门要设立并公布举报电话和电子信箱,加强监督监察,做到有报必查,有错必纠。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积极转变政府职能,把职能定位在制定规划、政策引导、维护市场秩序、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上来,用市场经济的办法抓民营经济,真正做到对民营企业少干预、多服务,少限制、多支持。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切实转变作风,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努力加快全市民营经济发展步伐。
各级党委、政府要关心民营企业家的成长和进步,保护和调动他们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作出重要贡献的要给予表彰奖励。这次市委、市政府表彰了20xx年上缴税金过100万元的民营企业,今后市里每年都要以适当形式予以表彰。希望受到表彰的民营企业发扬成绩,再接再厉,作出新的贡献。其他民营企业要向先进民营企业学习,加快发展步伐,积极为社会、为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全市民营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篇2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继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之后,市委、市政府召开的第一个专题会议。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省民营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分析新常态下我市民营经济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部署推动大众创业发展民营经济的政策措施,进一步解放思想、理清思路、明确目标、狠抓落实,促进全市经济转型升级,实现更好更快发展。刚才,三个单位做了典型发言, 杜书记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阐述了新常态下推进大众创业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重大意义,从多措并举推动大众创业、创新驱动加快民营经济转型升级、深化改革打造良好营商环境三方面系统部署了下步的任务措施。讲话视野宽、境界高,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紧密结合各自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准确把握全市民营经济发展现状,进一步增强推动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潍坊自古有重商兴商的传统,历史上曾是民间工商业较为发达的地区 。20 世纪初便成为山东最早开埠通商、对外开放的地区之一。经过改革开放30 多年发展,民营经济已成为最具潜力、最具活力、最具成长性的经济增长点。特别是近些年来,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民营经济,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全市民营经济实现了快速健康发展。 一是 数量规模快速膨胀。20xx年底,全市民营经济市场主体29.6 万户,截至20xx年底,发展到51.3 万户,占市场主体总量的97.9% ,总量在全省列第二位。 二是 质量层次不断提升。涌现了诸城外贸、得利斯、孚日家纺、歌尔声学等一批全国知名民营企业。三是 社会贡献越来越大。20xx年,全市民营经济完成纳税额占全市税收总额的72.94% 。可以说,民营经济在全市经济中“三分天下有其二”,为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和有力保障。
但也要看到,与全市改革发展的要求、与先进地区相比,全市民营经济发展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 一是 企业数量相对少、发展慢。20xx年底,全市万人拥有企业户数,不仅大大低于南方先进城市,而且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户均注册资本(金)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二是 竞争力、带动力强的大企业少。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xx中国民营企业500 强, 全省54 家入选, 我市只有4 家。 三是 现代化、国际化水平不高。多数民营企业没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创新意识不强、品牌优势不明显、国际化合作水平不高、核心竞争力不足等问题普遍存在。 四是 产业层次不高。我市民营经济大多局限于传统服务业、流通领域以及一般制造业,在现代农业、先进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所占份额不高。 五是 主观上还存在认识偏差和政策歧视。一些人对发展民营经济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到位,对民营经济仍然存有偏见,在资源配置上习惯于偏向国有经济,对国家、省和市里出台的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落实不到位。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要专项研究,拿出计划,逐一解决。
关于民营经济发展,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新常态下小微企业作用更加凸显,要营造有利于大众创业、市场主体创新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形成发展的新动力。去年,省里召开了高规格的民营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四个并举”、“五个着力”的思路,出台了加快全省民营经济发展26 条意见。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把落实好这26 条意见,作为新常态下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工具之一,依法合规、坦诚热忱地对待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为他们排忧解难。这些都为我们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今天上午,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对新常态下加快全市民营经济发展作了原则性要求和部署。为开好今天这次会议,市委、市政府做了精心筹备。所有市委进行了专题调研,形成了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出台了市委市政府《关于促进全市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这份文件,针对性和操作性很强,含金量很高。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立足自身实际,细化具体任务,强化政策措施,切实将各项任务目标落到实处,努力推动全市民营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二、以增加数量、扩大规模为核心,加快培育市场主体
繁荣发展民营经济,首先要解决企业数量少、市场主体不够的问题。对此,杜书记刚才在讲话中提出,要多措并举,推动形成大众竞相创业的热潮。下步,要充分发挥各层面、各领域、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力激发蕴含在民间的创新创业潜力,加快促进民营经济主体数量大膨胀、大增长。
(一)坚持一二三次产业并举,形成各行业竞相发展民营经济的良好局面 。当前,三次产业都面临转型升级的重大任务,蕴含大量的发展机遇。在农业农村领域, 国家连续出台政策,鼓励支持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和农村领域。产权制度改革、“三证”发放等,为各类社会资本敞开了大门,为民营经济开辟了巨大空间。同时,农村物流、金融服务、家庭农场等新型业态和经营主体不断涌现。在制造业领域, 大数据、云计算、3D打印、工业机器人等各种新技术加快应用发展,将吸引众多民营资本投入产业化的浪潮中,造就一大批新企业。在服务业领域, 新的消费热点、商业模式和服务业态不断出现,加快催生新的服务业主体。创意设计、金融服务、养老服务、电子商务、服务外包等更是民营经济青睐的领域。可以说,产业调整升级的机遇,也是新的市场主体加速膨胀的机遇。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要求,积极引导广大民营企业进入新的产业领域,加快形成更多更新的市场主体。
(二)坚持大中小微企业并重,推进不同规模市场主体协调发展 。大企业是民营经济的顶梁柱。要坚定不移地支持大企业发展,始终把膨胀大企业数量、壮大大企业规模作为一项重要战略,持之以恒地搞好服务和保障。中小微企业是民营经济中最为活跃的部分,不仅许多大的民企是由小微企业甚至个体工商户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的,而且小微企业本身也能“抱团”做成大产业。下步, 一要 认真落实鼓励“个转企”的政策措施,积极扶持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有限责任公司等民营组织,力争每年新增微型企业6000 家以上,1000 家微型企业成长为小型企业。 二要 认真落实扶持中小企业扩量升级的政策措施,促进更多的民企“规下”转“规上”,形成梯次培育、滚动发展的格局。 三要 以大型企业为龙头,围绕打造主导产业集群,带动培育发展中小配套企业,形成大中小协作配套、集群发展的格局。
(三)坚持本地培育与对外引进两手抓,掀起全民创业和招商引资的新高潮 。扩大民营经济主体数量,既要充分激发释放蕴含在民间的创业激情和投资潜力,加快培育生成;又要充分借助外力,直接引进拿来。做好本地培育,关键在于全民创业。 近年来,我们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推动全民创业的政策,建成了大学生创业孵化器、创业大学、农民工培训中心等一批创业平台。要全面推进这些政策的落实,充分发挥创业平台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创业辅导,形成企业家二次创业、科研人员科技创业、外出劳务人员返乡创业、高校毕业生和转业退伍军人主动创业、城乡富余人员自主创业、农村能人带头创业的良好局面。做好招商引资,核心在于提高招商实效。 总的要充分调动发挥各类招商主体的积极性,深度包装项目,深度研究制定方案,深度对接重点地区、重点平台、重点人员和重点项目,确保目标项目落地。同时,要高度关注和抓紧做好两个方面: 一是 国家对民营企业放开部分限制领域和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这是引进民营资本的大好机遇,一定要密切关注政策动向,提前做好项目谋划,积极引进国内大型民企特别是民企总部进驻我市发展。 二是 去年年底全国知名民营企业入鲁助推转调创洽谈会召开期间,全国工商联有关商会及部分知名民营企业专程来我市考察,达成一批合作意向,下步还有一批商会将陆续来我市考察对接,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盯紧靠上,广大企业要积极参与,深化与商会交流合作,尽快推进活动成果落实。
三、以提升质量、增加效益为中心,加快推进民营经济转型升级
与大型国企相比,民营企业在要素制约、节能减排、自主创新、生态环境、市场竞争等方面的压力更大,转型发展更为紧迫、任务更为艰巨。同时,从国家、省到我市的产业发展政策,都为民营经济加快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的要素保障、更大的政策支持和广阔的平台空间。各级各部门要积极帮助广大民营企业抓住这一重大机遇,加快推进转型发展。
(一)大力提升管理水平。 目前,管理问题是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的短项,相当一部分企业还在实行“家族式”管理、“作坊式”生产。 首先 要建立现代企业治理机制。有关部门要搞好调查摸底,指导帮助民营企业推动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实现企业产权与家族财产分离、产权结构由单一向多元转变。对达到一定规模的民营企业,要尽快规范和落实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部门的权责,搭建起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法人治理结构。 二是 要积极引进和探索建立先进的管理经验。国内外有很多成熟先进的企业管理经验,包括质量控制、员工激励、风险防控、安全管理等,完全可以拿来所用。有关部门要及时向企业提供、推荐好的企业管理做法,为企业搞好咨询服务。 三是 要培养引进高层次的管理和技术人才。 要把民营企业人才工作纳入全市人才工作总体规划。 要充分发挥企业引才育才用才的主体作用,鼓励企业采用股权激励、期权激励、技术入股、成果奖励等多种形式,吸引和用好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高技能实用人才。
(二)大力提升创新水平。 有资料表明,近年来我国自主创新的70% 、国内发明专利的65% 和新产品的80% 都来自民营企业。今后,随着市场竞争、区域竞争的加剧,创新将成为民营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和最大红利。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广大民营企业一定要把创新作为重大战略,大力推进全员创新、全过程创新,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 一是 抓好技术创新。深入实施中小企业“一企一技术”战略,加大对民营企业的研发投入力度,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建设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高水平研发平台,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创办、领办或参与科技产业园、科技孵化器建设运营,优先支持各类科技成果在民营企业实施产业化。 二是 抓好模式创新。要大力普及应用移动互联、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化手段,重构产业发展模式、盈利模式,推动民营经济在新的创新起点上实现更快发展。 三是 抓好品牌创新。国际市场竞争规律表明:20% 的强势品牌占据着80% 的市场份额。民营企业要在竞争中胜出,必须打造自己的品牌。要深入实施品牌培育计划,按照“名优产品—品牌企业—优势产业”的路径,引导企业加快创建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和山东省名牌产品,以品牌赢得市场、赢得竞争力。
(三)大力提升开放水平。 现代经济是开放经济、合作经济,闭门自守只能导致落后。特别是对民营经济来说,要破解资源要素约束,实现更高层次发展,必须走开放发展的路子。 一是 进一步增强开放意识。广大民营企业要把开放发展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做到发展目标在全行业甚至全球范围内定位、资源要素在全球范围内配置、产业发展在更大范围内配套、销售市场向国内外拓展、管理模式向国内外先进学习、评价标准向国内外一流企业看齐,加快向国际化、现代化企业的方向发展。 二是 加快外贸企业转型升级。当前,部分外贸企业面临较大困难,一定要积极适应国际市场需求变化和产业调整要求,加快产品结构、市场结构调整步伐,积极创新营销模式,千方百计稳定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各有关部门要搞好专业化服务,帮助外贸企业尽快走出困境。 三是 积极推进战略合作。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史蒂格勒曾说过,“纵观世界上著名的大企业、大公司,没有一家不是在某个时候以某种方式通过资本运营发展起来的,也没有哪一家是单纯依靠企业自身利润的积累发展起来的”。企业要做大做强,用好资本市场,引入战略合作是一条捷径。广大民企要舍得拿出优质资产、优势项目,开展战略合作,推动企业裂变式发展。
(四)大力提升信誉水平。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守法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的“软实力”。目前,我市个别企业的信用缺失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制假售假、商业欺诈、逃债骗贷等现象时有发生。广大民营企业家一定要增强法制意识和信用观念,把守法诚信经营作为安身立命之本,决不能超越底线。 一要 守法经营。严格遵守国家各项法律法规,公平开展竞争,依法照章纳税,靠合法经营做强做优企业。 二要诚实守信。从一定意义上说,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重合同、守信用是企业生存发展之本。诚信包括方方面面,对银行守信、对合作伙伴守信、对消费者守信,只有守住诚信底线,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长远发展。 三要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企业承担合理的社会责任,既有利于社会建设,也有利于自身发展。民营企业要自觉把企业发展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义利兼顾,德行并重。要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实现企业效益与职工福利同步提高。要抓好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走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生态文明发展之路。
(五)大力提升企业家的境界和能力。 企业家是企业的核心和灵魂。推动民营经济转型,必须高度重视企业家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优秀的民营企业家队伍。 一要 激发企业家“想干事”的动力。对贡献突出的民营企业负责人,要赋予应有的政治荣誉和社会地位。要在媒体广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在全社会营造尊重企业家、争当企业家的浓厚氛围。 二要 增强企业家“干大事”的魄力。去年7 月份,给30 名福建企业家回信,勉励广大企业家发扬“敢为天下先、爱拼才会赢”的闯劲。要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引导企业家把握大势、洞察未来,努力做到有开放的观念,有世界的眼光,有强烈的危机意识,有饱满的创业激情。 三要 培养企业家“干成事”的能力。要科学制定培训方案,把“百千万”培训提升工程做细做实。有关部门要摸清企业家的培训需求,对不同层次、不同领域企业家开展针对性强的培训,提升全市民营企业家队伍的整体素质能力。
四、以落实政策、放开放活为重点,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宽松环境
杜书记在讲话中强调,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努力打造良好营商环境。各级各部门要坚持问题导向,研究有效措施,努力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要重点做到“三个结合”:
(一)“放”与“管”结合。 “放”, 一要 放权。各级要对行政审批项目进行全面梳理,能削减的坚决削减,能取消的坚决取消,能下放的坚决下放,保留项目要全面规范,力争做到项目最少、流程最优、办得最快、服务最好。 二要 放开。认真落实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鼓励民间投资的相关政策,按照“非禁即入”和“非禁即准”原则,对民营资本和国有资本一视同仁,实行同等待遇。结合我市实际,建立民间资本投资开放项目库,采用PPP 模式大力支持民间资本发展养老、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 三要放手。严禁各部门、单位向企业伸手。要结合“四张清单一平台”建设,对现有涉企收费项目进行清理整合规范,建立和实施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制度。要全面规范对企业的评比、达标、表彰等活动,坚决纠正和查处向企业乱检查、乱摊派、乱集资行为。“管”, 一要 管市场秩序。坚决打击偷税漏税、制假售假、走私贩私等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营造公平、公开竞争的市场环境。 二要 管行业秩序。引导行业协会和商会加快发展,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提高民营企业抱团发展、合作共赢、抵御风险的能力。 三要 管安全生产和生态环保。这是科学发展的两条底线,一定要严格落实、强化监管,决不能出现任何问题。 四要 管职工权益维护。实施好劳动监察,搞好劳动纠纷调解和劳动争议处理,严厉查处损害职工权益的不法行为。
(二)“扶持”与“服务”结合 。一方面,对处于初创阶段和关键跃升阶段的企业,要继续进行大力扶持。另一方面,要适应政府职能转变和市场化改革的要求,加快由直接帮扶转向公共服务。要搭建各类发展服务平台,提供专业化的公共服务: 一是 信息服务平台,引导民营经济投资流向; 二是 科技服务平台,促进民营经济自主创新; 三是 创业服务平台,指导促进各类群体加快创业; 四是 金融服务平台,拓宽民营经济投融资渠道,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五是 产业集群服务平台,推动民营经济产业转型升级; 六是 区域合作与国际合作平台,为民营经济开拓发展空间; 七是 专家咨询平台,指导帮助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采取多种模式,优化资源配置,加快规划建设或完善提升,搭建全市一体化的高效服务平台。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要不断完善功能,进一步整合社会化服务机构,完善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加快形成具备政策咨询、创业创新、人员培训、技术研发、融资担保、法律援助、商务服务等多种功能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为中小微企业发展提供全流程保障支持。
(三)研究“新政策”与落实“老政策”结合。 近年来,各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各级各部门要采取有力措施,全面抓好贯彻落实,同时要针对新情况、新问题及时研究制定新的政策措施。一是 抓紧梳理政策。经信委(中小企业办)牵头,科技、财政、税务、法制等有关部门单位配合,对近年来出台的相关措施进行全面梳理,理清到底有哪些政策没有落实下去、哪些应该废止了,搞好分类汇总,拉出清单。 二是 分头抓落实。按照清单内容和责任分工,逐一分解到各部门、单位进行研究,用最短时间拿出落实计划和推进方案。 三是 搞好政策宣传。有关部门要将涉及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编辑成册,在潍坊门户网站和相关行业网站分类发布。对一些重点和关键政策,在潍坊电视台、电台和潍坊日报、晚报等媒体设置专栏,进行专题解读。 四是 强化落实监督。市委、市政府督查室要将民营经济政策落实情况列入重大督查专项,跟上靠上督查推进。监察部门要定期向民营企业开展政策落实情况调查,及时受理处理好企业的投诉建议。
同志们,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真抓实干,努力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实现新突破、迈上新台阶、开创新局面,为建设富裕文明新潍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全市民营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篇3
尊敬的各位企业家、同志们:
今天的会议十分重要,是深入贯彻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推动襄阳民营经济跨越发展的一次盛会,是一次庆功会、动员会、交流会。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贡献、既往开来,充分释放民营经济巨大潜能
历经改革开放30多年的风雨洗礼,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最活跃的因素,成为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的中坚力量。全国如此,襄阳也是如此。
首先,民营企业贡献大。到20xx年底,全市民营经济市场主体数量17.5万户。其中,民营企业达到22238家,占全市企业总数的74%;规模以上企业1073家,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的93%;民营经济吸纳就业占城镇就业人员的85%,完成了82%以上的技术创新,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50%,纳税额占全市税收总额的85.4%,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市总额的67%。以上各项指标占比,较五年前普遍提高了5个百分点以上,而且近两年还在加速,每年以2个百分点以上的比例在增加。
其次,民营经济发展潜力大。一方面,市场主体快速增加,大大增强了全市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动力。在创业政策的有力支持和日益向好的发展文化驱动下,全民创业热情高涨,市场主体增加迅猛。今年1-11月,全市新增各类市场主体6.1万户,同比增长68.4%,增幅一直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市场主体总数达到23万户,比上年末净增5.1万户,市场主体新增注册资金252.5亿元,同比增加99.6亿元,增幅达65.1%。市场主体总注册资本金达1079.48亿元,比上年末净增246.2亿元。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快速成长,大大提升了全市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和内生驱动力。40%的民营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开展了产学研合作,民营企业中建立了1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2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中心。骆驼蓄电池、回天胶业、台基半导体等3家上市民营企业已发展成为行业领军企业。有100多家上市后备企业,通过资本运作的方式,吸引了埠外风险投资、基金投入,为培植发展后劲、加速产业扩张,奠定了坚实基础。
其三,民营经济的作用大。全市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增加了员工的工资性收入,而且通过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增加了投资者财产性收入,扩大了中等收入者比重。一大批民营企业不仅注意研究和把握产业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努力发展成为行业内的领军企业,而且积极参与和服务地方党委、政府的发展战略,为促进“四化”同步发展作出了贡献。值得欣慰的是,众多的民营企业家社会责任感显著增强,在扶贫济困、兴学助教、抗灾救灾、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响应党委政府号召,回报回馈社会,主动积极作为,充分展示了民营企业家良好的素质和社会形象。
总的看,民营企业不仅成为我们这座城市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也成为襄阳营造良好政风民俗的积极践行者。我们必须对民营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给予充分肯定,必须对民营企业家的成长成功给予大力表彰,必须对民营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给予充分重视。从党的十六大提出两个“毫不动摇”,到党的十七大提出“两个平等对待”,到这次党的报告明确指出“要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这些从思想认识上的不断飞跃,从体制机制上的不断创新,从支持力度上的不断加大,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政策支持和发展空间。在这样的大好环境下,广大民营企业家要充分认识到,是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了时代的机遇,是中国经济持续高速的发展为民营企业提供了广阔舞台,是国家的创业政策和社会的发展文化为民营企业提供了生长的土壤。凝聚高度共识,以感恩之心回报党委政府、回馈人民群众、回应社会关切。未来十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黄金十年”,也是民营企业转方式、调结构、上水平的“黄金十年”。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新的机遇、新的挑战,全市广大民营企业家要认清形势,把握机遇,乘势而上,做大做强。
第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为民营企业发展创造巨大的市场空间。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xx年翻一番。其一,“两个翻一番”的目标预示着到2020年之前,中国的经济仍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势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20xx年经济发展目标仍然与去年一样,增长7.5%,国家仍然会通过宏观调控的方式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这必将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巨大的市场空间。其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番将创造巨大的市场需求。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的增长,必然会刺激市场的需求,让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成为一种现实。如果说,我们前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主要依赖外部市场的话,那么,从现在到2020年,国家将在继续巩固出口市场的同时,要让内需成为拉动经济的重要动力,这也为民营企业在市场布局上提供了很大的机遇。其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加快“四化”协调发展的步伐。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一个重大的经济发展战略。这个战略的深入实施,会派生出许多新的产业、构建新的市场空间、提供新的市场需求,民营企业家要善于从战略布局中抢抓机遇、寻求发展。
第二,稳中求进的主基调将创造信心回升的市场环境。中央提出,明年经济工作的主基调是稳中求进,中心是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方法是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创新驱动,增强核心竞争力。中央反复强调,要进一步发挥城镇化在扩大内需中的带动作用。对新型城镇化作了全新的表述,强调要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新型城镇化道路,要重视新型信息技术类的基础设施建设。可以预见城镇化的提速提质是必然的。从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看,城镇化每增长1个百分点,将带动人均GDP增长2.25个百分点;城市每增加一个人口,将拉动基础设施投资增长50万元。按这个比例计算,全国每年有1500万农村转移人口要市民化,将有数十万亿的消费需求增长。襄阳未来五年,中心城区将会新增60万城市人口,这是我们身边的巨大市场需求。民营企业家要增强市场信心,善于把握中央经济工作的总基调,抓住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用好城镇化的市场空间,以更大的勇气与魄力推动产业加速扩张。
第三,“两个中心、四个襄阳”的蓝图将为创业创富孕育无限的商机。一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力支持下,在全市党员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夜以继日的奋斗下,襄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战略目标变了,襄阳不仅要当好省域副中心城市,而且要努力成为区域中心城市;发展理念变了,襄阳的发展不再是工业的单边突进,而是坚持工业领先,服务业跨越和现代农业发展同步,建立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工作标准变了,我们虽然是省域副中心城市,但是工作要高标准,要“对标一流,敢于超越”;区域地位变了,周边城市的竞争关系已逐步演变成竞争与合作关系;干部作风变了,互相推诿的少了,帮企业想办法的多了;社会认识变了,国内外的评价机构、企业界以及社会各界对襄阳的认知在发生巨大变化。20xx年国际权威组织仲量联行将襄阳评为“中国内陆新兴城市50强”,中部地区非省会城市只有洛阳和襄阳进入。福布斯发布20xx年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100强报告,襄阳在去年入选的基础上,位次上升9位,是湖北前进位次最多的城市。这一系列的评价,都标志着在国际国内、在社会各界的心中,襄阳已经不是一个中等城市的概念,而是一个即将成型的区域中心城市,是一个具有巨大潜力的大都市。有志的民营企业家,都应该以战略的眼光看好在襄阳发展的巨大潜力,在襄阳这片热土奋力谱写创业创富的崭新篇章。
二、鼓励创业,支持做强,促进民营经济上规模上水平
大力支持市民创业,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既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又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从一定意义上讲,民营经济就是民生经济、惠民经济、富民经济。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民营经济的发展放在全局工作更重要的位置,让创业成为襄阳的政风民俗,高举建设国家级创业型城市的旗帜,以特别之为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实现更大的跨越。
第一,消除各种门槛,鼓励创业创富。首先,要坚决消除“玻璃门”现象,让政策落地。今年以来,我们围绕降门槛、全推进、增贷款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这些政策一定要落实好,不能成为一纸空文。市委、市政府把明年确定为“落实年”,就是要推动出台的政策在企业中落到实处。其次,要消除“弹簧门”,让政策接轨。要在今年改革创新成果基础上,继续推动政府管理创新,切实建立与发达城市和国际惯例无差异的体制机制。襄阳可能暂时还做不到城市能级最好,但是一定要做到政府服务最优。三是要消除“有色门”,让政策普惠。就是要建立无身份差异、无地域差异、无学历差异、无行业差异的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只要是在襄阳注册,在襄阳创业,在襄阳发展,就是襄阳人,都要一视同仁地支持、帮助和扶持。尤其是对大学生创业和回归创业,要高看一眼,厚待三分。
第二,集中优势资源,扶优助强做大。襄阳民营经济的发展进步是巨大的,但是差距也是明显的。20xx年,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0%,比全省低0.9个百分点,比洛阳低2个百分点。20xx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湖北有17家企业入围,其中武汉10家,宜昌4家,襄阳没有1家。全省百强企业,武汉54家,宜昌14家,黄石8家,襄阳只有4家。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扶优助强做大,是市委、市政府一以贯之的指导思想。首先,要对龙头企业的优惠政策实施动态管理。今年,我们对21家有可能过100亿元、29家有可能过50亿元的企业,出台了7条优惠政策,没有企业产权属性的差别。无论是国企还是民企,只要能做大做强,就能同等享受7条优惠政策。二是对跨地区整合资源,建立区域总部的,要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机制。这是我们明年工作的一个重点。三是对民营企业引进高端人才要纳入市委、市政府推行的“隆中人才支持计划”。今年引人才的重点是行政机关公务员队伍,明年的重点是企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我们一定要持之以恒地把招才引智作为襄阳未来发展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来培养。四是对建立国家级研发中心和创建国家级品牌的企业,给予财政补贴,民企与国企,都享受同等待遇。 第三,弘扬创业文化,营造发展氛围。一个城市,只有“经济人”多了,发展才有活力,社会才能进步。要让“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成为全市行政机关的服务理念和各级党员干部的行为自觉。政府经济管理创新要以企业家的需求为导向。要进一步加强法制建设,提振市场信心,提高企业家的安全感。鼓励党员干部与企业家群体交朋友。企业家是我们创造财富的先锋,是襄阳最稀缺、最宝贵的资源,各级党员干部要向企业家学习,同企业家交流,帮企业家解难,真正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贴心的服务。
三、学习创新、超越自我,树立襄阳民企团队的新形象
1800年前,法国经济学家萨伊首次提出,企业家就是将经济资源从生产率和产出率较低的领域转移到较高领域的群体,企业家之名由此产生。200多年,这个论断在实践中历久弥新,“企业家”之名在内涵和外延上不断丰富,这其中起推动作用的就是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就是不断地学习,持续地创新和蝶变式地超越。学习、创新、超越而形成的企业家文化,引领了时代文化,带动了社会进步。未来“黄金十年”的机遇能不能把握住,能不能实现更大的发展,关键取决于企业家整体素质的提升。
第一,善于学习,以国际化视野提升能力素养。经济全球化、产能过剩、同质化竞争是当代经济的流行语,这意味着长期依赖低能源资源成本、低劳动力成本、低环境成本的“三低时代”即将成为历史,意味着只要有产品,不愁没钱赚的买方市场已经成为历史,也意味着守在家门口、依靠区域市场、过小富即安的小日子必将成为历史。民营企业家要打破“天花板论”、“富不过三代论”等旧“定律”,关键在于企业家团队的力量,在于对新一代企业家的培养,在于职业经理人市场的培养。因此我们的企业家要把学习作为永恒主题和终身追求,从全球看市场,从全局看方向,从创新看动力,不断向先进学习,用先进的理念开展竞争合作,不断提高和改善我们的管理团队、经营团队和企业家团队。
第二,勇于创新,以合作共赢的思维做大做强。全国每年有许多民营企业生成,同时又有很多退出,形成了中国民营企业的万花筒现象,各领风骚三五年,成为中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难解之谜。所以,做百年老店,成为众多有识之士的梦想。怎么样做百年老店,怎么样实现持续的经济增长?企业家必须持续推动经营方式、合作模式、管理机制的全面创新。要善于寻求战略合作者,建立利益共同体。要善于运用低成本实现扩张。要善于用技术的领先占领利润的制高点。要善于通过市场细分和专业合作形成企业的比较竞争优势。要做到这些,需要我们持续地追踪世界经济发展的最前沿、制度管理的最前沿、模式生成的最前沿,而不要让民营企业成为落后管理模式和落后经营模式的代名词。这样,民营经济才能引领时代,民营企业才能在全球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第三,勇于超越,以感恩之情回报社会。最近十年,中国企业家队伍出现一种新的现象,概括地讲,就是“国学热、佛学热、慈善热、公益热、义工热、文化热,责任热”。这些“热”都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是企业家理性的回归,是企业家价值的体现,是企业家责任的担当。我们应该关注这种文化现象,遵循这种文化现象。希望更多的企业家能够融入这个主题,追寻这个足迹,成为这个潮流的一分子。首先要善于调整个人的价值取向。不仅仅把企业办成赚钱的工具,而且要当成自己人生事业来做。二是要善于调整行为的方向,学会扮演公众人物的角色。现在,社会对企业家关注度较高,企业家个人的成功或失败不仅影响一个家庭,而且影响数千人,甚至数万人。企业家的一言一行都广为社会关注,企业家是公众人物,不是普通老百姓,必须有公众人物的要求。三是要调整人生的目标,以社会的认同作为人生最高的价值。对于众多的企业家而言,钱是一种符号,多一点少一点没有关系,关键在于如何运用手中的财富去谋求发展、回馈社会、造福人民,以此得到社会的认同。
各位企业家、同志们,我们生逢盛世,遇到一个最好的时代;我们身在襄阳,拥有一个最好的平台。时代的机遇、城市的机遇,为民营企业的发展创造了大显身手的舞台。我们要政企同心,干群同心,以党的精神为动力,持续推动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在复兴襄阳的奋斗征程中实现每位企业家和每一位市民的光荣梦想!
看过在全市民营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