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稿(2)
环保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稿篇3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环保工作座谈会,主要目的是学习贯彻习5月24日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交流上半年环保工作情况,研讨安排下半年重点环保工作,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坚持和完善具有河南特色的环保工作体系,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作风建设,努力提高环保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水平,促进全省环保工作再上新台阶。会上,我们印发了上半年各市环保责任目标进展情况和近期计划研究出台的五项制度,以便大家讨论参考。上午,18个省辖市进行了座谈发言,10个直管县进行了书面交流,介绍了各自的经验做法,提出了好的意见建议。可以说,各具特色,精彩纷呈,反映出各地在贯彻落实省厅工作部署、积极推动环保事业发展方面,思路清晰、积极作为、勇于创新、求真务实,许多工作都取得了明显成效,希望大家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刚才,几位厅领导结合各自分管工作,通报了进展情况,分析了存在问题,提出了目标要求,讲的都很明确、很务实,我都同意,请大家按照这些安排部署,认真抓好落实,确保各项工作的快速推进、协调推进、全面推进。下面,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上半年工作简要回顾
今年以来,全省环保系统按照省委省政府和环保部的统一安排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不断开拓创新,克难攻坚,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各项环保工作都取得了积极进展。
一是抓住重点,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全省各级环保部门持续加大水、大气、重金属污染防治和农村环境保护力度,研究制定《河南省“蓝天”工程行动计划》,建成《河南省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xx-20xx年)》项目173个,建成重金属污染防治项目34个。深入开展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积极推进省级生态乡镇、省级生态村创建工作,已有14个乡镇、48个村完成创建任务。郑州、洛阳、三门峡等地实施蓝天工程,平顶山、鹤壁、许昌、南阳等地开展流域综合治理,有效促进了区域生态环境改善。
二是解决难题,保障科学发展积极有力。面对环境约束加剧、制约经济发展的难题,各级环保部门持续加大污染减排力度,强化工程减排、结构减排和管理减排措施的落实,努力腾出更多的环境容量,保障经济发展的环境要素需求。组织开展了重点环保项目推进年活动,强力推进237个列入国家和省环保目标责任书的减排项目建设,截至6月底,已建成投运98个,开工建设113个,为减排目标任务的完成奠定了良好基础。充分发挥环境影响评价在经济发展中的 “调节器”和“控制阀”作用,组织完成了《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保证了规划如期获得国务院批复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宏观决策的落实;积极支持服务全省重点项目建设,省厅上半年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116个,项目总投资299.6亿元,同时严把建设项目环评准入关,否决了24个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两高一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促进了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三是严格履职,群众环境权益得到维护。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组织开展了地下水排污企业、全省河流超标断面涉水污染源、城市河流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风险源企业等专项执法检查和环境行政执法后督察活动,启动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集中查处了一大批环境违法企业,对 17家环境违法企业实施挂牌督办,对13家企业列入环境违法“黑名单”,对 21家企业实施经济处罚,有效遏制了环境违法行为。实施“辐射安全监管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开展全省辐射环境风险大排查活动,安全送贮废旧放射源128枚、放射性废物30公斤,有效消除了辐射安全隐患。新乡、商丘、信阳、周口、驻马店等地严格执法监管,结合本地实际,开展了一系列专项执法检查活动。开封、濮阳、漯河等地严格行政问责,对有关责任人进行了责任追究。
四是创新机制,环保工作水平不断提升。深入研究环境保护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建立健全环境保护长效机制,进一步提高工作效能。今年以来,省厅起草制定了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办法、环保系统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办法等制度,努力健全环保工作制度体系。《清潩河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于20xx年5月18日经省政府批准发布,20xx年7月1日起实施,将为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和污染减排工作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各市在环保机制方面也有所创新,如焦作市修订完善《焦作市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处分适用实施办法》,将8种“尽职免职”情形写入办法。安阳市将生态补偿范围扩大到空气环境质量和河道垃圾清理、市区扬尘治理等管理领域。济源市落实有奖举报制度,对群众实名举报的企业违法排污行为,一经查实,给予举报人500—1000元奖励。滑县建立环境警察大队,实行环保、公安联合执法,严厉打击环境违法暴力抗法行为。
二、当前的环境形势
当前,我省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依然存在,环境形势总的来说可以概括为:局部有所改善,总体尚未遏制,形势依然严峻,压力继续加大。我们要深刻认识到,环境保护既处于任务繁重、压力空前的艰难时期,也处于有所作为、解决新老问题的关键时期。
一方面,全省环境保护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环境保护更加重视,党的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行的“五位一体”战略高度。在4月25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一季度经济形势时强调,生态环境问题既是重大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社会和政治问题,要只争朝夕,抓紧采取得力措施加以解决。5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和还针对灰霾天气等环境问题,先后做出重要指示,要求下更大的决心,以更大的作为,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集中力量打攻坚战,不能以牺牲环境来换取人民并不满意的增长,让人民群众看到希望。6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研究部署十条措施,指出要把调整优化结构、强化创新驱动和保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用硬措施完成硬任务,确保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早见成效,促进民生改善。在省人大十二届二次会议上,省委郭庚茂书记指出,坚持绿色、循环、低碳、可持续发展,努力建设美丽中原,为人民群众提供宜居舒适生活环境,是中原梦的重要内容。谢伏瞻省长上任伊始,就专门听取了环保工作情况汇报,并对生态文明建设、大气灰霾治理等工作做出重要批示。省政府5月23日专门召开全省污染减排工作推进会,安排部署全省环境保护和污染减排工作。这些都为做好环保工作指明了方向,增添了动力,坚定了信心,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另一方面,我省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高压期、公众环境要求的高涨期、环境问题的高发期,环境保护仍然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和迫切任务,面临着很多困难和问题。总的看,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环境污染严重,保护生态环境难;环境资源紧缺,保障科学发展难;环保能力薄弱,保护群众健康难。
一是环境污染严重,保护生态环境难。近年来,我省的环境质量虽然得到一定改善,但整体很不乐观,与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较大差距。今年年初持续不散的雾霾天气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今年上半年,全国第一阶段实施空气质量新标准的74个城市中,郑州市的空气质量一直排在倒数后十名,按照国家新颁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评价,达到新空气质量标准的优良天数仅有47天,仅为上半年总天数的26%。全省28个省辖市、省直管县空气质量达到优、良天数的百分比为76.7%,较去年同期下降9.8个百分点,其中18个省辖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累计百分比同比下降14.1个百分点。上半年,全省有17个断面水质达标率不足60%,劣Ⅴ类水质河流断面达到21.7%,许昌、兰考、邓州、周口、开封5市地表水责任目标断面水质达标率在60%以下;另据环保部统计,华北平原浅层地下水受污染的高达44.13%;老污染问题尚未根本解决,重金属、地下水、土壤、持久性有机物、农村面源污染等新的污染种类和问题又相继出现,保护生态环境、改善环境质量的任务十分艰巨。
二是环境资源紧缺,保障科学发展难。河南是人口大省,人均资源占有量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低效益的粗放发展模式造成了环境资源利用效率低、污染排放强度大,环境不能承载。未来五年是我省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时期,仅每年城镇人口增加200万、五年增加1000万一项,按照每人每天排放180升水、60毫克/升化学需氧量、7毫克/升氨氮来测算,就需要108个县各新建一座日处理3万吨的污水处理厂,才能削减由此带来的新增水污染物。目前,全省水环境基本已无容量,部分城市大气环境容量不足,局部已超出环境容纳能力,难以接纳新的污染负荷。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带来的巨大环境要素需求与环境容量不足的矛盾,已经成为我省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瓶颈”制约。作为环保部门来说,既要履职尽责,切实保护生态环境,着力解决影响科学发展、影响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又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参谋助手作用,充分发挥环境保护保障科学发展的先导、倒逼、提质作用,切实做到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三是环保能力薄弱,保护群众健康难。全省环保系统整体上底子薄、基础差、实力弱,环境执法监察、监测监控等标准化建设与国家要求差距较大,特别是基层环保部门普遍人员素质较低、技术装备较差、工资经费紧张,部分县级环保部门不具备基本的环境监测监控条件,难以满足日益繁重的环境管理需要。今年以来,一些企业只顾追求经济利益,无视环保法律法规,肆意违法超标排污,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影响群众健康、影响科学发展。如中央新闻媒体先后曝光了我省驻马店练江河污染、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库区污染、汝州小炼油污染等环境问题,反映了我们的工作漏洞,影响了环保系统的形象。特别是1月18日发生的惠济河氨氮超标造成“涡河流域跨省界污染”,受到了国家和省领导的高度关注。虽经多方努力,应急处置工作已经结束,但是在处置过程中,我省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不仅给安徽省一次性预支了不菲的污染处置和赔偿费用,还导致惠济河沿岸涉水企业全部停产或限产限排,严重影响了全流域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省环境监管能力较为薄弱,保障人民环境权益的环境执法监管任务十分艰巨。
因此,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和忧患,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持续加大工作力度,切实加强自身建设,着力解决环保难题,推动环保事业健康发展。
三、下半年重点工作
下半年,各级环保部门要根据年初安排部署,按照“三保一高”的总体工作方针,一要始终坚持保护生态环境这个根本要求,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二要紧紧围绕保障科学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以环境保护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三要切实履行保护群众健康这个基本职责,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环境保护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着力解决影响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努力实现提高环境质量水平这个总体目标,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有力的环境支撑,让人民群众共享生态文明,共建美丽中原。具体讲,要重点抓好以下七项工作:
(一)学习贯彻习讲话,努力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5月24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发表了重要讲话,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的战略高度,深刻阐述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为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注入了新的强大动力。的讲话高屋建瓴,主题鲜明,思想深刻,内涵丰富,既具有强烈的历史纵深感,又紧密结合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客观形势,具有很强的政治性、理论性和指导性,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前不久,省厅专门下发了通知,对全省环保系统学习贯彻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全省环保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一定要按照通知要求,认真学习,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全面抓好贯彻落实。在学习贯彻习重要讲话精神中,我们要重点把握以下几点:
一要深刻领会“两个清醒认识”的新论断。强调,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决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我们要充分认识污染治理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不畏难、不推诿、不懈怠,持续探索“两不三新”路子,用新的理念、新的思路、新的方式去解决目前面临的复杂艰巨的生态环境问题,使经济社会活动对生态环境的损害降低到最小程度,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统一。
二要始终坚持保护优先的新理念。明确指出,要坚持保护优先方针,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自然规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化,对发展与保护关系的把握更加科学。保护优先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现实阶段的必然要求,标志着我国发展理念的重大转变,有利于从根本上缓解生态环境压力。我们必须坚持保护优先的方针,切实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既注重末端治理,又强调源头预防,既不欠新账,又要多还旧账,实行从严从紧的环境政策,把良好的生态系统保护起来,让不堪重负的生态系统休养生息。
三要牢牢把握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的新要求。强调,要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的观念,严格实施环境功能区划,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这是我们党对生态环境保护做出的最新要求和战略部署,也是对我们这些年来一直在探索划定生态红线、实施环境功能区划重大举措的充分肯定。生态红线是生态安全的底线,是公众健康的底线,是可持续发展的底线。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对于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优化生态安全格局,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四要坚持抓好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这一工作重点。强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环境问题往往最容易引起群众不满。环境保护和治理,要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我们必须下定决心,按照的要求,加大对损害和影响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的治理力度,既要打好攻坚战,也要打好持久战,努力取得实际成效,让人民群众看到希望。
五要准确理解完善生态文明制度的新任务。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严格的制度、依靠严密的法治。要彻底转变以国内生产总值(GDP)论英雄的观念,把生态环境放在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的突出位置,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大幅度提高生态环境指标权重。在6月28日至29日召开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改进考核方法手段,既看发展又看基础,既看显绩又看潜绩,把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等指标和实绩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再也不能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论英雄了。的讲话振聋发聩,催人警醒,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必须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丰富完善,切实做到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着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二)完善环保工作制度,提高环保工作水平
近年来,我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环境保护工作新道路,坚持“三保一高”工作方针,持续加大环境保护工作力度,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初步探索建立了具有河南特色的环保工作体系,主要包括综合决策的宏观战略体系、惩防并举的法律政策体系、源头防范的环境准入体系、全面高效的污染防治体系、严格规范的执法监管体系、及时准确的监测监控体系、齐抓共管的部门协作体系、全民参与的社会行动体系,为环保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要在坚持行之有效环保工作制度的基础上,开阔思路,汇聚智慧,改革创新,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丰富完善环境保护工作体系,努力提高环境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推动全省环境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下一步,重点探索创新完善五项制度:
一是制定实施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办法。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生态文明建设时指出,要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责任,而且应终身追究。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许多环节和方方面面,需要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各家企业通力合作、密切配合,形成齐抓共管、协调联动的良好工作机制。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出现职责不清、责任不明的问题,有权有利的事争着干,无权无利的事没人管,出了事没人担责,最后只有拿环保部门的人说事。陈雪枫副省长分管环保工作不久,就提出要抓紧研究制定环保责任追究机制,尽快出台有关文件,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的主要责任、企业的主体责任、有关部门的监管责任,做到有权就有责,失职要追责,依法尽职要免责。对工作中不负责任、玩忽职守、失职失责,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的,要严格行政问责,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法追究责任。今天的会上,我们也印发了讨论稿,请大家认真研究修改。
二是制定实施环保工作责任目标考核办法。近年来,我省实行了政府环保责任目标考核制度,省政府每年都与各省辖市、省直管试点县(市)政府签订环保目标责任书,年底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在全省通报,对未完成目标任务的,实行“一票否决”。这种做法有效调动了各级政府推动环保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效性。但是在工作实际中,我们也发现,政府环保目标在考核内容设置上,只能突出重点,强化政府应该做而环保部门单独不容易推动的工作,由于环保系统没有实行垂直管理,在提高系统内部环保工作积极性方面,缺乏有效的抓手。这就需要省厅研究制定一套新的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办法,科学制定年度重点工作责任目标体系,合理设计目标责任考核评价办法,客观评价各市县局工作情况,改变过去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情况,实现奖勤罚懒,奖优罚劣,引导鼓励,创先争优,提高系统的战斗力、凝聚力、向心力。我们初步考虑,要把考核结果作为评价市县环保部门工作绩效、考核环保部门班子、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年度考核先进的,予以通报表彰;年度考核落后的,系统通报批评;连续两年工作落后的,建议地方党委调整领导班子。这次会上,我们印发了讨论稿,请大家认真研究,提出修改建议。
三是制定实施环境保护优秀企业评选办法。企业是污染治理的责任主体,既要追求经济效益,也要承担社会责任,履行环保义务。应该说,我省广大企业的生产者和经营者,大部分都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和环境保护意识,不仅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也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自觉保护生态环境,追求良好的公益形象。我们做环保工作,不仅要硬起手腕,铁面执法,对违法者严厉惩处,还要关心爱护、支持帮助环境友好的企业,对守法的先进企业进行表彰奖励和政策支持,充分发挥先进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引导更多的企业学先进、赶先进,自觉保护生态环境。这次制定环境保护优秀企业评选办法,目的就是要通过评选表彰一批好的先进典型,并在上市核查、环保专项资金分配、新建项目总量指标、科技项目立项、金融信贷、推荐其他荣誉称号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让守法企业得到荣誉和实惠,让违法企业受到激励和鞭策,进一步调动广大企业加强环境保护、减少环境污染的自觉性、主动性。
四是制定实施环境监察规范执法标准。严格环境执法监管,解决群众关注的突出环境问题,是环保部门的重要职责。环境执法是环保部门对外的重要窗口,也是展现形象的重要方式,必须做到规范执法、依法行政。近年来,我省探索实施了责任网格化、制度体系化、执法模板化、管理分类化、技能专业化的“五化”管理,在推动依法依规尽职尽责、提高环保执法效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省厅已经制定了《河南省环境监察执法暂行标准》,并在7月初召开的全省环境监察执法现场会上征求了意见,这次也一并印发讨论,目的是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完善执法体系,推动环保工作。
五是修改完善环境信息公开办法。政府信息公开是推进依法行政、打造“阳光政府”、提升政府公信力的重要举措。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当前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要求重点推进9个方面的信息公开,其中之一就是环境保护信息公开,重点推进环境质量、水质质量、建设项目环评等信息公开,这既是法律法规要求和政府指令,也是保障群众权益的重要举措。5月21日谢伏瞻省长带领我们去拜见周生贤部长的时候,周部长就说,近来环保部工作的方式方法有些调整变化,就是将所有的环境污染状况和困难向社会公布,让社会各界都知道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和压力,比如每天公布重点城市的环境空气质量并且排名,让公众知道,便于公众监督,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我们也要不断完善信息公开制度,扩大信息公开内容,及时将环境质量状况、各市县环境质量排序、重大项目环评情况、违法排污案件查处情况,以及我省环境保护的工作成效、困难问题、办法措施等向社会公布,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和参与权,进而取得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进一步推动全省环境保护工作。
这五项制度,都是经过深入调查研究,针对薄弱环节,着力改进工作,近期准备出台实施的制度办法,目的就是进一步发挥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广大企业和社会公众在环境保护中的积极作用,动员方方面面的力量,汇聚强大的工作合力,有效改变环保部门单枪匹马、孤军奋战的尴尬局面,为推动全省环保工作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三)实施蓝天碧水清洁三大工程,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国家新一届政府组成后,要求各部门突出工作重点,将重点工作上报国务院批准后组织实施,环保部提出的三项重点工作,分别是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和包括土壤污染在内的农村环境保护。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我省将组织开展蓝天工程、碧水工程、清洁工程三大行动。
关于蓝天工程,主要是按照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有关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研究制定。国家的行动计划提出了十条35项具体措施,包括减少污染物排放、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企业技术改造、调整能源结构、严格节能环保准入、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健全环境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区域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妥善应对重污染天气、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大气保护行动等要求,其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压缩过剩产能,是治理PM2.5污染的治本之策。我省的“蓝天工程”行动计划初步考虑未来五年PM2.5浓度降低15%以上,重点做到“四控一建”,即严格控制工业大气污染,严格控制城市燃煤和油烟等面源污染,严格控制城市扬尘污染,严格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加快PM2.5监测设施建设。行动计划进一步修改完善后,将尽快提请省政府常务会议听取汇报并印发实施。
此外,关于碧水工程,主要着力于改善全省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和保障群众饮用水安全,重点是实施“三保一防”,即优先饮用水源地保护,强化重点河流保护,加强地下水保护,切实抓好环境风险防范,逐步恢复河流生态功能。关于清洁工程,主要着力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以“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为重点,实施“三治一创”,即深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重点做好土壤污染防治,开展生态示范创建,打造环境秀美、生态宜居乡村。目前,碧水工程、清洁工程正在制定行动计划,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四)强力推进污染减排,确保完成目标任务
污染减排是国家下达的约束性指标。20xx年底,环境保护部与各省政府签订了“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责任书,去年,各市向省政府也递交了“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责任书,明确了减排目标和每年的具体减排项目。按照《国务院“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办法》要求,各地除了减排指标必须完成外,所有列入减排目标责任书的重点减排项目也必须不折不扣地按期完成,只要有一个项目没有按照要求完成,就是未完成减排目标任务。5月14日,环保部公布了20xx年度全国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查处罚情况,我省因电力脱硝改造工程、污水处理厂建设等国家减排目标责任书规定的重点减排项目没有按期完成而被严厉处罚,教训十分深刻。从今年的减排项目调度情况看,部分项目仍然进展不够理想,仍有8个污水处理厂项目、3个燃煤电厂脱硝项目、3个养殖场污染治理项目没有动工,如不加快进度,年底前将难以完成,面临着被再次严厉处罚的危险。7月8日-12日,环保部对我省上半年减排工作进行了核查核算,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查找差距,加快整改,扎实工作,确保按时完成年度减排目标任务。对于今后几年的减排项目,各地也要提前谋划,早作准备,打好基础,推动“十二五”减排目标任务的完成。
(五)提高服务意识,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环境保护的目的不是限制发展、影响发展,而是服务发展、促进发展。环保工作必须紧紧围绕中心,着眼全局,准确定位,积极服务,从更高层次、更广范围主动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更好地发挥环境保护对经济发展的优化、引领作用。一是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型城镇化是调整经济社会结构的重要抓手,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也是环保部门全力支持和服务的重要任务。我们要积极开展环境功能区划工作,加强环境容量、环境承载能力基础研究,切实发挥规划环评的约束指导作用,合理确定城市布局主体功能和发展规模,引导城市协调发展。积极推动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城市河道、机动车、燃煤锅炉等环境综合治理活动,加快城镇新发展区域环境质量监测和预警网络建设,指导建设一批达到国家生态县建设标准的宜居小城市,推动新型城镇化实现绿色发展、科学发展。二是服务重大项目建设。对中石化千万吨级炼油、郑州机场扩建、富士康、中原黄金冶炼等对全省经济发展具有战略支撑作用的重大项目,要专人跟踪服务,加强沟通协调,帮助解决项目环评中的困难和问题,促进项目早日建成投运。三是服务产业集聚区发展。产业集聚区是促进我省“三化”协调发展,构建“三大体系”的战略举措。各级环保部门既要积极服务产业集聚区发展,对已完成规划环评的产业集聚区简化入区项目的环评内容,对符合规划要求的建设项目开通绿色通道,实行打捆审批,切实提高审批效率;又要将产业集聚区作为独立的、重点的环境管理单元,全面加强环境管理,加快推进集聚区内污水处理、集中供热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产业集聚区健康发展。这里要强调的是,各级环保部门在服务新型城镇化、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过程的同时,一定要严把项目准入关,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低水平重复项目建设,对不符合国家政策的项目坚决不予审批。
(六)加强执法监管,依法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环境执法监管是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维护群众环境权益的重要措施,是环保部门的基本职责。今年以来,我省连续开展了环境安全隐患排查等专项执法检查,严厉查处和纠正了一批环境违法行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下一步,要继续硬起手腕,严格执法,扎实开展好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危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对于环境违法行为,我们要始终保持高压态势,硬起手腕,铁面执法,出重拳,用重典,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遏制环境违法行为高发频发的态势。要加强动态管理,加快处理效率,加大处罚力度,综合采取挂牌督办、黑名单、区域限批、新闻发布、责任追究等多种手段,督促问题尽快得到解决,切实做到查办一批、整改一批、处罚一批、关停一批、移交一批,使企业不敢违法、不能违法、不再违法,使守法排污成为企业的自觉行动。同时,要注重环境隐患排查整治,加强环境应急管理,提高应急监测、处置能力,一旦出现突发环境事件,迅速到达现场,科学妥善处置,把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环境危害降到最低程度。
今年6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了《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xx〕15号),对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问题进行了具体细化,降低了环境污染罪的入罪门槛,明确了入罪标准,为依法从严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严厉惩治环境污染犯罪,增强环境保护法律的权威性、可操作性提供了详尽的法律依据,这是各级环保部门的又一执法“利器”。我们要借助东风,加强学习,扩大宣传,推动实施,有效打击震慑环境违法行为。要把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序衔接起来,主动与司法机关建立信息通报交流和重大行动联合查处等协作机制,对于符合立案条件的,要坚决及时移送司法机关。否则该移送不移送,就不再仅仅是工作疏忽的事,将有可能面临渎职罪的惩处。近期,省厅将在全省组织开展针对环保执法人员及重点企业负责人的学习培训活动,联合公安机关对严重违法行为多发区域、单位集中检查,共同认定违法行为性质,依法进行行政处罚、治安管理处罚等,通过一批典型案例,发挥“敲山震虎”的威慑作用。
(七)强化队伍建设,打造一支忠诚履职的干部队伍
6月18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发表了重要讲话,对全党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进行了部署,要求加强作风建设,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6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专门会议,对照检查中央八项规定落实情况,研究讨论深化改进作风举措。7月5日,省委召开全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郭庚茂书记对全省教育实践活动进行了安排部署。按照省委统一安排,省厅为第一批开展活动单位,拟于本周召开会议,对活动进行动员,也欢迎各市环保局给予监督。4月11日,谢伏瞻省长在省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就强调指出,要转变职能,强化服务,转变作风,求实求效,提高素质,增强能力,讲求方法,提高效能,努力建设创新政府、廉洁政府、法治政府,不断提高政府工作科学化水平。
今年以来,全省广大环保干部职工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有力地推进了各项工作。但是在思想作风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认识不够到位,一些环保干部对新时期环保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复杂性认识不够,许多地方不惜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盲目追求GDP增长,环保局长实际成了招商局长,成天忙于招商引资,忙于亲自带着企业跑环评,拿不到环评批复不回家。环保与发展成了“两张皮”,环保部门进不了决策层,不能发挥前期介入和源头把关的作用,不能有效纳入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决策过程中,不能从根源上解决环境与发展的矛盾。许多环境污染问题是由于经济决策不恰当所引发,最后又要由环保部门去解决。办法不够多,贯彻落实的办法不多,攻坚克难的措施不硬,习惯用传统思维、陈旧方法看问题、抓工作,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不够,主观能动性和创新能力不足,推动落实不力。有些重点工作进展较为缓慢,达不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要求。作风不够实,一些干部作风漂浮,不思进取,安于现状,效率低下,追求四平八稳、按部就班,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一些干部敷衍塞责,存在畏难厌战情绪,工作能推则推,能拖则拖,推推动动,甚至推也不动;一些干部不敢触及矛盾,不敢批评管理,不敢承担责任。风气不够正,干事创业、争先创优的氛围还不够浓;不坚持原则,不伸张正义;工作没目标、没激情,拈轻怕重,避实就虚,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消极腐败等现象不同程度存在。针对这些问题,各级环保部门要进一步增强责任心、事业心、使命感和紧迫感,采取得力措施,切实加强全省环保系统思想政治和工作作风建设,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实更精更好。为此,我再强调几点:
一是转变职能,提高服务意识。增强环保参与综合决策的能力,才能从源头防治污染。要心怀大局,站位全局,围绕中心,主动融入,奋发作为,把环保工作放在践行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来认识,放到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全过程的高度来把握,正确处理发展与保护、建设与生态的关系,在服务中保护,在服务中聚力,在服务中提升。要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进一步清理和调整审批项目,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创新审批服务方式,强化监督制约,做到该放权的放权,该管好的管好,以环保手段推动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
二是转变作风,提高工作实效。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是做好工作的重要保障。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维护群众环境权益,保障和改善民生。要突出重点,严格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有关规定,切实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方面的问题,提高环保工作的效能。要坚持环保为民,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坚定信念,恪尽职守,高度负责,勤政务实;要清正廉洁,敬畏权力,慎用权力,敢于担当,敢于亮剑,敢当包公,敢唱黑脸,坚持原则,不怕得罪人。今年是两年一度的政风行风评议工作的第二年,是要出结果、出排名的一年,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扎实工作,争取更好的评议结果,树立环保部门的良好形象。
三是转变观念,提高工作能力。环境保护是一项政策性、业务性都很强的工作。如果我们不善于学习理论,不刻苦钻研业务,那么提高环保工作水平,争创一流业绩就是空谈;如果我们对实际情况了解不深,对基层工作把握不准,只凭主观臆断、“拍脑袋”决策,那么全省环保工作就可能偏离正确方向、偏离客观实际。我们要认真研究本地区、本部门环保工作中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虚心学习外省的好经验好做法,着力提升工作能力,改进工作方法,创新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效能,认真解决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等问题,做到靠制度规制人,靠文化感染人,靠技能武装人。要在不断建立健全和完善环境管理各项制度的同时,抓好制度的执行和落实,严格进行考核奖惩,充分发挥机制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作用。
同志们,今年上半年已经过去,下半年工作任务繁重艰巨。各级环保部门要进一步坚定信心,把握机遇,持续求进,狠抓落实,确保完成年度各项目标任务,为建设美丽中原做出积极贡献。
谢谢大家。
看过环保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稿的人还看了: